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刀山下火海下油鍋走釘板,「雷人」的畲族民俗,背後有何淵源?

2020-11-27 騰訊網

畲族

上刀山、下火海、徒手撈油鍋、赤腳過釘板,這種電視劇中才會出現的雜耍劇情,在中國竟然真的存在!福建省西南有個武平縣,縣中部有一個武平鎮,該鎮位於山區,交通不便,鎮上常住人口不過千餘,這裡有個極其神秘的村莊,叫中湍村。該村以畲[shē]族為主,在畲族的祭祀儀式上,畲族人就會展現傳統絕活——刀山火海油鍋釘板,此項絕技已傳承千年。

武平縣山區

一、畲族是什麼族

畲族是分布在我國東南的古老少數民族,東南諸省中,90%的畲族人又居住在福建山區,因此古代稱畲族為「山客」,畲族自稱「山哈」,意思是住在山裡的人。唐以前,南方尤其是南方閩浙山區,開化不足,中原人和其交流較少,所以當時中原人對南方少數民族統稱「蠻」。

隨著唐宋以來經濟重心和政治中心的南遷,中原人深入南方,和南方山區少數民族之間的交流變得多了起來,中原人開始給這些少數民族進行簡單的區分,不再統一稱蠻,出現了徭、侗蠻、蠻僚、侗僚等稱呼。至南宋後期,著名辛派詞人劉克莊曾在福建一帶當官,寫下了《漳州諭畲》,這是歷史上第一次把閩浙山區的少數民族明確稱為「畲」。

劉克莊雕像

福建黨校的雷彎山教授就認為,「畲」字有刀耕火種之意,展現了畲族生產方式的特點。劉克莊很可能是在巡查地方的時候,看到山區的少數民族還在使用原始的農業生產方式,所以有感而發,將其稱之為「畲人」。到1956年,國務院正式確定生活在福建山區的這些人為「畲族」。

畲族

二、刀山火海油鍋釘板

每年農曆十月十五就是中湍村畲族人祭祀的日子,當地人稱為「打醮」,但是每三年中湍村人才會展現一次傳承了千年的絕活——上刀山、下火海、徒手撈油鍋、赤腳過釘板。

表演的過程,不像電視劇裡耍雜耍似的隨意開幹,在表演之前,當地村民有一套複雜的祈禱,稱之為「迎神」。所謂迎神,就是表演之前,設立香案、擺上貢品,焚香祈禱,三跪九叩,祈求神靈保佑。這一過程莊嚴肅穆,由族長(村長)帶領村民進行。迎神儀式結束後,才開始進入正題。

上刀山,也稱「爬刀杆」,杆是根結實的杉樹木桿,在木桿上安放開刃的腰刀,刀把用繩子結結實實地綁縛在杆子上,所以可以保證載重。刀的刀刃向上,類似木梯的踏腳,杆子上的刀也不是隨意安放的,當地人的習俗是小年(平年)放36把,大年(閏年)放72把。製作出來的刀山,還要以刀山的頂端為中心,向周圍延展出9條麻繩,這9條麻繩不僅在豎立刀山後起穩定作用,還負責裝飾和祈禱,因為9條繩上還要放上各種符紙和小彩旗。

畲族刀山

上刀山之前還要舉行祭刀神儀式,貢品有講究,刀山下供一豬一雞,東南西北四方各供一雞,固定刀山的四根木樁還要各供一雞。這個祭祀由村裡的祭師主導(他也要第一個登刀山),口念「銅皮鐵骨祖師到」。時辰一到,便大喝一聲,赤腳登梯。

刀山

下火海,就是過火塘。火塘是用磚頭壘成了長8米、寬2米的燃火區,裡面鋪滿木炭,木炭需要燒得通紅,火海的溫度據說5米開外都能感到熱浪滾滾。下火海之前依然有儀式,執行儀式的人稱為「代言弟子」,他負責往火海裡撒鹹鹽,口念「雪山師傅到」。當撒的食鹽變多,炭火的顏色逐漸變綠,在火光和綠光逐漸相當的時候,由代言弟子帶頭,赤腳過火海。

下火海

徒手撈油鍋,就如字面意思那樣,在一口放滿油的大鍋下架起大火,將油燒到沸騰,然後下入一些大米,將米炸至酥脆金黃,而後請試煉者徒手下鍋撈起大米,撈起後還要舉起雙手表明無事。

