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團團賺憑什麼把人耍得團團轉?套路全揭秘 就是賭你貪便宜!

2021-01-20 海峽網

「真的沒有想到會被騙。」劉萍(化名)緊咬了下嘴唇,雙眼盯著手機屏幕愣神,手機裡通過微信公號轉帳充值的5000元現金加油卡,如今或許已變成一組數字

劉萍掉落的「騙局」,始於一家名為「福州團團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企業。(以下簡稱「團團賺」)。


今年3月以來,「團團賺」通過媒體廣告、舉辦活動及教育機構合作推介等線上線下模式,迅速聚集人氣,在微信朋友圈「病毒式」的擴散,掀起一股眾人參與的「淘金」遊戲。

這家曾被監管部門列入經營異常的公司,事發前未能引起人們的警覺。12月23日,這場聲勢浩大的全民「遊戲」,最終在大批受害者前往福州各領卡點被告知無法兌現,隨即傳出老闆跑路、歸案的聲浪中停息

目前,福州臺江公安分局經偵大隊以「非法集資」對此事進行立案調查,犯罪嫌疑人林某也已到案,案件尚未披露最新通報

12月23日下午,劉萍(化名)前往福州市區華林路未名教育機構領卡點,眼前的景象出乎她的意料,領卡點的辦公室擠滿了人,屋內凌亂不堪,混亂中有人告訴她,「趕緊報警,老闆跑路了。」


今年11月,劉萍通過「福州團團賺」微信公眾號,在朋友圈累計投入5000元購買7折中石油油卡,當天正是通知領取的時間,領卡點未能兌現承諾,隨即傳出老闆「跑路」的傳聞。


當日下午3點左右,傳聞已被證現實,涉事老闆歸案與劉萍一樣,匆匆趕來的李春(化名)被堵在樓梯口。在兌卡點,一名男子與保安發生肢體衝突,「吵著就扭打起架來,兩人嘴角都打出血了。」李春回憶,領卡處的教育機構負責人被圍堵在辦公室,趕來領卡的人越來越多,現場變得擁擠混亂。


「擋都擋不住了,太亂來了。」事發至今,未名教育員工李福(化名)仍對當時的場景感到震驚,衝突後隨即引發了另一場「搶奪」。他回憶,儘管當天有數名保安維護秩序,一些受害者已經變得不理智,混亂中,有人開始摔凳子,有人衝進前臺、辦公區,偷偷抱走了電腦、教學用具等物件,「連辦公室的一瓶膠水都拿走了。」


事後,未名教育負責人王飛接受記者採訪稱,當天機構內的2臺辦公電腦、5臺投影儀及5臺保暖器都被人拿走,被拿走的物件累計價值在5萬元以上,此事已報案。「現在說這些也沒用了,公司品牌損失是沒法用錢計數的。」王飛稱,此前經朋友介紹認識團團賺得老闆,雙方互換廣告資源宣傳品牌,機構場地代為發卡。事發前一天,自己已安排好明日發卡事宜,當天卻被「團團賺」告知領卡延期,「我們也是沒有想到」。

針對「團團賺」事件,

福州鼓樓未名教育培訓中心曾發聲明

稱與「團團賺」為兩家不同的法人單位,各自擁有獨立法人,二者無法律上的直接關係;而此次打折購買油卡、購物卡的活動為「團團賺」開展的營銷活動,福州未名教育藉此活動進行品牌推廣,具體事宜皆由團團賺操作並負責,而此次活動的資金所得均進入「團團賺」帳戶,未名教育僅為本次活動的領取點。

下午5點多,華大派出所介入,這場「搶奪」風波宣告停止。圍堵的教育機構漸漸恢復平靜,

「受害人」組建微信群維權,陸續前往臺江經偵大隊報警。

當日,記者在「臺江團團賺某群」微信群,人數迅速滿500人上限,而「鼓樓團團賺某維權群」也立即突破450人,有人又組建了一個2000人QQ群。這些「受害者」大多是福州本地,甚至不乏來自長樂、連江等。多數人稱,通過「團團賺」線上線下活動,購買的油卡從1000元到幾萬元不等

」團團賺「工商記錄裡,曾被列入經營異常

今年9月至12月期間,眾多受害人通過「福州團團賺」微信公眾號,參與現金充值兌換折扣卡的活動。記者查詢發現,該微信帳號主體為「福州團團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團團賺」),公司官方微博認證為「超人洗車」,記者未能在網站查詢到其官方網頁。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記錄顯示:

福州團團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2月10日,經營範圍涵蓋計算機軟硬體、電子產品的開發以及技術諮詢、技術轉讓、技術服務;計算機系統集成;網絡綜合布線;企業形象策劃、禮儀慶典服務、文化交流活動策劃;會議及展覽服務等項目。

