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科動物的繁殖過程有多痛苦?

2020-12-06 騰訊網

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狗子在繁衍過程中靜悄悄的,而貓則會發出撕心裂肺的吼叫,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貓的身體結構。

貓的身體結構

如果你家裡既有貓,又有狗,那麼當它們舔你的手時,你能感受到的感覺是不同的。當狗狗舔你的手時,你感覺到的是磨砂紙一樣稍微帶有些粗糙感。

但是當貓舔你的手部時,你會感覺到像是小塑料片在你手上划過,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區別,是因為貓科動物的舌頭上生長著角蛋白,這種角蛋白是組成指甲以及鱗片的重要材料,在貓的舌頭上從舌頭中央向兩邊分布。

除了舌頭之外,貓科動物的雄性的關鍵位置上也生長著這種角蛋白,但是如果小貓在很小時候就做過絕育,這種角蛋白就不會長出來,如果沒有做過絕育,等貓長大之後就會長出角蛋白。

據科學家研究發現,公獅的身體上,會長有長約1釐米的角蛋白。

當貓科動物在繁殖後代時,長而堅硬的「倒刺」會刺激雌性的身體,而那裡的皮膚非常薄弱,對疼痛的感知能力很強,因此貓科動物在繁衍過程中會發出撕心裂肺地叫。

為了避免雌性在繁衍過程中逃跑,一般雄性會咬住貓咪的後頸肉,我們知道貓科動物的後頸肉一旦被抓住,貓咪就會像是被封印了一樣一動不動。

之所以貓科動物保留了這種不友好的繁殖方式,可能是因為在貓科動物繁殖過程中,雌性需要疼痛的刺激才能排出卵子。

研究發現,連續4次以上的刺激,可以促進雌性排卵,與精子結合。除此之外倒刺的存在還可以將上一個雄性留在這裡的精子帶出,從而讓自己的配子更好地與卵子相遇。

貓科的繁衍

大多數貓科動物保持著多夫多妻制度,雄性會為了更好地傳遞自己的基因,會與多數雌性繁衍。而雌性為了提高後代的生存率,也會與多數雄性繁衍。科學家曾經發現過一隻貓生育了5隻小貓,但5隻小貓卻分別來自4位不同的雄性。

其實不只是貓,就連一夫一妻制的鳥類都會存在出軌行為,科學家觀測到一窩6個鳥蛋,擁有3個不同的父親,科學家們還發現環境越是惡劣,雄性和雌性越是會與不同的生物繁衍後代。

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環境越惡劣,後代的存活率就越低,為了幫助後代更好地適應環境,雌性會儘可能讓自己的後代基因多樣化,這樣即使環境不適,也不至於自己的後代全部死亡。

凡事都有例外,獅子家族就是一個例外,在獅子家族中獅王擁有絕對的繁衍權,除獅王之外的雄獅雖然也有機會,但機會較少。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獅群只有一個雄獅,如果有多隻雄獅,那麼這些雄獅很可能具有親緣關係。由於獅王擁有雌性的絕對繁衍權,再加上雌獅需要接受一定的刺激才會排卵,因此雄獅一天內會繁衍100多次,這樣的好處是儘可能提高雌性的受孕率。

貓科動物的生存

雖然大型貓科動物是各個食物鏈的頂端動物,但是它們的數量受食草動物數量的制約。以華南虎為例,一隻老虎至少需要70平方公裡的森林,而且該森林裡還必須生存200多隻梅花鹿、300多隻羚羊以及150多種野豬。

所以食草動物數量的減少,必定會造成大型食肉動物的減少,因此獅子、老虎雖然體型較大、較為兇猛,但它們數量並不多,而且繁殖率較低,每2-3年繁殖一次,每次2-4胎。但是許多食草動物每年都可以繁殖一次。

因為繁殖率低,再加上對能量需求大,所以很多大型貓科動物都瀕臨滅絕,即使環保組織對它們展開救援,但因為它們攻擊性強,導致無法像大熊貓一樣為它們建立自然保護區,與當地農民和諧相處,而是必須要為它們劃出專門的棲息地,並遷走棲息地裡面的居民。

因此,對大型貓科動物的保護力度,遠遠不如食草動物的保護程度。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老虎、獅子的數量一直沒有得到有效提升。

