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不要太在乎於別人的評價,要獨立而不遺

2021-01-11 然好

《列子》裡有這樣一句話:名也者,響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名聲是個不實的東西,無非是別人的評價;主觀是事實,客觀是評價。

如果應用到具體一個人的身上,則這個人和他的事跡才是主體,而名聲是依附在人和事跡上的附屬物,是個客體上的東西。當主體不存在的時候,或被誇大的時候,客體上的名聲就是個虛名。

事實上,許多人為的評價未必中肯,一來評價是站在旁觀角度得出的結論,二來添加了評價者的觀念意志,所以常常有失偏頗,有時或被添油加醋,有時或被刻意歪曲貶低,所以,名聲是個不能太當真的東西。

再者,名聲從來就不是個牢靠的東西,歷史上能夠萬世留名的人屈指可數,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概莫能外,更不用說現在的網紅了,現在社會上出過那麼多的網紅,你看有幾個能紅長久的?熱度一過就會迅速落寂。

現在許多人常常犯這樣的錯誤,太過於注重別人的評價,注重於名聲,當被別人恭維的時候就會忘乎所以,當被別人在背後指點痛罵的時候就會傷心難抑,而不會通過自己的主觀分析、判斷別人的評價是否公允,因為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自己才最清楚。正確的做法是當別人的評價與事實不符的時候,無論是恭維或是痛罵,都不必因為別人的一句恭維沾沾自喜,也不必因為別人的一句痛罵而灰心喪志;當別人的評價與事實相符的時候,應該有則加冕,錯則改之。

總之,在我們的平常生活中,無論別人的評價或是名聲,都是個不實的東西,更不是個可靠的東西,我們不要被別人的一句評價所影響,也不要被一個名聲所左右,這些都是外部環境的外物,自己要有獨立的人格,我們要追求的是名聲後面的本質才對。

馬雲曾經在一次演講中分享過他的成功心得,其中就說過這樣一句話:「當別人說我們好的時候,你要知道你沒有那麼好,當別人說你壞的時候,你要想想其實我們還可以了!」我們可以從馬雲這句話當中體會得到,馬雲是不會過於在乎別人的評價的,他有他自己的堅持,他有他自己的明確方向,如果馬雲一直過於在乎別人的眼光、別人的評價,估計也難以成就現在的阿里巴巴。

現實中總是有不少人過於在乎名聲,甚至想方設法去獲得名聲,因而也常常被名聲所影響、所左右,很多人期待少年得志、功成名就,這本身不是什麼壞事,但時時刻刻都要保持清醒的認識,《列子》告訴我們「名也者,響也。」人常常容易被名聲所迷惑,容易在名聲中失去自我,得 名聲時容易春風得意,容易居功自傲,失名聲時意志消沉,沒有成熟的心態去駕馭自己,就註定走不遠,不能持久。

一個人獨立於名聲之外,是種智慧。我們每天都面對著許許多多的別人評價,如果你在乎了,就等於被別人所影響,被別人牽著鼻子走,有時有些評價甚至是有心人刻意為之,有時有些名聲也是刻意的抬 舉,如果你在乎了,你就「中計」了;而一個聰明的人,反而會從別人的評價、名聲中理出別人的意圖和名聲後面的用意,清楚自己的角色。

所以,一個人始終要有自己獨立的人格,要獨立而不遺,在社會中就不至於迷失自己,不會被別人影響,自己有自己的追求,自己有自己的方向,自己有自己的堅持,自己有自己的信念;相信自己,做一個真實的自己,才會在漫漫人生路上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

