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更多青年凝聚在團的旗幟下

2021-01-10 中國青年報

    在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背景下,青年的流動性不斷增強,傳統的垂直型、行政化、單位式的團建模式顯然已難以適應社會發展的新要求。如何順應經濟社會的深刻變革?浙江團組織創新思路,變革團的基層組織布局,破解基層團建難題,有效擴大了共青團組織對團員青年的覆蓋。

    小區域 大統籌 網格化

    「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是浙江團組織這些年一直探索和實踐的,通過資源整合,有效地提升了團的基層組織的運轉能力。

    在團浙江省委看來,城鄉一體化進程的推進,促進了城鄉經濟社會的融合,團員青年在城鄉之間、行業之間、企業和社會團體之間的分布廣泛、變動頻繁,是城鄉基層團組織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探索多元化的團建管理模式也已勢所必然。

    他們認為,必須構建起順應經濟社會變革、覆蓋城鄉區域全境、各類市場主體和社會各階層的團的組織體系,讓團建工作在整體上走向開放。基層團的建設必須打破城鄉區域界限,有效整合區域內各方面的團建資源,改變團員看到管不到、各自為「政」、粗放低效的資源配置模式,使團建工作從粗放向集約轉變,實現城鄉區域團建的同步謀劃、同步推進、同步提高。

    為此,浙江團組織致力於區域範圍的「組織共建」、「團員共管」和「資源共享」,努力在基層組織設置、城鄉團員管理等方面尋求新的突破。

    地處錢塘江南岸的慈谿市掌起鎮由原東安、掌起和洋山3個鎮合併而成,下轄15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有39個團組織,880多名團員。

    結合地理區域分布和歷史沿革,掌起鎮團委將團的工作劃分為東安、掌起和洋山3個片區,與此同時,鎮團委協調統籌區域範圍跨所有制、跨行業、跨層級、跨地域所有團的組織資源,把村、學校、銀行、衛生院、工商所、派出所等團組織通過建立團建聯席會等「橫向整合」在一起,在團的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上也完全突破行政隸屬和行業劃分。

    在團員的管理上,則嘗試突破由各單位分頭管理的傳統模式,向「區域一體、動態管理」轉變,摸索建立城鄉統一、全面覆蓋、協同配合、運轉有序的團員動態管理機制。

    結合基層區域化管理工作規劃,根據中心村、社區和工業園區分布實際,浙江以區域、區塊的形式對城鄉基層團建工作進行重新布局,初步形成了城鄉一體、網格分布、條塊結合的團的基層組織網絡。

    伴隨鄉鎮團的組織格局創新,薄弱的村級團組織建設也得到進一步加強。浙江還力圖通過完善幹部培養機制、分工協作機制、考核評價機制、內部激勵機制、資源整合機制、黨政支持機制,調動團幹部特別是兼職團幹部的參與熱情。

    截至目前,浙江全省有346個鄉鎮(街道)通過直選方式產生團委書記,73個縣(市、區)、884個鄉鎮(街道)探索實行了團代表大會常任制,在基層團組織中普遍推行團員青年民主懇談、團務公開等制度。5年來,有27萬名優秀團員通過團組織推薦加入黨組織。

    團浙江省委副書記苗偉倫認為,區域共青團整體化建設、統籌城鄉團的工作是基層團建工作的一次理念性和體制性創新,適應了當前經濟社會發展條件下青年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狀態,打破團組織行政區劃和城鄉二元結構,運用功能定位的思維和城鄉統籌的方法,整體創新了組織覆蓋方式、運行方式、建設方式和發展方式,激發了基層團組織的整體活力。

    尋求流動團員管理突破

    作為市場取向改革先發地區的浙江,目前全省常住人口5180萬,而進城務工人員達1870多萬,其中大多是青年。

    近年來,團浙江省委一直積極鼓勵基層打破行政隸屬關係,開展跨所有制、跨行業、跨層級、跨地域之間團組織的聯繫與合作,通過組建青年工作聯席會議等方式,推動區域內團組織之間形成制度性聯繫,共同組織開展團的活動。不少地方團組織也主動融入城鄉黨組織互幫互助格局,同步、配套建立城鄉、區域團的基層組織互幫互助機制。

    青年人群是流動性最大的群體,流動青年的組織覆蓋和思想引領一直是基層團建的重點和難點,浙江團組織一直高度重視外來農民工群體團建工作的探索。「要實現組織的全面覆蓋,就必須加強流動團員的管理。」 團玉環縣委書記張國力說。

    通過探索流動團員服務管理新方法,玉環讓10萬名「民二代」匯聚在了團的旗幟下。玉環縣是一個流動人口大縣,其中外來人口達22.7萬人,其中80後、90後的「民二代」有近10萬人,流動人員遍布於全縣經濟社會建設各個行業。