總結

可能很多人認為,貓科動物繁衍這麼痛苦,為什麼還要繁殖後代?其實對於動物來說,繁殖後代並不是自己做主,而是基因在控制。因為如果一個物種因為各種原因不參與繁衍,那麼該物種就會滅絕。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貓科動物繁衍後代時,叫得撕心裂肺?
    ,對疼痛的感知能力很強,因此貓科動物在繁衍過程中會發出撕心裂肺地叫。 之所以貓科動物保留了這種不友好的繁殖方式,可能是因為在貓科動物繁殖過程中,雌性需要疼痛的刺激才能排出卵子
  • 貓科動物交配,聲音為何都如此悽慘?有何進化優勢?
    犬科動物的交配是難捨難分,而大多數貓科動物的交配就是撕心裂肺,這些都是它們進化過程中形成的繁殖策略。那麼為什麼貓科動物的交配都聲音悽慘?物種的生存要面對自然環境的考驗以及同類之間的競爭,尤其是野生動物為了繁衍自己的後代可以狠下心來做任何事情。例如非洲獅,它們是貓科動物下唯一群居的成員,繁殖策略就是獅王擁有絕對交配權。
  • 動物園最難繁殖的貓科動物:雄性常對異性失去興趣,養它要修魚池
    動物園最難繁殖的貓科動物:雄性常對異性失去興趣,養它要修魚池在斯裡蘭卡、印度、孟加拉等亞洲國家,生活著一種體型大約是家貓兩倍的小型貓科動物:它們身體健壯,脖子較短,皮毛十分緻密,體表布滿了一排排黑色的斑點
  • 如何保護瀕危貓科動物?把貓科動物從野外「抓」到動物園沒好處?
    那麼,我們該如何保護瀕危的貓科動物呢?1.保護野生貓科動物種群一個物種的種群是這個物種賴以發展壯大的根本。所以,保護野生貓科動物首先要保護好它們的野外個體及種群,採取一系列措施避免野生貓科動物被捕捉或捕殺。一旦野生貓科動物的種群數量下降到較低的水平,它們將很難恢復。在這方面,華南虎就是一個有說服力的例子。
  • 人類與貓科動物,有何不同?
    動物的性行為,其實也深刻影響了人類社會的發展,比如,人類馴化的動物,一般都是群居動物,而且能夠在公開場合交配,那些羞於在公開場合交配的動物,或者長期過著「單身狗」生活的動物,往往是無法馴化的。人類馴化動物,需要動物在人類飼養的環境下實現繁殖,羞於在公開場合交配的動物,雖然有飼養的價值,但往往無法馴化。
  • 人類樂此不彼做的事情,對獅子來說卻是一個痛苦的過程
    我們知道,在自然界中,任何動物的生存方式都是很類似的,都是一個讓自己吃飽睡足繁衍後代的一個過程。在這其中,繁衍後代應該是最複雜的一件事情了,也是除人類外的這些壽命較短的生物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對於人類來說,為了避免有後代的產生會用特定的方式來避孕,那麼剩下的就是享受這個過程了。
  • 史上最強貓科動物,貓科動物最厲害的是誰!
    說到陸地上最兇猛,最強大的食肉動物就不得不提貓科動物了,而大型貓科動物戰鬥力更是強悍,雖然它們分布地域不同,但都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存在,鋒利的利爪、銳利的牙齒、強健的肌肉足以代表它的地位,那麼你知道最厲害的貓科動物是誰嗎!
  • 貓科動物戰鬥力排名,野生老虎的戰鬥力到底有多強!
    貓科動物絕對是陸地上最兇猛,最強大的存在,它們能夠快速找尋獵物的弱點進行攻擊,無論是單獨作戰能力,還是群體作戰能力都能將自己的實力最大化展現出來,敏捷的行動能力,鋒利的爪子和牙齒能夠讓大多數獵物不敢靠近,那麼你知道貓科動物中哪種動物的戰鬥力更強嗎?
  • 遼寧主要貓科動物豹貓有2萬多隻
    遼寧主要貓科動物豹貓有2萬多隻 作者:李那 2018-03-05 12:05   來源:遼瀋晚報   遼寧的主要貓科動物為豹貓,目前全省共有2萬多隻。  日前,遼寧省林業廳舉行了2018年「世界野生動植物日」宣傳活動,主題是保護大型貓科動物,旨在提升公眾野生動植物保護意識,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向社會呼籲「保護虎豹,你我同行」。
  • 明明是令人羨慕的關係,為什麼動物在繁殖過程中要傷害對方?
    蝠鱝大型求偶現場在動物王國裡,求愛的方式有很多。,是所有動物的生命法則之一,有些行為看似奇葩,但只要雙方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也無可厚非。但有的科學家認為這種毒素可能有令人興奮的作用,是為整個過程助興的。作為哺乳動物,有毒的不多,鴨嘴獸是其中一種。雄性鴨嘴獸的後腳上有一個鋒利的刺,刺和有毒腺體相連,會分泌毒素,一旦被刺,雖不致命,但也會給人帶來劇痛。
  • 貓科動物並非都是孤獨的獵手,數種貓科動物被觀察到有群居的行為
