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課間不能出教室 學校稱「圈養」利於安全

2021-01-08 央視網

小學生課間不能出教室 學校稱「圈養」利於安全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2月14日 02:20 來源:

    來源:上海青年報

    小學生課間遭被動「圈養」

    家長不滿紛紛徵集「不圈養」學校,部分學校認為「圈養」利於安全

    昨天10點25分,正是小學生下課休息時間,浦東新區某小學偌大的操場上卻沒有半個人影,學生只在教室門口玩耍著,而在一年級走廊外面更是安安靜靜。原來學校有個規定,學生下課後除了上廁所不能出教室,一年級課間不能活動。

    這些天,滬上部分學校對學生課間活動採取的「圈養」行為,引起了眾多議論。昨天在一熱門育兒論壇上,情急的家長發帖徵集「不圈養學校」名單,給其他即將入學的孩子家長作為參考,引發近200位家長「共鳴」。

    不滿學校限制孩子課間活動

    記者看到,網上這個名為「調查一下:哪些學校的小學生課間是被「圈養」或「不圈養」的帖子目前已有了近200個回帖,「不圈養的學校」名單更是被置頂。而根據帖子的投票調查,半數投票家長的孩子在校被「圈養」。

    對此,家長們紛紛表示反對。「我的孩子這學期就去過一次學校操場草坪,小孩都羨慕我們小時侯可以自由自在地玩。」有家長建議,學生課間活動可以由老師帶領,玩些有益的遊戲,放鬆一下筋骨,也讓孩子心情愉悅。家長普遍擔心孩子從早學到晚,總待在室內,活動時間沒保證,體質下降,長久會產生心理問題。

    發帖的「家成媽媽」表示,發帖調查的目的是為了給一些即將入學孩子的家長作為參考,同時也讓學校知道,在家長和孩子的心目中,有沒有充足的課間活動,是否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也是衡量學校的標準之一。

    課間「圈養」小學生不樂意

    記者根據家長提供的線索,採訪了滬上近10所小學。調查發現,「不圈養」的學校一般由任課老師當課間護導,及時勸阻孩子一些較危險的動作,或者由老師帶著學生做些有趣的遊戲,進行「陪玩」。而開展「圈養」行為的學校採取了多種方法:有的是低年級學生課間除了上廁所、喝水不準出教室,有的學校只允許在走廊裡玩,不可以去操場。有的學校一周給學生一次固定的「自由」時間,或是以「閉關」作為懲罰措施,而把到戶外玩作為獎勵措施。

    浦東某小學:

    一年級課間禁動

    昨天在浦東某所小學看到,下課鈴一響,教學樓外面就炸開了鍋,學生們都湧出來笑鬧戲耍,但樓上一年級的走廊裡卻是靜悄悄的,只有偶爾幾個學生出來上廁所,上完廁所就進了教室。有些男生一邊在走廊上走,一邊從欄杆上往下看,貼著欄杆磨磨蹭蹭地挨進了教室。幾個正在踢毽子的四年級女生告訴記者,從上學期開始,一年級學生就不允許出來玩了,「他們蠻可憐的,還好我們上一年級的時候還沒有規定。」旁邊一個男生插嘴說:「我看到幾個一年級的男生躲在廁所裡玩著水,他們說是拖點時間可以多玩會兒。」

    某實驗小學:

    活動地與操場無關

    記者發現,在走訪「圈養」學校當中大部分都對學生「畫地為牢」,限制學生課間活動的範圍。在同濟大學實驗小學內,記者看到,學生的玩耍範圍限制在走廊和樓梯間裡,下課時操場上空蕩蕩的沒有人。

    「只有體育課、早鍛鍊的時候能上操場,老師說操場離得太遠了。走廊地方太小了,想跳繩也不行。」不少學生向記者抱怨說。

    記者還走訪了浦東、楊浦、徐匯等其他幾所小學,也都存在這一做法,有的學校乾脆把高年級學生安排在底樓,把低年級安排在樓上,間接地阻止學生「跑遠」。

    擔心意外事故「放養」有難處

    因為有個學生課間玩鬧的時候骨折了,上海小學今年開學初也曾經把學生課間活動只限定在教室內。「小學生自制能力比較差,一、二年級小朋友很容易受傷,自己摔的、被撞的都有可能,學校把這作為懲罰措施,也是想讓學生意識到安全的重要性。」校方無奈地表示。

