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蘭的瑪蒂爾達是蘇格蘭的公主,後來通過與亨利一世結婚成為英格蘭女王。她是一位受人歡迎的女王,主持著一個受過良好教育和虔誠的朝廷,她甚至有時代替丈夫充當攝政王。馬蒂爾達是蘇格蘭國王馬爾科姆三世和他的第二任妻子,英國公主瑪格麗特後來被封為蘇格蘭聖瑪格麗特的大女兒。王室有幾個孩子:愛德華,蘇格蘭的埃德蒙,艾德勒德,三個未來的蘇格蘭國王(埃德加,亞歷山大一世和大衛一世),以及蘇格蘭的瑪麗。
從六歲起,瑪蒂爾達和妹妹瑪麗就在姑媽克裡斯蒂娜的保護下長大,克裡斯蒂娜是英格蘭羅姆西修道院的修女,後來又到了威爾頓。1093年,瑪蒂爾達離開修道院,坎特伯雷大主教安塞勒姆命令她回來。馬蒂爾達的家人拒絕了馬蒂爾達的幾項早婚建議:薩裡二世伯爵威廉·德·瓦倫和里奇蒙勳爵艾倫·魯弗斯。一些記述者報告了另一個被拒絕的提議,來自英國國王威廉二世。
英格蘭國王威廉二世於1100年去世,他的兒子亨利迅速奪取政權,通過他的迅速行動取代了他的哥哥(他的侄子史蒂芬後來將用這種策略來取代亨利的已命名繼承人)。亨利和馬蒂爾達顯然已經互相認識了;亨利決定馬蒂爾達將是他新王國最合適的新娘。
瑪蒂爾達的遺產確實使她成為亨利一世的絕佳新娘。她的母親是埃德蒙·艾隆賽德國王的後裔,通過他,瑪蒂爾達是英格蘭偉大的盎格魯撒克遜國王阿爾弗雷德大帝的後裔。瑪蒂爾達的叔父是懺悔者愛德華,所以她也與英國的威塞克斯國王有關。因此,嫁給馬蒂爾達會把諾爾曼線與盎格魯-撒克遜皇家線聯繫起來。這場婚姻也將影響英國和蘇格蘭。
然而,瑪蒂爾達在修道院的幾年提出了質疑她是否發誓並因此不能合法結婚。亨利請求安塞爾大主教裁決,安塞姆召集了一個主教委員會。他們聽到瑪蒂爾達的證詞,說她從來沒有立過誓,戴過面紗只是為了保護自己,留在修道院只是為了受教育。主教們認為瑪蒂爾達有資格娶亨利。
蘇格蘭的瑪蒂爾達和英國的亨利一世於1100年11月11日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結婚。在這一點上,她的名字從伊迪絲的出生名改為瑪蒂爾達,這是她對歷史的認識。
瑪蒂爾達和亨利有四個孩子,但只有兩個在嬰兒期存活下來。瑪蒂爾達,出生1102年,是長者,但傳統被她的繼承人取代,她的弟弟,威廉,出生明年。
瑪蒂爾達的教育在她扮演亨利女王的角色上是很有價值的。瑪蒂爾達在她丈夫的議會服役;當他旅行時她是攝政王;她經常陪他旅行。從1103年到1107年,英國宗教信仰的爭議導致了教會和國家之間關於誰有權任命(或「投資」)地方教會官員的衝突。在這段時間裡,馬蒂爾達充當了亨利和安塞爾大主教之間的調解人,最終幫助解決了衝突。她作為攝政王的工作繼續進行:直到今天,瑪蒂爾達作為攝政王籤署的憲章和文件得以倖存。
馬蒂爾達還委託創作了一些文學作品,包括她母親的傳記和她的家族史(後者在她死後完成)。她管理的財產是她的嫁妝財產的一部分,監督了幾個建築項目。總的來說,瑪蒂爾達經營著一個重視文化和宗教的法庭,她自己花了很多時間在慈善和同情上。
瑪蒂爾達活得很長,看到她的孩子們做了很好的皇家火柴。她的女兒瑪蒂爾達(又稱「莫德」)與神聖羅馬皇帝亨利五世訂婚,她被送往德國與他結婚。莫德後來試圖在她父親去世後繼承英國王位;儘管她沒有成功,她的兒子卻成功並成為亨利二世。瑪蒂爾達和亨利的兒子威廉是他父親的繼承人。他和安茹的女兒瑪蒂爾達訂婚了,她是安茹伯爵的女兒,1113歲,但在1120死於海上事故。
瑪蒂爾達死於瑪麗1, 1118號,葬於威斯敏斯特教堂。亨利又結婚了,但沒有孩子了。他把女兒名叫莫德,當時亨利五世皇帝的遺孀對女兒宣誓效忠,然後把她嫁給了安茹的傑弗裡,安茹的瑪蒂爾達的兄弟,富爾克五世的兒子。瑪蒂爾達的遺產通過她的女兒得以延續,她原本打算成為英國第一位王后,但是亨利的侄子史蒂芬奪取了王位,有足夠的男爵支持他,使得莫德儘管為她的權利而戰,卻從未成為加冕女王。
莫德的兒子最終接替史蒂芬成為亨利二世,把諾爾曼和盎格魯-撒克遜國王的後裔帶到了王位上。瑪蒂爾達被譽為「美好的女王」和「美好記憶的瑪蒂爾達」。一場運動開始使她成為經典,但從未真正成形。眾所周知:英格蘭國王亨利一世的皇后配偶,有時是攝政王后,瑪蒂爾達皇后/莫德皇后的母親,亨利二世的祖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