    介紹獅子時,我常說:獅子是性二型最顯著和唯一大規模群居的貓科動物。為什麼要加一個「大規模」呢?因為除了獅子之外,也觀察到獵豹、老虎、美洲獅、猞猁有群居的現象,但群居規模比不上獅子。非洲草原上的三種大型貓科動物就分別選擇了三條演化方向。獵豹選擇了速度,以便追捕速度極快的獵物,代價就是失去了體重,格鬥能力很弱,食物會被搶,但也只有10-14%的食物會被搶奪。
  • 貓科動物在野外:中國正在努力
    供圖/宋大昭 王卜平貓科動物在野外:孤獨的王者《中國動物志》中將貓科動物分為28 種,而中國本土野生貓科動物有12種,體型較大的有虎、豹、雪豹、雲豹,中等體型的有亞洲金貓和歐亞猞猁;小體格的還有荒漠貓、兔猻、雲貓、亞洲野貓、叢林貓和豹貓。
  • 貓科動物中只有獅子是群居動物,流浪貓扎堆只是鬆散的取暖小分隊
    前幾天在視頻裡搞了一個有獎問答,問題是貓咪屬不屬於群居動物,正確答案是貓咪不屬於群居動物,貓科動物中目前只有獅子是群居動物。群居動物又叫社會性群居動物,它們的特徵是:以群體為紐帶生活在一起,擁有群落首領,共同覓食、活動、遷徙,成員之間會在優先保全自己的情況下共同抵禦外敵,並且具有明顯的階級性。而獨居的野生動物會在繁殖期短暫地在一起,過了繁殖季節還是會各自單獨行動。為什麼貓科動物中只有獅子是群居動物呢?這其中有很多因素。
  • 貓咪在澳大利亞泛濫成災,作為貓科動物,有進化成老虎的可能嗎?
    澳大利亞的霧貓是澳洲第1個土生土長的貓種,它們的身上會出現不同的斑點,在澳大利亞地區大部分的貓都是通過人類到達澳大利亞地區的,澳大利亞,之所以會有如此多的物種出現,是因為這裡的環境適宜,食物種類非常的多,並且沒有天敵。
  • 有大型貓科動物 為什麼沒有體型相當的犬科動物?
    這是一種需要持久耐力的捕獵方式,犬科動物會消耗很多熱量,過於龐大的體型顯然有點不合時宜。在整個演化過程中,並沒有出現體型越來越大,同時又比正常體型更有生存優勢的犬科動物。狼的體型已經趨於完美,它們在捕獵中消耗的熱量,與最終獲取的熱量,達到了巧妙的平衡。
  • 為何同體型犬科動物打不過貓科動物,貓科動物有天敵嗎?
    貓科動物在生物進化當中,屬於獵食者中的佼佼者,許多貓科動物在自己的食物鏈中處於頂尖位置,比如獅子、老虎、獵豹等等,也就人類的生產活動,會讓這些肉食性動物瀕臨滅絕。天敵是指在自然界中,某種動物專門捕食或危害另一種動物。如果從定義上看的話,自然界中的大部分貓科動物,都是沒有天敵的,反而它們是其他很多動物的天敵。我們在談及貓科動物的戰鬥力時,一般會拿犬科動物作比較,說對於差不多體型的貓科動物完虐犬科動物,這其中也是有道理的。
  • 有大型貓科動物,為什麼沒有體型相當的犬科動物?
    在整個演化過程中,並沒有出現體型越來越大,同時又比正常體型更有生存優勢的犬科動物。狼的體型已經趨於完美,它們在捕獵中消耗的熱量,與最終獲取的熱量,達到了巧妙的平衡。與貓科動物不同,犬科動物的四肢和爪子並沒有被用作主要的武器,也就沒有必要演化得像獅子或老虎一樣。它們保持著瘦長輕巧的身材,能進行長距離奔跑,以上下顎和牙齒作為主要的武器。
  • 18年增長600多隻,這種絕處逢生的貓科動物為何還可能野外滅絕?
    ,有11隻幼崽存活;除此之外,近日在西班牙的另外4個伊比利亞猞猁繁殖中心,也有多隻幼崽降生。該計劃的主要目的,是對伊比利亞猞猁進行圈養繁殖,然後對圈養個體進行野化訓練,最後再選擇合適的個體釋放到野外,以擴充其野生種群的數量及分布範圍,讓這種極度瀕危的貓科動物脫離滅絕困境。 而這項計劃,也是伊比利亞猞猁得以「絕處逢生」的關鍵。
  • 顏值最高的貓科動物:有王者風範,卻因太漂亮被捕成為瀕危動物
    貓科動物在動物世界裡的地位人人皆知,整個貓科動物的實力和顏值都屬於動物世界裡的上等,它們總共分為3亞科,獵豹亞科(現已併入貓亞科)、貓亞科、豹亞科,共有14屬38種。其中的豹亞科應該是屬於整體實力最高的,它分為雲豹屬和豹屬,其中豹屬裡面就有四種動物在各自的領地裡稱王,這是種分別是:老虎、獅子、雪豹和美洲豹。貓科動物可謂是實力與顏值兼備的動物,外形上,它們皮毛鬆軟,大多數都具有明顯的黑色斑紋,在人類的審美觀裡,這種斑紋顯得很漂亮,很協調。
  • 顏值最高的貓科動物:有王者風範,卻因太漂亮被捕成為瀕危動物
    貓科動物在動物世界裡的地位人人皆知,整個貓科動物的實力和顏值都屬於動物世界裡的上等,它們總共分為3亞科,獵豹亞科(現已併入貓亞科)、貓亞科、豹亞科,共有14屬38種。其中的豹亞科應該是屬於整體實力最高的,它分為雲豹屬和豹屬,其中豹屬裡面就有四種動物在各自的領地裡稱王,這是種分別是:老虎、獅子、雪豹和美洲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