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貓粉」:大熊貓也有「飯圈」嗎?

2020-11-26 澎湃新聞

近日,一篇關於大熊貓的文章在《澎湃新聞》發表

(2019年5月24日)

,隨即又被新浪網等媒體轉載。這篇文章題為《

熊貓也有飯圈,你想不到吧

》,署名「醬醬釀釀」。文章強調,「萬萬沒想到,飯圈文化連大熊貓圈都入侵了」,認為「流量愛豆有的,我們滾滾通通都有」。

大熊貓享有中國「國寶」的美譽,早已在全世界家喻戶曉。儘管如此,熊貓也有「飯圈」的說法,還是一下子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其實,「貓粉」文化已經在網絡上火熱地發展了四五年,在動物園與動物保護的圈子裡早已造成了不小的影響。但對於廣大公眾而言,「貓粉」現象的存在還是有點出人意料的。上述文章的中心論點,是將「貓粉」文化比擬於娛樂圈的「飯圈」文化,認為「貓粉」的一些活動形式(如建立微博「超話」、打榜、發圖、慶祝生日、抽獎、投訴機構等等),與「飯圈」是相當類似的。

自從上世紀60年代以來,國內已出版100餘種關於大熊貓的研究與科普書籍(筆者個人的不完全統計,童書均不計在內),但其中絕大多數不是生物學、生態學、獸醫學的科研專著,就是通俗性的科普圖書與畫冊。儘管從自然保護、旅遊、傳播、國際交流等領域來看,大熊貓早已成為一個值得關注的熱點問題,但對於熊貓與社會、熊貓與人類的複雜關係,國內的研究仍然是相當不足的

(甚至落後於國外,見拙著書評,《呼喚「大熊貓的人文社會科學」》,《文匯報·文匯學人》2018年11月2日)

在此,本文僅從社會的、傳播的角度出發,分幾個角度向大家講解一下現在的「貓粉」文化。

2019年4月24日,大熊貓萌蘭在北京動物園。萌蘭是粉絲數量最多的大熊貓之一,堪稱熊貓中的「頂流」。

「貓粉」知多少

首先需要強調一下,大熊貓是一種熊科動物,是一種特異化的、專門食竹的「熊」,並不是任何意義上的「貓」。所以「貓粉」只是一種約定俗成的叫法。

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是,雖然直到現在,熊貓機構的工作人員一般還是在口頭上將熊貓簡稱為「貓」,但在現今流行的「貓粉」常用詞彙中,熊貓一般都是與「熊」聯繫在一起的(詳下)。「貓粉」基本上都明白熊貓是「熊」。

世界上共有多少大熊貓,這個問題就很難說清楚。理論上,全國(亦即全世界)共有1864隻野生熊貓

(2015年2月國家林業局發布的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結果)

,還有548隻圈養熊貓

(2018年11月在成都召開的大熊貓保護與繁育國際大會發布的數據)

。然而前者只是一個理論上的數值,很可能顯著低於實際數量

(參看魏輔文,《野生大熊貓科學探秘》,科學出版社2018年2月,第84-91頁)

,後者也處於不斷的動態變化之中。世界上究竟有多少大熊貓的粉絲,這個問題就更難回答了。鑑於相對準確的統計是不可能的,我們就只能根據一些容易獲得的外圍數據大致推測一下。

「貓粉」最常用的兩大網絡媒體是「iPanda熊貓頻道」(隸屬於央視網)與「pandapia」。「貓粉」最主要的交流平臺是新浪微博。目前,「iPanda」的微博共有粉絲981萬

(2019年6月2日,下同)

,而「pandapia」的微博共有粉絲18.2萬。兩大熊貓機構的微博粉絲數也可以參考一下。目前,微博「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擁有粉絲47.6萬,「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擁有粉絲57.1萬,而後一機構旗下的「臥龍大熊貓俱樂部」粉絲多達233萬。觀點激進的非正式民間團體「守護大熊貓之聲」,其微博約有粉絲1萬。「iPanda」、「pandapia」(及其他網絡媒體)經常進行熊貓的在線直播。這些直播的觀看數,少則數萬,多則可達30餘萬。網紅熊貓們都擁有自己的微博超話。其中,粉絲最多的是「大熊貓萌蘭」,多達6.5萬人;共有9隻熊貓的「個人」超話擁有上萬的粉絲。

「iPanda熊貓頻道」首頁

這些數據是簡單、客觀的。關鍵在於如何評價數據。筆者認為,比較合理的方法是由外向內地將「貓粉」劃分為幾個層次。

「廣義貓粉」是指所有經常以熊貓的視頻、圖片作為一種娛樂方式的人。這個群體的外延不會超過關注「iPanda」微博的人數,大約是幾百萬人。這個層次就是「貓粉」文化的廣大群眾基礎。

