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血常規化驗單上的小秘密,腫瘤患者千萬不能大意

2020-12-01 騰訊網

「醫生,這是我剛做的血常規檢查,你幫我看看有沒有問題……」

「這張化驗單上有這麼多箭頭,是不是情況更差了……「

「醫生,昨天打了升白針,為什麼血小板還是這麼低……」

對於腫瘤患者而言,一定對上述對話不會陌生。血常規檢查既是我們體檢的必查項,也是腫瘤患者複查的重點項目。

那麼,對於癌症患者而言,血常規有哪些指標需要特別注意,一些指標的上升/下降,又代表什麼呢?

為什麼腫瘤患者要經常查血常規?

對於很多人來說,血常規都不陌生。去醫院做檢查,血常規幾乎是必做的項目。因為血常規可以通過觀察血細胞的數量變化和分布判斷血液和疾病狀況。

腫瘤患者也經常做血常規,尤其是化療之後的腫瘤患者。早期癌症患者的血常規一般不會出現明顯異常,但隨著病情的發展,血常規出現異常的情況會越來越明顯。因此,血常規對於癌症治療來說,是一項重要的參考指標。血常規的變化趨勢可以幫助醫生判斷患者的病情是否得到控制。

血常規檢查,重點要看三個指標

血常規上的項目有二十多個,每個項目都有特定指向。不過,就絕大多數腫瘤患者而言,有4項是需要特別留意的,分別是: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絕對值、血紅蛋白、血小板。

血細胞主要分為三大類:白細胞、紅細胞和血小板。其中,白細胞有很多亞類,以中性粒細胞最為重要。紅細胞的主要功能是攜帶氧氣,而在血常規中,我們只看「血紅蛋白」的數值也可以。血小板則有止血的作用。

1. 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絕對值

白細胞是血液裡的免疫細胞,除了對抗入侵的細菌、病毒等,還有一定的抗癌功能。

白細胞有很多類型,包括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單核細胞等。這些細分類型的數量也會出現在血常規化驗單上。中性粒細胞是最重要的。看血常規,最先看的就是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絕對值。

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絕對值變低,一般是因為化療、放療或者吃了骨髓抑制很重的靶向藥。這類血細胞起到預防感染的作用。如果它們的數值變低,免疫力也會有所下降。這時醫生可能會給患者打「升白針」,發動骨髓拼命生產白細胞。

成人白細胞的正常值是4~10。如果白細胞過低,淋一場雨的結果也可能很嚴重。因而,除非特殊情況,白細胞至少要高於3以上,中性粒細胞絕對值至少要高於1.5以上。

如果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絕對值高了,一般意味著體內可能有感染,體內生產更多白細胞應急。不過也有因為攝入激素而導致這類細胞數量升高的。如果僅高一點,一般不用慌張,關鍵看數值變化意義更大。

如果數值太高,則要懷疑白血病。

2. 血紅蛋白

紅細胞和血紅蛋白低於正常值就是貧血,越低越代表貧血嚴重。

一般而言,血紅蛋白高於90,問題不大;低於60,除非特殊情況,一般要輸血了;60-90之間的,酌情安排。在大多數醫院,血紅蛋白在70以下,且有一些基礎病,尤其是心臟病的,也會同意輸血;70~90之間,一般用點鐵劑、維生素B或者補血的中藥之類的,大多也能恢復過來。

血紅蛋白怕低,不怕高。不過如果血紅蛋白高到240以上,就要警惕了。這可能是患了真性紅細胞增多症。不過這種病很罕見。

3. 血小板

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是用於抵禦,紅細胞和血紅蛋白是運輸氧氣的,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止血。血小板太低的話,就容易出血,但太高也不好,容易長血栓。

血小板正常值在100~30之0間。血小板略高於75以上,問題不大;50~75,勉強可以接受;低於50,推薦打「升血小板「的針;低於20,一般要輸血小板了。血小板太低,遇到腦出血或者消化道或者肺出血的情況,就會血流不止。

血小板高出正常值,但400-500以內的,還是安全的。如果血小板高於500,要警惕血栓,尤其是腦血栓和心血管血栓。腫瘤患者本來就是高凝狀態,若合併血小板升高,要注意排查可能的原因。如果實在找不出原因的,可以酌情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預防血栓。不過有出血史、有消化道潰瘍病史的病人,服用阿司匹林要格外當心。

在一些血液腫瘤早期,血常規也會有異常

1.紅細胞計數增多

紅細胞是負責把體內的氧氣和養分運輸到全身,並負責將代謝產生的二氧化碳運輸至體外。如果紅細胞計數明顯增加,可能跟慢性肺心病、肺氣腫、高原病、腫瘤以及真性紅細胞增多症有關。另外,紅細胞減少的原因也可能暗示白血病。

2.嗜鹼粒細胞升高

白細胞並不是一類物質,而是包含了中性粒細胞、嗜鹼粒細胞、嗜酸粒細胞、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等總稱。