    很多學校負責人表示,學校採取「圈養」,主要都是為了保證學生安全,「現在都是獨生子女,家長都很寶貝,小孩子又容易磕磕碰碰,其實有很多時候都是意外,但萬一有事家長肯定會責怪學校看護不力,我們也很難做。」一些校長告訴記者。

    課間十分鐘跑得太遠,玩得太瘋會影響上課質量則是部分學校不開放操場的原因。

    「因噎廢食」不利孩子成長

    市社科院青少所所長楊雄對此認為,因為安全問題取消學生正常的課外活動,甚至不允許學生出教室,不僅不利於孩子的生理成長,也會抑制孩子的天然個性的生成,甚至影響孩子的心理正常發育。「學校採取一刀切,是一種消極的應對方法,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做好預防措施來解決安全隱患。」

    市教委有關人士表示,根據規定,每個學生每天必須保證1小時的鍛鍊時間,但課間十分鐘是否必須出教室活動是各個學校自己把握的,沒法幹涉到如此細節。「一旦發生事故,責任認定還是比較麻煩,家長肯定找學校,因此學校方面比較謹慎。」

責編:彭偉

相關焦點

  • 課間玩耍不許追奔不許鬧 "圈養教育"到底該怪誰
    小學生如果在課間奔跑將視為學校管理有疏漏,這樣的一條硬槓槓最近甚至列入教育部門的考核中。不少家長都向記者反映,為保證安全,老師說儘量要孩子在教室裡活動,而且絕對不允許出現追跑現象。記者調查發現,在眾多小學校園的操場上課間難見孩子喧鬧蹤影,而以安全為口號的「圈養」則成了越來越多小學管理孩子的方式。
  • 專職保安充當課間護導 小學生課間不再被圈住
    小學生課間不再被「圈」住  操場裡有了保安叔叔當護導  今天上午9:15,上海交大子弟小學內,下課鈴一響,學生們如潮水一般從教室奔向操場。與其他學校不同的是,校園的操場上出現了專業保安的身影。  近日,本報曾報導的《小學生課間被「圈」住》引起了廣泛關注,不少學校表示,課間活動宜疏不宜堵,與其讓孩子消極迴避風險,不如教會他們如何積極應對風險、學會自我保護。  專職保安充當課間護導跳繩、踢毽子、老鷹捉小雞……  交大子弟小學課間的操場熱鬧非凡。突然一位小朋友在奔跑中摔倒,眼尖的保安蔡師傅一個箭步奔過去將孩子扶起。
  • 義大利多所學校缺教室缺課桌,學生跪地用椅子當桌板寫字
    一天之前,義大利部分中小學迎來首個返校開學日,然而熱那亞市的學校卻沒有課桌。因為按照義大利防疫規定,雙人、三人課桌不能用,單人課桌還沒有到。還有的學校甚至缺少教室,孩子們露天坐在地上。▲義大利部分學校的孩子只能在操場上課。這兩天,義大利一張孩子們跪在地下寫字的照片刷了屏。原來,熱那亞地區一所學校在前幾天剛把舊的雙人課桌清走,新課桌截至9月15日仍沒有到。
  • 安靜的課間10分鐘 快樂漸行漸遠的童年
    可是今天《人民日報》發的一篇微博,讓我們對現在學校兒童的現狀應該有一些思考。微博的題目是《中小學#安靜的課間十分鐘現象#普遍,可否將課間十分鐘還給孩子?》,學生課間不許外出玩耍,甚至不許在教室大聲說話、疾走…有媒體調查,75.2%的受訪家長稱身邊中小學「安靜的課間十分鐘」現象普遍,且在小學中最為突出。
  • 東方時評丨學生課間打鬧墜樓,敲響校園安全警鐘
    事情發生後,巴州區委、區政府有關負責人及相關部門負責人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全力組織救治,調查事情原因,安撫疏導師生,確保學校正常教學秩序。(9月3日四川在線)  該事件是由於兩個孩子課間休息期間,在教學樓的陽臺嬉戲打鬧所導致。學生喜歡玩耍,尤其是在課間休息時,嬉戲打鬧已成為孩子們的「規定動作」,這對於放鬆身心,緩解疲勞,都有一定幫助,也是孩子的天性使然。
  • 格蘭德學校備戰開學 「硬核」演練堪稱「教科書」(組圖)