其中又有一部分人對於熊貓的興趣更加濃厚。儘管「iPanda」提供的熊貓主題娛樂資源已經相當豐富,但她們並不滿足,進而關注了「臥龍大熊貓俱樂部」等熊貓機構的微博。她們也經常觀看熊貓的直播。她們也很有可能關注了更加專門的熊貓媒體「pandapia」。這部分人大約有幾十萬的規模。我們不妨將她們稱為「穩定貓粉」。

不僅如此。還有一部分粉絲不僅將熊貓作為消遣方式,還高度關切熊貓(實際上主要是圈養熊貓)的福利,經常了解關於熊貓的知識與信息,積極參加「熊貓圈」的各種活動。這個群體至少有數千人,有可能達到數萬人。這群人可以被稱為「積極貓粉」。

「貓粉」當然需要不斷地「吸貓」。與一般的寵物不同,誰也不可能自家飼養熊貓。因此,「雲吸貓」就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除了「iPanda」、「pandapia」等熊貓媒體的渠道,還有一些「貓粉」經常自發地去熊貓機構和動物園拍攝熊貓,隨後在微博上發表熊貓的照片與視頻。其中一部分就相當於「貓粉」當中的大V了。這些人擁有眾多的粉絲,對於整個「貓粉」圈子的輿論風向具有較強的引導能力。這群人可以被稱為「核心貓粉」(被類比為粉絲站的「站姐」)。

「貓粉」正在與日俱增。事實上存在著一種專門推廣熊貓文化的網絡傳播機制。這種機制的主要平臺是新浪微博,其中心是央視網的「iPanda熊貓頻道」。目前,微博的「央視新聞」擁有8400多萬粉絲,平均每月發布12條熊貓主題的微博

(2019年的前5個月共計61條)

。「央視新聞」大力推廣熊貓「賣萌」的視頻,源源不斷地將粉絲引導到了旗下的熊貓頻道,而「iPanda」又進一步將粉絲引導到了「pandapia」與熊貓機構的微博。同時,微博平臺還提供了「超話」的形式,十分便利地將那些癮頭更大的粉絲分流到數以百計的熊貓超話中。

這條「微博+熊貓頻道」的「信號通路」具有強大的傳播力量。依據筆者個人的記錄,從2018年1月末到2019年6月初,在大約16個月的時間裡,「iPanda」的粉絲數已經從472萬增長到了981萬,整整翻了一番。同期,「臥龍大熊貓俱樂部」的粉絲也從130萬增長到了233萬,增加了79%。但這樣的數據主要是反映了「廣義貓粉」的增長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pandapia」的微博粉絲數量增長相當緩慢。同期,其粉絲僅僅從17萬增加到了18.2萬。雖然「pandapia」另有微博之外的傳播方式(尤其是在bilibili網站的直播與抖音短視頻),但這個數據仍然提示我們,很可能「穩定貓粉」的數量並未同步發生爆發性的增長。

熊貓機構官方微博的粉絲人數也並未高速增長。同期,「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粉絲從30萬增長到了47.6萬,而「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的粉絲僅僅從56萬增長到了57.1萬。如何解釋這個現象呢?有可能是因為「穩定貓粉」之增速確實低於「廣義貓粉」之增速,也有可能是因為熊貓機構官方微博的傳播能力正在顯著下降(此處不表)。

總之,定位於熊貓文化外圍層次的微博號粉絲增長較快,而「pandapia」與熊貓機構官方微博的粉絲增速較低,明顯的落差應當反映了「廣義貓粉」之增速大大高於「穩定貓粉」之增速的事實。總體估計,公眾對於大熊貓的關注度正在持續增強,但「廣義貓粉」深化發展為成熟粉絲的速度仍然是有限的。

「貓粉」人群的結構

要想分析「貓粉」群體的結構,難度就更大了。我們不可能獲得直接的數據,只能採取間接的辦法來推測。

性別結構。很容易觀察到,「貓粉」是一個高度由女性主導的群體。她們的基本話語就說明了這一點。一般而言,積極投入的粉絲們自稱為熊貓的「親媽」、「老乾媽」。這一類詞彙的頻率要大大高於陽性的人稱。筆者個人估計,在「積極貓粉」的群體中,女性的比例應當在95%以上。

年齡結構。比較主觀的估計是,典型的「貓粉」年齡段約在20歲~40歲之間。其中有一部分是高校在校生,但總體上並不存在突出的低齡化傾向。這樣的年齡結構也是與「親媽粉」的總體導向較為一致的。

形成時段。首先,「貓粉」現象主要是網絡傳播的產物。儘管大熊貓的粉絲早已有之,但現在所謂的「貓粉」文化主要是一種網際網路文化。可以確定的是,「iPanda」熊貓頻道於2013年8月開播,因此熊貓文化網際網路化、大眾化的整個過程應當只有5年多。

