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手工棉鞋和毛窩子,幫我們抵禦冬天的嚴寒

2021-01-10 邵家大院子

圖:來自網絡·

文:漂泊的船

時值隆冬,許多人都在討論今年冬天是一個「暖冬」。如今生活水平提高,有空調等取暖神器,卻不妨礙我手和腳生出了幾顆凍瘡痘,暖和一些,便會又疼又癢。如此種種,不由得讓我憶起小時候的冬天。

身為80後,小時候的冬天是那麼的冷,冰天雪地,寒風刺骨。手每年都生凍瘡,腳卻從不生凍瘡。這都歸功於穿母親為我做手工棉鞋和父親為我們織的毛窩子。

母親在平時得閒就要做的棉鞋,在夏天就要抹袼褙。母親刷乾淨做飯的案板,鋪上一層布,用手糊上用開水打的漿糊,漿糊不能有麵疙瘩,再鋪上秋天收割浸泡的苘麻。這樣的袼褙主要是做鞋底。用來做鞋面的袼褙,要糊三層布,那布也是有些破爛的床單和我們穿小的衣服。母親抹的時候都是抹的平平整整。幹透了之後從一個角開始揭下來,之後放在柜子上,以防受潮。

母親有一本書,專門用來放鞋樣。那鞋樣有各種款式,父親穿的平底鞋樣,小嬰兒穿的虎頭鞋等等。鄰居嬸子大娘經常過來拓鞋樣,找一個硬一點的紙和原鞋樣縫在一起,再慢慢剪。

。母親有一個鞋筐,裡面有母親專門用頭髮塞裡面縫的一個針線包,有錐子、剪刀、布頭、線等做鞋的材料。母親納鞋底時,納一針,會在頭髮上刷一下再納下一針。

做棉鞋鞋工序繁瑣,好納鞋底子,做好棉鞋。我們會馬上穿上給小夥伴看看,諞一諞。

冬天,我們去上學的時候,那條路凍得又白又亮,我們穿上棉鞋盡情奔跑。棉鞋由於是條絨布的,容易吸泥土,滴上油,母親也不讓洗,說棉鞋洗了不暖和。有一次我實在是看不下去,忍不住洗了,被母親好吵了一頓。

如果下了大雪,母親做的棉鞋就不能再穿了,就穿父親動手給我們編的毛窩子。其實,製作毛窩子完全是就地取材,將近十公分厚的木板,細麻繩,還有蘆花。做出來的毛窩兒,厚厚的木底隔潮溼,毛茸茸的蘆花隔寒保暖。

村頭兒韓莊閘東側白帝河河底兩側種的都是蘆葦,父親在晚秋時節蘆花絨初開時就開始釆集。父親說採早了絨太短,採晚了絨開了容易飛,保暖性都不夠。

製作時,父親把木板經過鋸、錛、鑿、削等加工出中間凹兩頭高的屐齒,做好木屐底子,邊沿用錘和·釘子打上密密的孔兒,從孔裡穿出麻繩,再用搓成縷的蘆花一道一道地編。

由於父親手藝不精,剛開始織的毛窩子口在中間,有時候織的兩隻腳一樣,幾乎不分前後左右。我們會嫌棄不如買的好看。母親就把毛窩兒鞋口縫上一圈布,裡面墊上新棉花,美觀一些,溫暖也耐穿。

我把凍得麻木的腳伸到毛窩子裡,「咔嗒」「咔嗒」走兩圈。不一會兒,腳就像烤火一樣,熱氣騰騰。

雪下的薄薄的時候,故意走在雪地裡,毛窩兒底便會粘起一層又一層的雪。以致像踩高蹺一樣,走路東倒西歪,再扶著牆根或大樹把鞋底的雪給磕掉。

雪有十來公分左右高之日,便是毛窩子大顯身手之時。它依仗著厚高的木底,像個拖拉機車似的一往無前,所向披靡。一路迤邐而行,踏亂一地美瓊璞玉。到了目的地,只需跺跺腳,片雪不沾身。

