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型養豬場規模標準化設計及施工注意事項
隨著生 豬 養 殖 業 的 不 斷 發 展,傳 統 的 生 豬 養 殖方式正在 被 規 模 化、標 準 化 養 殖 所 取 代。而 規 模化養豬場要想把豬養好,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需要合理的 選 擇 場 址,併合理的對豬場進行規劃 布局。這樣可以避免出現建築面積的浪費,便 於 豬群的周轉,對於疾病的防控也意義重大,對於豬 場持續長久 的 發 展 起 著 決 定 性 的 作 用。因 此,在 建設豬場前 需 要 有 完 整 的 設 計 方 案,做 到 科 學 選 址、合理布局。但是你知道小型養豬場該如何設計嗎?下面賽為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農村小型養豬場的專業設計圖及施工注意事項吧!
選擇場址應注意:
1、 應位於居民區常年主導風向的下 風向或側風向,選擇有樹林為天然防疫屏障的山 區或丘陵地區;養豬場應遵循公共衛生原則,既不汙染周圍的鄰居。也不被周圍的鄰居所汙染。周圍距離公路、鄉鎮居民區、工廠、學校、醫院、屠宰場和其他畜牧場等容易造成汙染和產生噪音的企業單位 1000 m 以上,距 離村莊至少 500 m 以上。
2、 要求地形整齊、開闊,以便於充分利用場地和合理布置建築物,減少施工前清理場地的工作量。要求地勢高燥、南向、平坦或有緩坡。、
3、 糞尿最好通過附近的農田、果園、漁塘等自然消化,它是很好的肥料。防止造成環境汙染。
4、 交通要便利,否則會給生產、職工的生活及產品的銷售等帶來困難。豬場應選在交通便利的地方, 但因豬場防疫需要,又不可靠近公路、鐵路等交通幹 線。 最好距主要幹道 400 m 以上,一般距鐵路與一 二級公路不少於 300 m,最好在 1 000 m 以上,距三 級公路不少於 150 m,距四級公路不少於 50 m。
5、 應建在離城區、居民點、交通幹線等較遠的地方。
6、 水源和電源方便並且成本較低。豬場使用自來水以外 的水源時,要對水質進行化驗,人飲用水水質必須滿 足 GB5749-2006《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要求,豬飲 用 水水質至少 要滿足 NY5027-2001 《無公害食 品 畜禽飲用水水質》標準。
7、 土壤要適宜。 土壤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特性, 會影響豬的健康和生產力。一般情況下,豬場土壤要 求透氣性好、易滲水、熱容量大。 最好選擇砂壤土和 壤土,可抑制微生物、寄生蟲和蚊蠅的孳生,使場區 晝夜溫差較小。當然這一條也不是硬性要求,達不到也可從其他方面去彌補不足。
廠區布局應注意:
1、嚴格分區。根據生物安全等級不同,將豬場 分為 4 個區域:場外、外部工作區、內部生活區和生 產區,安全等級從低到高,乾淨程度從相對的汙區 到相對的淨區。入場路線順序為:場外外部工作 區內部生活區生產區浴室 豬舍,不可跨區, 各區之間要有圍牆、林帶、隔離溝等分隔。
2、豬舍布局規劃。
在豬場的生物安全金字塔中,公 豬舍、分娩舍、配懷舍、保育舍、育肥舍、隔離舍和出 豬臺的生物安全等級依次降低,豬舍也依次從上風 口往下風向分布,豬只和人員只能從生物安全高級 別向低級別單向流動。
種豬要設在豬場的上風 口,種公豬在種豬區的上風口,以免母豬的氣味對 公豬產生不 良 的 刺 激,同時還可以利用公豬的氣 味刺激母豬發情。母豬舍也要將妊娠舍與產房分 開,但是兩者要靠近,這樣便於妊娠母豬轉舍到產 房分娩,並且產房還要與仔豬舍靠近。育 肥 豬 舍 應設在豬場 的 下 風 處,並 且 要 靠 近 出 豬 臺。豬 舍 的方向要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風向來確定,充分 的利用有利的因素,做到合理的布局。
環保區(解剖室、糞汙處理設 施和垃圾點) 則建在生產區的下風向的邊緣地帶。 場區設置淨道和汙道,不可交叉。
