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猛的巨大翼龍竟然以恐龍為食

2021-01-16 小盜龍的古生物世界

兇猛的巨大翼龍竟然以恐龍為食

今天是年三十啦,小盜龍在這裡祝大家新年快樂,大吉大利!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我的關注和支持,我會再接再厲的!

圖註:吃恐龍的哈特茲哥翼龍,作者:Mark Witton

地球上出現過的最大飛行動物是翼龍,巨大的翼龍看上去並不粗壯,很多人都以為它們以魚類為食,但是一種生活在白堊紀歐洲的巨型翼龍卻以陸地上的恐龍為食,它是那個時代最頂級的掠食者,這種翼龍就是哈特茲哥翼龍。

來自羅馬尼亞的飛行巨獸

圖註:哈特茲哥翼龍的化石線圖,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哈特茲哥翼龍的化石最早發現於羅馬尼亞西部特蘭西瓦尼亞地區的哈特茲哥(Haeg Basin)盆地,地層屬於Densu Ciula Formation組地層。哈特茲哥翼龍的化石包括有頭骨後部和左側肱骨的一部分,化石都非常不完整。1991年,古生物學家認為一些化石屬於獸腳類恐龍,但是隨著越來越多化石材料被發現,古生物學家最終確定化石來自一種巨大的翼龍類。

圖註:哈特茲哥翼龍圖,圖片來自論文

2002年,法國古生物學家埃裡克·巴菲特沃特(Eric Buffetaut)和羅馬尼亞古生物學家丹·哥力戈銳斯克(Dan Grigoresc)等人建立了哈特茲哥翼龍屬(Hatzegopteryx)。哈特茲哥翼龍的屬名來自「Haeg」(意為「哈特茲哥盆地」)和拉丁語中的「pteryx」(意為「翼、翅膀」),意思是「哈特茲哥盆地的翼」。哈特茲哥翼龍的模式種名為恐怖哈特茲哥翼龍(Hatzegopteryx thambema),種名來自希臘語中的「τ θμβημα」,意思是「恐怖、怪物」,因為這種動物的體型巨大。

巨大的飛行者

哈特茲哥翼龍往往被稱為是最大的翼龍之一,它到底有多大呢?有些書將哈特茲哥翼龍的翼展標識為15米甚至更長,這個數值過於誇張了。關於哈特茲哥翼龍體型的重要依據是為長236毫米的肱骨碎片,著名的風神翼龍骨骼長度為544毫米。如果哈特茲哥翼龍的肱骨碎片只有全長的一半,再參考化石在保存和行程過程的扭曲,起翼展保守估計在12米左右。

圖註:哈特茲哥翼龍與最大的飛行鳥類和今天最大的飛行鳥類對比,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一隻哈特茲哥翼龍從頭到腳的長度接近10米,翅膀的寬度在12米左右,體重則在250千克左右,不得不承認它是已知最大的翼龍之一,也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飛行動物之一。

圖註:哈特茲哥翼龍和幾種大型翼龍的對比,圖片來自論文

圖註:哈特茲哥翼龍的巨大腦袋比食肉恐大得多,圖片來自網絡

巨大的哈特茲哥翼龍的腦袋足有3米長,這要比身高最高的人類還要長得多,也超過了目前發現的任何一種恐龍的腦袋。哈特茲哥翼的腦袋前面尖後面高,腦袋最寬的部分有0.5米。哈特茲哥翼龍的嘴中沒有牙齒,在腦袋上有一起向上凸起的頭冠,頭冠能夠附著大量的肌肉。在哈特茲哥翼龍的頭冠下面長有一對小眼睛,別看眼睛小,但是視力缺是非常好的。

圖註:哈特茲哥翼龍魚長頸鹿對比,圖片來自論文

圖註:飛行中的哈特茲哥翼龍,圖片來自@paleopeter 2017

哈特茲哥翼龍腦袋後面的長度子和腦袋差不多長,它的脖子很粗。在脖子後面是相對細瘦的身體,身體之後是細小的尾巴。從哈特茲哥翼龍肩膀部分長出的雙翼寬度達到12米,雙翼是強韌的翼膜,翼膜連接著長長的前肢和較短的後肢。正是依靠雙翼,哈特茲哥翼龍才能夠飛起來!