相關記錄顯示,法定代表人為林清的「團團賺」擁有兩名股東,由林清出資140萬,另一名股東吳瀟出資60萬,共計200萬。其中,吳瀟任監事,林清任執行董事兼總經理。

通過進一步查詢該公司工商資料,記者電話聯繫了公司實際註冊人林某。林某稱,2015年經朋友介紹認識了林清,當時,林清請他幫忙註冊「團團賺」,但自己對公司的經營現狀並不清楚。「他資金鍊出問題了。」林某稱,起與林清本人平時接觸不多,「事發打他電話打不通了,現在也說不清什麼情況。」

記者查詢發現,「團團賺」原始註冊資金為200萬,今年4月註冊資金變更為3000萬,經營範圍變更則增加了「對金融業的投資諮詢」一項

此外,該公司登記註冊時企業通信地址也發生了變化。工商記錄顯示,公司原地址福州市鼓樓區安泰街道鬥東路12號聯建新村1#南樓六層604-2室單元,實際上,該公司辦公場場所已搬到福州臺江區曙光路宇洋中央金座34樓。事發後,記者曾前往該公司位於臺江區的辦公地點,辦公區域已人去樓空。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1月28日,安泰市場監督管理所抽查「團團賺」,通過登記的住所(經營場所)已無法聯繫。緊接著,今年12月1日,福州市鼓樓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將「團團賺」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儘管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事發前,「團團賺」公司的微博、微信及線上線下的宣傳推廣一切都照常運營。

事實上,「團團賺」線上線下的大力推廣,此前也曾引發質疑。

今年10月,福州當地媒體曾介入報導,提醒「團團賺」團購活動存在風險,當時一名「團團賺」員工接受採訪時回應稱,活動沒有問題,兌換的折扣卡都是以內部價得到優惠。

不過,「團團賺」宣傳的折扣卡超市和加油卡公司則進一步回應媒體稱,未與團團賺有合作關係,指明不可能給出這麼低的折扣力度。

「團團賺」曾發聲明對網上質疑」闢謠「。

11月28日,網友「流失的小溪」公開發微博質疑「團團賺」模式,兩天後「團團賺」迅速在官方微信中發聲明稱,網友發表的微博並非事實,純屬惡意攻擊,表示將保留法律追究。同時,該聲明稱,活動真實有效。

不過,相關質疑最終淹沒在一片喧囂中,未能引起人們的警覺

記者登陸「團團賺」微信公眾號,其頁面顯示「全民大作戰」「超人洗車」「百人大團戰」等線上線下活動推廣,兌換購物卡、加油卡,折扣力度在7.1折,只要通過簡單註冊微信轉帳即可參與兌換。

在低價、折扣誘惑之下,多數的受害者往往無力抵抗。9月份,劉萍首次接觸「團團賺」,在她的微信朋友圈裡,位朋友在微信圈曬出花1000元充值「團團賺」領取的1400元購物卡,此後不斷有人在朋友圈轉發活動連結。「還有些心動,誘惑力確實大。」劉萍關注時,活動已經截止,「人數有限,當時還後悔沒趕上。」

11月「團團賺」的微信線上活動,劉萍通過微信轉帳買進第一筆1000元油卡,隨著這場遊戲的深入,折扣力度越發加大,劉萍身陷其中,通過朋友圈轉發助力、群發等方式,在連續追加4次單筆1000元後,累計計投入5000元。領卡時間,被安排在20個工作日後。

「當時沒在意,沒打算退錢。」劉萍說,曾有人提醒她退錢,不過早在今年3月,她注意到

「團團賺」開始投入大量廣告,在福州某電視臺、電臺及報紙等廣泛宣傳造勢,「打那麼多廣告,應該不可能有假。」

「很常見的模式,就是為了圈錢。」一位業內人士分析,「團團賺」模式類似「P2P網絡投資」,通過打廣告媒體宣傳造勢,與機構合作等模式增加可信度,前期以低價購買折扣卡,都給予兌現,當購買人數和金額到達一定程度,隨即發生公司資金斷裂或許跑路事件。

12月23日,領卡的日子,劉萍的希望最終落空。同劉萍一樣,大批受害人前往領卡點被告知無法兌現,隨即傳出老闆跑路、歸案。這場全民參與的「遊戲」,最終在一片喧囂中停止。