毛窩子也並非只有優點。記得一次快過春節時,母親用三層蒸籠蒸年饃。第一籠菜饃我要拿著吃。母親用簸箕端著另一籠,喊我讓讓。結果,我想轉身,奈何毛窩兒有點大,不跟腳。我一使勁結果,慣性讓我一下子趴在了案板的蒸籠上。可是,菜饃被我摁爛了好幾個。母親使勁瞪了我一眼,因為要過春節,母親想吵我欲言又止。狠狠瞪了我一眼,我看見母親甩過來的眼神,自知理虧,趕緊拿著兩個爛菜饃,灰溜溜的跑出了做飯的鍋屋。

手工棉鞋和毛窩子,曾經走進千家萬戶,溫暖了我們童年的冬天。就保暖性來說,它們可不比現在的皮鞋差。可時過境遷,因其的「土裡土氣」和製作時間成本,如今已經乏人問津,在我們的生活中漸行漸遠。時尚高檔才是我們重要的考慮因素。但它們曾經帶給我們的溫暖,承載的童年歡樂,刻在我們的記憶中,融進了生命的年輪裡,如陳年老酒,愈久遠愈醇香。

如今,每年每逢冬天就一如既往長的幾顆又疼又癢凍瘡痘痘,仿佛是在提醒我,冬天到來了,要給父親母親買幾件禦寒的衣服了。

相關焦點

  • 到冬天穿棉鞋的時候,這幾種鞋暴露年齡,都是老一輩的記憶
    文/惜談到冬天穿棉鞋的時候,這幾種鞋暴露年齡,都是老一輩的記憶天氣一冷不少朋友都已經開始換上棉鞋或者一些其他保暖裝備,一些小姑娘們更是鍾愛軟軟的毛茸茸的雪地靴,各種顏色款式任他們挑選。但是在以前,人們的生活水平還沒有現在那麼好的時候,我們中國人冬天是靠穿什麼鞋過冬的呢?如果認識這幾種鞋的人,估計就要暴露年齡了,因為這都是老一輩的記憶啊。以前人們可沒有現在這麼多的衣物材料,人們穿的衣服可能是自家染缸裡染制的,一件棉衣也是老大,穿完老二穿,一個個傳下去,穿破了還會打補丁。而說到鞋子,真的是勞動人民靈巧的雙手中創造的奇蹟。
  • 為什麼有些昆蟲在寒冷的冬天凍不死? 昆蟲是如何抵禦低溫嚴寒的?
    為什麼有些昆蟲在寒冷的冬天凍不死? 昆蟲是如何抵禦低溫嚴寒的?時間:2016-12-08 11:34   來源:科普中國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有些昆蟲在寒冷的冬天凍不死? 昆蟲是如何抵禦低溫嚴寒的? 大雪節氣已過,全國的很多地方都在下著大雪。
  • 江陰:這個冬天不再寒冷,他們的棉鞋暖腳又暖心!
    隨著冬天的來臨,江陰越發冷了起來,但是在江陰高新區80歲以上老人和重殘困難戶的心頭卻是暖暖的。近日,江陰高新區「愛心棉鞋」志願者隊伍的志願者們來到蟠龍社區 80歲以上老人、重殘困難戶家中,給他們送去「愛心棉鞋」和生活慰問品,詢問他們的生活近況、徵集微心願,並囑咐他們注意飲食保健。
  • 冬季保暖大作戰3,冬天的棉鞋如何選購?
    冬天在家的時候穿上一雙合適的棉鞋會讓你倍感溫暖,面對網絡上眾多的棉鞋,我們如何去選擇呢?首先保暖是最重要的性能指數,如果棉鞋沒有達到保暖的功能,那麼不管它其他優點有多麼的突出,這雙棉鞋也不會成為我們的最佳選擇。鞋子要達到保暖的效果,我們就要看它裡面的絨毛絨毛是不是加絨加厚的?
  • 冬天的棉鞋如何保持乾淨?快點進來看看這些小妙招吧!
    冬天的棉鞋如何保持乾淨?快點進來看看這些小妙招吧!冬天慢慢到了,大家各種過冬裝備想必都已經備好了。羽絨服、棉鞋對於過冬來說,一定是必不可少的利器。但是穿棉鞋棉服也經常有各種問題困擾我們。比如棉鞋上腳一定汗多,每天腳臭味隨時撲面而來,尷尬的同時也還沒辦法處理。真是讓人又愛又恨啊!
  • 宋朝以前沒棉被,古人如何抵禦冬天的寒冷?
