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環保老太變廢為寶,免費教大家做手工,堅守公益24年

2020-12-11 青新社

「姐妹們,現在天冷了,我們穿的衣服是越來越厚了,可是山區裡的一些老人和孩子們還在等著我們。」66歲的王風琴正在微信群裡號召她的學員們,準備動手編織今年的愛心手套、帽子和圍巾,送給需要的人。

王風琴是石家莊出了名的「環保達人」,不僅擁有一雙能變廢為寶的巧手,而且堅守做公益24年。

編織的愛心帽子、圍巾、手套

痴迷環保手工,將廢品變成工藝品

12月1日,記者在王風琴的工作室見到了她,她神採奕奕,戴一副金色眼鏡,正在擺弄手裡的剪紙。「著急趕出來,多刻一張剪紙就多一份收入,就能多捐一些錢。」王風琴說。

2009年,王風琴從銀行退休,從小就喜歡編織創作的她開始一門心思做環保手工。她告訴記者,生活中,除了自家的廢舊物品,她還會收集親戚朋友家的,這些東西只要扔掉她就覺得可惜。經過加工把廢舊物品變成實用的、美觀的東西,自己也能為環保出一份力。

琳琅滿目的手工藝品

工作室展覽區內懸掛放置著王風琴用廢品製作的手工製品,琳琅滿目。小擺件、手作包還有用光碟製成的日曆,用廢舊毛線、紐扣等物件製作成的工藝品,充斥在並不充裕的空間內。王風琴說:「重新利用廢品,這就是在支持環保。」

一副貓頭鷹像掛在工作室最顯眼的位置,栩栩如生。貓頭鷹的身子上鑲嵌著綠色的「寶石」,王風琴告訴記者,綠寶石其實是用綠色的塑料瓶底製成的,貓頭鷹的身子是麻繩盤成的,眼睛是一枚黑色紐扣,這也是她變廢為寶的代表作之一。

王風琴為記者講解貓頭鷹像工藝品

《水的渴望》是王風琴最得意的作品,她介紹,這個作品是用廢棄的毛線和2800多枚小釘子製作而成的,描述了一個漢子手捧大碗,跪在乾枯的土地上,渴望接到最後一滴水的故事,意在啟發世人節約用水,為後代造福。這個作品還在2017年石家莊市特色手工藝大賽上獲得了二等獎和最具創意獎。

王風琴為記者講解《水的渴望》

投身公益24年,聽到過太多感謝的話

變廢為寶,老有所樂,王風琴不僅是出了名的「環保達人」,還是巧手鉤編織繡的資深老師。近些年,王風琴在各個社區活動室、老年大學、小學課堂等免費教大家做編織和環保手工,從周一到周六,她的課都被排得滿滿的。

平時,王風琴一邊教大家手工編織,一邊呼籲大家投身環保,多想一些小創意,把生活中舊物、廢物利用起來,製作成一件件精緻的工藝品。

王風琴在敬老院講課

和學員們一起做的愛心小物件,她會在第二天早上拿到家附近的早市上擺地攤售賣,「每天賣個幾十塊錢,到年底也能攢個幾千塊,然後我們再捐給需要幫助的人。」王風琴告訴記者,除了擺地攤、上課,她每年還會帶領學員們織100~150頂愛心帽子,到了年底再買20件棉衣,一起捐給村裡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

王風琴從1996年開始做公益,24年以來從未間斷過。當年,河北多地發生洪澇災害,看到新聞報導後她同丈夫一起去了受災的村子。「我們去的是一位大姐家,她一個人帶4個孩子,最大的才12歲。」王風琴說,當時,她左褲兜放了300元,右褲兜放了200元,她想著如果大姐家中情況好一點就掏右邊的褲兜,條件差一點就掏左邊的褲兜,但是最後她把500元都留給了他們。500元在當時是王風琴半年的工資。

從那以後,王風琴經常給周邊的貧困人群捐錢捐物,「這24年來聽到過太多感謝的話,每一次我都熱淚盈眶,我只是做了一些我應該做的事。」王鳳琴說。

租房開工作室,卻無償提供活動場所

今年9月,王風琴開了這間工藝品工作室,取名為尚道。王風琴告訴記者,她開工作室,就是為了給自己和學習手工活的姐妹們提供一個免費的場所,退休的中老年人也可以在這裡聚會聊天,只要是對這裡感興趣的市民,她都歡迎。

