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的網友文化水平是越來越高了,個個都是哲學家,每天都在討論「人類的本質」這樣宏大的議題。
繼人類的本質是複讀機、鴿子精、真香怪、六學家後,最近沙雕網友們又有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他們聲稱,人類的本質是檸檬精。
可能好多人都不明白「檸檬精」是什麼,但藉助另外一個水果的名稱,大家就都懂了:
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但這句古老的俚語由於時代局限已經不再適用了,畢竟葡萄如今已經不再酸了。
而檸檬則成了當之無愧的「酸」水果代表,於是網友們用「恰檸檬」來指代自己「酸了」。(恰=吃)
用法也很簡單,大家因為嫉妒其他人做自己羨慕的事,因此自己有了嫉妒的想法和心情;
於是自己忍不住說一些酸溜溜的話,這時候大家就會說一句「我酸了」「我恰檸檬」。
而這個梗又趕上了emoji文藝復興的大潮,於是「我酸了」就變成了「我了」。
檸檬精們羨慕別人的甜蜜的愛情,羨慕別人優秀的男/女朋友:
刷到別人甜蜜的愛情故事,不用幹別的,就完事兒了
看到好看的小姐姐,被美呆之餘,也恰了一口生檸檬,酸得不行
檸檬精都有一種自虐心態,喜歡看別人秀恩愛後暗暗自。微博還有檸檬精發起了吻照大賽,又自虐又羨慕:
看到評論區別人家的男朋友,也酸的不行,只能瘋狂恰檸檬:
可能又有人說了,這不就是「槓精」「嫉妒狂」嗎?
還是有一些不一樣的。
槓精和嫉妒狂,並不認為自己在嫉妒別人,他們無所不酸:
酸別人賺錢,酸別人賠錢,酸別人談戀愛,酸別人生小孩;去世了要被酸,做好事要被酸,連分享個帖子也要被酸…
這在寶島臺灣有個更準確的說法「酸民」。
據偽基百科的描述,酸民們一方面忌妒他人的生活,一方面又厭惡自己的存在,所以不管是什麼事情都要找理由來酸一酸。
「酸民」有一套經典的話術:
1、這東西哪裡好了?2、這有什麼好吹的?3、我上我也行啊!只不過…
嫉妒、羨慕、不屑、憎恨,這些情緒混雜在一起,就成就了酸民。
但,檸檬精和「酸民」還是有區別的。
酸民無法意識到自己在嫉妒,但檸檬精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他們能意識到自己在嫉妒的。
檸檬精的覺察力很高,自制力也很高,明明知道嫉妒不好,不想嫉妒別人;
但是看到了別人好的一方面,自己又很難忍住冒出嫉妒的感覺,甚至隱隱地安慰自己——對方這麼光鮮,肯定也有不如意的地方。
不甘心、不服氣卻又深深地自責,於是這些感情化為一句自嘲式的句子:
我了。
所以,酸民是純粹的嫉妒,而檸檬精只是一種自嘲。
有人還給檸檬精總結了一套完整的教程:
第一步:
在某一天,突然意識到自己開始嫉妒別人,發覺自己成為檸檬精。
第二步:
雖然成為檸檬精,只能給自己徒增煩惱,但真正要解決問題,還是要提升自己。
可是內心的懶惰和思考的局限,又讓自己找不出解決方案。
只能繼續當一隻檸檬精。
第三步:
一旦發現自己開始對身邊朋友恰檸檬後,又開始糾結起來:
我明明不是那種善於嫉妒的人啊?我為什麼不能高高興興恭賀別人?我為什麼這麼小氣、自私?
我怎麼這麼陰暗?難道我只希望別人都比我差嗎?
隨後為自己褻瀆純潔的友誼而暗暗自責,意識到自己品行的低下,進而產生自卑情緒。
第四步:
於是,最終你成為羨慕別人卻又厭惡自己羨慕別人的檸檬精,複雜而又掙扎。
檸檬精也不是誰都會酸。
按說,這種所有人都豔羨的時候,檸檬精應該集體出動了吧?