    棉花大概可以分為三種,一種是喬木型木棉花(中國古代西南地區特產),一種是灌木型聯核木棉(僅在海南特有),而這兩種基本都已經被淘汰了,我們現在能夠見到的棉花種類是草棉。草棉又可以再繼續細分產地,但都不是在中國。
  • 86歲盧奶奶做了一大袋手工棉鞋 讓社區幫忙送給敬老院
    昨天下午,嘉綠苑社區的社工微信都市快報:你好,我們社區有個86歲的老奶奶做了一麻袋的棉鞋,讓社區幫忙送給敬老院。 記者金潔潔、通訊員項婭萍核實報導:社工對記者說,老奶奶非常用心,手工棉鞋做得很紮實、很保暖。後跟還用了魔術貼作為搭扣,可調節大小。這不是她第一次送鞋啦,前幾年也送來過。
  • 阿泓師傅,謝謝你的愛心棉鞋
    阿泓師傅,謝謝你的愛心棉鞋 2021年01月07日 05:36:13來源:浙江在線共享聯盟南湖站 宋翰卿 朱沈佳 記者 李茸
  • 雖然是媽媽們穿的棉鞋,卻也洋氣好看,關鍵是真皮軟底暖足不累腳
    冬季新款女靴羊毛女棉鞋,內裡採用舒適的加絨羊毛,光澤好,柔軟蓬鬆,保暖性強,具有透氣性、保暖性、吸溼性和保健等優點,頭層牛皮,色澤均勻,舒適透氣拉鏈設計,方便穿脫,金屬拉鏈裝飾+鉚釘,讓人抵擋不住的潮流風,幹練大氣媽媽鞋加絨加厚棉鞋圓頭大碼短靴馬丁靴,無一不顯示精緻女人的一面
  • 相信我,在冬天把Nike的噴泡球鞋當成棉鞋穿真的不合適!
    天氣越來越冷了,腳上的AJ椰子實在是不保暖,不少潮人就想買雙噴泡來當「棉鞋」,顏值是絕對沒問題的,畢竟噴泡連王寶強穿了都好看!(王寶強在唐人街2裡面上腳一雙噴泡)甚至你穿出去還會讓不少人覺得你像個鞋頭,但是關鍵問題是噴泡真的保暖嗎?這裡勸退一下想拿噴泡當棉鞋的夥伴。
  • 小時候沒有暖氣,涿州人這樣過冬天!看完不許哭…
    這厚實、這風度、這保暖……貂皮大衣也比不上它冬天溫暖我心。    條絨棉鞋  那時候,擁有一雙帶氣眼的條絨棉鞋簡直是潮人的標誌。底子和面兒都很厚,裡面融呼呼的,又舒服又實在。    大棉襖  小時候的冬天,都是穿著媽媽或者奶奶親手做的大棉襖過冬,甭提有多暖了。每到冬天都裹成一個大熊一般,試新棉襖的時候也是我們最開心的時候。
  • 玉兒紡-滿天星毛線棉鞋編織圖文教程+起針表+視頻教程
    今天給大家分享滿天星毛線鞋教程,一款簡單易學的手工棉鞋教程,之前也給大家分享過拖鞋的視頻哦。樣品鞋3637碼起38針,織18排後開始加針,加針至60針開始留針,腳踝處留9針,之後3針3針留,留至腳尖9-11針。
  • 如何幫貓咪度過寒冷的冬天,有哪些保暖的措施?
    如何幫貓咪度過寒冷的冬天,有哪些保暖的措施?冬天對於任何動物來說都是比較難熬的,由於氣溫逐漸降低,生活在野外的動物要面臨著食物枯竭的可能。很多動物選擇冬眠來度過寒冷的冬天。對於家養的寵物來說,冬天同樣是比較可可怕的季節,到了冬天外出的可能就變少了,可能還要面臨寒風的侵擾。它們更多的會選擇減少外出,待在溫暖的室內。那麼我們如何幫助貓咪度過寒冷的冬天呢?有哪些保暖的措施呢?最常見的辦法是穿衣服。人類到了寒冷的冬天會為自己穿上厚厚的衣服抵抗寒冷,對於貓咪也是一樣的。貓咪在秋季的時候會進行換毛,用來抵禦嚴寒。
  • 記憶中的北京冬天,你還有多少印象
    ,  張開嘴便可見霧靄般的哈氣,  但北京的冬天又浸染著快樂的味道,  這裡蘊含著說不盡道不完的  老北京情懷與北京味兒,  北京冬天曾經的樣子,你還記得多少?  燒煤球兒  那會兒的北京  家裡沒有暖氣  取暖全靠煤爐子  入冬前聯繫送煤的人  往家裡送一兩車蜂窩煤  他們會騎著板兒車將煤送到院門口  然後再幫你把蜂窩煤搬到屋簷下