「我的工作室就是一個活動場所,在這裡聚集的姐妹們很有愛心,她們現在的生活都過得豐富多彩的。」王風琴說,老人和年輕人的想法不一樣,人老了,要少給子女添麻煩,他們可以與同齡人聚在一起,做一些有益於環保和奉獻愛心的事。

王風琴與手工藝品愛好者在一起

「別看王老師看上去活力滿滿,其實身體並不好。心臟間歇、腳踝受傷、腦血栓等疾病一直困擾著她。」在旁的王素瑜正在織今年的愛心圍巾,她告訴記者,今年7月份,王風琴因腦血栓住院,但是心裡一直記掛著工作室的布置,在醫院才住7天就草草出院了,能開一間屬於自己和姐妹們的工作室是王風琴一直的心願。

「我們說給她均攤一些房租、水電費,但她不讓,說自己負擔得起。」王素瑜說,就連給學員們上課的材料費都是王風琴自掏腰包,並且沒有一句怨言。

學習勁頭強,她是姐妹眼中的全能巧匠

除了編織,王風琴開始涉獵麵塑、剪紙、美食、捏泥人等領域,多年來,王風琴在做環保和公益的同時也賺了個好人緣,只要她和學員們想學習新的技能,各領域的大咖老師們都會幫忙前來免費教學。

王風琴在刻畫剪紙

「王老師除了在編織上是個高手,剪紙、麵塑還有捏泥人她都學得特別快,一點就通。」王素瑜說,王風琴不僅為人和藹可親、心眼好,而且天生一雙巧手,毛線毯子、座椅靠墊、風情手包、花樣拖鞋等她是樣樣拿手。除此之外,捏各種小動物、花樣的泥塑也不在話下,剪紙、刻畫更是手法獨特、線條平整。在姐妹們眼裡,王風琴就是個全能巧匠。

王風琴做的鞋子

現在工作室開起來了,一起學編織、做環保、獻愛心的姐妹們越聚越多,王風琴的生活也越來越忙。每天早上她依然堅持出攤賣小物件,然後奔赴學校、敬老院、孤兒院等地講課。「只要我保持好的精氣神,一定可以拉垮病魔!」王風琴堅定地說,在環保和公益的道路上,她要一直走下去。