海峽網記者:賴志昌

相關焦點

  • 福州「團團賺」如何把人甩得團團轉 揭幕後事件
    劉萍掉落的「騙局」,始於一家名為「福州團團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企業。(以下簡稱「團團賺」)。今年3月以來,「團團賺」通過媒體廣告、舉辦活動及教育機構合作推介等線上線下模式,迅速聚集人氣,在朋友圈「病毒式」的擴散,掀起一股眾人參與的「淘金」遊戲。這家曾被監管部門列入經營異常的公司,事發前未能引起人們的警覺。
  • 預購打折油卡卻領不到 「團團賺」公司讓人團團轉
    福州新聞網12月24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李志波 文/攝)昨日,多名市民向福州晚報反映,他們向「福州團團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預購的洗車卡、油卡和購物卡都領不到了,他們還懷疑「團團賺」老闆攜款潛逃了。  先10元上門洗車 再賣打折油卡  市民徐先生告訴記者,今年初,他刷朋友圈時看到福州有家叫「團團賺」的公司提供一種叫「超人洗車」的上門洗車服務。「當時第一感覺就是方便,很有好感。」徐先生詳細了解了這種上門洗車服務後,立即預約了一次洗車服務。  「上門洗車服務很好,而且很便宜,一次才10元。」
  • 傳統保險代理人遭遇事業寒冬,你選擇「團團轉」還是「團團賺」?
    說到這個職業,很多人可能都不陌生,在大家的印象裡他們總是奔波在見客戶的路上,但是這半年不能出門,沒辦法見客戶,就沒辦法出單,也就沒有經濟來源的日子,讓他們犯了難的同時也暴露了傳統線下保險代理人的局限性。
  • 好友助力7折買卡「團團賺」疑行騙 福州有多人花錢參與
    閩南網12月24日訊 朋友助力團團賺活動,可以7折買購物卡和加油卡?昨日,福州臺江江濱路58號永恆商廈未名教育臺江校區門口,不少應約前來的市民失望了,被通知無法發卡,原因不詳。臺江警方昨日證實,臺江經偵大隊已立案調查。
  • 這隻被人耍得團團轉的大蟲子,到底是啥?
    視頻裡有個腿很長的黑蟲子,身體扁扁的,有一對很長的鉗子,然後……被人耍得團團轉。一副可憐的樣子,還挺招人喜歡的:「人類什麼的最邪惡了!!!」 這個視頻應該是來自Youtube用戶pearse67這種蟲子是什麼?它叫「無鞭蠍」。
  • 懶賺寶「團團賺」模式,引發關注
    其實不用顧慮這麼多,懶賺寶可以給你更低的優惠,還能讓你獲得返利。懶賺寶的出現就是為了能夠為用戶提供優惠,讓他們以較低價格獲得想要的東西。它的「團團賺」模式,提供百億補貼,新人專場更是能穩賺150元現金更有紅包團等你發現,吸睛十足 。百億補貼,能幫助你買到低於市場價的超值商品,還會在開團後,給你的每次參團提供至少1元補貼金。
  • 「團團賺」2.0來嘍,增添了哪些新玩法?快進來
    ,「團團賺」是集拾生活的又一力作!  目前「團團賺」經過半個月的試運營,結合市場的需求和反饋,集拾生活運營團隊持續優化和創新,升級版2.0,來了!拼團新玩法等你解鎖!平臺不定時的上架拼團。 如果你也想多多中單,有個小技巧,那就是多分享,多參團,能有效提升帳戶權重,增加中單機率。 拼團分兩種形式,一種是時間團,一種是人數團。時間團是平臺設定好了成團時間,不管有多少人參團,都會到點公布中單者。人數團是達到設定人數就成團,人滿就公布中單者。
  • 點融網發布「團團賺」季報
    9月17日,P2P平臺網站點融網發布「團團賺」季報。截至9月15日,即點融網發布「團團賺」三個月的時間內,已有9128名投資者加入「團團賺」,投資金額超過1億元,月複合增長率高達134%。
  • P2P加入"寶寶"混戰 「團團賺」收益率超餘額寶
    7月17日,點融網就順勢推出最新產品團團賺,收益率最低可達7%。  據悉,「團團賺」是點融網的一項重要的技術創新,通過投資團團賺,就算是完全不懂P2P投資知識的P2P新手,只需要購買「團」,也能將他的資金分散到幾千甚至上萬個標的裡,實現完全的分散。  在產品分類上,點融網的「團團賺」分為「新手投資團」、「高手投資團」和「VIP投資團」三款產品。
