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寧西路過江通道江南連接線工程效果圖
掃碼看 公交 調整方案
作為南京市在建的三條過江通道之一,建寧西路過江通道的建設對於完善南京快速路網體系、解決主城過江交通擁堵、分流長江大橋和揚子江隧道交通,促進江北新區及鼓樓濱江地區經濟發展等都將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
1月7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南京市交通運輸局、南京市公建中心相關負責人宣布建寧西路過江通道南接線工程本月開工的消息,公布南接線實施方案,同時也將實施過程中對沿線居民可能帶來的出行影響進行說明。
南接線採用明挖隧道形式下穿惠民路
建寧西路過江通道是國務院批覆的《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中確定的過江通道之一。該通道位於長江大橋和定淮門長江隧道之間,起於江北新區興浦路與江北大道交叉處,沿興浦路東側向南跨越津浦鐵路後,以盾構隧道形式穿越長江至南岸,沿現狀建寧西路終於金川河西路前,路線全長8.4公裡。
整條過江同道共分南接線、北接線和穿江隧道等部分。其中的南接線工程沿建寧西路布設,可利用疏解道路較少,主要銜接路網與長江大橋重疊,均為城西幹道和建寧路,現狀為擁堵嚴重。
南京市公建中心副主任陳玉良介紹,經過多方分析論證,為避免大量過江車輛湧入鼓樓老城區,加劇主城區擁堵,建寧西路過江通道南接線自位於大唐東路交叉口處的盾構接收井起,向東沿建寧西路採用明挖隧道形式下穿惠民路、熱河路、明城牆儀鳳門、大橋南路及四平路後於金川河西路前出地面接入現狀建寧路。其中在惠民路交叉節點設置地下互通與惠民路銜接,在儀鳳門以東設置一對進出匝道與建寧路地面輔道相接。
施工分兩個階段,交通組織方案不同
南接線主線線路長約2.1公裡,完成後的主線地下隧道雙向4車道(局部6車道),設計速度60公裡/小時;地面輔道雙向4—6車道,設計速度40公裡/小時。施工期分為兩階段,總時長為2021年1月—2025年6月。
據介紹,施工分兩個階段,所制定的交通組織方案也不同。其中,2021年1月—2022年6月期間,建寧西路熱河路以西段(惠民路口除外)、熱河路建寧西路以北段全封閉,保留熱河路東側、建寧西路惠民路以東段兩側人非車道,車輛經由熱河南路、惠民路、公共路繞行;建寧西路熱河路以東全線分段落圍擋道路兩側,進行管線遷改、綠化遷移,保證機動車雙向二車道及兩側人非車道(視管線遷改進展實時調整為單側圍擋)。2022年7月—2025年6月期間,建寧西路熱河路以西段(含惠民路口)全封閉施工,保留建寧西路惠民路以東段兩側人非車道,車輛經由熱河路、公共路繞行;建寧西路熱河路以東段單側圍擋,保證機動車雙向二車道及兩側人非車道。
管木結構法保護明城牆儀鳳門段
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設中心橋隧工程二處處長杜亞江透露,南接線施工路段沿線住宅小區較多的同時,也會經過學校和明城牆儀鳳門段文物。這種情況下,前期周全的調研勘探必不可少。
施工方借鑑了國內其他案例,最終用管木結構法對儀鳳門明城牆段以明挖隧道下穿的方式完成。杜亞江介紹,屆時會在城門兩邊打井至地下,橫向再插入直徑兩米的鋼管等手段,保護明城牆文物不受道路施工影響,目前這一方案已得到國家文物局批准。
南接線工程施工也需封閉天妃宮小學大門所在路段。專門研究之後,最終確定在學校鄰近惠民路側新開東大門,再開一處西便門供師生出行。目前,新建學校東大門的所有行政許可手續均已獲批,寒假時期的加緊施工可保證下學期開學時該校師生轉至新校門通行。
杜亞江還透露一點,為保障城市道路通行,施工時多在基坑上鋪設蓋板,此舉雖然增加了施工的難度(因需在蓋板下暗挖),卻可在可能範圍內將工程對城市交通的影響降至最低。
16條公交線路受影響臨時繞行
即便這樣,記者獲悉,仍有部分公交線路需作出調整。
南京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羅睿介紹,因建寧路(熱河路—江邊路)、熱河路(鄭和北路—建寧路)臨時封閉,根據公安交管部門交通組織方案,自2021年1月9日(周六)首班車起(夜間線路自1月8日晚首班車起),將有16條公交線路受影響臨時繞行,16條公交線路中10條為日間線路,6條為夜間線路。
本著儘量減少對附近居民出行影響的原則,線路將臨時繞經周邊的公共路、鄭和中路(可南北通行)通行。
其中的10路、16路、18路、21路、39路、539路、Y3路、Y16路、Y18路等9條線路無增減站點;其餘的31路、34路、54路、307路、Y9路、Y10路、Y15路等7條線路因路段發生變化,在施工圍擋影響範圍的建寧路、江邊路等路段有一到兩個公交站點臨時撤銷或站點位置調整,出行需乘坐以上公交的市民從本周五晚起注意車輛站點調整情況。
通訊員 徐舒靈
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孔芳芳 陳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