兇猛的怪物

哈特茲哥翼龍生存於距今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當時的羅馬尼亞及歐洲與今天截然不同。白堊紀末期海平面比今天高出80米,洶湧的海水吞沒了西歐和東南歐的大部分地區,只剩下一些大大小小的島嶼散布在海平面上,其中一座島嶼,也可以稱為陸塊,名為提撒-達契亞(Tisia–Dacia,簡稱:TI-DA)。提撒-達契亞陸塊的面積達到了8萬平方公裡,屬於亞熱帶氣候,有季節性的降水。

圖註:晚白堊世的歐洲,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在提撒-達契亞陸塊上生活著多種恐龍,包括有屬於馳龍類的地獄雙爪龍(Balaur bondoc)、屬於蜥腳類的馬扎爾龍(Magyarosaurus)和沼澤巨龍(Paludititan),屬於鴨嘴龍類的沼澤龍(Telmatosaurus)、屬於禽龍類的查摩西斯龍(Zalmoxes)、屬於甲龍類的厚甲龍(Struthiosaurus)等等。儘管有許多種恐龍,但是即便是蜥腳類恐龍最大也只有6米長、1噸重,其他恐龍的體型更小,這是因為島嶼的資源有限,無法養活大型的動物。在提撒-達契亞的天空中生活著哈特茲哥翼龍,除了這種巨大的翼龍,還有翼展3米的歐洲神翼龍(Eurazhdarcho)和小型的無齒翼龍類。

圖註:哈特茲哥翼龍與恐龍們的對比,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即便是蜥腳類恐龍在哈特茲哥翼龍面前也是小不點,作者:tuomas koivurinne

與當時生活在提撒-達契亞陸塊上的恐龍相比,哈特茲哥翼龍的體型真的很大,其降落之後站立在陸地上的高度就差不多跟長頸鹿一樣高,很可能會以恐龍為食。就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古生物學家發現了屬於哈特茲哥翼龍一節頸椎骨(編號:EME 315),這塊骨頭改變了我們對於哈特茲哥翼龍外形的認識。相比著名的風神翼龍,哈特茲哥翼龍的脖子要短一些,但是更加粗壯有力!哈特茲哥翼龍這種特別的頸椎結構恰恰是為捕食大型獵物設計的,它們很可能用尖長的嘴巴撕咬獵物,有力的脖子為嘴巴提供強大的咬合力,同時還能夠咬住並搖晃獵物。哈特茲哥翼龍或許比較接近今天的大型鸛,能夠抓捕並吞下大型的獵物。想像一下,一隻和滑翔機一樣大的翼龍落在地面上,它站起來幾乎和長頸鹿一樣高,嘴巴就像長矛一樣,這是一種多麼可怕的動物啊。

圖註:編號:EME 315的化石,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哈特茲哥翼龍與其他幾種翼龍的頸椎骨比較,圖片來自論文

圖註:捕食恐龍的哈特茲哥翼龍,作者:julio lacerda

圖註:哈特茲哥翼龍與人類和長頸鹿的對比圖,作者:Mark Witton

能夠翱翔天空的巨大翼龍是白堊紀末期西南歐群島上體型最大的食肉動物,是無可爭議的頂級掠食者。巨大的哈特茲哥翼龍很可能將恐龍作為主食,它們能夠飛到很遠的地方是尋找恐龍,這種來自天空中的飛行巨怪成為恐龍們的噩夢,它們創造了飛行動物的巔峰傳奇。

參考資料:

1. Buffetaut, E.; Grigorescu, D.; Csiki, Z. (2003). "Giant azhdarchid pterosaurs from the terminal Cretaceous of Transylvania (western Romania)". Geological Society, London, Special Publications. 217: 91–104. Bibcode:2003GSLSP.217...91B. doi:10.1144/GSL.SP.2003.217.01.09.

2. Buffetaut, E.; Grigorescu, D.; Csiki, Z. (2002). "A new giant pterosaur with a robust skull from the latest Cretaceous of Romania". Naturwissenschaften. 89 (4): 180–184. Bibcode:2002NW.....89..180B. doi:10.1007/s00114-002-0307-1.

3. Bennett, S.C. (2014). "A new specimen of the pterosaur Scaphognathus crassirostris, with comments on constraint of cervical vertebrae number in pterosaurs". Neues Jahrbuch für Geologie und Palontologie - Abhandlungen. 271 (3): 327–348. doi:10.1127/0077-7749/2014/0392.

4. Naish, D.; Witton, M.P. (2017). "Neck biomechanics indicate that giant Transylvanian azhdarchid pterosaurs were short-necked arch predators". PeerJ. 5: e2908. doi:10.7717/peerj.2908.