    為全面提高學校疫情防控應急水平,提高全員防控協同能力,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青島格蘭德小學、青島格蘭德中學落實《青島市關於各級各類學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導手冊(第一版)》文件精神和市北區教體局有關部署要求,於3月13日上午9時,模擬開展開學一日流程演練,提高學校防範和應急處置能力,切實保護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 小學生課間操跳鬼步舞,該喝彩還是該反思?
    近日,山西某小學校長火了,在網上視頻中我們看到他在課間三十分鐘時間親自教學生學習鬼步舞,一周五次課間操,四次都在跳鬼步舞。這比起按部就班的廣播體操確實很有新意,再看看近幾年,全國也有不少學校用一些流行的舞蹈比如《最炫民族風》、《江南style》等代替全國中小學廣播體操,我認為這是不合適的。
  • 中學生減壓課間玩「狐狸叫」 邊扭邊喊稱很快樂
    九龍坡區田家炳中學高三同學課間休息跳舞減壓 重慶晚報記者 史宗偉 攝  重慶晚報訊 「哇噻,愣個勁暴的音樂啊昨日上午課間休息時分,九龍坡區田家炳中學校園響起動感十足的挪威神曲《狐狸叫》,把學生們吸引住了。幾名學生從教學樓裡跑出來,在空地上隨著音樂歡跳起來,很快吸引其他同學和老師加入。  高三13班孫軍霞是個學舞蹈的藝術生,聽到音樂後第一個衝出來,和另外幾名同學跳起了狐狸叫,一邊跳著一邊做手勢邀請其他同學加入。節奏感強烈的音樂中,同學們勁爆的舞姿把在教室休息的同學吸引出來。
  • 濟南一二年級「小神獸」開學首日稱做夢都想回學校
    濟南一二年級「小神獸」開學首日稱做夢都想回學校 2020-06-02 11: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不尋常」的體育課:山東德州小學生課間操跳鬼步舞減重20斤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視頻中的這段畫面,是山東德州德開小學的「課間操」,不同於一般的課間操,這所學校跳的是鬼步舞,學校的老師說,很多孩子體重超重,於是就集體教研,決定跳鬼步舞,因為這個舞蹈的運動量比較大
  • 「貴又累」學習班招不滿停課 圈養不適合低幼兒童
    暑託班因為可以解決中小學生的託管問題,受到年輕家長們的歡迎,然而,記者採訪發現,大部分暑託班以「圈養」為主。  冷:學習型暑託班學員銳減  「小鴿子,鴿鴿鴿;小蝌蚪,蝌蝌蝌;姐姐喝水,喝喝喝;小雞小雞,嘰嘰嘰……」昨天上午,記者來到浦東新區錦繡路上的某暑託班, 6位幼兒園大班學生正坐在教室內,跟著老師上拼音識字課。
  • 教育不能把學生「圈養」在教室裡讀死書
    試想,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可能會培養出考試的機器,造就「高分低能」的人,但很難培養出有文化底蘊和良好素養的公民,這並不是民族復興、社會建設需要的人才和接班人。在這個社會多元化時代,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而不是只會背書、能考試,甚至連最起碼的生活常識都缺乏的人。無論是學校和家庭教育都要「風物長宜放眼量」,教學生一日,想學生一生。
  • 海口兩名小學生玩遊戲過度 8歲男童下體受傷
    記者 廖自如  課間玩遊戲,男生生殖器系帶被拽斷裂  據海口市龍泉鎮的居民馮女士介紹,兒子阿吉今年8歲,在海口市龍泉中心小學讀一年級。5月4日下午,她突然接到兒子班主任打來的電話,稱阿吉在學校玩耍時出了意外,但是沒有說具體原因。  掛電話後,心急如焚的馮女士就趕往學校。
