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通報2019年全國紀檢監察機關監督檢查、審查調查情況,全國紀檢監察機關運用「四種形態」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共184.9萬人次。對比2018年同類數據,可以清晰看出,一年來,紀檢監察機關充分運用「四種形態」提供的政策策略,通過有效處置化解存量、強化監督遏制增量,實現政治效果、紀法效果、社會效果有機統一。
第一,在表述運用「四種形態」時,此次通報明確使用了「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這反映了紀檢監察機關在監督檢查、審查調查過程中,更加注重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用批評教育等方式讓「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幫助一些遊走在違紀邊緣的幹部懸崖勒馬,體現了我們黨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一貫原則。
第二,從運用「四種形態」的具體數據來看,此次通報的總人次、第一種形態、第四種形態處理人次均有上升,第二種形態、第三種形態處理人次均為下降,這體現了紀檢監察機關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實事求是是做好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的生命線,「四種形態」必須力求精準,充分考慮事實證據、思想態度和量紀執法標準,嚴管厚愛結合、激勵約束並重,準確妥善運用。
第三,此次通報顯示,第一種形態增加14.2萬人次,佔比由63.6%上升到67.4%;第四種形態增加1.3萬人次,佔比由3.2%上升到3.7%。這兩組數據釋放出強烈信號,紀檢監察機關要牢牢把握監督第一職責:通過有力有效的日常監督,及時發現問題,常咬耳朵、常扯袖子,該約談提醒的約談提醒,該批評教育的批評教育,該責令檢查的責令檢查,該誡勉談話的誡勉談話,用足用好第一種形態;通過嚴肅精準懲治極少數,教育大多數,持續釋放把「嚴」的主基調長期堅持下去的堅決態度,嚴格執紀執法、精準有力問責,發揮好第四種形態的震懾作用。
「四種形態」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大實踐和理論創新。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的重要講話中強調:既要把「嚴」的主基調長期堅持下去,又要善於做到「三個區分開來」;既要合乎民心民意,又要激勵幹部擔當作為,充分運用「四種形態」提供的政策策略,通過有效處置化解存量、強化監督遏制增量,實現政治效果、紀法效果、社會效果有機統一。
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提出有效運用「四種形態」,嚴格執紀執法、精準有力問責、嚴格日常監督等具體要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從點滴抓起,運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敢於監督、善於監督、規範監督,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薛鵬)
更多推薦
「無地自容」!開年「反腐大片」七名「老虎」懺悔合集
「反腐大片」收官 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勁步前行
今年反腐重點為何選擇這些領域?專家這樣解讀
中紀委全會公報明確今年八大重點 三種腐敗問題從嚴查處
2020新年首次「打虎」 兩名省部級幹部同日被開除黨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