其次,我們可以根據網紅熊貓的「年級」分布進行側面的推測。熊貓的出生時間集中於每年的春季與夏季,同一年出生的熊貓一般被稱為一個「年級」。熊貓最「吸粉」的時段是在幼年時期(尤其是2周歲之前),出生的當年與次年一般就是「吸粉」的高峰期。目前,在排名最高的25個熊貓主題超話中,屬於2015級熊貓的有5個,2016級的有8個,2017級、2018級各有3個,其他年級的都不超過1個。由此可見,2015年以來(尤其是2016年以來)才是「貓粉」人群形成的高潮時期。

地理分布。由於現在的熊貓文化主要是一種網際網路文化,所以理論上「貓粉」必定可以散布於全國各地(甚至全世界)。但這並不意味著「貓粉」的空間分布是相對均衡的。這是因為,熊貓的空間分布是不均衡的,而要想成為引導「熊貓圈」的「核心貓粉」,就必需考慮「看貓」的交通成本。

我們無法統計「貓粉」的居所,卻可以統計網紅熊貓的居所,在此基礎上估計「貓粉」扎堆的地方是哪裡。同樣,在目前排名最高的25個熊貓超話中,其主人公居住或者曾經長期居住於成都(及其郊區都江堰)的多達16個;在成都附近,雅安至少還有7個,臥龍至少有3個(有重複計算)。可見,成都確實就是當之無愧的「熊貓之都」:不僅是熊貓數量最多的城市,也是熊貓的園區最多的城市(成都基地、都江堰熊貓樂園、熊貓谷),還是網紅熊貓最多的城市、熊貓媒體與「貓粉」文化的中心城市。

除了四川,網紅熊貓最多的城市就是北京了。在前25名的熊貓超話中,屬於北京動物園的熊貓佔到5個,而且其排名集中於前12位。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僅有1個)與廣州(無)。其實滬深兩大一線城市都有相當多的熊貓(上海野生動物園、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都長期保持10隻左右),但網紅熊貓都很少。背後的原因,恐怕在於兩地「核心貓粉」較少,無法形成強大的熊貓文化傳播力。

總之,「貓粉」是一個女性化的、主要由年輕人組成的年輕群體,其文化中心主要是成都與北京。這應當是「女性研究」的一個好題目。

「貓粉」活動的平臺與形式

現在所謂的「貓粉」本來是一種網際網路文化。「貓粉」最重要的活動平臺是新浪微博。「核心貓粉」主要在微博上發布自己拍攝的照片與視頻。一般的「貓粉」主要通過微博獲取娛樂資源與「熊事」信息。「iPanda」熊貓頻道主要依託微博平臺進行傳播。兩大熊貓機構也將自己的官方微博作為面向粉絲人群(如果不是一般公眾)發布信息的主要渠道。

微博的各種熊貓主題超話(指超級話題,微博平臺上的興趣內容社區)則是「貓粉」內部各種小圈子的交流中心。目前共有600個左右以大熊貓為主題的超話。其中大部分是專屬一隻熊貓的,也有一部分是兩隻或兩隻以上的熊貓共有的,有一些網紅熊貓還同時擁有多個超話。大略估計,這些超話至少覆蓋了400隻以上的熊貓。也就是說,大部分圈養熊貓都已經「擁有」自己的超話了。

大熊貓萌蘭的超級話題主頁,顯示有6.5萬粉絲

除了微博,「貓粉」的另一大活動平臺是視頻彈幕網站bilibili。目前,「pandapia」在B站擁有64萬粉絲,其直播在「貓粉」中影響較大(「iPanda」在B站的粉絲則只有28.5萬)。B站的彈幕功能,也為粉絲們的交流提供了很好的方式。百度貼吧的「熊貓吧」,也是一些「貓粉」交流信息的平臺。

最近,抖音短視頻也開始成為傳播熊貓文化的重要平臺。根據今年1月29日發布的《2018抖音大數據報告》,成都熊貓基地成為「2018抖音熱門景區Top10」的第一名。2月5日,基地的官方抖音號正式上線

(見《實錘!滾滾化身「流量收割機」》,基地微信公眾號2月28日推送)

。4個月來(6月8日數據),抖音號「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已擁有224萬粉絲,獲贊2115萬。「pandapia」的抖音號已有一年,已經擁有170萬粉絲,獲贊1851萬(目前「iPanda」在抖音的影響力尚且可以忽略不計)。儘管如此,從評論的內容來看,熊貓主題抖音號的受眾基本上只是一般的公眾,抖音尚未成為「貓粉」活動的重要平臺。

熊貓基地榮登「2018抖音熱門景區」

值得關注的是,「貓粉」的活動正在超出網絡空間,逐步影響到現實社會。最直接的原因是,「貓粉」高度關切熊貓的福利,那些網紅熊貓的一舉一動更是長期受到密切的觀察。一旦她們認為熊貓的基本福利受到了明顯的損害(常見的情形包括但不限於:場館條件不達標;食物供應質量/數量不足;丰容措施匱乏;熊貓出現「刻板行為」;飼養員工作失當,等等),就有可能直接向熊貓機構和動物園(以下泛稱為「動物園」)投訴。如果與動物園的溝通被認為無效,部分「貓粉」甚至會利用政府的信訪渠道,要求主管部門加強對動物園的監督管理。有時,個別人也會通過「爆料」的形式,為一些新聞媒體提供信息,從而對動物園施加壓力。

