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車魚的死法太殘忍了,它為什麼叫翻車魚

2021-01-20 全球熱門搜羅

印尼漁民發現翻車魚,這條龐然大物重達1.5噸,長達2米。據報導,印尼漁民發現翻車魚是世界上形狀最奇特的魚之一,它們的身體又圓又扁,像個大碟子。魚身和魚腹上各有一個長而尖的鰭,而尾鰭卻幾乎不存在。印尼漁民發現翻車魚後,試圖將它放歸海中,但最終還是不幸身亡。翻車魚呈銀色,有著粗糙的皮膚紋理。


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28日報導,印度漁民日前在中蘇拉威西省的帕盧(Palu)海岸附近發現一條巨型翻車魚,並有照片證明他們「捕獲」的這個龐然大物。這條翻車魚重達1.5噸、體長超過2米。

嚴格來說,這條巨型翻車魚並非被漁民捕獲的,而是他們在海岸附近發現了這條被衝上海岸的翻車魚。漁民們試圖將其拖回海中,希望其能夠恢復。但潮水一次次又將其推回岸上,最終導致其死亡。

翻車魚是世界上最重的硬骨魚類。最大的翻車魚樣本長達3米,高度超過4.25米,體重近2268公斤。翻車魚在拉丁文中譯為「磨盤」,形容其有點怪異的圓形形狀。

2米長,1.5噸重的魚,你震驚了嗎?為何這條翻車魚這麼巨大呢?俗話說,千年成妖,萬年成精,印尼漁民發現的翻車魚會不會是千年成妖的動物呢?相信不少人都有這樣的疑問吧,畢竟從未見過如此巨型恐怖的翻車魚。

曼波魚在臺灣最初叫做翻車魚,漁民常常看見它翻躺在水面,所以以「翻車」的名字來形容它。這大概就是翻車魚為什麼叫翻車魚的原因吧。

翻車魚的發現,似乎被很多人喜愛,但是,關於翻車魚的死法,網友們真是想法很獨特,在他們看來,翻車魚的死法都是萌萌噠的,但是其實一點事實依據都沒有,而且據觀察,所謂的翻車魚死法太殘忍了都是人們臆想出來的,其實並不會那樣死亡。

麼叫翻車魚?翻車魚的名字由來


翻車魚又被稱為翻車魨、曼波魚、頭魚,是一種大型的肉食性海洋魚,可以長到3~5米。至於為什麼叫翻車魚,那是因為它們都是翻過來側著身體遊泳的。為什麼要翻過來,是因為它們也喜歡曬太陽,然後把肚皮露在外面曬,比較舒服。


翻車魚看起來沒有尾巴,像是只能在水面漂,但是實際翻車魚喜歡逆流而上,甚至速度能達到3.6千米每小時,這個速度實在太可怕,網友們還以為都覺得翻車魚萌萌噠呢。要是撞一下,那怕是不得了啊。

網友們眼中翻車魚的死法

據說,翻身魚是世界是最脆弱的生物,它的6種死法,聽完後你一定會驚呆的。蠢蠢的死法:

1、陽光太強死亡;

2、水中氣泡進眼睛了緊張過度死亡;

3、海水鹽分在身上留下斑點打擊過大死亡;

4、擔心和海龜相撞,緊張過度死亡;

5、附近小夥伴死了打擊過大死亡;

6、因為附近的小夥伴死了,所以自己打擊過大死了!


翻車魚,又稱翻車魨、曼波魚、頭魚,是翻車魨科3種大洋魚類的統稱。外表特殊,體短,後部在高的三角形背鰭與臀鰭之後截然而止,身體兩側扁平,皮膚強韌,口小,牙癒合呈喙狀。遍布世界溫帶和熱帶海域,常見於外海表層。

那麼,翻車魚可以吃嗎?此前,三亞市民吳某和妻子蘭某就曾吃過一條小翻車魚,剛開始沒有發生任何狀況。可是沒有想到的是,第二天,蘭妻子就出現牙黑等症狀,送往醫院救治20天後死亡。據了解,這條魚毒翻了吳先生一家及親戚4口人。醫生在詳細檢查後發現,蘭某的肺、肝等部位都變黑了,並且均嚴重損壞。

據蘭某的主治醫生說,蘭某可能是吃了翻車魚後中毒、未及時救治才造成目前的後果。因為翻車魚是一種罕見的河豚科多骨魚,這種魚雖然產卵很多,但由於種種原因,海洋中的翻車魚卻寥寥無幾,十分罕見,特別是翻車魚本身存在著幾十種寄生蟲,所以很少有人吃。

