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向把企鵝看成是喜冷的物種,但是卻有一種小型企鵝生活在赤道地區。
加拉帕戈斯企鵝又名加島環企鵝,是溫帶企鵝家族中體型最小的一種,其分布在距離厄瓜多西970千米太平洋海域赤道附近的南美洲科隆群島(即加拉帕戈斯群島)上。
加拉帕戈斯企鵝是所有企鵝中最靠北,也是唯一的一種赤道區企鵝。
加拉帕戈斯企鵝
加拉帕戈斯企鵝直立時的高度僅有為50釐米,體重約為2~2.5千克。它的背部羽毛呈黑色,腹部呈白色,並有一些黑色羽毛形成的斑點。
頭部有一條明顯的白色條紋從粉紅色的眼睛處延伸到另外一側。
研究學者認為加拉帕戈斯企鵝的祖先是跟隨秘魯寒流從南半球來到了這裡。
科隆群島
加拉帕戈斯企鵝能夠在科隆群島的熱帶氣候條件下生存下來,也主要是因為洪堡海流使當地的氣候相對赤道其他地區涼爽的多。即便如此,當地的氣溫也高達40℃,海水表面溫度也可達14~29℃。
所以對加拉帕戈斯企鵝來說,保持涼爽的身體溫度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問題。它們白天在冷水中尋找食物,用冷水保持身體的溫度,夜晚則在陸地上度過。
在陸地上時,它們會儘量用鰭腳遮蔽著下半身,再弓著身子遮蔽著腳,讓陽光照耀在它們的背上。
展鰭喘氣的加拉帕戈斯企鵝
天熱時,則把鰭腳伸展開來以增大熱量的散失。在非常炎熱的氣溫下,它們甚至會像狗一樣通過快速的喘氣來散發身體的熱量。當天氣太熱時,那些沒有繁殖的企鵝便不再留在陸地上,而是跳入水中。
美國古生態學家茱莉亞·克拉克和他的秘魯、阿根廷同行在研究中發現,兩種過去從未發現的企鵝物種在赤道地區生存的時間比預期的時間早數千萬年。
古生物學家發現的新化石證據所反映的時間是地球史上最近6500萬年以來最炎熱的時期之一。這一化石證據表明,企鵝到達低緯度地區的時間比我們先前估計的要早3000萬年。
(1)Icadyptes salasi(2)Perudyptes devriesi
第一個被發現的企鵝新物種是Icadyptes salasi。這種企鵝身高1.5米,生活在距今約3600萬年前。
它的頸部肌肉也十分發達,它是有記錄以來體形最大的企鵝物種之一。
第二個被發現的企鵝新物種是Perudyptes devriesi,它們的身材與現在的帝企鵝相似,約2.5~3英尺高。
它們生活在距今約4200萬年前,是企鵝進化史上較早的一個分支代表。
它則擁有一個超長的喙,這種特徵在已滅絕的或仍存在的任何企鵝物種中都未出現過。
這些新物種化石的發現首次表明:在地球史上最著名的氣候變遷時期(即從白堊紀和侏羅紀的「極度溫暖」發展為「冰室」並形成「極地永久冰蓋」的這一時期)之前,赤道地區已有企鵝的存在。
現在的全球變暖效應發生在一個非常短的時間範圍內,與過去的氣候變化情況並不相同。新的化石證據不能用於討論「全球變暖會不會對現代企業產生負面影響」這個問題。這是一個值得大家深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