  • 第五人格魔術師是團滅機器?學會帽子戲法,把屠夫溜得團團轉
    第五人格中的魔術師因為自身特質,救援的時候要花費比別人多60%的時間,很容易造成團滅的現象,也被稱之為「團滅發動機」。尤其是在魔術師秒倒的時候,更容易造成團滅的現象,但其實只要將魔術棒研究透徹,完全就可以避免這個問題,下面一起來看看魔術棒的妙用吧。
  • 和狗長大的狐狸學了一身狗本領,能把德牧耍得團團轉,逆天了
    別看德牧長了一副粗獷模樣,但它其實是個實打實的大暖男,它總是由著狐狸的性子,表現得就像個大哥哥,處處都讓著狐狸。可能就因為這樣,狐狸和德牧的感情特別好,把一切都看在眼裡的女主人,突然萌生了一個想法,那就是要不試試就像訓練狗狗一樣,訓練一下狐狸?
  • 輕信網約車司機能撈人 蘇州孕婦被騙得團團轉
    有詐騙經歷的顧某將急於「撈人」的懷孕婦女小娟騙得團團轉。  3月的一天,懷孕婦女小娟打網約車外出辦事,在車上打電話與人討論她男友被關在看守所,想託關係將他「撈出來」。顧某聽了便對小娟說他認識浙江商會的「楊總」,有辦法找人把小娟男友撈出來。幾天後,顧某打電話告訴小娟說找到一個「周局長」,要花五六萬才能撈人」。於是小娟通過微信分3次先給顧某轉帳了2萬元。
  • 主人被哈士奇耍得團團轉,鄰居還以為他虐狗!真的太冤了
    Wilson的主人,更是被它玩得團團轉!每天上班時間院子裡都沒人看著,擔心Wilson一隻狗待著會出意外,因此每天早上主人總是不厭其煩,費盡心思把Wilson帶回屋裡。誰知道,卻被鄰居誤以為他在虐狗。每次主人想逮住Wilson的時候,它總是特別興奮滿院子亂跑,時不時還停下來等主人,一副「小樣兒你鬥不過我
  • 不孝子女又出「新花樣」,老人沒有防備之心,還被哄得團團轉
    「百善孝為先」禮儀之邦的我們更注重傳承孝道,小時候家長撫養子女,等到他們老了,就換做子女贍養老人,沒有善心一個人也不會有太多成就,即便事業風生水起,也會被人指著說是「不孝子」,但有些子女總和父母「耍花樣」,比啃老還可恨,老人哄得團團轉,完全沒有防備心全權信任子女,在別人眼裡看似幸福,但長路漫漫
  • 賭王何鴻燊:我從來不賭,只做開「賭場」的人!
    2 賭王從不賭既然是賭王,那麼何鴻燊賭技如何?有一本書的名字可以回答這個問題,它就是賭王的傳記——《不賭就是贏》。在對待賭博的問題上,何鴻燊的態度一向很明確,「不賭為贏」,用其接受電視臺採訪的原話來說是,「我一向勸人賭博當是一種玩耍、娛樂,千萬不要過分賭,因為你過分賭未必有得贏,因為我是抽水的,但是人們不聽。
  • 「人貪4樣,一生白忙」,貪心不可取,尤其這4種東西勸你莫貪
    在我們身邊,流傳著不少朗朗上口卻又讓人印象深刻的告誡,好比如「人貪4樣,一生白忙」。這句話從字面上就很容易理解,我們常說「貪」字最後得一個「貧」,適當的貪心,能提高我們進取的動力,但過分的貪心會使得我們變得一無所有。老一輩流傳下來的處世哲理,看似很普通,但是它卻字字珠璣,句句肺腑,給我們指引出一條明路來。
  • 「揭秘」人臉搜索軟體割韭菜賺錢的套路
    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今天小雲就跟大家揭秘一下人臉搜索軟體割韭菜賺錢的套路。 這篇文章的靈感來自於我看過的一篇軟文,是一個情感大V接的廣告,目測廣告費5W以上。發文半小時左右,4萬多閱讀,後期小雲沒有持續關注,就沒有看到最終的數據。
  • 六月李易姐弟戀情牽十年 笑虧:不再被騙得團團轉
    蕭雅玲/臺北報導 六月與李易相差7歲,兩人結婚至今依然覺得「姐弟戀」不錯,日前上《11點熱吵店》分享婚前曾交過大10幾歲的男友,被對方言語騙得團團轉,後來與李易談戀愛就不一樣,她從「弟弟」的說話語氣,即能分辨出是不是在說謊。
  • 贈臺大熊貓「團團圓圓」赴臺之路有多遠(組圖)
    第1頁:兩小無猜 臥龍深山相依相戀 第2頁:令人稱羨 大熊貓飼養員工作揭秘   兩小無猜,臥龍深山相依相戀;遙望臺灣,春去春來又是一年。一天天成長,一天天等待;團團和圓圓,何時去臺灣?大熊貓去臺灣的路還有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