嗜鹼粒細胞一般含量很低,升高可見於血液病如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宮頸癌等。

3.血小板計數減少

血小板計數增高常見於急性大失血和溶血後急性感染、原發血小板增多症、多發性骨髓瘤以及某些腫瘤等。血小板減少可能提示再生障礙性貧血、脾功能亢進、急性白血病等

總之,對於腫瘤患者來說,血常規是一項非常基礎的檢查項目。雖然基礎,但血常規卻也能給予患者不少的治療指導。

參考資料:

[1]《做血常規,一般能檢查出什麼?能知道這幾個答案》.家庭醫生.2019年12月3日

[2]羅錦花,田亞平.《從血常規分析癌症患者血細胞參數的變化》.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13年第3期

[3]李英傑.《腫瘤分期與血小板升高的相關性分析》.心理月刊,2019年第2期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血常規也能發現腫瘤!蛛絲馬跡藏在這些指標裡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通訊員 方序 常規的體檢能否發現腫瘤,從而可以早發現早治療?這對於大部分醫生來說是一個挑戰,因為許多腫瘤在早期階段並沒有異常表現,即使是腫瘤標記物檢查也難以發現。但是,有經驗的血液科醫生,可以從最簡單的血常規中發現血液系統腫瘤的蛛絲馬跡。
  • 一圖解讀|血常規化驗單
    一圖解讀|血常規化驗單 2020-12-24 15: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兒科醫生教你:如何正確看寶寶「血常規化驗單」
    很多寶寶感冒發燒去醫院,經常要做這一項檢查:血常規。面對滿是數字的化驗單,家長們往往是一頭霧水:化驗單上的數字說明了什麼?白細胞升高是不是說明有細菌感染?是不是就得用抗生素了?……雖然並不太推薦家長自己去試圖解讀化驗單上的數字,但鑑於諮詢這方面問題的家長有很多,所以,今天還是來跟大家聊聊:如何正確解讀寶寶的血常規化驗單。化驗單上的箭頭說明了什麼?
  • 手把手教家長讀懂血常規化驗單(下)
    家長經常有疑惑「為什麼每次帶寶寶去醫院看發熱,醫生老是讓我們化驗血常規?」「幾天不好,為什麼又讓我們複查血常規?」「我看化驗單沒有異常符號,為什麼醫生讓我們吃抗生素?」「健康體檢時,化驗單上上下下的箭頭那麼多,醫生為什麼說沒事?」……對於血常規上一排排的英文縮寫字母和數字在家長眼裡就像天書一般,總是很讓人頭疼。
  • 血常規化驗單看不懂?不要擔心,讀懂8個數據,基本就明白了
    血常規是最基本的血液檢驗,血液是由有形細胞和血液組成的。血液中有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三種不同功能的細胞,通過觀察數量變化和形態分布來判斷疾病。但很多人拿到血常規化驗單時,不知道該如何看,不妨多了解一下,在文章中找出答案。如何讀懂血常規檢查?
  • 如何快速看懂一張「血象」化驗單?
    生活中,我們常會說,「發燒了,去查個血象吧」,這裡提到的血象,其實指的是三大常規中的血常規。血常規簡單、快速,操作方便,通常能第一時間給臨床醫師一些提示,所以是臨床上最為常見的檢查項目。然而血常規結果一出,非醫學專業的人可能懵了,這麼多項目,到底怎麼看呢?
  • 9圖教你看懂血常規化驗單
    9圖教你看懂血常規化驗單[推薦]】#高三男生抽血被嚇成表情包#,血常規是最常做的檢查之一。化驗單上密密麻麻的術語和數值,你都能看懂嗎?有的化驗單標了正常參考範圍,但你知道指標異常代表什麼嗎?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都有啥功能?了解血常規化驗的關鍵指標關乎健康!轉存!
  • 寶寶的血常規化驗單怎麼看?這篇全講清了!
    看著滿是數字又花花綠綠的檢驗單,很多家長懵圈了!別著急,這就教大家如何看血常規化驗單。血常規檢查有什麼用?首先,讓我們來認識一下血常規:△ 血常規是什麼?血常規是一種常見的臨床檢查手段,它包括紅細胞、血小板、血紅蛋白濃度、紅細胞比容、白細胞分類等參數。
  • 小小化驗單,隱藏大學問!血常規檢查項目包括哪些?
    到醫院看病,血常規是最基礎的檢查,那麼面對紛雜的數值,你能看懂幾項?血常規項目要這樣去分。對不同的血細胞有一個計數,比如說白細胞計數,紅細胞計數,血小板計數,還有計數以外對紅細胞,白細胞的一些形態學的一些參數。
  • 血常規化驗單的關鍵項目有哪些?