總體看來,「貓粉」的活躍群體是規模有限的,但為了維護「心上熊」的福利,有時會「義無反顧」地採取相對激烈的表達方式;「貓粉」主要形成於以微博為主的網絡空間,但對於現實社會的影響正在與日俱增,是動物園方面必須認真考慮的重要因素。在根本上,這是因為「貓粉」所關愛的熊貓是現實中的活生生的個體,因此她們的關切必然會溢出網絡空間,她們與熊貓機構、動物園之間的關係必定是充滿張力的。

熊貓、「貓粉」與動物園

熊貓、「貓粉」與動物園之間的關係,究竟可否類比為明星、粉絲與經紀公司之間的關係呢?在筆者看來,這裡有三個特殊性值得考慮。

第一,熊貓並非人類,無法直接表達自身的訴求。雖然「國寶」大熊貓是動物園裡最特殊的動物,但熊貓與熊貓機構之間的關係,畢竟還是財產與所有人之間的關係。所以,「貓粉」對熊貓的維護,在根本上只是為了提高動物福利,其中並不存在熊貓自身的「利益」問題。

第二,「貓粉」對於熊貓的感情,往往已經從「愛好」的層次發展成了一種深沉的「愛」,但這種感情主要表達為一種擬構的母子(女)關係。大多數熱衷的「貓粉」將自己的「心上熊」視為「寶寶」,亦即精神性的「子女」。她們對於熊貓的付出,主要表現為密切的關注,而不是實際的物質性投入。同時,這種關係也是完全單向性的,是熊貓所無法認知的。

第三,根據筆者個人觀察,比較活躍的「貓粉」群體與「飯圈」的群體重疊程度並不高。比較資深的「貓粉」,絕大多數將自己的微博活動限定於「熊貓圈」,很少兼顧娛樂圈。從這個角度觀察,很難說這個圈子是直接從「飯圈」中分化出來的。

在筆者看來,「貓粉」、熊貓與動物園(熊貓機構)之間的關係,可以按照不同的場景,用三種不同的社會關係模型來類比。

第一種是「粉絲模型」。在這種場景下,粉絲將網紅熊貓視為大明星,密切地關注「心上熊」的一舉一動,甚至通過發布照片與視頻、打榜、抽獎等形式,提高熊貓的受關注程度。熊貓不僅為粉絲們提供了消遣的素材,甚至還能成為鼓勵人、安慰人的精神榜樣。例如,北京動物園的大明星萌蘭,一直被粉絲們認為具有聰明懂事、樂觀開朗的品格。

第二種是「家長模型」。在這種場景下,「貓粉」將熊貓視為子女,而動物園就相當於學校(事實上,「幼兒園」也正是熊貓機構所採用的話語)。家長當然非常關切子女在學校的狀況:如果學生在校期間習得了某種不良的習慣,家長就有可能投訴學校(表現形式是「貓粉」要求動物園加強對於熊貓的「行為訓練」,及時糾正);要是學校被懷疑嚴重侵犯了學生的權益,家長就更得發起投訴與抗議了(表現形式是「貓粉」抗議動物園「虐待」熊貓)。

第三種是「醫患模型」。在這種場景下,「貓粉」或是認為動物園未能及時發現、治療熊貓的疾病,或是認為獸醫的治療效果不佳,甚至屬於「醫療事故」,因此都會對動物園進行投訴。既然「貓粉」將熊貓視同親人,這種場景下的矛盾自然是相當尖銳的。如何避免嚴重的「醫患矛盾」,這已經成為熊貓機構的重大公關任務了。

總的看來,在部分場景下,「貓粉」的表現與「飯圈」具有一定類似性,但「粉絲模型」對於「貓粉」文化的解釋力畢竟是有限的。

「貓粉」的團結

「貓粉」是一個緊密團結在熊貓周圍的群體嗎?在某種意義上,她們可以說是一個團結起來的群體。這集中地表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貓粉」有共同的關切,這就是大熊貓這個物種的命運與熊貓所享有的福利。大多數「貓粉」不僅關心自己的「心上熊」,也關心所有的熊貓。在一些熊貓的福利被認為受到嚴重侵犯的時候,她們經常相互聲援,甚至一起加入投訴動物園的行動。

值得指出的是,雖然「貓粉」主要關心圈養熊貓,但並非對野生熊貓不聞不問。雖然圈養熊貓的種群延續是熊貓娛樂與「貓粉」文化繼續發展的前提,但多數「貓粉」都相當尊重熊貓作為(動物園裡的)野生動物的基本特點,也高度認同野生熊貓的保護工作。她們極不贊成主動獲取「野貓」來補充圈養種群的做法。甚至可以說,她們普遍懷有一種浪漫的鄉愁,嚮往著野外的「自由」。

