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戶注意啦!賀州這個縣發布人工繁育野生動物補償處置實施方案

2021-01-08 長壽賀州

為妥善做好以食用為目的的人工繁育陸生野生動物處置工作,維護社會穩定和生態環境安全,近日,昭平縣印發了《昭平縣人工繁育野生動物補償處置實施方案》。

方案明確了昭平縣人工繁育陸生野生動物補償處置標準及處置方式

以下是實施方案詳情

昭平縣人工繁育野生動物補償處置實施方案

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局 廣西壯族自治區財政廳關於印發〈廣西人工繁育陸生野生動物處置指導意見〉的通知》和《賀州市人工繁育野生動物補償處置實施方案》,為妥善做好我縣以食用為目的的人工繁育陸生野生動物處置工作,維護社會穩定和生態環境安全,根據我縣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處置原則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以下稱為決定)要求,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行為,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依法妥善解決以食用為目的的人工繁育陸生野生動物處置問題,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切實維護生物安全、生態安全和社會穩定。

(二)處置原則

依法依規原則。處置以食用為目的的人工繁育陸生野生動物必須以國家法律法規和自治區有關規定為依據,確保處置工作依法依規,平穩有序開展。

綜合利用原則。堅持綠色發展、保護與利用相結合,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積極推動現有存欄以食用為目的的人工繁育陸生野生動物在科研、展示、藥用等方面的綜合利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健康可持續發展。

生態安全原則。對適宜放生的野生動物儘可能選擇科學放生;對具有非食用利用價值的野生動物鼓勵企業綜合利用;對存在疫病風險等因素不適宜放生又不能綜合利用的野生動物,及時實施無害化處理,防止發生次生問題,造成生態環境汙染。

適當補償原則。依法對養殖場(戶)合法養殖的陸生野生動物,按養殖成本和設施予以適當補償。

分級承擔原則。依法對養殖場(戶)合法養殖的陸生野生動物,按養殖成本和設施予以適當補償。由自治區確定統一補償範圍、補償標準和補償時間節點進行補償的,補償資金由自治區、市、縣分級承擔。市級增加的補償品種和超出自治區補償基準日統計數的,補償資金由市、縣兩級承擔,縣按統一的範圍、標準和時間節點實施補償和處置。

屬地管理原則。堅持以鄉鎮為單位開展補償處置工作,壓實屬地管理責任。

二、補償範圍

(一)依法持有自治區林業局頒發的《廣西陸生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和《廣西陸生野生動物及其產品經營利用許可證》行政許可養殖單位或個人。

(二)依法持有縣(區)林業主管部門頒發的《廣西陸生野生動物及其產品經營利用許可證》行政許可養殖單位或個人。

(三)與持有合法養殖證的養殖場(戶)籤訂的合同或協議的養殖戶。

(四)取得農業農村、林業主管部門(含已向林業部門提出申請的養殖戶及個人)認可的養殖專業合作社全體社員。

(五)享受產業獎補政策的建檔立卡貧困養殖戶(含邊緣戶)。

(六)地方政府為加快社會經濟發展,專項引導、扶持、招商引資及其他合法養殖場(戶)。

三、處置品種及方式

(一)處置品種:眼鏡蛇、滑鼠蛇(水律蛇)、王錦蛇(大王蛇)、竹鼠、豪豬、藍孔雀、黑天鵝、大雁、赤麂(黃猄)、河麂。

(二)處置方式:綜合利用、轉產轉型、科學放生、種源留存、無害化處理以及國家規定的其它處理方式等。

1.綜合利用。禁食後陸生野生動物處置優先考慮綜合利用,積極拓展存欄陸生野生動物在科研、展示、藥用等方面的綜合利用途徑,消化存量,減輕補償和處置工作壓力。

2.轉型。堅持「企業主導、政府引導」的原則,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滑鼠蛇、眼鏡蛇合法養殖場(戶)不願繼續養殖的,可申請按補償標準予以補償,動物由養殖場(戶)與收儲加工企業協商統一處置。