    掌握了縣鄉兩級外來務工青年群體信息後,團縣委採取了聯合建團、區域建團、獨立建團、興趣建團等方式,形成了按照同一戶籍地組建的「地緣型」團組織、外來團員人數較多的村(社區)「聚居地型」團組織和就業集中的「業緣型」團組織等基本覆蓋「民二代」的90個外來人員團組織。

    為協調、指導全縣外來青年團的工作,團縣委還建立了浙江省首個外來務工青年團工委,在全縣設立了11個外來務工青年服務站,在外來青年中開展文藝交流、就業培訓、愛心服務等活動。

    力邦社區是寧波奉化市的一個外來務工人員集中居住的社區,為加強對外來務工青年的服務和管理,團奉化市委主動進駐,成立了力邦青年中心,為居住的團員青年提供了一個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平臺。

    針對力邦團員青年的區域流入特點,團奉化市委又委託西塢街道團工委專門成立安徽省碭山縣駐奉(駐力邦)工作委員會,參與在奉碭山團員青年的思想引導、學習培訓和流動團員的管理等。

    目前,有8個務工青年流入相對集中的省(區、市)團委在浙建立團工委,建立外省駐浙及省內駐外的市、縣層級團工委132個。

    浙江團組織還創新組織設置方式,重點加強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的團的建設力度。據統計,最近5年,浙江累計建立非公有制企業團組織3.3萬家,總量位居全團第一位;建立新社會組織團組織1298個,總量居全團前列。

    產業鏈建團、商務樓宇建團、工業園區建團、新商業模式建團、外來青年集居地建團等的多種建團模式,建立流入地、流出地、駐外團工委兩地三方形成合力的工作機制,讓團組織最大限度地覆蓋到外來的務工團員青年。浙江還通過公開招選團委書記人選,有效提升非公有制企業的團建活力。去年年底,全省126家非公有制企業一起面向全國公開招選團委書記人選,吸引了1.6萬餘青年報名競選。

    用新媒體實現對青年動態覆蓋

    「我的青春·我的團」是台州市路橋區的青年十分熟悉的,團路橋區委藉助台州移動公司路橋分公司開發的「掌上團建」,以手機為媒介,用新媒體技術實現團組織與青年的有效對接。

    位於浙東南沿海的路橋區,是中國股份合作制經濟的發祥地,有著「百路千橋萬家市」的美譽,多年來路橋人一直有著外出經商的傳統,到路橋務工的青年也絡繹不絕。據統計,常住人口60多萬人的路橋區,區外流入人口就有24萬人。

    團路橋區委書記車潔瓊說,外來務工青年職業變化快,居住地不穩定,按照原有的單位體制或者居住地管理很難實現全程覆蓋。

    團組織迫切需要尋找一種可行的手段,保持與團員青年的聯繫。手機、網際網路等新興媒體興起,為團組織打破時空局限,對流動青年實現最大程度覆蓋提供了新的手段。

    2010年9月,路橋團區委「掌上團建」正式亮相,將掌上團建項目命名為「我的青春·我的團」,下分設「『團』喊你回家」、「看看『團』在幹嘛」、「暢享折扣」、「e讀空間」、「成就夢想」、 「志願青春」等7個欄目,並以青年喜聞樂見形式對欄目進行包裝,建立相應技術平臺,為青年提供信息發布、溝通聯繫、在線閱讀、就業見習和慈善公益等服務。

    據悉,贈送話費,上「青年書屋」閱讀增送流量等方式,已吸引6000多名青年在「『團』喊你回家」中登記團員信息。

    團台州市委副書記於英姿認為,通過改變團員青年之間的信息溝通方式,促進了信息在團員青年之間的獲取、傳遞,進而對團的工作產生了重要的基礎性影響。最關鍵的一點,是保持了團組織與外來務工青年的聯繫。

    團浙江省委十分注重微博、QQ、SNS社區、即時通訊等新媒體的最新應用,並推動各級團組織廣泛建立務實、靈活、多樣的新媒體平臺,擴大青年工作的覆蓋面。

    截至目前,浙江90多個縣(市、區)團組織全部建立了簡訊群發平臺,有39個市、縣、區開發了共青團青年工作手機報,省、市、縣三級團的領導機關建立QQ群、飛信群800多個,省、市、縣三級團的領導機關還以組織名義開通微博146個,「浙江共青團」有騰訊微博聽眾近35萬人。團金華市委還發起成立全國首個以網絡QQ群為會員的民間組織——金華市青年QQ群聯合會。

    通過Q聯,金華團組織開設青年民生直通車、建立志願者隊伍、開展QQ群建團、舉行團日活動等,不僅搭建起團組織和網絡有效融合、網絡和現實合理結合的有效平臺,還解決了團組織自身在網際網路等新媒體上的「組織存在」問題,將分散在社會各個角落的青年組織起來,把大量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的青年聚集在團組織周圍,在青年社會化的背景下,讓青年從社會人向組織人轉變。