  • 學校無小事,大課間追跑攆打,幹樹枝刺入眼球,學校該怎麼辦
    學校無小事,不出事則已,一旦出事,後悔都來不及,所以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安全無小事,防範天天講,仍然難避免,安全無過分,行事需謹慎。下邊看看這件事例,讓我們解剖麻雀。第一,大課間發生的一起事故,真是防不勝防。三月中旬,天氣漸暖,老師們忙於迎檢,大課間就不做操了。學校花園裡,有一棵觀賞樹, 樹枝已經乾枯,需要換新,學校給承保商說好,今天要來換樹。工作人員把枯樹挖出來,放在花園外的地上,用水管澆灌樹坑,接著去拉新樹。
  • 大山上的廢棄鄉村小學,80後男子想在母校養羊,能圈養五百隻羊
    我家離學校近,步行十多分鐘就能到校,離學校遠一點的同學,常常是舉著火把,踏著羊腸小道來上學。」他說:「這個學校面積挺大的,有上千平米,要是利用起來養羊的話,圈養500隻羊沒問題。」教室牆面上寫著80年代倡導的五講四美等內容。 教室裡的板報。
  • 小學生玩「你追我跑」磕斷門牙 自身擔責20%
    ,小學生被判自身擔責20%。2013年10月31日早上7時50分許,原告來到學校,在8點上課前,小彤與小斌在教室的走廊上一起玩遊戲。遊戲規則為小彤先跑,小斌在後面追,追上後將對方抓住。雙方按照遊戲規則,先由小彤拍小斌三下開始往前跑,小斌在後面追。當小斌追上小彤後,從小彤的背後用手推了一下,小彤當即俯身跌倒在教室走廊的水泥地上受傷。小彤受傷後在南昌大學口腔醫院門診治療,共花去醫療費983.5元。
  • 一班配仨教室,錯時上下學,隔桌就餐……開學,哈三中準備好了
    ZAKERK 哈爾濱記者 張巍4 月 7 日我省高三學生開學複課,高三學生家長表示無比期待的同時,更擔心學校是否做好了複課準備?我市各高中都已經進行了多次開學演練,嚴把複課安全關。群三校區:師生進入校園要進行身份檢驗,師生逐個測溫,進入教學樓時接受二次測溫,同時通過紅外線電腦監測體溫正常可進入教室。放學時設定班級專門通道,分班 10 分鐘錯時放學。上課:一班配置三個教室,單人單桌上課複課後一個班級將拆分在兩個教室上課,每個班級還配有一個輔助教室。如果一旦有學生出現發熱症狀就會立即隔離到輔助教室。
  • 商店向小學生兜售彈簧刀 學校搜身收繳為保安全
    信報訊(記者劉春燕)昨天上午,大興區黃村第五小學副校長許士鳳老師在全校師生大會上鄭重聲明:學校將堅決禁止學生玩彈簧刀,採取一切措施維護學生的安全。  據副校長許士鳳介紹,他們不但向學生宣傳玩耍彈簧刀的危害,在校內禁止學生玩刀,安排少先隊的學生幹部到附近銷售彈簧刀的商店門口監督學生的購買行為,甚至採取「搜身」的做法來保護學生安全。「若問題得不到解決,我們將向工商部門反映。」  一名小學生對記者說,「我們現在不買彈簧刀了!我們已經上報了,聽說這種彈簧刀是會傷人的。」
  • 藏族民間舞蹈《神川熱巴》進校園 將熱巴舞納入學校課間操
    原標題:藏族民間舞蹈《神川熱巴》進校園 將熱巴舞納入學校課間操   進入6月以來,每天下午,維西縣塔城完小學生都在民間藝人的指導下認真排練藏族民間舞蹈《神川熱巴》,排練還吸引學校附近的群眾觀看。  這是塔城完小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神川熱巴進校園系列活動之一。
  • 陝西12歲小學生蹊蹺身亡,死前身體綁在學校走廊欄杆上
    陝西12歲小學生蹊蹺身亡,死前身體綁在學校走廊欄杆上 趙生傑 孫建利/陽光報 2016-11-22 13:39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