第二,「貓粉」已經形成一套較為穩定的話語體系。下表僅僅列舉了「貓粉」常見用語中的一部分。在這些用語中,有的是這個粉絲圈的「行話」,有的是動物園的專業術語(比如「譜系號」),有的則是熊貓機構的慣用法(比如「釣貓」)。

貓粉部分常用詞彙簡表

從上述常見用語來看,「貓粉」的話語既帶有網絡文化的特點,又接納了一部分熊貓機構所科普的專業知識。很明顯,這個話語體系具有一種二重性。而這種二重性又是「貓粉」文化的傳播機製造成的:一般的「貓粉」主要通過網絡亞文化的小圈子獲得關於熊貓的知識與資訊,而這個小圈子(主要由少數「核心貓粉」、資深「貓粉」引導)又選擇性地接受一部分來自熊貓機構(專業人員)的信息。

「貓粉」對於熊貓與熊貓機構的看法已經形成了一整套較為穩定的共識。由於上述的「濾鏡」作用,小圈子內部的共識是自我論證、自成體系的。專業研究人員的觀點未必能夠直接地傳達到廣大的「貓粉」當中,熊貓機構也很難得到她們的充分信任。總體而言,「貓粉」的根本立場是這個群體自身對於熊貓福利的判斷。她們不得不依賴於熊貓機構,但又經常質疑其「專業解釋」。

換一個角度來說,熊貓機構與「貓粉」都依附於熊貓而存在,但二者各有一套論說熊貓的話語;這兩套話語既有實質性的交集,又有強烈的競爭性。熊貓機構的工作人員當然覺得自己也是熊貓的「粉絲」,認為自己才是真正為熊貓「負責」的。但他們並不是「貓粉」眼中的「貓粉」,而是所謂的「機構」。

「貓粉」的分化

「貓粉」已經發展成一個具有共同的關切、共同的話語體系的群體。那麼,她們是不是「鐵板一塊」呢?鑑於「貓粉」的根本立場就是熊貓的福利,她們的團結程度自然取決於她們是否認為熊貓的福利是完全一致的。簡言之,「貓粉」之間的關係取決於(她們所認知的)熊貓之間的關係。

所有的圈養熊貓幾乎都屬於中國,而中國的圈養熊貓絕大部分都屬於兩大熊貓機構,亦即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現在約佔52%)與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約佔35%)。在繁殖、飼養、借展、國際交流等各方面,兩大機構都是相對獨立地進行的。在熊貓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無論是場地條件、食物供應還是育幼模式,兩大機構都有自己的一套安排。更重要的是,兩大機構的熊貓幾乎已經在事實上形成了兩個種群:在一個種群內部,熊貓們不是親戚就是潛在的親戚。在傳播上,也存在一定的差異:「iPanda」對於兩大機構的熊貓是基本兼顧的,而「pandapia」側重於報導成都基地的熊貓。

當然,多數「貓粉」都喜歡所有的熊貓,或者說喜歡熊貓本身(而非熊貓機構)。但是兩大機構涇渭分明,客觀上許多「貓粉」就會有所偏重,或者更關注基地的熊貓,或者更關注中心的熊貓。對於兩大機構的條件,她們也有著自己的評價,進而形成了一些模式化的認識。既然二者的熊貓各有各的「煩惱」,並非總是「同此涼熱」,二者的熱心粉絲也就自然地產生了一定的距離。

更突出的分化現象表現在各「家」粉絲之間的關係上。熱衷的「貓粉」往往都有自己的「心上熊」,而且與其擬構出一種精神性的親屬關係。既然大家都是某隻熊貓的「親媽」,彼此之間也就建立了一種聯繫,共同構成了這一「家」的粉絲群體。各「家」的粉絲都利用超話交流信息,同聲共氣,有時候還舉行抽獎,甚至一起舉辦線下活動(例如熊貓的生日會)。在熊貓面臨「難關」的時候,這家的粉絲就要極力發聲,為「心上熊」爭取福利。

進一步說,既然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必須充分地考慮親屬關係,「貓粉」自然也得充分地考慮熊貓與熊貓之間的親屬關係。認同於同一隻網紅熊貓的粉絲,往往認為自己有責任同時關心其整個家庭。例如,萌蘭的粉絲非常關心其母親萌萌,還有與其同母同父的雙胞胎妹妹(萌四/萌寶、萌五/萌五),將「萌家」視為一體。而青青(暱稱「蔓越煤」)的粉絲不僅十分關心其雙胞胎妹妹冰冰(暱稱「蔓越碳」),也很關心整個「姚家」(青青冰冰的母親是姚蔓)。在這種情況下,「一家熊」的粉絲群體,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合的。

