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240個子孫,無一個敗家子:若想子女成龍成鳳,謹記這5句話

2021-01-10 詩桃教育

「勤儉,治家之本;和順,齊家之本;謹慎,保家之本;詩書,起家之本;忠孝,傳家之本。」

曾國藩大家都不陌生,被譽為「晚晴四大功臣」的他,才能無限。曾國藩家族兩百年來「長盛不衰,代有人才」。其240個子孫後代中,無一個敗家子,靠的就是其獨創的家教理論和自成一派的曾氏家風。

1、勤儉,治家之本

俗話說:「成由勤儉敗由奢」,曾國藩治家,沒有什麼過人之處,秉持的也不過是「勤儉」二字,他在《曾國藩家書》中曾提到過這樣的治家之道:「第一,貴兄弟和睦;第二,貴體孝道;第三,要實行勤儉二字」。他還有一個「十六字箴言」,曰:「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

曾國藩將「勤儉」二字淋漓盡致地運用到了治家的全過程,生活上要求家人不許坐轎、不許使喚差人,撿柴做飯等事情更是家人親力親為;飲食上曾國藩從不講究,每餐堅持蔬菜一品;穿著方面更是清簡,鞋襪都是自己的妻子女兒縫製的。

曾國藩所持「勤儉」二字,終身不渝,由此,他一生官運亨通,曾氏家族也奇蹟般避開了「富不過三代」的宿命。

2、和順,齊家之本

所謂「家和萬事興」,曾國藩對於「和順齊家」之道,也有一番獨到的認知,他說:「立身之道,內剛外柔;肥家之道,上遜下順。不和不可以接物,不嚴不可以馭下。」

曾國藩全家兄弟姐妹共有9人,他是長子更要以身作則,對兄弟竭力地以德去愛護,而不是姑息縱容,從不計較個人的得失榮辱,而是以家族為重。

作為儒者模範的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挽救大清王朝於風雨飄搖之中,而這一切的基礎都在他日常的「齊家」之道中,可謂是「家齊而後國治」的典範。

3、謹慎,保家之本

曾國藩認為:「謹慎是為人處世的第一等功夫」。

曾國藩升官職之後,家族中行事簡約,簡樸不奢華,這其實不僅是他勤儉慣了,更是行事的一份謹慎和不張揚。

曾國藩時常強調,一個人越是鼎盛的時候,越是要收斂謹慎。

曾國藩深知「高處不勝寒」和「功高蓋主」的道理,人如果太得意了,禍事很可能馬上就來了。正是靠著這份謹慎,這份不居功自傲,曾氏家族才得以長久保存且盛而不衰。

4、詩書,起家之本

曾國藩非常重視對子孫後代的文化教育,他甚至舉例說,老家的那些大賢大儒,並無功名,但是卻活得怡然自得,聞名鄉裡。他還鼓勵兒子說:「餘不願為大官,但願為讀書明理之君子。」

在讀書上,曾國藩自己也是一個表率。不管他每天有多忙,每天讀三頁書是他雷打不動的習慣,即使是在軍中也堅持每日讀書。

在曾國藩的家書中,也有許多內容是教導弟妹子孫要謹守家族的「耕讀」傳統,在「半耕半讀」的家風中,曾國藩自身逐漸成長為一代大家。正是因為有詩書之教,所以曾氏後代人才輩出。

5、忠孝,傳家之本

曾國藩有一句名言:「寶貨用之有盡,忠孝享之無窮。」

俗話說:「自古忠孝難兩全」,但是這句話在曾國藩身上,卻失效了。

曾國藩是個十足的大孝子,十分重視孝道文化,同時他還認為孝是處理好家庭關係的重要法則,是家庭和睦祥瑞的重要因素。

對國家來說,他是一個大忠臣。曾國藩對國家可謂盡職盡責、盡心盡力,把國家之事當作自己的事來對待。他曾說:「凡辦大事,須視如己事。將來為國為民,亦宜處處視如一家一身之圖,方能親切。」

正是由於曾氏家族恪守忠孝之道,才使得其兄弟子侄在長期的宦海浮沉中相互照應、榮辱與共,並能在家國大義面前保持清醒的頭腦,從而保證了家族的長遠發展。

曾國藩就是因為深知這裡面的智慧,才得以能在旦夕禍福的官場站穩腳跟,更讓自己的家族長久不衰,延綿後代。曾國藩一開始就是普通人,之所以能成為千古第一完人,靠的就是智慧和腦子!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於曾國藩的智慧,不妨看看這本《曾國藩全書》。涵蓋了曾國藩的經典著作,以原文+譯文+評價的方式,呈現曾國藩的智慧,助你更輕鬆讀懂曾國藩!