相關焦點

  • 巨型翼龍站起來和長頸鹿一樣高,以恐龍為食
    地球上出現過的最大飛行動物是生活在中生代的巨型翼龍,巨大的翼龍看上去並不粗壯,很多人都以為它們以魚類為食的「大海鳥」,但是一種生活在白堊紀歐洲的巨型翼龍卻以陸地上的恐龍為食,它是那個時代最頂級的掠食者,這種翼龍就是哈特茲哥翼龍。
  • 站起來有長頸鹿高,以恐龍為食,還有此等彪悍的動物?
    還有物種敢以恐龍為食?沒錯,它們就是翼龍,可以說很兇猛了。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這種彪悍的動物。翼龍翼龍(Pterosauria),希臘文意思為「有翼的蜥蜴」,是一個飛行爬行動物的演化支。翼龍類生存於 三疊紀晚期到白堊紀末期,約 2 億 1,000 萬年前到 6,550 萬年前。翼龍類是第一群能採主動飛行的脊椎動物。
  • 最大翼龍之一,部分化石讓人以為是大海鳥,敢捕食恐龍的巨型翼龍
    在恐龍時代,恐龍是佔據統治地位,但還有一類不是恐龍的翼龍,也是和恐龍生存的時代相同,一些體型巨大的翼龍甚至能獵食恐龍,這次來認識一種最大的翼龍之一——哈特茲哥翼龍,哈特茲哥翼龍和風神翼龍是體型最大的翼龍,翼展都超過12米,遠遠超過其它品種的翼龍。
  • 翼龍和巨大的恐龍可能擁有同一個表親——只有手掌大小的爬行動物Kongonaphon kely
    ,翼龍和一些巨大的恐龍可能擁有同一個表親——一種只有手掌大小的爬行動物。研究人員介紹到,這一新發現的爬行動物在馬達加斯加語和希臘語中被命名為Kongonaphon kely,意為「昆蟲捕食者」,這一名字是對其微小身型的致意,同時表明它極有可能以硬殼昆蟲為食。研究還提到,這一小小生物的發現,表明翼龍和恐龍都很有可能來自於小型生物,儘管兩者的體型差距就像校車與飛機那樣巨大。
  • 史前鱷魚恐怖異常 豬鱷竟然以恐龍為食
    【科技訊】1月3日消息,說起恐龍,我們一度認為恐龍就是世界上最兇殘的動物,其實不然,在史前文明中出現過許多以恐龍為食的動物,豬鱷就是其中的一種,我們來了解一下吧。美國考古學家在非洲撒哈拉沙漠發現了一個史前鱷魚群化石遺址,他們在遺址上挖掘出數種史前鱷魚的化石殘骸。
  • 蒙古發現最大飛行動物,就像飛機一般大的翼龍
    古生物學家之前在蒙古地區發現了7000萬年前巨大的飛行捕食者遺蹟。該翼龍翼展達到11米,很可能是已知最大的飛行動物。這樣體型的生物和現在的小型飛機一樣,它們以幼年的恐龍為食,非常兇猛。研究人員表示,翼龍可以將兩個翅膀作為前肢,配合後腿在地面上行進並捕獵。當它們站起來時,高度猶如長頸鹿一般。
  • 實拍:遠古翼龍重現?英國天空出現奇怪生物,酷似恐龍
    恐龍生活在侏羅紀時代,而至今已經有2億萬年之久。也就是說距離恐龍滅絕已經過了非常久遠的時間,而竟然有人說看到了翼龍。難道說,翼龍重新活過來了嗎?筆者看來,無論這件事傳得有多神,恐龍重新活過來都是一件幾乎不可能的事情。就單說恐龍滅絕至今已經過去了幾億年,那又怎麼可能重新出現呢?如果是真的,那也不應該這麼晚才出現。
  • 翼龍和鳥一樣都能飛,為什麼翼龍恐龍一起滅絕了,鳥卻能活下來?
    翼龍比較倒黴,和大部分恐龍一樣沒能挺過6500萬年前的那場大災難,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古生物學家分析翼龍的化石才知道地球上原來還有一種會飛的「恐龍」,為什麼加引號?等下再介紹!看起來這也挺正常的,但自從我們了解了鳥類是進化自恐龍後,就沒法再平靜了!
  • 史上最大的飛行巨獸——風神翼龍!
    我們都知道,白堊紀是個生物繁榮,也是巨獸橫行的時期,在這個時間段裡出現了許多大型猛獸,如我們熟知的大型食肉恐龍霸王龍,巨型食草恐龍阿根廷龍及梁龍等,同時,這個時期也孕育出了史上最大的飛行翼龍——風神翼龍。
  • 章魚"偷"了翼龍牙齒?《方舟生存進化》遊戲為你還原翼龍食譜
    《方舟生存進化》遊戲為你還原翼龍食譜 2020-02-09 11:33  遊戲熱門排行榜 在一份科學期刊上
  • 十二星座都是哪種恐龍?天秤座是翼龍,處女座是體型最大的恐龍!
