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今天(13日)聽取和審議市人民政府關於本市財政科技資金投入和使用管理情況的報告。「十三五」期間,本市財政科技資金投入逐年上升。2016年至2018年,全市財政科技支出分別為341.71億元、389.89億元、426.37億元,累計投入1,157.97億元,年均增幅約16.2%。
作為今年市人大常委會重點監督項目,市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市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市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開展專題調研,並形成《關於本市財政科技資金投入和使用管理情況的調研報告》(以下簡稱《調研報告》)。
科技資金都「花」在哪兒了?
財政科技資金投入領域不斷擴大。
「十三五」期間,財政科技資金投入廣泛涉及基礎研究和人才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建設、創新主體培育等領域。
市區兩級財政資金聯動投入取得實效。
「十三五」期間,市級財政科技投入累計支出673.93億元,區級財政科技投入累計支出484.04億元,年均增幅分別為12.8%、10.1%。例如,市級財政每年安排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專項資金10億元,其中7億元用於市區聯動支持各分園的重點項目,各分園所在區財政按不低於1:1的比例安排配套資金。通過市區兩級資金共同安排,全市已建或培育各類建設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近20家。
財政科技資金投入引導帶動社會資金投入。
「十三五」期間,全社會R&D經費總量逐年上升,2016年、2017年、2018年分別達到1049.32億元、1205.21億元、1359.2億元,相當於本市GDP的3.72%、3.93%、4.16%,財政科技資金投入帶動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持續增長。
落實減稅政策營造科技創新良好環境。
2018年,共落實高新技術企業減免所得稅額167.24億元,享受企業數3339戶。落實提高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政策(從50%提高至75%),享受企業數16818戶,減免稅額303.75億元。落實委託境外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享受企業數86戶,折算減免稅額1.8億元。落實延長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虧損結轉年限所得稅政策,享受企業221戶,待彌補虧損額16.2億元。
有哪些成效和問題?
成效
「十三五」以來,財政科技資金投入力度不斷加大,為推進科創中心建設提供了重要支撐。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湧現,2016-2017年PCT國際專利申請量3660件,2018年為2500件,同比增長19.1%。全市有效發明專利近11.5萬件。人才培育力度不斷加大,2016-2018年上海「高被引科學家」的入選人數分別達到18人、21人、65人,2018年入選人數佔全國的11.2%。
問題
新形勢下財政科技資金投入的傳統模式需要不斷改革,依靠財政資金支持科技創新的投入方式有待改進。
財政科技資金的引領帶動作用還未充分發揮,各類政策並舉、綜合施策的效應有待增強。
面對財政收入增長趨緩、支出壓力不斷加大的新情況,財政科技資金投入的結構需要進一步優化,資金使用效益有待提高。
遵循科技創新規律,財政科技資金投入、使用管理的針對性、科學性和有效性亟待增強,財政科技資金績效評價體系仍需建立健全並不斷優化完善。
資金管理機制如何創新?
目前,本市不斷健全財政科技資金管理機制、創新財政支持方式。
建立統籌聯動的財政科技投入管理體系。市政府出臺《關於本市加強財政科技投入聯動與統籌管理實施方案》,實施部門科技投入聯動協同、重大科技投入統籌聚焦的管理機制。
強國家重大專項資金配套及實施的管理。結合重大專項組織實施的要求和項目特點,採取前補助、後補助等財政支持方式,鼓勵本市企事業單位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保障項目順利實施。
創新財政支持方式、完善科研經費管理。試點實施「機構式」資助支持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建設,賦予經費使用自主權,實施經費管理「負面清單」,建立以質量績效為導向的經費投入機制。探索財政經費資助的「退坡」機制,探索採用固定投入與配套投入相結合的方式,提高平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提供產業共性技術、服務中小科技企業的積極性。
調研報告建議
提升綜合施策能力,充分發揮政策效應。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政策,降低科技企業的創新成本,助力科創載體建設。積極推動科創板及優質企業上市,探索加強創業投資與科創板等市場板塊的聯動,支持科創企業股改。
加強前瞻性布局、聚焦重點投入,優化財政科技支出結構。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促進集成電路、人工智慧、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形成戰略優勢。支持國有企業加大對科技成果轉化的經費投入,鼓勵企業以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參與政府採購。
優化投入方式、完善績效管理,管好、用活財政科技資金。充分發揮財政科技投入信息管理平臺作用,加快實現資金數據實時共享和高效監管,增強市區兩級財政科技資金配套使用的實效,提升財政科技投入統籌聯動的管理水平。
提升政府服務內涵,持續優化科技創新基礎環境。進一步拓展優質科創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渠道,鼓勵開展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產品金融服務,解決輕資產科技型企業的融資難題。聚焦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各園區推進構建科技投融資服務體系,探索投資機構、商業銀行、保險(擔保)以及科技金融機構的合作模式。
覺得文章不錯,就點個「好看」吧↓↓↓
原標題:《上海市財政科技資金都花在哪兒?請聽情況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