清代才子紀曉嵐不僅熟讀此書,更是到了「倒背如流」的程度,每每機智過人、妙語連珠。曾國藩自己曾說:「每當夜深人靜時,翻翻此書,細細品味。」

精裝版,現在只需要59元,一杯咖啡的錢,就能受益終生!無論是自己讀,還是送給朋友,都是非常有價值的!

點擊下方學習曾氏家族綿延數代的傳奇

相關焦點

  • 真正聰明的父母,教育子女,都懂得這四條天機,子女皆能成龍成鳳
    這三位老師中父母是孩子最關鍵的一位老師,其肩負著三大職任:既是傳播知識的老師,又是管理者、策劃者,更是榜樣。我們都很清楚,一個有心的父母培養孩子的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這樣會讓孩子受益終生。 古代經典《朱子家訓》中便講述了:真正聰明的父母,教育子女,都懂得這四條天機,子女皆能成龍成鳳,成就大器!
  • 子女成龍成鳳的奧妙
    1,給人下一個定義?2,人為什麼活著?3,人為什麼有窮人和富人?4,人為什麼會有疾病?5,人出生一樣,有的人長大成為市長,有的人長大成為市民?………………………………………………………………也許還有10萬個為什麼?如果你知道:人從哪裡來的?人為什麼活著?
  •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懂得這四點,子女成龍成鳳是遲早的事
    家長是最好的榜樣,家長的觀念,態度等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做了一個好榜樣,孩子就能從父母良好的語言行動中獲得更多的思想指導,精神營養和更好的精神幫助和澆鑄,從中可以看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歷代士大夫尊稱為「治家之經」的朱家勳說,知道四件事的家庭遲早會讓孩子「成龍成鳳」。
  • 一個家庭,做到這四句話,家業可興,福報自然來!
    曾國藩,被譽為中國近代唯一的聖人,他的為人處世歷來被後代作為學習的楷模。更難能可貴的是,他的家族在他身後近百年來,人才輩出,沒有出過一個敗家子,這一切都歸功於曾國藩的優良的家風。曾國藩對子女的家書被後人整理成《曾國藩家書》,其中許多教育子女的智慧,值得我們認真學習。
  • 曾國藩幾句家訓,揭開家族興旺的秘密
    曾家是一個大家族,曾國潢沒有做官,在家主持家務。曾國藩囑咐這個弟弟,要好好讀《父子宰相家訓》,說,「句句皆吾肺腑所欲言」,認為這是修身齊家的典範。由此可見,曾國藩對家風和家訓的重視。事實證明,曾國藩對於家族子弟的教導是正確的,後世子弟無一人是「逆子」,世代皆為有志之士就是最好的證明。
  • 家校通力協作才能真正實現「育子成龍、養女成鳳」之宏願
    家校通力協作才能真正實現「育子成龍、養女成鳳」之宏願,孩子是家長和學校老師不和睦唯一的受害者。人一生所需的學習成長時間是漫長的,必須經受到的外部影響因素是複雜的。然而,無論時光如何轉換,影響孩子學習成長的核心因素從古至今一直未曾改變——影響孩子學習成長的核心因素是家長、其次是老師【古代的師傅和現代的學校老師】。
  • 若想性格猶豫、優柔寡斷,須一讀曾國藩這4句話
    在此,奉上4句話,出自清朝末的臣子曾國藩,很多有心人都將此作為人生座右銘: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戀珍惜當下,活在當下。曾國藩 畫像物來順應現下發生的事情,要勇敢去面對,萬不可想著拖延和逃避,那樣只會令事態更為嚴峻。其實拖延和逃避,看似一時輕鬆,內心是十分煎熬的。
  • 曾國藩:人品差的人,張口閉口都是這3句話,看看你中了幾個
    這位官場中的傳奇人物便是「中興第一名臣」曾國藩,曾國藩和孔子、王陽明並成為「兩個半聖人」,足以見得豐功偉業之壯闊。俗話說官場勝戰場,一個不小心都會招來禍害,曾國藩憑啥能在官場混的步步青雲?其實官場再厲害也不過是個「人場」,能把握得住為人處世方面的技巧,混跡官場自然不難。
  • 一個人時來運轉時,往往有這5個特徵,中一個,也不簡單
    電影《大魚海棠》裡有一句經典臺詞:人生是一場旅程,我們經歷了幾次輪迴,才換來這個旅程,而這個旅程很短,因此不妨大膽一些,不妨大膽一些去愛一個人,去攀一座山,去追一個夢······有很多事我都不明白,但我相信一件事,上天讓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為了讓我們創造奇蹟。
  • 曾國藩留下六字家訓箴言,父母一定教孩子讀懂,值得收藏
    曾國藩,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一生勤儉廉勞,律德禮忠,是晚清最具爭議的人物之一。曾國藩不僅在官場上取得了巨大了成功,對子女的教育也留給後人很多可以借鑑的地方。自曾國藩後的100多年時間裡,曾氏8代子孫中人才輩出,無一人是紈絝子弟,這和他留下的六字家教箴言離不開關係。第一:早起曾國藩在對子女的要求上,不論男女都要求勤奮。