翻車魚在全世界的熱帶海水中都能找到,而且經常被誤認為鯊魚,特別是它們巨大的背鰭露出水面時。翻車魚喙狀牙板無法完全閉合。

翻車魚一般體形側扁,頭上生有兩隻明亮的眼睛和一個小小的嘴巴,背部和腹部分別長著一個又高又長的背鰭和臀鰭,在身體的最後邊,有一個鑲著好像花邊的尾鰭。體型外觀呈橢圓扁平狀,像個大碟子。身型偏短而兩側肥厚,頭 小、嘴小,尾鰭也退化無尾柄,很短;沒有腹鰭,但背鰭與臀鰭發達,且相對較高。體側呈灰褐色、腹側則呈銀灰色。翻車魚看上去就好像被人用刀切去了一半一 樣。因此,它的普通名稱也叫頭魚。口小,眼小;鱗片特化為粗糙的表皮。體灰褐色,腹部銀灰;胸鰭短小,無腹鰭與尾鰭,背鰭與臀鰭高大且相對。在翻車魚的家族中,各成員的體形並不完全相同。有一種翻車魚的尾巴又長又尖,看上去像是拖著一根長矛,所以人們叫它「矛尾翻車魚」;還有一種翻車魚身體修長,大家叫它「長翻車魚」。


翻車魚是世界上最大、形狀最奇特的魚之一。它們的身體又圓又扁,像個大碟子。魚身和魚腹上各有一個長而尖的鰭,而尾鰭卻幾乎不存在,於是使它們看上去好像後面被削去了一塊似的。翻車魚主要以水母為食,用微小的嘴巴將食物鏟起。它們常常在水面曬太陽,儘管其形狀笨拙,但有時也會躍出水面。

翻車魚是河豚科的巨型親戚,是所有多骨魚中最重的魚種,體重可達3000千克。早在30年代,美國自然史博物館的魚類學家古格就曾對翻車魚進行過研究,並宣稱巨大的翻車魚是動物界的生長冠軍。它們的幼魚僅有0.25釐米長,而長到成年魚時可達3米長,體重比幼魚時增加了6000萬倍。雖然翻車魚體重可達2噸半,但它性情溫和可接近。

19世紀時,漁民的孩子們會把厚厚的翻車魚皮用線繩繞成有彈性的球玩。翻車魚皮上可以有多達40多種不同的寄生蟲,就連它們身上的寄生蟲身上也有寄生現象。

(來源:宇宙未解之謎,僅限於非商業性信息傳遞之用。)