■文並攝/河北青年報記者趙子敏

■編輯/楊旭妍

版權歸河北河青傳媒有限責任公司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變廢為寶手工作品 變廢為寶手工製作大全
    今天小編要介紹變廢為寶手工作品及製作方法,一起來看看吧。喝過後的牛奶盒,吃過的蛋殼往往會被我們直接投入到垃圾桶裡,其實這些丟掉的東西我們都可以廢物再利用。今天小編就教給大家幾個變廢為寶的方法。用牛奶盒代替砧板免腥髒之苦,剪開牛奶盒就可以當砧板使用。因為夠厚,碰到菜刀也不會破,又防水!
  • 密雲區蔡家窪村有個變廢為寶的環保手工達人
    廢舊紙箱製作的盾牌和寶劍、圓柱塑料罐粘接的不倒翁、礦泉水瓶和彩紙組裝的飛機模型……在蔡家窪村民楊洋洋的家中,利用各種廢棄材料製作而成的兒童玩具、各類擺件栩栩如生、富有童趣,讚賞之餘不禁讓人欽佩女主人的環保意識和心靈手巧。
  • 旌陽區實驗幼兒園開展「變廢為寶」創意DIY手工製作主題活動
    旌陽區實驗幼兒園開展「變廢為寶」創意DIY手工製作主題活動 2020年11月27日 12:16:35 來源:四川新聞網 四川新聞網消息(何倩)為進一步推進垃圾分類工作,保護和提升生態環境,弘揚和傳播環保理念,提高幼兒垃圾分類知曉率和參與率,幫助師幼樹立合理利用資源、變廢為寶的環保意識。
  • 裕華區寵愛動物醫院加入石家莊流浪貓絕育公益計劃
    即日起,裕華區寵愛動物醫院加入石家莊流浪貓絕育公益計劃。      石家莊寵愛動物醫院成立於2017年5月5日,為北京京朝動物醫院分院。      石家莊寵愛動物醫院與石家莊多個流浪動物救助機構籤訂合作協議,成為公益組織的愛心合作單位。       選擇寵愛,選擇健康。
  • 徵集| 垃圾分類變廢為寶手工DIY活動,邀您來參賽啦~
    垃圾分類我知道,保護環境共美好助力全縣垃圾精準分類令人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的「我愛我家 垃圾分家」變廢為寶DIY手工製作徵集活動開始啦!如果你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有一雙化腐朽為神奇的巧手你時常有奇思妙想你想把美留下那就繼續往下看呀#垃圾分類#一、活動主題「我愛我家 垃圾分家」變廢為寶
  • 鹽湖區開展「變廢為寶」手工製作活動
    運城晚報訊(記者 馮楊婕)11月26日,在鹽湖區黨群服務中心,一堂「變廢為寶」的手工製作課正在進行。在專業教師的帶領下,廢紙箱在中小學生的手中「搖身一變」,成了可利用的小垃圾桶。據了解,該活動由共青團鹽湖區委、鹽湖區教科局主辦,鹽湖區第一時間志願者協會承辦。
  • 拆完快遞後,包裝紙箱一定要留著,教你幾招變廢為寶!
    家裡的舊紙箱、快遞包裝箱有時候都是隨手扔了,要麼是賣廢品,其實賣廢品也不值幾個錢,不如學學手工達人們,看看怎麼利用它們變廢為寶,喜歡的朋友可以收藏起來哦!舊紙箱手工DIY,變廢為寶。貓舍。舊紙箱手工DIY,變廢為寶。創意小檯燈,底座部分留個小口,可以放手機。
  • 零距南極環保公益活動啟動 免費赴南極看小企鵝
    2012零距南極環保公益活動」上午在天津極地海洋世界啟動。即日起至12月,該活動將從包括本市在內的全國五大賽區選出8位環保志願者,由海昌旅遊集團資助免費赴南極考察極地生態環境,並走訪各國的極地科考站。孩子們在啟動儀式上扮演小企鵝歡迎大家到南極做客。本報記者左 山攝天津北方網訊:今天是第43個「世界地球日」。「企鵝的感動?2012零距南極環保公益活動」上午在天津極地海洋世界啟動。
  • 創意手工DIY|請不要扔掉那個小瓶蓋,一起看看怎麼變廢為寶!
    今天為大家分享一組瓶蓋的手工DIY,看看不起眼的小瓶蓋怎麼變廢為寶!瓶蓋創意手工DIY,變廢為寶。可愛的小凳子。瓶蓋創意手工DIY,變廢為寶。小椅子。瓶蓋創意手工DIY,變廢為寶。小椅子。瓶蓋創意手工DIY,變廢為寶。象棋。瓶蓋創意手工DIY,變廢為寶。漂亮的裝飾品。瓶蓋創意手工DIY,變廢為寶。黑板小裝飾。
  • 環保紙杯變「紙河馬」、創意手工小玩具……公益讓「禁限塑」更加...
    " 日常生活及工作中減少一次性塑料製品的使用,提倡使用可降解塑膠袋和布袋等環保購物袋 ……"12 月 27 日,在蘭州市商務局的悉心指導下,與環保同行 " 禁限塑 " 公益活動在萬達肯德基餐廳舉行。現場,蘭州市商務局還正式發布了 " 禁限塑倡議書 ",這也是我市餐飲企業舉辦的首個以 " 禁限塑 " 為主題的公益推廣活動。今年 7 月,甘肅省發改委和甘肅省生態環境廳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
  • 貓毛變廢為寶手工DIY毛氈掛飾
    不過學會了下面將要介紹的手工小創意,你可能會喜歡上貓毛哦,還希望它能多掉一點呢~~~來學著用貓咪的毛戳戳DIY毛氈掛飾吧,很環保的變廢為寶小製作,效果不比羊毛氈材質差那!看,一次就梳出這麼多的毛毛!一會會兒兩個毛氈球就戳好了哦!