人生的價值不在於名,而在於功績,在於貢獻,大到強國興邦,小到讓家人生活過得好一點,都有實在意義,是我們每一個人活著的價值。

作者:然好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永遠不要,輕易評價一個人
    跟他說:「你要出去好好讀書,只有這樣才有前途。」當時他還不太願意出去,就問媽媽:「什麼時候可以回來?」他媽媽說:「到秋收,你就能回來看我們了。」這樣他就和一個遠房親戚走了。可沒想到,之後的戰亂讓他這一走,就再也沒能回來,再也沒見到他的父母。
  • 永遠不要隨意評價別人
    當我們對一個人不熟悉或者不了解他所經歷的事情的時候,就不要站在自己的角度上隨意的去評論別人。從一個角度來說,當你隨意去評論別人的時候,也有可能會被別人隨便地評論,這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一件非常不好的事情。有些人覺得三言兩語怎麼可能傷害到別人,或者覺得完全不會被其他人所知道、所散播。為了過一把嘴癮不但會傷害別人,也有可能會傷害自己。
  • 經典良言:不要太在意別人的評價,走好自己的路不要活在別人眼裡
    所以千萬不要急,不要輕易放棄,你想要的,歲月一定都會給你。三 * 曹操再奸都有知心友,劉備再好都有死對頭。不要太在乎別人對你的評價,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不要活在別人眼裡。四*成熟,不是你能用很多大道理去開導別人,而是你能說服自己去理解身邊的人和事。五 * 風光的時候,仰慕你的人有很多,落魄的時候,挖苦你的人也不會少。
  • 不要太在乎別人的眼光
    這種眷屬愛,深植在我們的心裏面,不太容易查覺得到,表現在外的就是太在乎別人,因而活在別人的眼光裡。別人隨便講一句話,若是批評就難過煩惱;如果是讚美便高興得飛上了天,以致掌握不住正見,無法把持自己。這個人說東好,就跟著往東走;那個人說西好,就跟著往西走。好朋友說:「我們去犯戒,去做壞事。」就一起去犯戒、去做壞事。
  • 人微言輕時,別太在意別人的評價
    人微言輕時,要錢沒錢,要人脈沒人脈,自己說什麼做什麼,要麼沒有人搭理,要麼引來的也只是冷嘲熱諷。此時,如果還把別人的評價當成唯一的指向標,就會因此而迷失自己,在越來越多自己不願意直面的評價面前,節節敗退,最終徹底放棄努力,人生就此陷入不可逆轉的境地。所以,人微言輕的時候,最重要的是看清自己,聆聽內心的呼聲,開展絕地反擊,以求實現「逆襲「。
  • 永遠不要對一個人太好了(很現實)
    但你越是無條件地對一個人好,那個人越覺得好像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然後漸漸不把你當回事。他卻不知道,你的有求必應,不是因為這是你應該做的,只是你看重這份感情。你要是對一個人太好了,別人的態度就會從開始的感激,轉變到習以為常,這就是人性;你要是忍無可忍,不再對所有人都很好了,他們就會把之前你所有的好全部推翻,這就是現實!
  • 總是一味奢求別人幫助,就會沒有自我主見,不要太依賴旁人
    在生活當中不要一味去強求別人,也不要總是等著別人去幫助你,這樣時間久了你就會變成一個非常沒有主見的人,所以生活裡不要太依賴於旁人,在生活當中作為成年人一定會在生活裡遇到困難,遇到困難時,大多數人最先想到的就是尋求別人的幫助,有的人會尋求父母的幫助,有的人會尋求朋友的幫助,很少有人會自己想辦法,
  • 如何面對別人的評價?
    而前任app就像把人的感情通過不一定客觀的評價進行分析,甚至打分,貼上標籤,最後變成一堆沒有感情的系統數據。這已經違背了情感本身。如果人根據這些數據、依靠算法找對象,而不是因為愛情的話,這就是被系統所控制的表現,也就是系統對生活的殖民。雖然現在沒有這款軟體,但有很多公開的平臺供我們寫下自己的心情。哪怕這些心情還沒被系統化做成數據,但無疑就是把很多隱私公開化了。
  • 現在的女生是不是太獨立都沒有人愛?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為什麼沒有男朋友,沒有女朋友,經常有人說我是太獨立了,什麼事都自己去做,我不是一個柔弱少女,為什麼要去依靠男人,大家都知道會哭的孩子有糖吃。但是我從不去擔心自己高高建起的優秀會拒人以千裡遠,我只相信一定會有個優秀得同我勢均力敵的人,穿過人海,與我相認。這是我經常會對別人說的一句話。
  • 人生:不要太在乎別人對你的評價,你需要的只是做最好的自己
    所以,不要太在乎別人對你的評價,你需要的只是,做最好的自己,獨一無二的自己。如果你還在乎別人說你什麼,那你一定也在潛意識裡認同別人說你的東西。只有你真正強大了,才可以不懼怕任何言論。如果你繼續去尋找幸福是由什麼組成的,那你永遠不會找到幸福。如果你一直在找人生的意義,你永遠不會生活。十年前,你周圍的人會根據你父母的收入對待你。