3.科學放生。赤麂(黃猄)、河麂、黑天鵝、大雁等物種,選擇一定數量物種實施科學放生。放生方案需經科學論證通過後方可實施,確保不造成生態危害。

4.種源留存。藍孔雀等具有參觀展覽用途,做好移交手續後可以提供給動物園等觀賞單位。

5.無害化處理。滑鼠蛇(水律蛇)、南蛇、王錦蛇(大王蛇)、竹鼠、豪豬等不能放生和轉作其他用途,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和技術標準,實施無害化處置(相關處置費用由縣財政局結合相關處置費用標準統一撥付)。一是深埋處理,對於確實不具備工廠化處理條件的,在取得生態環境、農村農業、衛生健康部門同意後,採用深埋方式處置;二是是焚燒處理,對於疫病風險高或非正常死亡的動物,在取得生態環境部門同意後,採用焚燒方式處置,防止其可能攜帶的動物疫病在環境中傳播。

四、補償標準

對《指導意見》中涉及的不同種類品種的人工繁育野生動物,參照全區統一制定補償標準,作為向養殖場(戶)補償結算和財政分級承擔的測算依據。對市級增加的補償品種,參照市統一制定補償標準,作為向養殖場(戶)補償結算和財政分級承擔的測算依據。

五、補償、處置方式

(一)自治區補償基準日為2020年3月6日。動物數量以截至2020年3月6日上報統計數為依據,種類以移交時重量為依據。補償資金實行分級負責,自治區、市、縣按比例承擔(貧困縣實際支出的補償資金按自治區、市、縣5:3:2)。

(二)超出自治區基準日統計數的,補償工作以處置移交時實際數量、重量為依據。補償資金實行分級負責,市、縣按比例分擔,比例另行通知。

(三)市級增加的補償品種的處置費用由市縣分擔,比例另行通知。

(四)處置費用標準根據自治區統一測算,無害化處理、綜合利用等方式為4元/公斤,放生等其他方式為8元/公斤。

六、補償、處置工作步驟

為減輕存欄陸生野生動物繼續餵養投入壓力,處置工作採取先處置後補償的方式開展。處置程序主要有入戶調查、公開公示、籤訂協議、動物處置、領取補償、留存備查等。處置工作要求於2020年8月5日前全面完成(轉型藥用除外)。

(一)鄉鎮處置工作組入戶核驗處置(7月20日前完成)。各鄉鎮政府成立處置工作組,由包村工作組、駐村第一書記、駐村隊員、村幹部組成,處置工作組要及時入戶進行核對,開展登記、拍照工作,同時開展動物處置;處置前各鄉鎮人民政府組織國土、林業、環保、衛生健康、水利、農業農村、公安等相關部門,科學評估劃定回收人工繁育的陸生野生動物填埋區,提前做好處置工作安排。

(二)各鄉鎮處置工作組指導養殖戶填寫補償申請表(與處置工作同時完成)。同一戶養殖多個品種的,不能在同一份申請表申報。

(三)鄉鎮各村處置工作組填寫意見(7月22日前完成)。工作組在核實養殖品種、數量的真實性後,填寫該養殖場(戶)養殖品種名稱、養殖數量、補償標準,應撥付補償資金。

(四)鄉鎮人民政府填寫意見(7月24日前完成)。核實補償對象的真實性、合規性後,填寫意見。在鄉鎮政府及所涉及村進行公示3天,同時報縣林業局審批。

(五)縣級主管部門審核意見(7月26日前完成)。鄉鎮上報養殖補償申請材料後,縣人工繁育野生動物處置及維護穩定工作專班組織人員按一定比例核實申報材料的真實性、合規性後,並籤意見。

(六)縣野生動物保護補償及處置工作專班(7月30日前完成)。縣林業局籤意見後,報縣野生動物保護補償及處置工作專班審批後撥付。

(七)撥付補償資金(8月5日前完成)。由縣林業局將手續齊全的補償申請材料報送到縣財政局申請撥款。縣財政局審核通過後,撥款到縣林業局,再由縣林業局結合處置完成情況,直接把補償款撥付至養殖場(戶)一卡通帳戶。