熊貓之間的血緣關係也會直接影響到各「家」粉絲之間的關係。比如,奇一與奇果是奇緣的雙胞胎女兒,而福順、福來這對雙胞胎兄妹是「奇異果」的外甥(其母親奇福也是奇緣的女兒,即「奇異果」的姐姐)。奇一與奇果、奇福、福順與福來都是粉絲眾多的網紅,這5家的粉絲又都認同於奇緣的家族,將其統稱為「奇家」。小「家」與大「家」之間有分有合,主要取決於熊貓之間的血緣關係。當某一「家」的粉絲正在為其「心上熊」呼籲吶喊的時候,關係密切的各「家」粉絲,也得積極響應,共同聲援。

「貓粉」往往圍繞著「心上熊」發展出不同的小圈子,而熊貓的網紅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粉絲團體之間的消長。了解熊貓網紅程度的最直觀辦法,就是超話的排名。這種排名最直觀地體現了一隻熊貓的知名度高低與傳播力強弱,而這又取決於其粉絲的數量與活躍程度。目前,大牌的熊貓們已經擁有了上萬的粉絲、上億的閱讀,可以說是不折不扣的「流量愛豆」了。

部分網紅熊貓的超話數據

但在這種「盛況」背後,普通的熊貓、冷門的熊貓依然門庭冷落,其超話僅有幾百、數十個粉絲,發帖子的人寥寥無幾。其實,還有一部分熊貓連自己的超話都建不起來呢。超話的冷熱最生動地體現了熊貓們在網絡文化中的巨大落差。與那些大網紅的粉絲相比,喜歡那些普通熊貓的粉絲,當然也是冷暖自知。

「貓粉」文化的未來

經過科研人員幾十年的努力,目前大熊貓的人工繁育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圈養熊貓的種群正在快步擴大。對於野生熊貓棲息地的保護也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總體而言熊貓的野生種群也是富於生命力的。可以說,在生態學、動物學與獸醫學的層面上,保護大熊貓的事業已經取得了極大的進步。

與其相比,在熊貓與人、熊貓與社會的方面,新的問題反而陸續凸顯出來。隨著熊貓文化網際網路化的快速發展,「貓粉」文化已經成為一個突出的現象。「貓粉」既是熊貓文化的積極推廣者,也是熊貓機構與動物園的尖銳批評者。在後者眼中,「貓粉」既是最關心熊貓的同路人,也是躲不開的麻煩製造者。

我們很容易產生這樣的疑問:為何會出現「貓粉」這群「奇奇怪怪」的人?為何動物之中只有大熊貓擁有這樣的粉絲文化現象呢?

仔細想來,「貓粉」的發展壯大乃是一件很自然的事。這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必然結果。第一,大熊貓是舉世公認的最可愛的動物之一,天生具有超強的「吸粉」潛力。第二,熊貓是一種足夠珍稀的野生動物,不可能淪為私家豢養的寵物,所以天生具有公共屬性。第三,熊貓具有極高的政治地位,是公認的中國「國寶」,天生就容易引起公眾的好奇與關注。第四,保護熊貓是我國長期以來的政策,已經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面旗幟,因此弘揚熊貓文化十分符合輿論導向的主旋律。試想一下,又有哪種動物能夠同時兼具這麼多特殊條件呢?「熊家」無敵可愛、珍稀寶貴,上有國家的高度重視,下有媒體與機構的大力宣傳,天生最適合充當「大家一起愛」的「流量愛豆」,「為國賣萌」的使命可謂「當熊不讓」了!

對於熊貓的未來,筆者在根本上是樂觀的。但是,作為這種明星動物的粉絲群體,「貓粉」是否也會擁有樂觀的未來呢?她們能不能發揮建設性的作用,引領動物福利與動物權利的思潮,成為推動中國動物園事業健康發展的好幫手?她們會不會將對熊貓的愛擴展為對於自然的博愛,成為自然保護事業的同盟軍?