  • 「一起做手工 Easy Kids Crafts」「變廢為寶」小紙箱的大玩法!
    拋開高深的教育理論,其實我們日常生活中孩子做的手工遊戲,就是將大腦裡的影像通過雙手表達出來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手、眼、腦都得到了極大鍛鍊;同時手工遊戲本身也是很好的親子陪伴,可謂一舉多得。所以從這一篇開始,肉乎家正式開啟【一起做手工】系列主題,希望能儘可能系統全面地把我們「精選」的手工素材分享給大家,同時主題類的分享也更方便日後的檢索、回顧,希望這一系列可以為大家帶去高質量、溫馨、充實的親子時間。
  • 腦洞大開 變廢為寶 小學生妙用月餅盒製作工藝品 倡導環保理念
    不少人把這些盒子當垃圾扔掉了,但也有腦洞大開,萌發創意,變廢為寶。2019年9月20日,江蘇省蘇州市平江的一群小學生以收集來的各種廢舊月餅盒為材料,發揮獨特創意,製作出形式多樣的玩具和小物件,得到了同學和老師們的稱讚。這是蘇州市平江實驗學校組織的「變廢為寶巧利用」為主題的特色手工製作活動。
  • 海口路社區居民變廢為寶 義務教鄰居手工製作
    「我其實也沒什麼故事,就是把我會的告訴大家。」青島師範學校退休物理老師範玉芬告訴記者,她在當物理老師期間做過一些物理教具,退休後在老年大學教過手工,也曾兩次接受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到青島的觀摩課任務。78歲的範玉芬從5月開始在海口路社區服務中心義務為居民教授手工課程。
  • 石家莊西三莊學校:把環保理念融入學校教育
    石家莊西三莊學校重視對學生的「環保教育」,並將「環保教育」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持續開展「環保教育」課程,將環保知識和理念滲透到平時的教學活動中,並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實踐的積極性。在手工社團活動中,老師和同學們利用廢舊紙箱和可回收垃圾製作成的青銅鼎等手工作品外形逼真,栩栩如生。西三莊學校通過學生們喜聞樂見並能親身接觸、體驗參與的教育形式,使學生明白環境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係,並深刻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意義,使其從小樹立起強烈的環保意識。
  • 跨界做環保?來看可口可樂怎麼玩~
    可口可樂今年又搞事情了~可口可樂在今年5月發布了一個關於「24」的漫畫故事,來推出24bag,一經推出即迅速售罄。今年8月,官方又上了一批2.0版本。24bag是可口可樂中國和壹基金、HowBottle一起合作推出的環保背包。
  • 閒置物品換蔬菜公益環保一舉兩得
    用舊書換蔬菜,用塑料瓶換肥料……在東城區婦聯與和平裡街道民旺社區近日攜手舉辦的「變廢為寶建設家園」宣傳活動上,居民們的這些「願望」都實現了。居民用閒置物品兌換蔬菜和肥料。 活動現場,5歲的王樂林在媽媽的陪伴下,帶著十幾個塑料瓶來到現場為環保助力。王樂林說:「我很喜歡這個活動,因為可以用家裡沒用的東西換有用的東西,舊東西還可以在叔叔阿姨的幫助下『變廢為寶』,幫助別人。」 區婦聯相關負責人說:「居民用閒置物品進行兌換,不僅可以為環保助力,還能為公益事業做貢獻,一舉兩得。」
  • 創意手工DIY|原來衛生紙筒還可以做這麼多的小玩意兒!
    相信很多小夥伴家裡用完的捲紙筒還有保鮮膜紙筒,都會當廢物垃圾一樣扔掉,你知道嗎,衛生紙筒還有大用處,可以DIY很多漂亮的小手工,既環保,還能裝點我們的家。以下就是一些小案例,一起來看看捲紙筒怎麼變廢為寶的,喜歡的小夥伴記得收藏起來哦!衛生紙筒創意手工DIY,變廢為寶。漂亮的花朵裝飾,可以用膠水或訂書機固定。
  • 石家莊·戰「疫」·24小時
    「疫情當前,垃圾極易引發病原生物滋生,必須把每天的清理工作做到位,保持路面的整潔。」李振傑和同事們更加盡職盡責。 石家莊市第三醫院為支援湖北醫護人員舉行送行儀式,醫院領導叮囑出徵人員照顧好病人,也要照顧好自己和戰友,醫院將是大家堅強的後盾。
  • 變廢為寶創意手工:玉米葉、枯樹枝、水果保護網,拼湊在一起,美
    大家好!我是紅果果創意手工,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變廢為寶的手工藝術教程,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今天要用到的主要材料就來自於我們平時生活中認為是無用的物品,玉米葉、枯樹枝、水果保護網,以下是詳細步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