(八)整理檔案材料。補償工作完成後,由縣人工繁育野生動物處置及維護穩定工作專班辦公室組織整理處置工作檔案材料,以便核查、檢查。

相關焦點

  • 藤縣人工繁育陸生野生動物處置和補償工作方案發布
    藤縣人工繁育陸生野生動物處置和補償工作方案為全面貫徹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 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 全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統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妥善做好全縣人工繁育陸生野生動物處置和補償工作。
  • ...辦公廳關於切實做好禁食人工繁育野生動物處置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是禁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場所及其動物退出處置補償工作的實施主體。處置對象、處置方式、補償政策以及補償標準要嚴格按照市林業局轉發的《陝西省禁食人工繁育野生動物處置工作方案》執行,確保2020年9月25日前,全市禁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場所全面關停到位,禁食野生動物全部科學妥善處置到位,禁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場所及其動物依法全部補償到位,列入《目錄》《名錄》的人工繁育野生動物全部移交到位。
  • 野生動物人工繁育主體有序退出 四川出臺補償方案
    對確需退出的合法人工繁育場所,縣(市、區)人民政府在市(州)人民政府指導下,按照《四川省禁食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主體退出補償及動物處置工作方案》,結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綜合評估人工繁育主體固定設施投入等因素,分類施策,制訂細化本地工作方案,做實做細調查摸底、數據認定、補償資金籌集、撥付等具體工作。市(州)人民政府要做好評估,統籌平衡轄區內補償水平,確保與各地財政承受能力相適應。
  • 對野生動物繁育退出補償以及動物如何處置,江蘇出臺了這項規定
    揚子晚報網9月15日訊(記者 季宇軒)近日,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江蘇省禁食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單位退出補償及動物處置方案》(下稱《方案》)。《方案》中明確,妥善處置人工繁育場,儘量減少人工繁育單位損失。對受損養殖場(戶)根據實際情況依法給予補償,根據實際情況和物種習性科學處置在養野生動物。
  • 廣西公開人工繁育野生動物補償標準:果子狸1000元竹鼠180元
    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局和財政廳就依申請公開了《廣西人工繁育陸生野生動物處置指導意見》的通知,對12類人工繁育野生動物的處置方式和補償標準做了說明。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補償標準最高的是赤麂,每頭2000元,其次是果子狸,每隻1000元。竹鼠、海狸鼠的補償標準則為每隻180元。
  • 廣西完成人工繁育野生動物補償處置工作
    【原標題】廣西完成人工繁育野生動物補償處置工作  1月8日,記者從自治區林業局獲悉,廣西已全面完成人工繁育野生動物補償處置工作。全區人工繁育陸生野生動物補償處置資金兌付總額16.5億元,兌付率100%。
  • 靈山縣財政局落實人工繁育陸生野生動物處置補償政策助力脫貧攻堅
    靈山縣認真貫徹落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精神,從7月21日起有序開展人工繁育陸生野生動物補償處置工作,為脫貧攻堅完美收官作出了積極貢獻。
  • 永豐縣三個百分百全面完成人工繁育野生動物補償處置
    2020年,永豐縣全力抓好封存隔離、政策制定、補償處理、轉產轉型等重點工作,綜合處置率100%、兌付率100%、滿意率100%,三個百分百全面完成人工繁育野生動物補償處置。2020年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6月5日,江西在全國率先出臺4份省級配套文件,對如何處置存欄野生動物、扶持養殖企業轉型轉產明確了方向和推進時間表。永豐縣加快研究制定相關政策措施,妥善處置人工繁育野生動物轉產轉型問題。
  • 廣西完成除蛇類以外人工繁育陸生野生動物處置
    8月9日,隨著最後一批竹鼠的移交和補償款的支付到帳,廣西在養的、以食用為目的的人工繁育陸生野生動物處置工作順利完成。
  • ...自然資源局黃河溼地保護中心多措並舉做好禁食人工繁育野生動物...
    合陽縣共有六家人工馴養野生動物繁育場,縣黃河溼地保護中心多措並舉,於2020年9月10日前全部完成禁食人工繁育野生動物處置工作,成為渭南市首家完成全部處置工作任務的單位。加強組織領導,完善保障機制。成立了由縣政府主管領導任組長,縣自然資源局局長任副組長,各相關部門和鎮街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縣禁食人工繁育野生動物處置工作領導小組,並成立相應的禁食人工繁育野生動物專班,主要負責該項工作的開展、監督等。嚴格審核確認,籤訂三方協議。