    據團金華市委書記蔡豔介紹,目前金華Q聯擁有QQ群會員264個,涉及群友總數54.7萬多人。全市還建立網上團組織57個,依託網絡發展吸納新團員670多名。「經過調查,有七成青年相信,通過加強聯繫、提供服務、開展活動等手段,會把越來越多的青年吸引到組織中來。」

    而在團浙江省委負責人周豔看來,新媒體的運用不僅樹立了共青團組織適應時代潮流、貼近青年群眾的形象,也縮短了與青年之間的距離,提高了引導青年工作的到達率和共青團組織了解、服務青年的針對性與有效性,增強了共青團在青年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相關焦點

  • 凝聚在鮮紅黨旗下——湖南理工學院實施優秀青年團員「推優入黨...
    凝聚在鮮紅黨旗下——湖南理工學院實施優秀青年團員「推優入黨」紀實湖南日報記者 餘蓉 通訊員 田夏 「在校期間的學習成長經歷,給了我紮根雪域高原的能力和勇氣。」9月25日,2016年畢業於湖南理工學院音樂學院、現任職於西藏自治區波密縣玉許鄉人民政府的董寧寧,在黨旗下莊嚴宣誓,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畢業那年,參加了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的董寧寧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了「西部計劃」。
  • 廈門市與集美區僑聯青年委員聯合走訪僑企
    廈門市與集美區僑聯青年委員聯合走訪僑企
  • 凝聚起堅不可摧的民族精神
    中華民族從這一天起,全面凝聚起強大的民族精神,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最終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回望歷史,中華民族在全民族抗戰的偉大歷史進程中,形成了偉大的抗戰精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的必勝信念。
  • 合肥瑤海區七裡站街道:「三個聚焦」深化黨建帶團建凝聚青春力量
    七裡站街道以黨建帶團建為原則,積極推進區域化團建,在「兩新」組織、新興青年群體持續發力,嚴格按照程序,成立閩商國貿黨委和藍鯨灣團委,在「合」上強共建,在「新」上謀實招;並組建四支青年志願服務隊,既「紅心」青年志願服務隊、「秋實」青年志願服務隊、「益起行」青年志願服務隊、新時代文明實踐青年志願服務隊,共吸納企業青年骨幹20人,大學生特長志願者11人,積極組織開展青年志願者培訓,不斷增強團組織的樞紐功能
  • 青年大學習第九季結束啦!團團帶你來複習!
    青年大學習第九季結束啦!團團帶你來複習!>新的一周就從青年大學習開始吧!為了幫助大家進一步溫故知新,我們專門製作了青年大學習「制度自信」專題合輯,方便大家收藏、學習。
  • 兩百多名溫州青年「海外宣講」 傳播中國好聲音 凝聚海外溫州力量
    溫州是著名僑鄉,有近70萬溫州人在全球131個國家和地區發展,其中華僑青年的佔比很大。為面向海外僑青年做好理論宣講工作,去年以來溫州創新推出「青年海外宣講團」,將中國好聲音、溫州好故事傳播地更遠、更廣。
  • 愛上我的團|從「浙」裡起步,擔「教育」使命,展青年作為
    02不忘歷史,牢記使命在2020年浙江師範大學團支部風採展示活動中,小教183班團支部通過詩朗誦、表演等多樣化的表現形式,展現了「歷史不容兒戲,青年須有為」這一主題。我們要綻放青春,迎著東方的朝陽,共同譜寫華夏更加璀璨的詩篇。這次精彩的支部微團課表明了支部正視歷史、勇擔時代使命的決心。
  • 網際網路+背景下80、90後青年員工思想動態與工作積極性提升研究
    在此背景下,青年員工的價值觀念、行為方式都在發生變化,各種矛盾和問題顯現,員工思想建設和工作積極性提升面臨著新的挑戰。為分析掌握廣州供電局青年員工主流思想傾向及工作訴求,為企業管理決策提供參考依據,廣州供電局組織發起了本次「網際網路+背景下80、90後青年員工思想動態及工作積極性現狀」調研活動。
  • 格非先鋒小說代表作《敵人》《邊緣》《欲望的旗幟》重新出版
    □半島記者  孟秀麗2020年3月,浙江文藝出版社重新出版茅獎作家、「先鋒小說五虎將」格非先鋒小說代表作《欲望的旗幟》《邊緣》《敵人》,在當下的時代語境中,這三部中國當代文壇的經典作品也許會帶給讀者新的思考。
  • ...誓詞凝聚力量 ——五市法院司法警察大隊集中觀看中國人民警察...