  • 河南73歲奶奶夏天擺攤賣棉鞋:重孫女得白血病了,我想救她
    「這些棉鞋都是我晚上抽空做的,一雙鞋賣20塊, 能賺個三五塊錢。」在河南省長垣縣大西車村的集市上,盛夏擺了個攤兒賣棉鞋的夏素梅說:「家裡重孫女生病了, 花了很多錢,我想生法兒賺點錢救她。」前些年,兒子兒媳都因癌症去世,她張羅著幫孫子娶了媳婦又親手帶大了重孫女,現在重孫女突患白血病,像塊石頭一 樣壓在她心口上。孫女患病後,72歲的夏素梅便每天騎上自己的小三輪帶著自己手工縫製的棉鞋到集市上賣。冬天,她在集市上擺攤賣到臘月二十三,而年後出不了門,結果一下到現在天都熱了。夏素梅白天在村裡做清潔工掙錢補貼家用。
  • 保暖的冬季棉鞋,帶你解鎖寒冬時尚
    困擾寶寶們的一個問題就是:冬天裹著厚厚的棉衣和羽絨服,搭配小靴子或者時尚單鞋美麗「凍人」,搭配保暖的雪地靴,溫暖但是土氣。今天咱們就用棉鞋來解鎖這個難題吧!寒冬的時尚怎麼只能靠服裝呢?一雙棉鞋一樣帶給你不一樣的酷帥時髦,關鍵是保暖。
  • 90後教師攢一年工資為學生買棉鞋走紅,「看孩子們冬天穿單鞋心疼」
    全文2630字,閱讀約需5分鐘▲90後山村教師省吃儉用一年攢1萬元 為全校孩子買棉鞋。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月薪2300元,用一年時間攢下1.1萬元,給全校學生買過冬棉鞋,湖北丹江口市大溝林區90後教師楊耀翔的這一舉動在網上引發關注。
  • 狗狗在秋冬季節,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抵禦冬天的寒冷
    狗狗在秋冬季節,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抵禦冬天的寒冷導讀:讓我們一起學習狗狗的護養知識,還有不久就進入了秋季,秋季過後就會漸漸變得寒冷,對於我們人來說,在秋季過後,冬季到來的時候容易獲得一些疾病,當然,對我們養的寵物狗狗來說秋季過後,冬季到來的時候,我們應該注意這些細節,如果你一不小心但不注意照顧你的狗狗就可能患上疾病
  • 小寒節氣過後,多給家人吃這6道美食,幫我們禦寒暖身,順利過冬
    才能幫助我們禦寒呢?蔬菜、水果、肉類的營養各不相同,蔬菜能提供碳水化學物、纖維素,水果能提供微量元素、脂肪、蛋白質、水,肉類的蛋白質最高,作用也不少,能解饞、填飽肚子,還能提供一定的能量,抵禦嚴寒的侵襲,「冬季進補,開春打虎」,人們一直強調進補的重要性,不吃不行,但也不能多吃,常見的有雞鴨魚、牛羊肉都可以,多給家人吃這6種食物,能幫我們禦寒,暖身暖胃。
  • 科技抵禦嚴寒 瑞典北極狐G-LOFT戶外夾克系列
    FJALL RAVEN瑞典北極狐於今年新推出的三合一和超輕棉夾克系列,突破以往對棉服夾克的定義,投入使用G-loft Superme新科技,輕鬆駕馭風雪,用科技抵禦嚴寒。G-loft Superme是FJALL RAVEN與奧地利保暖專家Goldeck Textil共同研發的一種全新的合成保暖填充材料,保暖性能超群,專供FJALL RAVEN產品使用,前所未有的科技,穿著體驗兼具智能和人性化設計。第一,極致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