    血常規的檢測化驗單拿到手上以後,很多病人感覺數字非常多,密密麻麻的。其實對臨床,是有規律可循的。比如說我們最主要看重的是我們白細胞基數,我們的紅細胞基數,血紅蛋白的基數,以及我們血板的基數。這四個方面,是我們最關注的,也是保證我們生命體徵健康的一個最主要的四個方面。
  • 做一次血常規多少錢?血常規可以檢查出什麼病?
    其實血常規的費用還是非常便宜的,不同的地區、不同級別的醫院可能會有所差別,但是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便宜。大概的話,應該在30元左右,如果再加上採血費和採血管的費用,加在一起,大概得有40元左右。別看是如此便宜的一項化驗,在臨床上卻有著非常非常重要的臨床價值,哪一個臨床醫生都不會忽視這項檢查。 做血常規需要做哪些特殊的準備嗎?
  • 兒童血常規和成人有什麼區別?化驗單怎麼看?
    小朋友去醫院看病,幾乎都要檢血常規,也就是全血細胞計數,這是檢查最多的項目對於一張兒童的血常規化驗單來說,家長可能對出現的箭頭極為敏感,有時即使是醫生說這個箭頭(高於或低於參考區間)沒有臨床意義,家長也仍然會擔心。為了消除家長的疑慮咱們簡單和大家聊一聊兒童血常規的化驗單如何看,以及正常情況下與成人的區別。
  • 教你看懂血常規!
    血常規化驗單看起來似乎有些複雜,一會是意義不明的英文字母,一會是莫名其妙的數字。這血常規化驗單怎麼看?從哪開始看?許多人第一次面對血常規化驗單時,都會產生一種無力感。他們完全沒辦法去解讀這血常規化驗單上面的內容。其實血常規化驗單真看起來,倒也簡單。
  • 查血常規能看出腫瘤?這些指標異常請進一步檢查,或是癌症信號
    可以說,血常規的檢測意義還是比較重要的。 血常規能查出癌症嗎? 作為一項基礎性的監測,血常規的檢查,有時可以發現因為腫瘤出現而導致的某些改變。比如白血病這種血液類的癌症,在血常規的檢查中,很多患者的白細胞會急劇增多,晚期患者白細胞增多的現象更是明顯。
  • 手把手教你看寶寶的血常規化驗單
    朋友的寶寶6個月了,第一次做指尖採血,拿到血常規化驗單,咦,怎麼有幾項不在參考範圍內?寶寶不會有啥問題吧?朋友急性子,等不及排隊問醫生,隨手就把化驗單拍了照片給我看。這讓我想起咱們粉絲也在文章下留過幾次言,讓糕媽教大家解讀下血常規報告。
  • 十幾塊錢的血常規能查出什麼病?這幾項指標升高,可能是大病信號
    很多人有這樣的經歷,每次去醫院,醫生往往會讓患者先去化驗血常規。一張小小的化驗單,真的可以診斷疾病嗎?這是很多人的疑問。 先說一個真實的病例吧,曾經一名35歲的女子因為食欲不振,頭暈乏力,去醫院體檢。醫生先給開了一個血常規檢查,報告出來後,白細胞非常高。
  • 腫瘤患者查「血常規」,究竟有什麼用?主要是看這3個指標
    如果在檢查過程中,發現癌細胞無法得到很好控制,身體多個指標異常,可以根據患者的身體情況,病情嚴重程度再針對性治療,可以給醫生判斷疾病病情提供依據。很多腫瘤患者不明所以,不知道為什麼治療期間反覆進行血常規檢查,認為抽血太多也對疾病發展不利,會拒絕進行這項檢查。那麼,血常規篩選意義是什麼呢?
  • 【科普】肝功能化驗單應該怎麼看?
    最近經常有肝友私信我們,如何初步自我判斷化驗單,藉此機會就和大家聊一聊肝功能化驗單應該怎麼看,具體又看那些。
  • 感冒、發燒每次都化驗血常規是否合理?醫生講出背後真相!轉發了
    不論是在網絡上還是現實中,經常可以聽到許多家長抱怨到,為什麼就是一個感冒、發燒要反覆查血常規,我們以前那會……。其實這個問題看起來簡單,其實有點複雜。因此,許多人所認為的「感冒」其實也很有可能是其它疾病,該疾病的病情複雜,使得醫生需要通過輔助檢查來對患者的疾病進行確切的判斷,這也是醫學在不斷往前發展的結果。化驗血常規有什麼作用?既然這是輔助檢查,那自然是輔助臨床的。當醫生讓你抽血常規時其實是為了更好地分析病情引起的原因。
  • 無痛血尿常是腫瘤信號 停停好好千萬別大意
    原標題:無痛血尿常是腫瘤信號 停停好好千萬別大意   受訪專家:解放軍458醫院泌尿外科主任 陳焱  血尿是泌尿科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症狀。引發血尿的病因很多,有泌尿系的炎症如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腎盂腎炎等,有泌尿系的結石如腎結石、尿道結石等,還有外傷、前列腺肥大及癌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