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亞鬣狗群獅口搶食 雄獅寡不敵眾只得放棄美餐

2020-12-05 環球網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18日報導,在肯亞納博維索自然保護區(Naboisho Conservancy),一群鬣狗想要搶食 雄獅飽餐過後的殘羹冷飯,在與雄獅激戰了兩個回合後,雄獅寡不敵眾,鬣狗成功贏得了一頓美餐。

據報導,這隻獅子已經享用了一部分的野牛屍體,正當它決定休息一會放鬆警惕之時,一群鬣狗逐漸靠近,來尋找一些殘羹冷飯。視頻顯示,鬣狗群一擁而上享用野牛屍體的時候,獅子向一頭鬣狗的後腿猛的一擊,這些鬣狗很快就散開了。但獅子這一擊沒有擊中要害,鬣狗們大叫著散開,獅子便繼續追趕著它們。在獅子追上鬣狗之前,它們又抓住機會一頓猛吃。隨著鬣狗們的輪流進攻,獅子很快意識到它的敵人太多了,僅憑一己之力無法與之搏鬥,於是只得放棄走開,將剩下的美味留給了這群鬣狗。

據悉,獅子和鬣狗之間的衝突很常見,因為它們同為食肉動物,又共享棲息地,並以相同的動物殘骸為食。當它們相遇時,會表現出敵 意互相追逐,有時甚至會殺死對方的幼崽。(實習編譯:王美懿 審稿:李珊)