  • 曾國藩:人到四十還想要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建議讀讀這3句話
    曾國藩:人到四十還想要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建議讀讀這3句話拼搏是人生道路的日常,取得成功是人的一生的修煉,自身努力奮鬥人的一生都是要成為了1個更強的人。在複雜多變的當今世界裡,如何修行自身,怎樣更強快速地造就自身,是自身所有人都繞不過的問題。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四十不惑,都是上了有智慧的年紀,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能辯明處事,不被表面現象所蒙蔽。
  • 曾國藩:人品差的人,張口閉口都是這3句話,希望你一句都沒說過
    曾國藩被譽為「晚清四大名臣」,是繼孔子和王陽明之後的「半個聖人」,也是人們口口相傳的「千古第一完人」。他的仕途頗為傳奇,他曾七次科考,七次落榜,十年七遷,官升十級,至二品。曾國藩為人一生廉潔正直,為官不傲,在官場獲得了很高的成就,私下裡也贏得了很好的人緣,是典型的「官運旺」。
  • 洪金寶韓國前妻,為他守身至今,育有4子全部成龍成鳳
    說到娛樂圈的大哥大,成龍是其中一位,另一位就是香港動作巨星洪金寶了,他的事業可以說十分成功,然而他的感情生活卻不如人意。洪金寶如今的妻子是高麗虹,年輕時候是個大美人,嫁給了洪金寶之後就減少工作量專心家庭了。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洪金寶還有個前妻,就是韓國人曹恩玉。
  • 《曾國藩全書》中最深刻的三句話,被人們奉為金玉良言,時刻自省
    那麼曾國藩到底為何如此受人追捧,其言行舉止有何過人之處,今天筆者為你解析3句曾國藩的這3句話,被人們奉為金玉良言,提醒世人要學會時刻自省。一、不深思則不能造於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不深思就不能掌握道理,不經過深思而得到的東西,即使得到了也容易失掉。這句話啟示我們做事情要深思熟慮,深入思考。
  • 望女成鳳?給四歲女兒報六門興趣課,伊能靜富養女兒不輸李湘
    不過作為母親,父親這一角色,大家都一樣,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龍成鳳,因此我們會發現很多星二代也被寄予厚望,平日裡的生活也幾乎都是圍繞著學習而轉。
  • 一個家庭興旺來臨的時候,往往會有三個好徵兆,做到一個,就是喜事!
    《了凡四訓》中有句話傳世甚廣: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   這句再簡單不過的話,卻道出了一個家庭能夠興旺來臨的根本。只有家庭子孫的言行舉止,都圍繞著善行來做,這個家庭才會興旺起來。
  • 老鄉來投奔曾國藩,因吃飯時的一個小動作,曾國藩:此人不能重用
    曾國藩可以說都做到了,因此曾國藩也被稱之為歷史上最後「半個」聖人,別小看這「半個」已經評價很高了。曾國藩之所以有如此之高的知名度,還因為他會識人的本事。    在中國有一句老話叫「笨鳥先飛」,這句話用來形容曾國藩是再好不過了。
  • 曾國藩:人生2大兇德,務必戒掉,太多人敗在這2點上,別不在意
    在歷史上一些名人在教育子女後人時也說出很經典的話,以此來告誡自己的子孫要如何做,如何為人處世,曾國藩是晚清舉足輕重的名臣,他用一生修身律己,後世稱他為「千古第一完人」。晚年的曾國藩,歷經世事滄桑,悟出人生致敗的兩大兇德:「曰長傲,曰多言」。
  • 曾國藩:城府很深的人,往往有這3個特徵
    接下來子曰就來給大家說說有城府的人的三個特徵:1、眾方稱言,此獨冷笑;深險難近,不足與論情。這句話來自於《冰鑑·情態篇》,該書為晚清名臣曾國藩所著,出生於湖南普通家庭的曾國藩,憑藉著自己一套成熟的政治、社交手腕和精妙的觀人術,成為了晚清歷史上舉足輕重的戰略家、軍事家,而冰鑑正是曾國藩思想的集大成之作!
  • 曾國藩:人品差的人,張口閉口就說這3句話,希望你一句也沒說過
    曾國藩是「千古第一完人」,同樣也是晚清的四大名臣之一,他是繼孔子還有王陽明之後的「半個聖人」。他混跡官場幾十年來,十年七遷,官升十級,至二品,這晉升速度可以說是快的非同凡響。曾國藩的一生都很勤儉,同時還有好的人緣,是最為典型的「官運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