生產區可採取種 豬區、保育區和育肥區一點式或多點式飼養。豬場 四周設圍牆,圍牆外可種植防護林,在一定程度上 減少氣源性疾病的傳播。
另外,在生 產 區 的 入 口 處 還 要 設 置 消 毒 池 和 消毒間,進出 生 產 區 的 人 員 和 車 輛 都 需 要 進 行 嚴 格的消毒。 除此之外,生產區內還要設置獸醫室,便於處 理病豬,要處於生產區的下風向。
3、豬舍建築。朝向兼顧採光與通風,通常坐北向 南。舍間距應大於 8 m,加大舍間距離可降低氣溶膠感染的風險。豬舍設備選擇與飼養規模和工藝 相適應。豬欄設計應易於清潔、衝洗和消毒。有專門 的防鳥、防鼠設計。豬舍建設材料環保、保溫隔熱性 能良好、耐腐蝕、防火。
豬舍建築應注意:
1、圈舍朝向,坐北朝南偏東15-30度最好。
2、配套設施齊全,有進場人員消毒設備,有足夠的病死豬處理去處等。
3、豬舍對環境的可調控能力,保證豬舍溫度、溼度、空氣品質飼養密度。
4、結合實際預定養豬生產的可能指標來設計工藝流程。配套糞汙處理系統,糞汙處理應按照「源頭減量、 過程控制、末端利用」的原則。目 前,多採用「有機肥生產」「沼氣 工程」「種養結合」等處理模式,豬 場要根據自身養殖規模、糞汙處理 模式來配套建設相應面(體)積的 沉澱池、沼氣池、堆糞場所等設施, 同時按要求做好「防雨、防滲、放 溢流」,做到糞汙的無害化處理,資 源化利用。 作為中小規模豬場,提倡優先 考慮使用種養結合的處理模式,流 轉周邊相應規模土地,種植蛋白桑、 構樹等吸納糞汙能力強的飼料作物,糞汙可直接還田,作物再用作 飼料原料直接或間接飼餵生豬,既保護了環境又利用了資源,還做到了循環利用。
建場前業主應考慮:
1、育肥豬或種豬或苗豬的銷售渠道。
2、豬場佔地面積、使用面積及預留地等充足。
3、排汙通暢。
4、資金充足。
5、飼料原料有保障。
6、專業可靠的獸醫顧問進行生物防控,有條件生產區內設置獸醫室。
下面筆者以100頭母豬養豬場為例
100頭基本母豬規模,年出欄2000頭肥豬的小型自繁自養商品豬場
生產周期:配種到上市=41周(懷孕16周+哺乳4周+保育5周+育肥16周)。
養豬場構成:
懷孕定位欄:100頭母豬,每2周產仔9窩,從配種到分娩前一周的懷孕母豬66頭,需66個定位欄。
空懷母豬欄:分娩率80%,斷奶到配種1.5周/80%×4.4頭/周+1(後備)=9頭,每3頭一個欄需3個欄。
種公豬欄:單欄飼養需4個欄和一個配種間。
分娩欄:4.4×6周=27個.
保育床:6周×4.4=27個。
育肥欄:16周/2×9-10=720-800頭,即72-80個欄。
產房3個單元,每個單元9個產床;保育舍3個單元,每個單元9個保育床;公豬單欄飼養,4頭4個欄圈,1個。
配種欄:空懷母豬3-4頭一個欄,設3個欄;育肥豬舍每欄8-10頭,每個單元10個欄,共8個單元。
豬舍設計:
產房1棟,3個單元,每個單元1.8×5+3=12米,棟長36米,舍寬7.8米。
保育舍一棟,3個單元,每個單元1.5×5+3=10.5米,棟長31.5米,舍寬6.6米。
種公豬、待配母豬舍一棟,8個欄,棟長3×8=24米,單列舍寬5.5米。
懷孕單體欄66個一棟,棟長0.65米×33+2.5=24米,雙列舍寬7.8米。
育肥豬舍4棟,每棟2個單元,每個單元長3×5+1=16米,棟長16×2=32米,棟寬11米。
豬場建設是個系統工程,需要 統籌協調,中小規模養豬場沒有強 大的資金、技術作為支撐,就需要 因地制宜、提前規劃,根據自身需 求建設實用的規範豬場,方可給生 豬提供一個舒適的生存環境,做到 專業的豬場養殖專業的生豬,充分 發揮生豬的生產性能,為養豬場戶 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
另外,選擇養豬場場址的時候,各方面的環境條件經考察都很滿意後,還應注意考察了解當地政府部門對所選土地的規劃,要避免與政府的規劃衝突,否則得不償失。在選擇養豬場場址考察各項指標時(如地形、水源等),應有長遠的規劃和發展的眼光,為養豬場以後的發展留有餘地,使各項指標不但能適應當前的要求,也能滿足以後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