    金牛座——三角龍三角龍作為一種食草的恐龍其最大的特點就是頭部的大型頭盾及三根角狀物,雖然看起來笨笨的,但卻不懼怕大型食肉恐龍,它們的體型跟現代的公牛很像,而且也是一種趨向於防禦的性格,十二星座中的金牛座最像它們。
  • 美國士兵曾抓到「翼龍」?翅膀長16米,恐龍並沒有滅絕嗎?
    恐龍作為曾經的地球霸主,我們只能通過化石去了解它們,65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墜落到了地球上,大氣層被蒙上了厚重的灰塵,地球立刻開始降溫,恐龍也因此退出歷史舞臺。在我們看來,恐龍距離我們實在太過遙遠了,只有某些鳥類成為了恐龍的後代。
  • 恐龍時代的翼龍體型很大,卻可以在天上飛翔,它是如何實現的?
    另一方面,翼手龍亞目體型巨大,翅膀窄,頭骨長(大多沒有牙齒),後翅小,尾巴短。它們都有嵴骨,但翼手龍亞目的嵴骨非常大且複雜。 翼龍家族中體型最大的風神翼龍體重250公斤,翼展達到10米以上,身高相當於長頸鹿。
  • 《侏羅紀世界》系列新恐龍造型曝光,似鱷龍登場,還有風神翼龍
    自從導演說了在《侏羅紀世界3》中不會登場新的混種恐龍,大家就一直都在猜會有什麼新的古生物角色登場,畢竟侏羅紀系列看的就是「鬥獸」,作為《侏羅紀世界》三部曲的最後一部,肯定要給霸王龍安排一場勢均力敵的戰鬥,而曾經比霸王龍要更大更兇猛的棘龍(現在時代變了)已經登場過了,其他與霸王龍體型類似的恐龍們又沒有形象特別突出的
  • 馬達加斯加出土化石顯示袖珍爬行動物或為恐龍祖先
    【新華社微特稿】馬達加斯加出土化石顯示,一種體型小巧、以昆蟲為食的爬行動物可能是恐龍和翼龍等龐大生物的祖先。美國研究人員在6日出版的《國家科學院學報》雜誌上載文報告,這種三疊紀爬行動物體長40釐米、身高10釐米,2.37億年前生活在如今馬達加斯加西南部的一片衝積平原上。研究推測,這可能是一種雙足行走的食肉動物,雙腿修長。
  • 遼西出土化石顯示:早期哺乳動物竟然以恐龍為食
    人們通常認為中生代的哺乳動物都是些像鼠一樣的小動物,晝伏夜出,以昆蟲為食,它們整日可憐地生活在身軀龐大的恐龍的陰影之下。但早在新世紀初中國科學家在遼寧西部早白堊世約一億三千萬年前的地層中,新發現的一種名為強壯爬獸哺乳動物的胃中,竟然找到了它吞食後尚未消化的鸚鵡嘴龍骨骼。
  • 馬達加斯加發現化石,最小的恐龍,可以捧在掌心
    當我們說起恐龍,腦海裡總會浮現出龐大兇猛的地球霸主形象,然而,科學家們在馬達加斯加發現的新的恐龍化石,證明恐龍可「鹽」可「甜」,只有10釐米高,我們完全可以把它捧在掌心。翼龍現在科學家普遍認為,恐龍和翼龍(一種在恐龍時代統治天空的有翼爬行動物
  • 對人類最具威脅的五大恐龍!霸王龍僅第四,第一最恐怖
    當然,也有人會幻想如果恐龍都還存在現實生活中,那麼哪些恐龍對我們人類的生命威脅最大呢?小編通過對比分析認為下面這五種恐龍對我們的生命安全威脅最大。第五:蠻王龍蠻王龍是一種生活在侏羅紀晚期的巨型食肉恐龍,同時也是整個侏羅紀出現的最強壯、體型最大的獸腳亞目食肉恐龍。
  • 《與恐龍同行》關於恐龍的知識-搜狐母嬰
    甲龍----讀作An-KIH-loh-SAW-us  高11米(36英尺)  甲龍——恐龍中最後和最大坦克般的鎧甲龍。甲龍(意思是「保險的爬行動物」)免受大型肉食者的捕獵,以半橫臥的植物為食。巨大的骨板,可能還有有額外的喇叭狀覆層,保護其側翼。腦後有兩對尖角,頭蓋骨很厚。
  • 恐龍真的都滅絕了嗎?鱷魚、科莫多巨蜥和恐龍真沒一點關係?
    匈牙利展出海洋鱷魚骨骼化石,距今約1.8億年2、科莫多巨蜥 也稱為科莫多龍,是巨蜥科中最大的一種蜥蜴,生性兇猛,無論是同類幼體還是其他的動物,只要合適科莫多巨蜥都會毫不猶豫出手,甚至攻擊人類!科莫多巨蜥是一種食腐動物,因此它有的是時間等待獵物倒下!能追溯到最早的科莫多巨蜥化石是在澳大利亞東北部的山洞裡發現的,距今約380萬年前!跟恐龍與鱷魚比起來,科莫多巨蜥明顯是一個後來者!二、恐龍有後代留下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