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不完全統計,2009年所發行的歐美唱片數量約為1179張,這還不包括那些未登記註冊和沒錢發片的。我們從這上千張專輯中挑出50張自認為最好的。
本文為《Hit輕音樂》雜誌提供給網易音樂的獨家專稿,謝絕轉載,違者必究!
據不完全統計,2009年所發行的歐美唱片數量約為1179張,這還不包括那些未登記註冊和沒錢發片的。我們從這上千張專輯中挑出50張自認為最好的。(按樂隊名裡的英文字母表順序排練)
1.Air [Love 2]
廠牌 VIRGIN
風格 Electronica/Ambient Pop
Air在這張專輯中停止了他們此前複雜的探索,與上張作品《Pocket Symphony》請來Jarvis Cocker、Neil Hannon等合作藝人,並嘗試十三弦古箏、三味線等日本樂器的方式不同,Air此次回歸到他們最原始的陣容和配器模式當中。Jean-Benoit Dunckel獨自一人擔任了專輯所有歌曲的演唱工作,其迷人細膩的嗓音常常會讓人誤以為是客串的女聲。總體說來,這張專輯在降低了實驗性的同時,也突出了Air一貫的旋律性特色。其中《Be A Bee》的復古旋律聽來有如80年代間諜電影的配樂,為專輯中最具特色的作品之一。
2.Andrew Bird [Noble Beast]
廠牌 FAT POSSUM
風格 Folk/Indie Rock/Baroque Pop
在兩年前發行《Armchair Apocrypha》時,人們驚喜地發現這個一貫喜好將民謠與古典相揉合的藝人,也開始嘗試著向獨立搖滾領域進發了,這被看作是他往後極有可能繼續探索的方向。然而待到《Noble Beast》的發行,Andrew Bird卻出乎意料地回歸到了早期的田園派曲風當中,口哨和原聲樂器依舊佔據主導。在聽一兩遍之後還無法抓住唱片的重心,其實是許多人在拿到這張新作時的第一感受。但不可否認的是,《Noble Beast》絕對是一張慢熱的唱片,它適合在某個安靜閒適的下午聆聽,那樣你會更容易發現它微妙的大自然氣息。
3.Arctic Monkeys [Humbug]
廠牌 DOMINO
風格 Indie Rock/Post-Punk Revival
可以說,這是Arctic Monkeys第一張具有爭議性的專輯,在這之前,無論是2006年的《Whatever People Say I Am, That's What I'm Not》還是2007年的《Favourite Worst Nightmare》,都是無可爭議的大熱唱片。但如今時隔兩年之後,「猴子」們卻突然沒了往日大玩車庫復古的勁頭和氣質,《Humbug》之所以有所爭議,正在於它弱化了樂隊的一貫特色,取而代之的是更為舒緩和更具迷幻氣息的作品。但換一種角度來看,這也是Alex Turner在沉澱之後帶來的更成熟作品,他至少讓人領略到了他的另一面才華。
4.Athlete [Black Swan]
廠牌 FICTION
風格 Britpop/Electronic Rock
Athlete的主唱Joel Potts在專輯面世前曾信誓旦旦曰:「這是我們有史以來最棒的一張專輯!」對此說法我們各有保留意見,但毫無疑問關於「這是一張優秀專輯」的結論是肯定且統一的。在這張專輯中你可以一如既往見識到你所喜愛的關於Athlete的一切:極佳的旋律性、大氣精湛的編曲與混音以及首首寫入人心的歌詞。此外管弦樂、合成器與其他電子元素的加入則豐富了音樂的層次,既強調了音樂的可聽性,又保證將作品在適合主流大眾的同時具有自我標準和高度。很顯然,作為一支不打算以標新立異和追逐時髦來取得關注的英倫樂隊,Athlete比任何時候都清楚自己適合什麼,擅長什麼。
5.Bat For Lashes [Two Suns]
廠牌 PARLOPHONE
風格 Electronic/Dream Pop/Art Rock
Bat For Lashes也就是獨挑大梁的Natasha Khan很張揚,但她的路子和別的同類藝人不一樣。不需要潑辣尖刻,也不用在音樂中挑眉瞪眼罵前任,Natasha Khan蒼涼的聲音中有一種難以言說的魔力,而那來自外太空靡靡之音一般的藝術範兒編曲也總是讓人不自覺沉溺其中。該小妞兒憑藉2006年的第一張個人專輯《Fur And Gold》在英倫一帶贏得不少評論嘉獎,而從這次的《Two Suns》來看,很顯然她的目標已不止於此,想法也更加豐富和成熟——哪怕歌裡說的情愛之傷、蒼茫寂寥還多數是取自個人親身體會。在這張專輯中,除了如夢似幻、由遠及近的娜塔莎招牌煙嗓之外,專輯的配樂較之上張專輯更為大氣,打磨也更加精細,藝術搖滾風骨明顯。這麼說吧,三年前的《Fur And Gold》妙歸妙哉,但仍難逃有為吸引大眾注意而添加某些包裝手段的成分——比如用Bat For Lashes這個藝名代替本名;但時至今日,尤其在《Two Suns》問世之後,基本上我們完全有理想相信她可以走得更深遠,而不僅僅停留在「範兒」的階段。事實上她也不再需要了,《Two Suns》已經為我們提供了見識Natasha多重性的機會。
6.Black Eyed Peas [The E.N.D.]