    【法院動態】以警旗指引方向 用誓詞凝聚力量 ——五市法院司法警察大隊集中觀看中國人民警察警旗授旗… 2020-09-07 16: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堅持黨建帶團建 促進基層黨團組織共同發展
    園區內服務保障團隊多、工作人員來源廣,我們在園區各片區場館和業務條線建立了20個臨時團委和近400個基層團組織,特別是在165個不具備建黨條件的團隊也實現了建團,覆蓋了近600家服務保障團隊,把來自不同地區、不同領域、不同行業的2萬名團員青年凝聚在團組織周圍。
  • 團嘉興市委書記張錫鋒一行來平調研青年人才工作
    5月19日下午,團嘉興市委書記張錫鋒
  • 我講脫貧攻堅故事——中國聯通青年志願宣講團側記
    有這樣一支90後青年志願宣講團,他們的身影活躍在「凝聚聯通力量 共築全面小康」——中國聯通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工作匯報展現場,他們用青春之聲為參觀者講述展覽背後的扶貧故事,向總部及子公司各單位參觀者宣傳中國聯通扶貧實踐與成效。2020年10月至12月,宣講團陸續為在京各級黨、團組織和外部來賓宣講122場,服務3000餘人。
  • 凝聚青春力量 建設模範機關——貴州省直機關工委青年理論學習小組...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花維竺)為進一步激勵青年幹部爭當「三個表率」,在建設讓黨中央放心、讓人民群眾滿意模範機關中凝聚青春奮鬥的力量。近日,省直機關工委青年理論學習小組組織開展了「創建模範機關」專題研討座談會。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 青春之聲|團十八大代表燕蕾:鄉村振興戰略 呼喚有志青年走在前列
    聽聽團代表們怎麼說。團十八大代表、山東省商河縣白橋鎮扶貧辦科員、團委書記燕蕾表示:「作為一名基層農村的共青團幹部,如何發揮共青團的作用,激發廣大青年幹事創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更多優秀的青年,能夠更好地服務農村、發展農村、留在農村。這是我在一直在思考的。前段時間,山東編制完成了鄉村振興戰略計劃,圍繞五個專題做了專門的部署。
  • 旗幟直噴印表機,廣告旗幟直噴列印方案
    旗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都可以隨處可見,一些企業搞活動都會在馬路邊上插著他們公司廣告的旗幟、在沙灘上的一些沙灘旗還有學校運動會上的一些班旗等等,所以所旗幟的運用是非常廣泛的。那麼這些旗幟上面的圖案是怎樣印上去的呢?會不會很容易掉色?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了一種色牢度高、綠色環保的旗幟直噴方案。
  • 上海六大戲曲院團青年演員同臺展夏訓成果
    上海六大戲曲院團青年演員夏訓三伏的成果今晚在上海大劇院華麗呈現。由上海戲曲藝術中心和所屬京、昆、滬、越、淮、評彈等六家院團舉辦的「不負韶華——2020年上海戲曲院團夏季集訓展演暨『戲·聚精典』演出季」今晚在上海大劇院拉開帷幕。演出季首次聚焦青年演員,以連續四場演出呈現六家院團夏季集訓的成果。通過集訓和演出,中心和所屬院團積極促進青年戲曲人把德藝雙馨的人民藝術家作為奮鬥目標,以昂揚的精神、精湛的技藝和優秀的作品為青春喝彩,譜寫戲曲藝術傳承與創新發展的新篇章。
  • 國際青年冰雪體驗營在京舉辦 國際志願者項目發布
    中新網北京12月12日電 (記者 杜燕)今天,記者從共青團北京市委員會獲悉,由共青團北京市委員會主辦的「上冰雪 迎冬奧」第四屆國際青年冰雪體驗營在京舉辦,來自40個國家的國際青年代表在為期兩天的冰雪體驗營中開啟滑冰初體驗。
  • 20位青年組戲團,長峪城村社戲終於有了傳人
    但是近年來傳統社戲傳承困難,前些年,戲團只剩下一些七旬老人在堅持,面臨失傳。面對難題,戲團發出呼籲:「老傳統不能斷在我們手裡」。如今,終於傳來好消息,長峪城村社戲不僅申請上了區級非遺,而且吸引了20多位青壯年組成了一支青年戲團。年輕人如何接納老傳統、愛上社戲,又將如何發展傳承?來聽聽他們的故事。
  • 我的世界旗幟怎麼製作 旗幟的製作教程分享
    我的世界中旗幟是需要羊毛和木棍來製作合成的,合成方法是用6個羊毛和一根木棍,羊毛在上,木棍在下,白色的羊毛合成的是白色旗幟,其他顏色的羊毛合成的是其他種顏色的旗幟,可以通過染料、骨粉甚至凋零骷顱頭等物品來製作各種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