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團點評通過對全國主要的一二三線城市、800餘種新職業進行調研,與智聯招聘聯合發布了《2018年新職業人群工作生活現狀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新職業人群工作、生活在全國各大城市,他們從事著近幾年湧現的各種新型生活服務類職業,在全力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他們通過多種渠道堅持學習文化知識,不斷提升自身文化水平;同時堅持「自我」、「率性」,不因性別標籤放棄自己所熱愛的工作。
31.22%的新職業人群,擁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
近幾年,隨著生活服務業的不斷升級,對從業人員的文化層次要求也越來越高。調研數據顯示,擁有大專及以上學歷的新職業人群,佔比達60.27%;擁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佔比為31.22%,僅有11.76%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
報告發現,新職業人群接受教育程度逐漸上升,一方面是其自身渴望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和完善知識結構,善於抓住機遇和整合資源實現持續的自我迭代;一方面由於高校畢業生人數不斷變多,2010-2017年的畢業人數以近5%的同比增長率逐年增長,白領崗位的競爭愈演愈烈,加之相關崗位的需求缺口和不菲收入的刺激,相當一部分大學畢業生轉向服務業崗位就業成為必然。
在所有調研的新職業範疇中,以擁有本科以上文憑的比例為基準線,位列頭籌的新職業分別是:早教師、密室遊戲指導員、健身教練。這些技術類崗位對綜合文化素質要求相對較高,需具備高超的技術水平以及豐富的實踐經驗,因此高學歷者集中於此也就不足為奇了。
在新職業人群中,婚姻狀態符合社會趨勢,調酒師單身率最高
據《人民日報》報導,近30年來,年輕人晚婚的現象越來越明顯。在新職業人群中,婚姻狀態也符合了這一社會趨勢。數據顯示,在新職業人群中,僅僅有34.67%的90後(23-28周歲)已經結婚,85後(28-33周歲)的已婚率則達到了66.04%,到了80後(33-38周歲),已婚率提高到了77.29%,這個數據符合大眾的普遍認知。
報告發現,調酒師單身率最高,達到25%,每四個調酒師裡就有一人是單身。儘管衣裝華麗外表光鮮,但長期晝夜顛倒的生活和有限的接觸人群,導致單身率遙遙領先其他新職業。
在所有調研的新職業範疇中,單身率排行位居前三名的新職業則分別是:調酒師、裝修設計師、早教師。高強度的工作負荷、有限的社交範圍,是這幾類工作的一致標籤,想要「脫單」只能依賴個人的主觀發揮了。
新職業性別標籤逐漸弱化,33.33%的育嬰師竟然是男兒身
隨著社會觀念的發展進步和就業群體的年輕化,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以「興趣為導向」,堅持「自我」、「率性」、「不畏人言」,其就業觀與傳統大眾視角逐漸形成反差。報告發現,寵物醫生、全屋定製設計師、汽車美容技師等新職業,儘管勞動強度大、工作時間長、體力消耗嚴重,但已經有大量的女性涉足。數據顯示,在男性標籤更強的汽車美容技師中,女性佔比達到了23.08%;在勞動強度較大的寵物醫生中,女性佔比高達42.86%。
與此同時,被大眾普遍認為是「女性職業」的工作領域,也有越來越多的男性從業者加入其中。數據顯示,育嬰師、早教師、美容師、化妝師等新職業,不乏男性從業者。其中,男性育嬰師佔比達33.33%,成為反差最強的一組數據。有專家表示,育嬰師工作其實強度很大,男性相對而言在體力上有優勢;針對越來越多的產後抑鬱症的發生,男士性格開朗、大度、寬容,男育嬰師可以從男性角度提供建議,對產婦抑鬱心情進行疏解;此外,男育嬰師所具備的陽剛之氣也會對嬰兒形成堅強、獨立的性格產生一定影響。
隨著「95後」逐漸成為職場主力軍,他們更具獨立意識、思想觀念也更開放,同時招聘單位越來越傾向根據應聘者的個人能力來定崗定責,相信新職業的性別標籤將持續淡化。
新職業也有地域屬性,43%的北京健身教練籍貫是東北
勞動力的地域流動總是和時代發展、產業變遷息息相關。在服務業大批量吸納勞動力的時期,新職業人群在區域上呈現高度聚集的特徵。作為我國主要的三個大型城市群,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對周邊勞動力有極強的「虹吸效應」。
報告發現,從地域分布來看,新職業人群雖然遍布全國各地、來自五湖四海,但主要來自於勞動力輸出大省,如東北三省、河南、安徽、四川等地,不僅從事的職業類目較多,區域聚集特徵也十分明顯。「就近擇業」成為大多數新職業人群的就業首選,如北京的新職業人群除了來自北京之外,主要來自河北、山東等周邊省份;上海則更多吸引來自安徽、江蘇等省份的勞動力。
數據顯示,在北京工作的新職業人群中,來源地排名前五的省份依次是:北京、河北、山東、黑龍江、安徽;而在上海工作的新職業人群中,來源地排名前五的省份依次是:上海、江蘇、安徽、河南、湖北。其中,43%的北京健身教練籍貫是東北三省;而在上海,37.3%的健身教練來自於安徽。
作為大城市的「土著」,北上廣深四座一線城市的本地居民,選擇何種新職業亦有所不同。數據顯示,北京人最喜歡從事的新職業是美容師,有24%的北京人選擇該工作;上海人中擔當早教師的佔比最高,達到21.4%。廣州人最喜歡從事的新職業是美甲師,有28%的廣州人入行其中;而同樣在廣東的深圳人,則和北京人有相同的偏好,有31.6%的深圳人進入美容師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