來源:今日頭條,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刪

相關焦點

  • 翻車魚的死法太殘忍了 翻車魚在拉丁文中譯為「磨盤」
    為何這條翻車魚這麼巨大呢?俗話說,千年成妖,萬年成精,印尼漁民發現的翻車魚會不會是千年成妖的動物呢?相信不少人都有這樣的疑問吧,畢竟從未見過如此巨型恐怖的翻車魚。曼波魚在臺灣最初叫做翻車魚,漁民常常看見它翻躺在水面,所以以「翻車」的名字來形容它。這大概就是翻車魚為什麼叫翻車魚的原因吧。
  • 翻車魚六種搞笑死法,最恐怖的卻是另外一種!
    但忽然翻車魚鰭動了,它遊動了一下,居然還活著,海豹正式撕咬一條活著的翻車魚,似乎和翻車魚根本就沒有關係,這翻車魚被撕咬還不逃跑,到底是反應遲鈍還是不會反抗,這地球上怎麼會有如此蠢笨的動物?翻車魚被吃光了也不會反抗,為什麼還不會滅絕?翻車魚應該是海洋中最呆萌的魚類,在全世界溫帶與熱帶海洋都有分布,我國南海和東海海域也時常能見到,是海洋中最大的硬骨魚類!
  • 一生都在「翻車」的翻車魚,連其死法都被人調侃
    翻車魚主要生活在亞熱帶、熱帶及溫帶的幾個大洋中生活,有時候也會不經意的漂到近海處,它們的平均體長接近兩米,最大的翻車魚體長可以超過3米,豎向長度可以超過4米,最大體重接近2.3噸。從一條大米粒一般大小的幼魚成長為龐然大物有什麼秘訣嗎?翻車魚的秘訣就是一生都長著小嘴。是的,翻車魚的口部結構決定著它終其一生也沒法閉上它的嘴。好像時刻都要向你講話一樣。
  • 據說翻車魚是世界上最脆弱的生物,它有很多種蠢蠢的死法
    網上有個關於「翻車魚奇葩死法」的段子:「據說翻車魚是世界上最脆弱的生物,據說它有很多種蠢蠢的死法:1、陽光太強,死亡。2、水中氣泡進眼睛了受到驚嚇,死亡。3、海水鹽分在身上留下斑點使自尊心受到傷害,死亡。4、擔心和海龜相撞,死亡。
  • 《活下去翻車魚》評測:翻車魚奇葩多種死法[多圖]
    《活下去翻車魚》是一款休閒益智類的遊戲。翻車魚大家知道,但是以它為主角的遊戲,你玩過嗎?沒有的話,就快來試試吧。遊戲畫面和音樂本作的畫面頗有意思,我不是指良好的色彩搭配和復古的像素風格,而是在於所有元素的表現上。蠢蠢的翻車魚,無辜的食用生物等都活靈活現。
  • 一生中不斷「翻車」,會被自己嚇死的翻車魚,為什麼不會滅絕?
    性情溫和這也是它們叫翻車魚的原因,就是喜歡側著身體在水面上曬太陽,還露出自己的肚皮。不過它們這頭重腳輕的體型倒是有一個好處就是能潛入更深的海底去覓食。性情溫和看著翻車魚長著一副呆萌的樣子,一點都不兇,事實上,它們的性情確實是非常溫和的,因此在海中經常被其它的魚類欺辱。加上不成熟的有用技能,翻車魚在大洋中生存似乎是非常危險的,確實它們也屬於易危的物種。難以置信的死法死亡是一個很嚴肅的話題,但是翻車魚的死法多少有點讓人哭笑不得。1.喜歡陽光又懼怕陽光。
  • 高效「翻車魚」的恐怖死法,是真的嗎?
    比方說,在海洋中存在著一種叫做「翻車魚」的海洋生物,它很常見,在我國沿海大部分地球,都可以看到翻車魚的身影,它們最大體長超過5米,體重超過7000斤,一般它們都是成對的一起遊泳,偶爾也會10多隻組成小團隊。
  • 一直在翻車的翻車魚
    翻車魚,一種極為脆弱的魚,它有著極其易碎的「玻璃心」。為什麼說翻車魚非常脆弱呢?是因為它們一個不小心就死掉了,比如,太陽的照射太過於強烈照射到它的身上會死;擔心會和海龜撞上緊張過度會死;水裡的氣泡進眼睛裡了緊張過度會死;遇到了捕食者也不跑路會死;甚至傷心過度還是死了!會死!果然翻車魚的名頭是名不虛傳的!翻車魚幾乎整個身體都是腦袋,嘴巴和眼睛都是圓形的,整個魚都是扁扁的,從正面看簡直可以說是讓人爆笑了。
  • 闢謠:翻車魚真的那麼容易死掉嗎?
    ,是小編上小學的時候就聽說過的一種生物,因為它是世界上最能生的動物,每次產卵可達3億顆。  它們為什麼這麼能生呢?對生物比較了解的小夥伴知道,那就是因為它們能夠長到成年的概率比較低。既然不能走質,就只能走量了。  問題又來了:為什麼翻車魚這麼難長大呢?
  • 翻車魚是什麼魚,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翻車魚為什麼叫翻車魚?曼波魚在臺灣最初叫做翻車魚,漁民常常看見它翻躺在水面如在作日光浴而以「翻車」的名字來形容它。當天氣較好時,翻車魚會將背鰭露出水面作風帆隨水漂流,曬太陽以提高體溫。天氣變壞時,就會側扁身子平浮於水面,以背鰭和臀鰭划水並控制方向,還可用背鰭在海中翻筋鬥而潛入海底。