  • 為什麼不要隨意評價別人?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2011 年初,李笑來因為好奇,向朋友要了一個知乎的邀請碼,但登錄知乎後,他「當時感覺很不好」(他的原話)。後來又因為知乎最早的一個用戶協議讓他覺得「比較扯」而在自己的博客上大發雷霆,還專門寫了一篇文章罵知乎,標題是《臭不要臉的流氓都一個德行》。
  • 不要用別人的羞恥心去改變一個人
    法官為自己辯護的讓那些毆打自己妻子的人,讓那些偷竊別人財產的人和那些虐待自己孩子的人,感受到整個社區對他們的無法容忍,讓他們聽到我們的唇齒邊它們的名字,讓它們在整個公眾的眾目睽睽之家為他們的行為付出代價。他們不感到羞恥的話,那就是我們的羞恥了。我不知道有多少老師和家長抱著和法官一樣的想法,用羞恥感來教育他們的孩子,你知道你這樣做會有多少人笑話你嗎?
  • 如何增加一個人的自信心呢?
    珍愛自己並不是要視自己為聖人,看不起別人,而是要根據自己的意願將自己作為一個有價值的人;而予以接受,自愛的能力是你用來審視自己的一面鏡子,如果你總是厭惡自己,心理上把自我價值否定了,別人也會認為你是一個無價值的人。珍愛自我,就是要選擇積極的自我形象,給自己建立自信的充分的理由。
  • 不輕易評價他人,是一個人最大的成熟
    馬克吐溫曾說:「良好的教養在於隱藏我們對自己較佳的評價,以及隱藏我們對他人較差的評價。」在現實生活中,人難免不被他人評價,也難免不去評價他人。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也有自己的過法,更有自己不同的人生軌跡,所以一個人真正的成熟,就是學會不再輕易評價他人。
  • 孩子太在乎別人的看法怎麼辦?
    其實這不只是孩子問題,生活中很多成年人也有這個問題,他們特別在意別人的眼光和評價,想一想你身邊有沒有這樣一個人,對別人麻煩自己的事情,即使心裡很不情願也會答應下來,寧可自己受委屈,也不知道如何去拒絕別人。她們特別注意自己的行為有沒有影響到別人,能自己做就堅決不麻煩別人,然後總是通過取悅別人來獲得別人的認同。
  • 生存的智慧:一個人活得太累了,往往是太在乎別人了,你會嗎
    可能是因為人際關係,也有可能是因為自己孤獨脆弱,但是本質上都是因為太在乎別人,因為太在乎別人的感受,而忽略了自己的感受,讓自己一直處於壓抑狀態,無法得到釋放,就會覺疲憊勞累。席慕蓉曾說過:我總覺得,生命本身應該是一種意義,我們絕不是白白來一場。
  • 太獨立的女孩,沒有好下場?看看網友怎麼說
    2019新年初始,本來該快快樂樂過年的氛圍,卻有不少女孩在為家裡催婚的問題而苦惱,都說現在的女孩太挑,其實不是女孩太挑,她們有足夠的能力去照顧好自己,自己可以過得很好,為何還要去跳進婚姻的墳墓呢?很多的人都說太獨立的女孩,沒有好下場,看看網友怎麼說。
  • 生活是你自己的,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
    生活是你自己的,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人是群居性動物,尤其在這個分工不同、每個人在自己的崗位上各司其職的社會中,沒有人可以自己獨自一人生活。這樣的情況下根本沒有人在意你的生活是怎樣的,你是一個怎樣的人對他們來說根本無足輕重,或許今天在路上看到一朵美麗的小花都比看到你更能引起別人的注意。所以,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你要知道其實你沒那麼重要。放開自己,放開對自己思想的束縛,只有這樣你才能生活得比較快樂。生活中很多單身的小夥伴因為在意別人的看法,即使在休息日也不願意出門。其實你大可以走出家門,那麼多娛樂方式隨你挑選。
  • 婚姻裡,太過獨立的女人,往往不太被男人所珍惜!
    在所有人不理解這個為什麼會被所有的男嘉賓嫌棄太高冷的時候,有人說,只是因為這個女孩子看上去太獨立了,所以大家避而遠之。為什麼這樣講呢?大概這個女孩子給人的感覺就是,自己已經獨立生活得很好了,不需要別人再來照顧她了。
  • 對別人不要太心軟了,會活得很苦
    太善良、太老實,總是很容易答應伸出援手,幫助別人。有的時候,不僅僅會感覺到疲累,還會讓自己受到深深的傷害。 在這個世界上,如果有人對你好,那麼可以千倍百倍的回饋給他。 如果你對他好,他毫無感激之意,那麼就一定要遠離他,堅定地拒絕他,讓他與自己的生活少一些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