廠牌:INTERSCOPE
風格:Pop Rap/Dance & Electronic
will.i.am一句「能——量——無——限——」,這張《The E.N.D.》就如他所言從年中一直紅火到現在。Black Eyed Peas沒有變,這依然是沒心沒肺的派對音樂,依然是完全不耗費大腦細胞適合大合唱的沒營養歌詞(你說,誰會在一首歌裡從星期一數到星期天,並且反覆「Tonight's gonna be a good night」超過30次以上?),依然是你聽第一遍便按捺不住風騷欲望的舞曲;Black Eyed Peas的確變了,因為《The E.N.D.》上沒有了朗朗上口的副歌,沒有了貼身肉搏的熾熱感,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電子和生硬的合成器。可以說,《The E.N.D.》能讓原本「瞧不起」Black Eyed Peas的清高人士不得不對他們另眼相看,這隊精通商業流行之道的Hip-Hop組合不但能把饒舌變得通俗熱情且平易近人,還十分擅長搗弄音頻實驗——如果前者是Black Eyed Peas精明能幹懂得鑽空子的表現,那麼後者就充分證明他們是實打實的Hip-Hop音樂人了。來到Hip-Hop流行明顯降溫的2009年,《The E.N.D.》可以說是僅剩的全勝作品,也是無可置疑的派對音樂指向標,這不正是嗎,Black Eyed Peas都玩兒電子,想不落伍就得趕緊了!
7.Brad Paisley [American Saturday Night]
廠牌 ARISTA NASHVILLE
風格 Country
一年一張的高產量未必就代表著質量上有所折扣——起碼這句話放在Brad Paisley的作品上是合適的。從2007年至今的三年裡,Brad Paisley每年都用一張全新的叫好又叫座的錄音室專輯交付市場與歌迷,用他一貫擅長的或詼諧生動或質樸煽情的歌詞,以及純熟精湛的器樂演奏和流暢順耳的旋律打動人心。以上這些必殺技在《American Saturday Night》中一個也沒有少,讓人欣喜的是,和其中一首歌名《Welcome To The Future》一樣,專輯中加入了電子合成器等元素也讓唱片增添了不少未來感。
8.Bob Dylan [Together Throught Life]
廠牌 COLUMBIA
風格 Blues Rock/Folk Rock
延續了Bob Dylan90年代以來三部曲(《Time Out Of Mind》《Love And Theft》以及《Modern Times》)中的布魯斯及鄉村搖擺樂風,《Together Through Life》以一份更輕鬆恣意、輕捏點撥的姿態把歌者的感受娓娓道來。這是一張充滿50年代芝加哥布魯斯元素的作品,樂隊表現平平,儘管Dylan本人認為他們是「萬裡挑一」,但編配卻無處不透著一股老套的風塵味。幸好,專輯一如既往地把亮點集中在Dylan的唱腔上,這個身經百戰的老頭子每個字句都拿捏得當,狠狠咬一口,未至見血,輕輕撫一把,只留餘溫,讓你聽罷他一連串既詩化也平實的唱詞之後,能清楚感受到他嘴角的狡猾一抿。
9.Bon Jovi [The Circle]
廠牌 ISLAND
風格 Hard Rock
儘管這張專輯在發行之後,口碑並不及兩年前的《Lost Highway》好,一部分人認為Bon Jovi這次並沒做出什麼新意,玩的都是自己曾玩過的老一套。不過平心而論,《The Circle》還是保留了他們一貫的特色,Jon Bon Jovi和Richie Sambora的共同創作把聽者帶回到了80年代的硬搖滾風潮中,並且旋律依舊出色。對於始終保持著高創作率的Bon Jovi來說,突破自然是理所應當的事,但我們也不能指望每一張唱片都誕生出一首《It's My Life》。《The Circle》也許不夠震撼,但值得你慢慢品味。
10.The Big Pink [A Brief History Of Love]
廠牌 貝格-4AD
風格 Indie Rock/Electronic Rock
這似乎是《Hit輕音樂》自流行投機時代之後少有的,幾近喪心病狂地這樣推薦一支新樂隊。作為一支在發片之前就已經飽受關注的新樂隊,很顯然我們可以毫無愧色地說,The Big Pink對得起這樣的青睞。《A Brief History Of Love》是一張富有野心的專輯,我們可以從這張唱片上明顯感受到Echo、My Bloody Valentine以及The Bunnymen的精髓糅合,而專輯中工業感厚重的汽錘式節拍以及頗為詭譎的玩味人聲又加重了《A Brief History Of Love》的實驗感。毫無疑問,The Big Pink用這張侵襲感強烈的唱片向世人證明了自己。本文為《Hit輕音樂》雜誌提供給網易音樂的獨家專稿,謝絕轉載,違者必究!
本文來源:網易娛樂專稿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