赤腳過釘板,釘板是長約2米、寬約1米的木板,上面每隔2釐米就有一顆露出2釐米長尖頭的釘子,一塊板上估計可以有2000多顆釘子。試煉者要赤腳全程慢慢走過。

走釘板

三、刀山火海的文化起源

看似雜耍一般的畲族刀山火海,其實有豐富的歷史來源。傳說在遠古時期,畲族曾遭受過大瘟疫,全族幾乎滅絕,一個年輕的郎中龍九郎為解救族人之苦,爬過72座刀山、趟過72片火海,求得仙藥,救了全族,於是後人就用刀山火海來紀念他的勇敢和恩德。

還有一種說法是明朝大將軍王驥曾出徵南方,回朝後為奸人所誣陷以致身死,南方人民懷念他就創辦了刀山火海來紀念。但是查閱歷史,發現英宗朝王驥打過麓川之戰,爆發地點是雲南,離閩西似乎有點遠吧。而且王驥參與了奪門,作為復闢正統的功臣,獲封兵部尚書職,最後是善終的。

明朝將軍

所以以上兩則故事其實都不靠譜。若仔細考察歷史發現,畲族的刀山火海習俗,或與畲族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畲族世代居於山區,耕地不多,對外交流又少,所以他們的部族生活可以說相當落後。當中原地區實現了封建大一統時,他們還在新石器時代掙扎,《臨汀匯考》中就說畲人「開山種樹,掘燒亂草」。《臨汀匯考》是光緒時候的書,都光緒時候了,畲人還使用著這樣刀耕火種的生產方式,可見其落後,所以必須靠打獵等副業輔助生存。

刀耕火種

靠山吃山的他們,獵取山貨成了最重要的謀生手段。有時候山裡覓食的畲族人遇到大型的兇猛怪獸,驚慌之餘,連忙爬樹,那時候他們也沒鞋,為了活命,也不管爬樹的過程會不會紮腳,這就成了上刀山的來源。

有時會遇到打雷,雷擊樹木引發火燒,樹木倒塌後,地上留下一片灰燼,類似火海,畲族先人趟灰或未燃盡的火焰而行,獲取被燒死的動物,這也許成了火海的直接來源。

撈油鍋和走釘板則和刀山火海類似。可能依舊是雷擊樹木後的灰燼,人們可能在灰燼火焰裡找取動物,或者依舊就是踏燃燒後的樹木而行。

下火海

文史君說

畲族的上刀山下火海在2005年已經入選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畲族的祭祀每年都會舉辦,但表演刀山火海卻是三年一次,這個儀式保留了豐富而生動的歷史痕跡,通過考察這個儀式,我們也能窺視畲族這個神秘民族的冰山一角。

畲族

參考文獻

李鳳英:《福建省級非遺項目中畲族與客家文化的發展》,《文化創新比較研究》第30期。

楊靜:《基於畲族文化的福建省運會視覺元素應用研究》,《湖南包裝》2020年第4期。

廖文:《科學發展視閾下的客家族群文化發展研究》,華南理工大學博士論文,2014年。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絡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帳號!您的點讚、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相關焦點