相關焦點

  • 雄獅真的能夠一眼識別出鬣狗群的首領嗎?為什麼?
    雄獅是非洲大草原上,鬣狗群少有的不敢招惹的動物之一,而最主流的說法就是:雄獅總是能在鬣狗群中準確地找到鬣狗首領。雄獅一旦找到了鬣狗群的首領,如論將首領擊殺,還是追趕,此時的鬣狗群對雄獅都會瞬間失去了威脅。
  • 雄獅被20隻鬣狗圍攻,眼神中滿是絕望,直到另一隻雄獅出現
    雄獅被20隻鬣狗圍攻,眼神中滿是絕望,直到另一隻雄獅出現 在非洲大草原上,雄獅和鬣狗歷來就是一對死對頭。常常不是獅子搶奪鬣狗的食物,就是鬣狗搶奪獅子的食物,甚至還會拼個你死我活。獅子的體型和力量都別鬣狗大,但單個的獅子面對成群的鬣狗時,往往寡不敵眾,運氣不好時還會丟掉性命。
  • 鬣狗和獅子的爭鬥,竟不是猛咬,而是用頭頂頭激戰!
    在動物世界中,食草動物因沒有鋒利牙齒,所以它們爭鬥時,一般都是角頂角這樣爭鬥分出勝負,但這次在肯亞馬賽馬拉草原中(拍攝時間不詳),竟然拍攝到一頭鬣狗和一頭雌獅不是用利牙攻擊,而是用頭頂頭激戰,有些像食草動物爭鬥。
  • 獨居母獅:不懼斑鬣狗,害怕地主獅群,孤獨至死
    傳言母獅對上斑鬣狗,經常不戰而退,拱手相讓獵物,對其頗為忌憚,實則不然,幾隻斑鬣狗並不能威脅母獅,反而多次被搶食,獨居母獅只是忌憚斑鬣狗叫聲引來的地主獅群罷了。獅子群居根本原因在於母獅,獨居母獅基本孤獨至死1991年11月8日,星期五,塞倫蓋蒂,午餐結束後,帕克等人開車前往搜索獅子,發現獨居母獅SBG。
  • 小獅子死於鬣狗之口,雄獅憤怒報仇,鬣狗老巢被獅子血洗!
    小獅子死於鬣狗之口,雄獅憤怒報仇,鬣狗老巢被獅子血洗!被稱為「非洲二狗」的鬣狗,捕獵招式十分陰險毒辣,在它們眼中沒有任何仁義道德,只有填飽肚子才是最重要的,但下面這隻鬣狗竟然打起獅子的主意,要知道獅子可是草原霸主。
  • 為什麼斑鬣狗會害怕雄獅?
    除了形態的差異,二者的體型差異也很大,我們以現存最大的非洲獅克魯格獅為例,成年的雄性克魯格獅的平均體重在185公斤左右,而雌性的平均體重僅有140公斤左右,正是這約45公斤的體重差,決定了二者的戰鬥力強弱。因此,在面對斑鬣狗時,顯然雄獅更有秒殺斑鬣狗的實力。這是原因之一。
  • 鬣狗捕殺獅子後,為何吃幾口就跑掉了?
    獅子一般不會把獵物拖到樹上,一是獅子雖然也能爬樹但是並不擅長,二是獅子是唯一群居的貓科動物,一個獅群共同享有獵物,打獵成功後會當場儘快進食,由於獅群成員較多,一頭獵物會吃的乾乾淨淨。非洲大草原上食物量充足而但最終獅子也進化成了群居生活,主要還是鬣狗群給獅子帶來的生存壓力。
  • 雄獅是如何從鬣狗群中找出「鬣狗女王」的?
    但是,在非洲大草原上,鬣狗群卻有一種非常忌憚的動物,它就是「草原一哥」非洲雄獅,而原因就是雄獅總是能夠在被鬣狗群包圍時,準確的找到「鬣狗女王」的位置,上前獵殺。那麼,問題來了,雄獅為什麼能夠分辨出鬣狗女王來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獅子與鬣狗的衝突?
  • 鬣狗群不停騷擾年輕雄獅,突然身後由殺出一頭雄獅,直奔鬣狗女王
    為了減輕各自後代的生存壓力,無論是獅子還是鬣狗經常都會光顧對方的領地,然後找出小幼崽殺掉。集合了以上三點,讓獅子和鬣狗的關係到了見面就必須死的境地。成群的鬣狗遇到數量少的獅子會毫不猶豫上去攻擊,而獅子們見到落單的鬣狗,也會毫不猶豫的獵殺。
  • 鬣狗數量多又經常搶獅群食物,為什麼獅子卻不吃鬣狗呢?
    導讀:鬣狗數量多又經常搶獅群食物,為什麼獅子卻不吃鬣狗呢?喜歡看動物紀錄片的朋友們對鬣狗搶食獅子食物這種場景一定不陌生,因為無論是哪一個紀錄片,只要是關於非洲大草原上的事情,那麼一定會發生這種情況。鬣狗是一種生存能力極強的動物,它們能夠為了生存做任何事情,包括使用「猥瑣」的技巧捕殺強大的水牛,甚至是未成年的大象,也能夠為了一口吃的在獅群傍邊糾纏很久,更甚的是為了活下去還能食腐。獅子是草原上的王者,但是一旦落單的話,也是會被鬣狗群欺負的,鬣狗雖然單個的戰鬥力不如獅子,但是一旦成群的話,是不會把落單,或者三五隻雌獅放在眼裡的,它們是草原上的一對宿敵。
  • 獅子一家十幾口正在吃飯,鬣狗群嘗試來搶,不料激怒吃飽的雄獅