但並沒有,檸檬精的邏輯是:這種差距過大的酸不起來,根本沒有勇氣去酸,只想去抱學霸的大腿。
就像沒人會嫉妒英國女王的權勢,也沒人嫉妒馬雲蓋茨的財富,我們頂多會羨慕一下。
檸檬,只對伸手可及的人和事吃。
其實每個人,大概從小到大都是檸檬精,只不過最近終於有一個詞來概括我們了。
微博網友@片段窒息 曾說過:
從小到大都是檸檬精。天天酸。學習好的被老師誇的;學習差但很酷的;人緣好當班長的;人緣差精神獨立的;比我好看的小姑娘;沒我好看但學習好的小姑娘;比我有自信的;沒有有自信但又其他特長的
網友@猴猴猴猴猴紙 評價我們的這句話也很精準:
有那麼一批小朋友吧,上學的時候乖乖巧巧,不遲到不早退,沒有早戀沒有打架翹課,每天看起來可用功努力了,結果人家學霸談著戀愛上清北,初中輟學的同學們也做生意發了財。只有這批小朋友,高不成低不就,再往上也考不上,一技之長也麼的,嘴又笨人自閉外加社恐,只能每天刷著微博看著沙雕網友哈哈哈。
小時候,我對著爸媽口中的隔壁小孩恰檸檬。
現在網際網路發達了,社交網絡的首頁上,感覺每個人都身懷絕技、出手不凡。
這時候,我們酸的更真實了。
感覺首頁都是海外學霸、國內富婆、京城少爺、飯圈皇帝、舔到最後應有盡有的舔狗、抽獎抽包開盤歐皇、顏值高聲音甜的美少女…只有我是個又窮又醜又掛科的非酋廢宅(@若月佑美的阿語)
其實誰又想當檸檬精呢?誰又不想當檸檬精眼中羨慕的對象呢?
沒人想這麼酸,沒人願意嫉妒別人,尤其是對周圍的朋友、同事、同學。
可是面對現狀,一直讓理性佔領高地也沒那麼容易。
所以,年輕人自嘲檸檬精,其實是一種無能為力的痛苦:
我知道嫉妒很不好啊,但是我心裡又真的很羨慕,除了發發表情包自嘲一下自己的無能為力,在網上跟別人找找認同,我又能有什麼辦法呢?
不過「恰檸檬」「我酸了」這種說法,大家也都用來自嘲,大多時候也就一笑而過了。
生活中真正為了一己之利而嫉妒別人、憎恨別人的人只為招人討厭。
現實中,遇到一個能夠分享快樂的人已經夠不容易了,如果是不會嫉妒你、不會嘲笑你,只是因為你高興而為你高興的人則是難上加難。
檸檬精不是壞人,雖然羨慕別人,但我們都懷著對對方最美好的祝福而羨慕。
比如檸檬精中的「酸甜檸檬精」種類,用來形容被別人的浪漫愛情甜到,又不禁產生醋意的複雜心情。
檸檬精雖然嘴上說著「我好酸啊」,但每當看到一個檸檬精成功脫單,檸檬畢業後,心裡想的還是「帶上我的祝福,滾!」
檸檬精是一種深深的自嘲,自嘲到最深處,就是把自己嘲為柚子精:
只是自嘲是遠遠不夠的。
既然大家已經明目張胆地羨慕別人了,那就更應該朝著自己羨慕的方向前進呀!
既然葡萄都能變甜,誰說檸檬不能有朝一日也變成甜水果呢?
最後,以一份檸檬精的2018年總結作為結尾。
這是網友@十級退堂鼓表演者 還模仿雲音樂的年終總結寫的:
2018年 你一共酸了16823次你酸的風格成謎 有時候只是看到就不自覺酸但你熱愛分享,每一個酸字裡都充滿了你的嫉妒之情你在各大平臺最多的詞是「我酸了」「檸檬人哭了!」「嗚嗚嗚我酸了!」「檸檬精就是在下。」12月5日一定是很特別的一天這一天你看了別人甜甜的聊天記錄和日常347次這一年有169天你都酸了在所有的詞中你對檸檬最專一但你也有高冷的一面你學會了使用「帶著我的祝福滾」擴充了你表達嫉妒的詞彙看完年終報告 歡迎來到一酸一遇在14億人中 遇見和自己檸檬屬性相似的人是一件美好而幸福的事匹配中匹配成功,即將一對一語音聊天「我酸了,你呢?」「我恰檸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