  • "上刀山下火海"民間絕藝,畲族人毫髮無損完成祭祀
    "上刀山下火海"民間絕藝,畲族人毫髮無損完成祭祀 2019-06-14 0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等我老了的那一天,你陪我去旅遊、去上刀山,下火海吧!
    那麼現在我們老了,我們去旅行吧,以前我們幻想一起去的地方,我們都走一遍吧。餓了我們就我做飯,你打下手;飯後我們一起躺在床上看電視、看電影,相擁而眠。白天我們一起在樹下下棋、聊天、釣魚……晚上我們一起做可口的飯菜,一起慶祝我們一天的勞動成果。3、回歸田園年輕時候的我們總是在燈紅酒綠裡來來往往,我們厭倦了這些冰冷的建築物。那麼當我們老了,我們就回歸田園吧。
  • 智能巡檢機器人「上刀山下火海」 衝鋒陷陣成「硬漢」
    智能巡檢機器人「上刀山下火海」 衝鋒陷陣成「硬漢」  【解說】近日,南京軟博會登陸江蘇省會南京,集中展示了當下軟體產業發展成果以及國內外知名軟體企業的最新產品和服務,把握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趨勢,向民眾分享智慧的頭腦風暴。  【解說】作為機器人中的「硬漢」,「特種機器人」承擔著各種危險任務,如發生火災、爆炸、毒氣洩漏時代替人類上陣救災。
  • 林偉星:畲族銀雕,近身的藝術
    通往二樓的樓梯處懸掛著珍華堂畲族銀雕技藝歷代傳承人簡介,一邊走一邊看,六代人與銀器的故事向我們娓娓道來。此時,林偉星正坐在二樓的茶桌旁,與助理商量關於工廠運營的事宜。2005年,林偉星大學畢業後回到家族工廠上班,2012年被任命為珍華堂的掌門人。相較於傳統手藝人擅長造物而拙於宣傳,現在二者對於林偉星而言就像是左右手,而他在其間遊弋自如,並樂在其中。
  • 福建省傳統民俗有哪些?福建民風民俗活動匯總
    那麼福建有哪些民風民俗呢?霞浦灘涂  福州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是我國一個傳統的掃墓祭祖節日,但福州的清明節卻有其獨特的風俗,每年清明節前後,福州市民家家戶戶都要去郊外踏青,為祖先掃墓、壓紙、培土。掃墓完畢後,必須折松枝帶回,插在家門口,向鄰人說明本戶已履行了掃墓祭祖的責任。
  • 王寶強下油鍋滾釘板不用替身
    這回,王寶強要以「靠譜、能吃苦」的一代板凳男形象,將「家庭婦男」、「鳳凰男」、「經濟適用男」統統挑落馬下。戲中,王寶強有大量的跑酷鏡頭,還上演了一套全新的「板凳功」。就算穿著單薄的鞋子在石頭路上奔跑打鬥,或者完全沒有防護措施地從三層樓上跳下來,他都堅決不用替身。
  • 萌娃、阿公齊上陣,遂昌縣首屆畲族語言大賽上發生了什麼?
    8月12日,由遂昌縣委統戰部、縣民宗局、縣社區學院等單位聯合舉辦的遂昌縣第一屆畲族語言大賽決賽在青少年宮舉行。  據悉,畲族語言是畲族文化最顯著的標誌,只有語言沒有文字,需要一代人一代人的口口相傳,通過畲族語言比賽,既可以展現畲族文化特色,促進畲漢同胞學講習運用畲族語言,也能展現當代畲鄉風採,提高民族語言傳承力和普及率,創造富有活力的畲族語言文化氛圍。
  • 浙江最美少數民族,位於麗水畲族自治縣,還有「人民大會堂」
    大均是麗水景寧縣畲族自治縣城郊的一個古村落,距縣城約15公裡。全鄉畲族人口佔比33%,是景寧全縣畲族人口佔比最多的鄉鎮之一。大均鄉被稱為中國畲族之窗,一千多年來是甌江支流小溪流域的水陸交通樞紐,商貿經濟較繁榮,耕讀風尚也很注重。這裡生態卓絕,環境幽雅,風光秀麗,人文凝結,處處泛著文化古村的光芒。
  • 背後有何歷史淵源
    背後有何歷史淵源當你穿梭在大街小巷時,有沒有被各種微笑天使所俘獲?我所說的微笑天使並不是人,而是比如柴犬、薩摩耶這類笑起來有治癒人心力量的寵物。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年輕人的壓力也越來越大,車貸、房貸都讓他們喘不過氣來,而子女外出打工,留在家中的父母又很是孤單。
  • 閩西是歷史上畲族聚居地之一,其龍犬王傳說和畲族祖圖可信度很高