還有,目前這種主要基於微博平臺的「貓粉」文化,是否有可能被基於新的網絡平臺(例如抖音)的「貓粉2.0」文化取代?可以肯定的是,不論未來的「貓粉」是如何活動的,「為國賣萌」的「熊家」總是不缺粉絲的。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貓粉」在昆為大熊貓「毛竹」慶生
    7月26日,大熊貓「毛竹」在雲南野生動物園迎來它的6歲生日。按照大熊貓的壽命來算,這也意味著「毛竹」成年了。為了給「毛竹」慶祝生日,工作人員準備了大熊貓特別喜歡的豪華「冰蛋糕」,用哈密瓜、西瓜等裝飾成熊貓頭型的甜點,再擺上6根又長又嫩的竹筍作為「生日蠟燭」。在大家的等待中,壽星「毛竹」亮相了,他一搖一擺地走向餐桌。
  • 熊貓也有飯圈,你想不到吧
    然而萬萬沒想到,飯圈文化連大熊貓圈都入侵了???沒錯,建超話、發返圖、做應援,撕同好、撕基地、撕飼養員……流量愛豆有的,我們滾滾通通都有!!!這不,話題火出圈還有粉絲來控評哦↓What?熊貓不是都長黑白花色+圓圓臉盤一個樣嗎??這居然還能BATTLE起來??
  • 北京動物園網紅大熊貓有點頭禿是怎麼回事?大熊貓生病了嗎?
    北京動物園網紅大熊貓有點頭禿是怎麼回事?大熊貓生病了嗎?01:12━━━━━大熊貓遭遇「謝頂」危機在關注大熊貓一舉一動的「貓粉」群體眼中,北京動物園的「福星」可謂是網紅。不過,三個月前開始,「貓粉」發覺出不對勁:「福星」的頭頂上有一小塊毛髮開始變黑,並逐漸脫落。此後,「脫髮」一直在持續。
  • 尋找「貓粉」機票門票全包哦!
    「 首 屆 中 國 大 熊 貓 國 際 文 化 周 」配 套 徵 集 活 動 等 你 來 尋找「貓粉」機票門票全包哦! 因為一張「倒栽蔥」火遍全球的福順,致力於「自黑」的傲嬌小公主奇一,一言不合就上樹的毛筍……這些熊貓界的網紅,全部出自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簡稱熊貓基地)。
  • 這個城市,感謝有「你」海南海野熱帶熊貓兄弟生日答謝會暨第二屆海野國際貓粉節圓滿舉行
    旅遊商報網訊(李志成 蘇昶源)8月27日,海野熱帶熊貓兄弟7歲生日答謝會暨第二屆海野國際貓粉節在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隆重舉行,這是國寶大熊貓貢貢和舜舜兩兄弟從四川來到海南後迎來的第二個生日。 為宣傳推廣熱帶熊貓文化,與貓粉和市民遊客共享生日喜悅,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特地為大熊貓兄弟貢貢
  • 海野熱帶熊貓兄弟7歲生日答謝會暨第二屆海野國際貓粉節圓滿舉行
    為宣傳推廣熱帶熊貓文化,與貓粉和市民遊客共享生日喜悅,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特地為大熊貓兄弟貢貢、舜舜精心籌備了一場溫馨的主題生日活動。景區大門口的「熊貓兄弟七歲生日會 第二屆海野國際貓粉節」兩幅門聯既宣告了今天活動的主題,也意味著廣大貓粉和遊客朋友們一整天的歡樂遊覽自此開始。
  • 大熊貓怎麼過生日?
    這是大熊貓「貢貢」和「舜舜」兩兄弟來到海南後的第二個生日,為宣傳推廣熱帶熊貓文化,與貓粉、市民遊客共享貢貢和舜舜的生日喜悅,海野動植物園為大熊貓兄弟「貢貢」、「舜舜」精心籌備了一場溫馨的「生日派對」。進入園中,滿滿的熊貓文化元素映入眼前:四處飄揚的熊貓慶生主題旗幟,彩繪師為現場遊客提供免費的熊貓彩繪。昨日上午9時許,園內人山人海,最激動的莫過於小朋友。
  • 2018年大熊貓網紅榜七夕出爐,532隻大熊貓如何煉成大眾情熊?
    編制這份榜單,最終目的在於倡導貓粉作為先鋒,為每隻圈養大熊貓創作更多優質的內容,吸引和激勵更多的公眾關注大熊貓以及守護大熊貓。首先,滾情局先拋出2018年大熊貓網紅榜TOP3,絕對的「超級網紅大熊貓」。完整版2018年大熊貓網紅榜,將在熊貓家MOOK「大眾情熊」特輯中披露。
  • 日本飼養員在四川:大熊貓是日本人認識中國的一扇窗口
    中新社成都8月13日電 題:日本飼養員在四川:大熊貓是日本人認識中國的一扇窗口作者 嶽依桐來自中國各地的遊客13日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以下簡稱基地)門口排起長隊。太陽產房內,該基地唯一一位外籍飼養員阿部展子與大熊貓幼仔「春生」玩耍的畫面,引得遊客們不斷按下快門。今年35歲的阿部展子來自日本新潟縣,從小便喜愛大熊貓。
  • 「網紅」亞布力大熊貓cosplay秀:思嘉,14歲生日快樂
