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QS亞洲大學排名2021來啦!
新加坡國大名列亞洲第一南大第三!
島國雖小,教育絲毫不輸大國!
大學排名機構Quacquarelli Symonds(QS)近日公布2021年亞洲大學排名,在最新發布的排名中,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和南洋理工大學(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表現亮眼,在亞洲大學中排名前列。
作為四大權威排名之一,QS世界大學排名一向以綜合性強、評分維度廣著稱,是很多留學生選校時參考的重量級高校排行榜。中國的清華大學這回晉升兩個名次,排名第二,與國大和南大名列前三甲。入榜的另一所本地大學新加坡管理大學則下滑23個名次,名列第99。
QS亞洲大學排名2021前50名名單:
今年的QS世界大學排名顯示了來自全球80所不同地區的前1000所大學。在今年的前1000名中有47名新進入者,而超過5500所大學被評估並考慮納入。
排名方法
在QS世界大學排名繼續享受一個非常一致的方法框架,利用六個簡單的指標編制,QS認為有效的捕獲性能大學。自2015年引入教職區正常化以確保專門研究生命科學和自然科學的機構不會受到不利影響以來,QS避免了根本性的變化。在此過程中,QS旨在確保按年比較仍然有效,並最大程度地減少不必要的波動。
六個評估指標:
學術聲譽(40%)
任何衡量指標中權重最高的都是機構的學術聲譽分數。根據QS的學術調查,它收集了高等教育領域中超過100,000個人的有關世界大學教學質量和研究質量的專家意見。這樣一來,它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學術觀點調查,就規模和範圍而言,它是衡量學術界情感的無與倫比的手段。
僱主聲譽(10%)
學生將繼續將大學教育視為一種獲得就業市場的寶貴準備的手段。由此可見,對於主要受眾是全球學生社區的排名,評估院校是否能夠提供這種準備至關重要。
QS的僱主聲譽指標基於對QS的QS僱主調查的近50,000份答覆,並要求僱主確定從中選出最能幹,創新,有效的畢業生的那些機構。在QS僱主調查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同類。
師生比例(20%)
在比較使用排名的機構時,學生通常將教學質量作為對他們最重要的指標。眾所周知,這很難衡量,但QS已經確定,衡量師生比例是衡量教學質量的最有效指標。
它評估了機構在多大程度上能夠為學生提供與講師和輔導員有意義的聯繫,並認識到每位學生擁有大量教職員工將減輕每位學術人員的教學負擔。
每位老師的引文(20%)
教學是機構使命的重要支柱之一。另一個是研究成果。QS使用「每位教師的引用數」度量標準來衡量機構研究質量。為了進行計算,QS將一個機構在五年期間所產生的所有論文收到的引文總數乘以該機構的教職工數。
考慮到不同領域具有不同的出版文化這一事實(截至2015年,有關生命科學的論文幾乎佔所有研究引用的一半),QS將引用標準化。這意味著對《哲學》論文的引用與《解剖與生理》論文的引用不同,從而確保在評估機構的真正研究影響時,兩種引用的權重均相等。
QS使用五年期的論文發表窗口,因此,對於本版,QS研究了2014年至2018年發表的論文。這反映了有效傳播研究需要時間的事實。在此版本中,QS尋找2014-2019年的引用。
所有引文數據均來自愛思唯爾的Scopus資料庫,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學術期刊數據存儲庫。今年,一旦排除了自我引文,QS評估了1,390萬篇論文中的8,100萬次引文。
國際教師比例/國際學生比例(各5%)
高度國際化的大學獲得並賦予了許多優勢。它展示了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教師和學生的能力,這反過來又表明它擁有強大的國際品牌。它意味著高度的全球視野:本質上是針對在國際化高等教育領域運營的機構。
它還為學生和教職員工均提供了多國環境,促進了最佳實踐和信念的交流。這樣,它為學生提供了國際同情和全球意識:軟技能對僱主而言越來越有價值。這兩個指標均佔總數的5%。
新大為何排名下跌?
學術界名聲及僱主評價下跌影響新大排名
根據QS發布的文告,新大的排名下滑主要基於它在學術界名聲這個評估指標「退步」,從上一輪的110個名次下滑到136個名次,這個指標所佔成績的比率最高,達30%。新大在僱主評價的指標也從第74下滑到92。
不過,新大在研究影響力方面的表現保持優異,在論文平均引用次數的指標名列第20。此外,它也屬於亞洲區域較國際化的學府,在國際教員比率的指標取得滿分。
至於國大蟬聯亞洲第一的主要因素,是在學術界名聲的指標取得滿分,並在僱主評價方面名列第四。
根據文告,南大這回在學術界名聲的指標排名跌一個名次,名列第九,在僱主評價方面則下滑四個名次,名列第10。不過,南大在「博士學位教員比率」的指標跌幅最多,下跌47個名次。
QS信息研究主管索特(Ben Sowter)指出,新加坡的大專學府繼續有強勁表現,保持國際化環境的策略也讓大學發揮研究影響力。
「
不過,區域各大學的競爭依舊激烈,新大和南大在一些指標下滑的現象,特別是在博士學位教員比率和僱主評價的指標,顯示亞洲大學都在爭取有能力的教員,以提升畢業生的受僱能力。
新大校長江莉莉教授指出,全球有不同排名以不同方式評估大學的貢獻,新大對於向來在《金融時報》亞太商學院排名和亞太EMBA課程等排名取得佳績引以為傲。
「
能在QS最新排名中列入亞洲100大內,我們為此感謝,但這項排名評估的眾多大學在其職責、類別和性質都各異。較準確的做法是與同個類別的大學作比較……過去幾年,新大與其他專科大學如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巴黎政治學院(Sciences Po Paris)相比時,都持續名列在全球前12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