    獅子一家十幾口正在吃飯,鬣狗群嘗試來搶,不料激怒吃飽的雄獅縱覽世界美景,細品百味人生,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內容。在非洲草原上生活著很多種野生動物,其中雄獅的實力是最強大的,並且它們的戰鬥力也是毋庸置疑的,被稱為「草原霸主」。
  • 鬣狗圍攻小獅子,母獅子想要解救,奈何寡不敵眾遭圍攻
    文/某凡鬣狗圍攻小獅子,母獅子想要解救,奈何寡不敵眾遭圍攻在我們自然的動物世界中,動物們每天都在上演著激烈的生存鬥爭,誰能成為這場生存鬥爭的勝利者,往往結局都是難以預測的。鬣狗這種動物說白點就是自然界中的強盜,他們自身的力量並不強大,強大的是他們喜歡抱團行動,一對一打不過就團,這讓很多實力比其強大的動物們,在面對一群鬣狗的時候,也都顯得束手無策,把自己剛剛捕殺的獵物就這樣悉數交給自己,灰溜溜的跑走。
  • 超級獅群,《斯巴達獅群》2001年之後的故事!
    很快從藍色的天空下,幾隻禿鷲盤旋而至,爭先恐後搶食。就在這時,突然全部四散而去,原來是斯巴達獅群到了!羚羊的殘骸已經所剩無幾,斯巴達的老雌獅聞了聞,走開了。帶著僅剩的一隻幼崽,繼續在沙河南岸追蹤野牛群。這隻幼崽便是淺淺公主,未來斯巴達獅群復興的希望。
  • 鬣狗為幼崽搶花豹獵物,中計被雄獅撲倒,花豹趁機對小鬣狗下手
    這就有點奇怪了,花豹為了防止鬣狗偷走食物,通常把獵物拖到樹上,但這回它沒把獵物拖到樹上吃,難道不怕鬣狗來搶?要知道,公鬣狗外出捕食幾天沒回來了,母鬣狗與幼崽好幾天沒進食了,這時聞到肉香,忍不住就想去搶食。歷史上,鬣狗是最善於抓住機會搶奪花豹的食物。母鬣狗望了幼崽幾眼,看到幼崽那渴求的眼光,於是下定決心去找花豹「借」點吃的。
  • 論咬合力,鬣狗比雄獅都強,但為什麼鬣狗不是獅子的對手?
    獅子和鬣狗都是非洲大草原上的頂尖捕食者,特別是鬣狗,雖然體型不及獅子一半,但是憑藉猥瑣的戰鬥技巧以及強悍的咬合力,硬是在草原猛獸中脫穎而出,成為一個令人聞風喪膽的存在。一般來說,只要三頭以上的鬣狗,就敢去與雌獅搶食。
  • 《獅子王》「真獅版」特效逆天,背後真相卻很扎心
    但是在真實世界,兩頭雄獅最不可能做的事就是手足相殘。同一個獅群裡的雄獅,有的是親兄弟關係,有的是在流浪中結識的朋友關係。新華社記者謝晗攝  同一個獅群的雄獅之間很少會發生肢體衝突。相反,它們之間非常默契並相互依賴,不僅共同保護獅群免受斑鬣狗、大象和野牛的騷擾,而且共同抵禦其他獅群或外來流浪獅的入侵。
  • 《獅子王》「真獅版」特效逆天 真實的非洲大草原卻很扎心
    但是在真實世界,兩頭雄獅最不可能做的事就是手足相殘。同一個獅群裡的雄獅,有的是親兄弟關係,有的是在流浪中結識的朋友關係。  圖為雄獅。在非洲斯瓦西裡語中,「辛巴」(Simba)的意思其實就是「獅子」。新華社記者謝晗攝  同一個獅群的雄獅之間很少會發生肢體衝突。相反,它們之間非常默契並相互依賴,不僅共同保護獅群免受斑鬣狗、大象和野牛的騷擾,而且共同抵禦其他獅群或外來流浪獅的入侵。
  • 小獅子被非洲野牛踩傷,卻被母獅子拋棄,途中遇到鬣狗群
    母獅子知道這次的美餐要泡湯了,又瞄準了另外一隻小牛,慢慢包抄過去。一隻成年的非洲野牛看到獅子,趕緊逃跑,忽然這隻非洲野牛眼睛一亮,向著遠處的草叢走去,原來草叢之中藏著1隻小獅子。看到小獅子,非洲野牛眼裡露出仇恨的目光,毫不猶豫地向著小獅子衝了過去,想要除之而後快。
  • 真「友愛」:一雌獅被鬣狗欺負,雄獅上演「英雄救美」
    據2019年12月30日的一則科學新聞消息,目擊者Maasai Sightings在肯亞的馬賽馬拉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看到了兩頭雄獅之間搏鬥的畫面,並將這一畫面拍攝了下來。從畫面中,我們可以看到,兩頭雄獅都試圖撕咬對方,看起來確實是很震撼。畢竟,雄獅可以說是動物界的強者,兩大強者之間發生了搏鬥的情況,勝負難分,或者會兩敗俱傷。
  • 十幾隻鬣狗和一頭雄獅究竟誰厲害?一場「狗獅」大戰為您揭曉答案
    第二,鬣狗們為了儘可能的為自己的後代減少「天敵」,它們經常會趁著獅群外出潛入獅子領地,獵殺小獅子。因此,獅子與鬣狗的仇可以說是「不共戴天」的。鬣狗們在搶奪獅子的獵物時,也是有選擇性的。一般情況下,鬣狗們只會搶奪落單母獅的獵物,畢竟母獅的戰鬥力比雄獅還是差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