    閩西是歷史上畲族聚居地之一。閩西畲族人和其他地方的畲族人一樣,都篤信「龍犬王盤瓠」的傳說,把盤瓠當作祖先來圖騰崇拜。龍犬王名盤瓠,俗稱狗頭王。為何叫盤瓠呢?這下,難壞了帝王,群臣也堅決反對,但公主認為:盤瓠為國除害有功,「王者重言,伯者重信」,「父王既以我許天下,不可違信負約於天下」!帝王只好履行諾言。婚期將屆,龍犬盤瓠忽然發話聲稱,只要讓它彩錦遮體,隱入金鐘,香菸薰沐七天七夜,便可轉化成人。
  • 【火焰藍一周年】雲南騰衝:「五角星」背後的堅守與傳承
    在這裡,記者注意到,營地的石頭欄杆柱頭上,都刻有一個「五角星」,詢問得知,「五角星」的背後映射的是這支隊伍幾十年來的堅守與傳承。  每一顆「五角星」背後都有一個戰友的故事(何川/攝)  不忘傳統 建功滇西  騰衝森林消防中隊一名消防員告訴記者:「我們這支隊伍來自大興安嶺。
  • 老鼠偷油吃,掉進油鍋出不來,這下後悔都來不及了
    老鼠偷油吃,掉進油鍋出不來,這下後悔都來不及了世界上這麼大,我想去看看,現在帶大家來看看老鼠偷油吃,掉進油鍋出不來,這下後悔都來不及了,這老鼠陷阱真的是不錯了。老鼠在生活中是一個不受歡迎的動物,也主要是因為老鼠會糟蹋糧食,而且還會傳播一些鼠疫,所以大家對於老鼠非常的憎恨。
  • 生態光伏——「板上發電、板間種草、板下養羊」
    生態光伏——「板上發電、板間種草、板下養羊」 水肥草美,吸引仙鶴翩翩而降庫布其是中國第七大沙漠,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
  • 皇天在上后土在下:有趣的中國民俗信仰文化,居家保護神
    武則天時期,壽陽刺史李景見何媚容貌出眾,就謀殺了她的丈夫,把她納為妾室。結果,李景的大老婆見何媚年輕漂亮就心生嫉妒,在廁所中謀殺了何媚。因為死得太委屈,何媚的冤魂不散。每當李景去上廁所就會聽見女人的哭聲。後來武則天知道這件事後非常同情何媚的遭遇,於是就把她封為了廁神,也有傳言說是玉皇大帝封的。後來就有了一個關於廁神的習俗。
  • 為救援動物上刀山下火海 《Animal Rescue》獻給熱愛動物的你
    您將在不同的地圖上旅行(將有不同的生物群落和獨特的動物物種),面對地圖上隨機的天氣和自然災害,克服障礙尋找並拯救需要救助的動物以免受自然災害或危險,治療和護理你救助的動物(餵食,敷藥)。升級您的汽車,給它裝上醫療包,裝備好動物籠或大型動物專用拖車!也別忘了您的醫療包,您可以使用它對找到的動物進行急救。
  • 古人講「拜倒在石榴裙下」,到底是誰的石榴裙?背後有何歷史淵源
    古代社會中出現的每一句俗語,都有其固定的意義和人生哲理。雖然俗語沾了一個「俗」字,但如果深入分析俗語的內涵,就會發現,俗語是一種大俗之後的大雅。正所謂俗到極致之後就是雅,俗語之所以被稱為「俗文化」,主要是因為在廣大老百姓群體的流傳。如果是文人墨客吟誦的詩詞,一定會被大家稱作「雅文化」。筆者認為無論雅俗都有其可取之處,尤其是俗語更應該成為一種,受到世人重視的文化分支。
  • 異世界深海探險,上刀山,下火海,這個遊戲適合喜歡冒險的你
    經過了23小時的《深海迷航》遊戲體驗,,在本應該在船裡,而我在船底的極光號尾部搜尋資源,死神利維坦在耳邊咆哮;在水雷區的光球下搜尋資源,獵空者在耳邊咆哮;在蛇菇洞的微光中搜尋資源,蟹蛇在耳邊咆哮;在失落之河的霧靄中搜尋資源,幽靈利維坦在耳邊咆哮;去熔巖之海的熱氣中搜尋資源,海龍利維坦在耳邊咆哮
  • 拳諺曰:「打人猶如板上釘」,這個勁練出來,你的功夫會更精深
    有時候,武人容易衝動,是放不下義氣二字。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走江湖,功夫還在其次,做人最講究信義。有膽識,重承諾的,是好男兒!一個好漢三個幫。江湖說到底,還是人情世故為大,武功尚在其次。不懂得做人,功夫再好,也不會被人敬重。手無縛雞之力的人,也是內家的高手,一輩子沒沾過拳,但贏在了做人上。
  • 「上刀山下火海」,自籌資金免費救援!藍天救援隊為啥這麼牛?
    每周三次培訓,全隊有幾百個專業證書 只要加入濟南藍天救援隊,不僅意味著隨時要準備參加救援活動,還要每周三次參加各種培訓。藍天救援隊還會定時進行測評考核,主要是考核體能和技能,志願者測評考核通過才可以晉級到預備隊員,才有資格報備參加隊裡救援任務,因為只有嚴格的訓練跟考核才能保證隊伍的專業性,只有鐵的紀律和專業的救援技能才可以保證救援任務的成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