    大熊貓思嘉生日會現場。 大熊貓思嘉生日會現場。大熊貓思嘉生日會現場。 心型紅玫瑰、十四層的冰彩虹蛋糕、大氣球、泡泡……12日一早熊貓的「奶爸」就把場館布置得熱熱鬧鬧,偕老帶幼的「貓粉」們,也紛紛趕到亞布力熊貓館準備為熊貓思嘉過生日。
  • 大熊貓:很「禿」然 動物園:已處理
    北京動物園的網紅大熊貓「福星」,最近有了新煩惱:突然「頭禿」。大熊貓遭遇「謝頂」危機在關注大熊貓一舉一動的「貓粉」群體眼中不過,三個月前開始,「貓粉」發覺出不對勁:「福星」的頭頂上有一小塊毛髮開始變黑,並逐漸脫落。
  • 網紅大熊貓"突然頭禿",北京動物園:已處理
    北京動物園的網紅大熊貓「福星」,最近有了新煩惱:突然「頭禿」。大熊貓遭遇「謝頂」危機在關注大熊貓一舉一動的「貓粉」群體眼中,北京動物園的「福星」可謂是網紅。不過,三個月前開始,「貓粉」發覺出不對勁:「福星」的頭頂上有一小塊毛髮開始變黑,並逐漸脫落。
  • 北京動物園網紅大熊貓「突然頭禿」
    北京動物園的網紅大熊貓「福星」,最近有了新煩惱:突然「頭禿」。8日,記者在北京動物園看到,「福星」的頭頂上出現「斑禿」,大概有兩個硬幣大小,已經有部分頭皮裸露出來。北京動物園工作人員稱,目前飼養員和獸醫已經開始上藥,毛髮也正在恢復生長中。
  • 北京動物園網紅大熊貓「突然頭禿」,園方:已處理
    北京動物園的網紅大熊貓「福星」,最近有了新煩惱:突然「頭禿」。8日,新京報記者在北京動物園看到,「福星」的頭頂上出現「斑禿」,大概有兩個硬幣大小,已經有部分頭皮裸露出來。北京動物園工作人員稱,目前飼養員和獸醫已經開始上藥,毛髮也正在恢復生長中。
  • 北京動物園網紅大熊貓「突然頭禿」,啥情況
    北京動物園的網紅大熊貓「福星」,最近有了新煩惱:突然「頭禿」。8日,新京報記者在北京動物園看到,「福星」的頭頂上出現「斑禿」,大概有兩個硬幣大小,已經有部分頭皮裸露出來。北京動物園工作人員稱,目前飼養員和獸醫已經開始上藥,毛髮也正在恢復生長中。在關注大熊貓一舉一動的「貓粉」群體眼中,北京動物園的「福星」可謂是網紅。
  • 北京動物園網紅大熊貓「突然頭禿」,園方:不清楚為啥
    北京動物園的網紅大熊貓「福星」,最近有了新煩惱:突然「頭禿」。大熊貓遭遇「謝頂」危機在關注大熊貓一舉一動的「貓粉」群體眼中,北京動物園的「福星」可謂是網紅。不過,三個月前開始,「貓粉」發覺出不對勁:「福星」的頭頂上有一小塊毛髮開始變黑,並逐漸脫落。此後,「脫髮」一直在持續。「貓粉」周女士告訴新京報記者,「福星」頭頂開始逐漸露出粉色頭皮,「因為在頭上,我們擔心會有危險。」
  • 北京動物園網紅大熊貓「頭禿」?園方:已處理 恢復生長中
    北京動物園網紅大熊貓「突然頭禿」,園方:已處理,正恢復生長中北京動物園的網紅大熊貓「福星」,最近有了新煩惱:突然「頭禿」。大熊貓遭遇「謝頂」危機在關注大熊貓一舉一動的「貓粉」群體眼中,北京動物園的「福星」可謂是網紅。不過,三個月前開始,「貓粉」發覺出不對勁:「福星」的頭頂上有一小塊毛髮開始變黑,並逐漸脫落。此後,「脫髮」一直在持續。「貓粉」周女士告訴新京報記者,「福星」頭頂開始逐漸露出粉色頭皮,「因為在頭上,我們擔心會有危險。」
  • 飯圈的a爆是什麼意思? 飯圈用語科普
    飯圈的a爆是什麼意思? 飯圈用語科普時間:2018-08-14 12:5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飯圈的a爆是什麼意思? 飯圈用語科普 飯圈的a爆是什麼意思?飯圈經常有很多黑話避免粉絲之間吵架,也有很多誇獎自己愛豆的話術。
  • 北京動物園網紅大熊貓突然頭禿怎麼回事?網紅大熊貓為什麼頭禿
    近日,北京動物園大熊貓「福星」的頭頂上出現「斑禿」,大概有兩個硬幣大小,已經有部分頭皮裸露出來。北京動物園工作人員稱,目前飼養員和獸醫已經開始上藥,毛髮也正在恢復生長中。北京動物園熊貓館資料顯示,福星是一隻雄性大熊貓,出生於2017年,2018年12月30日在北京動物園熊貓館奧運館正式與遊客見面,「貓粉」稱為「胖大海」。來源:舜網
  • 大熊貓「海浜」、「星寶」在貴陽的第3次生日是這麼過的
    香港、日本、西班牙等國內和國際「貓粉」,還特意製作了VCR,祝福海浜和星寶身體健康!據介紹,今年海浜10歲,星寶7歲,它們來到貴陽已經3年了。在這3年裡,經過黔靈山公園大熊貓館全體工作人員的精心照料和貴陽得天獨厚的氣候資源,兩隻大熊貓的生活怡然自得。當天上午9點,記者在熊貓館內看到,工作人員正在忙著給大熊貓布置場館和準備生日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