  • 廣西公開人工繁育野生動物補償標準:竹鼠每隻180果子狸1000
    廣西公開人工繁育野生動物補償標準:竹鼠每隻180果子狸1000 2020-06-20 21: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竹鼠每公斤補償75元,眼鏡蛇每公斤補償120元,湖南發布野生動物養殖...
    其中,提出全面禁止食用陸生野生動物,對依規退出的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主體給予一定補償,對禁食後停止養殖的在養野生動物進行妥善處置,並公布了養殖戶退出補償及動物處置方案。這是地方首次明確給出補償範圍、補償標準和補償資金安排。
  • 野生動物養殖退出方案:竹鼠每公斤補75元
    近日,湖南省率先發布發布《全省禁食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主體退出補償及動物處置方案》,文件中表示,將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對禁食陸生野生動物的人工繁育主體退出補償分兩批進行。 哪些動物可以領補貼? 此次退出補償分為兩批進行。
  • 【野生動物保護】野生動物處置及蛇類產業轉型升級相關政策文件
    1.2018年10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廳發布公告,公布《廣西壯族自治區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技術成熟物種名錄(第一批)》,將滑鼠蛇(水律蛇)、眼鏡蛇納入《名錄》,自2018年11月1日起執行。3. 2020年4月3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人工繁育野生動物管控和轉產轉型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加快人工繁育動物轉型升級,各市、縣人民政府要及時組織相關部門、有關企業、專家和養殖大戶研究產業轉產轉型問題,組織協調市場監管局、藥監局、科研機構、醫藥企業等單位和企業,在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前提下,積極推動現有存欄人工繁育野生動物在科研、展示、藥用等方面的綜合利用,積極引導養殖技術成熟
  • 四川全面禁食野生動物 對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進行退出補償
    規定所指的野生動物,是指所有陸生野生動物(含人工繁育、飼養的)和珍貴、瀕危水生野生動物,珍貴、瀕危的水生野生動物以外的其他水生野生動物和家畜、家禽不在此列。禁止食用的同時,對野生動物野外種群的保護也提到了重要位置。
  • 全南縣切實完成禁食人工繁育野生動物處置工作
    今年以來,全南縣認真貫徹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和《江西省在養禁食人工繁育陸生野生動物處置意見》等文件精神,及時出臺了《全南縣禁食人工繁育野生動物處置工作實施方案》等相關文件,動員全縣上下全力以赴,紮實做好全縣禁食人工繁育野生動物養殖戶及所繁育野生動物的摸底調查工作及處置工作
  • 淥口區15家野生動物人工繁育主體籤下退養補償協議
    株洲日報記者 鄒怡敏 通訊員/陳柱波6月24日,淥口區林業局會議室,來自淦田鎮官塘村的養蛇大戶肖建強,鄭重地在該區陸生野生動物退養補償協議書上簽字,一周之內,他將收到首筆由區政府撥付的佔總補償金額40%的補償金。
  • 受疫情影響,北海人工繁殖養野生動物不能銷售的養殖戶全部獲政府...
    12月22日,記者從北海市自然資源局獲悉,根據全國人大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局關於做好人工繁育陸生野生動物補償處置工作的通知要求,北海市按照依法依規、綜合利用、生態安全、適當補償、分級承擔、屬地管理原則,對北海市符合處置補償條件的124戶人工繁育陸生野生動物養殖戶進行了補償。目前已兌付補償資金和處置資金共2952.5萬元,補償資金和處置資金兌現率為100%。
  • 【建設平安忻城】忻城縣自然資源局高效完成人工繁育陸生野生動物...
    【建設平安忻城】忻城縣自然資源局高效完成人工繁育陸生野生動物補償處置工作 2020-11-24 18: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河南省八部門聯合發文 推進人工繁育野生動物退出處置工作
    河南省林業局、河南省公安廳、河南省財政廳、河南省生態環境廳、河南省農業農村廳、河南省市場監管局、河南省扶貧開發辦公室、河南省信訪局聯合發布《關於以食用為目的的陸生野生動物養殖企業(戶)退出處置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要求對我國有自然分布的在養野生動物,原則上就地選擇生境良好的該物種原生地或歷史分布區實施放歸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