  • 被海豹吃了也不逃跑的翻車魚,為什麼還沒滅絕?
    先給大家普及一下什麼是翻車魚?這是一種大型的海洋魚類,體型大,身體重,喜歡躍出海面,或者是在海面上曬太陽。它那呆萌的樣子引來了很多網友的興趣,但是也有攝影師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翻車魚在被海豹吃的時候,不僅不反抗,甚至連一點反應都沒有,就這麼一直被海豹給吃掉。
  • 翻車魚了解一下?
    翻車魚體型龐大,但動作緩慢,對附著生物來說,這塊會移動的大礁石實在是太棒了!翻車魚的分布很廣,所以名字也多,但往往和它這一行為習慣有關,例如:它的拉丁文名字Mola mola,意思是「石磨」;法國叫它「月亮魚」;美國叫它「太陽魚」;都是形容它側躺在水面的樣子
  • 翻車魚來了,為什麼叫這個名字?
    科學家們已經確定了世界上最大的魚類之一-莫拉魚或翻車魚-的幼蟲很小,以至於您可以輕鬆地將其中的十幾隻幼蟲放在手指上。但是,DNA測序首次確定了撞頭翻車魚(Mola alexandrini)的幼蟲。在識別出這個幼小嬰兒後,它是一個比成年的翻車魚小約600倍的幼蟲。
  • 被海豹吃了也沒反應的翻車魚,為什麼還沒有滅絕?
    被海豹吃了也沒反應的翻車魚,為什麼還沒有滅絕?不知道你對魚了解有多少。有沒有聽過翻車魚呢?不要懷疑自己的眼睛,小編也沒有欺騙你們。不知道沒關係,先來簡單了解一下。翻車魚又叫翻車魨、曼波魚、頭魚。這種魚生長在熱帶、亞熱帶海洋。
  • 被天敵撕咬卻從不反抗的翻車魚,為什麼還沒有滅絕?
    所以赫爾曼以為這條魚死了,結果靠近一看,這傢伙的眼珠子跟鰓還在動……這就說明它還活著,那為什麼這條魚沒有做出反抗或者逃跑的行為呢?原來這種即便被咬掉大半邊身體,卻仍然無動於衷的生物叫翻車魚……如此「特殊」的魚類,為什麼沒有滅絕呢?帶著這個疑問,我查閱了大量資料。
  • 翻車魚被當大餅啃也不逃跑,為什麼還沒滅絕?
    這種魚,既然能叫翻車魚,可見在現實生活中,無論是外形還是生活都不怎麼順,經常「翻車」。 翻車魚,也叫翻車魨,是一種大洋性魚類,在全世界的熱帶和溫熱帶水域都有分布,我們國家的海域也有分布。
  • 印尼漁民發現巨型翻車魚 世界上形狀最奇特的魚之一
    翻車魚是河豚科的巨型親戚,是所有多骨魚中最重的魚種,體重可達3000千克。早在30年代,美國自然史博物館的魚類學家古格就曾對翻車魚進行過研究,並宣稱巨大的翻車魚是動物界的生長冠軍。它們的幼魚僅有0.25釐米長,而長到成年魚時可達3米長,體重比幼魚時增加了6000萬倍。雖然翻車魚體重可達2噸半,但它性情溫和可接近。
  • 世界上現存最大硬骨魚, 一言不合就翻車的翻車魚!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魚類之一,也是許多老漁夫口中的「巨型海怪」;從正面來看它像鯊魚,長著鯊魚一樣的高脊鰭,但是從側面看,只有鯊魚前半身,少了尾部。只要海水有浪它就翻來覆去無法保持平衡——翻車魚。翻車魚,翻車魨,拉丁文名叫mola,別名叫頭魚、月魚等,它們家族一共有三兄弟:左上為斑點長翻車魨,左下為矛尾翻車魨,右圖為翻車魨。
  • 翻車魚-很大隻的「魚頭」
    為啥它只有一個頭的形狀呢?那是因為它們出生的時候,背鰭就不生長了。 它會在成年時自我摺疊,形成一個圓形的方向舵,叫做鎖骨(不是你想的那個鎖骨)。翻車魚是所有硬骨魚類中最重的,體型較大的標本垂直可達4.3米 ,水平可達3.0米 ,重量接近2300公斤。 鯊魚和魟魚可能比較重,但它們是軟骨魚。所以翻車魚是最大的硬骨魚。別看翻車魚長得這麼大,長相怪異,好像沒什麼魚敢欺負,但是翻車魚的一生還是很不容易的!
  • 細說翻車魚的習性和特點,了解這種不擅長遊泳的魚類
    大家也都覺得這條魚挺好玩的,這確實是一條魚,它的名字那叫翻車豚,也叫翻車魚,這魚的特點是體型特別的大,其中最大的翻車魚在水中趴著的高度能達到兩米,快趕上一層樓高了,長度也是兩米。看起來這個魚也是挺寒磣的,長成了一個大圓餅,所以它的外形看起來真的就像是一個巨大的魚頭,然後後面的給接了一個魚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