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頭娃娃其實是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那它到底是怎麼回事?

2020-12-03 醫學科普小達人

據湖南郴州電視臺報導,近日,湖南郴州永興縣,多名患者家長投訴:自己的孩子顱骨突出成「大頭娃娃」,孩子總是起一身的溼疹,咳嗽,各項指標都不達標,甚至還有孩子出現止不住地用手拍打自己的頭部的異常情況。

這些家長最終發現,他們都曾經給孩子食用過一種名叫倍氨敏的「奶粉」,這款倍氨敏產品,其實不是奶粉,而是「蛋白固體飲料」。

醫生檢查發現:這些孩子普遍存在維生素D缺乏、發育遲緩等症狀,並依此診斷為佝僂病。

佝僂病全稱「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是一種以骨骼病變為特徵的全身、慢性、營養性疾病。是由於體內維生素D不足,引起鈣、磷代謝紊亂。

佝僂病在以前,都是生活條件差的年代,嬰幼兒才出現的營養不良性疾病,而在今天,家長們為給孩子補充營養,卻聽信商家的誤導,買奶粉買成飲料,出現本不該出現的這種全身慢性營養性疾病。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主要見於2歲以下的嬰幼兒,尤其是半歲左右的嬰兒,為我國兒科重點防治疾病之一。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病因

1、食物中的維生素D補充不足 天然食物、母乳中含維生素D少,但配方奶粉和米粉攝入足夠量,可滿足嬰幼兒從這些強化維生素D的食物中獲得充足的維生素D。

2、圍生期維生素D不足妊娠後期孕婦營養不足,可是嬰兒體內維生素D貯存不足。

3、日照不足嬰兒室內活動多,室外活動少,導致維生素D生成不足。

4、生長速度快,需要量增加嬰兒早期生長發育快,需要增多,但體內儲存不足。

5、疾病影響胃腸道疾病、肝膽疾病科影響維生素D的吸收,如慢性腹瀉等。某些藥物的幹擾等。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治療

1、治療目的在於控制活動期,防止骨骼畸形。

2、補充維生素D不主張採用大劑量維生素D治療,應以口服治療為主。

#口服法一般劑量為維生素D2000-5000IU/d,4-6周後改為預防量:<1歲的嬰兒為400IU/d,>1歲為600IU/d.連服4周後複查效果。

#肌注法肌注維生素D3,適用於重症佝僂病有併發症或無法口服者。可給予維生素D3-20~30萬IU,一次即可。三個月後改為預防量。

3、補充鈣劑主張從膳食的牛奶、配方奶和豆製品中補充鈣和磷,只要牛奶足夠(500ml/d),不需要補充鈣劑。僅在有低鈣表現、嚴重佝僂病、營養不足時,才需補充鈣劑。

需要指出的是,家有奶寶的家長要有識別假奶粉的能力,為孩子買奶粉的時候,要從正規渠道買進。為避免出現之前「三鹿奶粉」和上述蛋白固體飲料」造成的不良事件,危害孩子健康,可定期給孩子更換奶粉,以避免偏食或營養不足的情況發生。

4、一般治療加強營養,保證足夠奶量,及時添加輔食,堅持每日戶外活動。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預防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是自限性疾病,一旦嬰幼兒有足夠時間戶外活動,補充不足,可以自愈。所以,上述這些「大頭娃娃」,經過及時的治療,未來可期,大可不必恐慌。

但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畢竟影響嬰幼兒的生長發育,需要人們引起足夠的重視和幹預。

在這種疾病的預防上,確保兒童每日獲得維生素D400IU是治療和預防的關鍵。夏季陽光充足,可在上午或傍晚戶外活動,暫停或減量服用維生素D。一般不宜加服鈣劑,但乳類攝入不足和營養欠佳時可適當補充微量營養素和鈣劑。

1、圍生期孕婦多進行戶外活動,食用富含鈣、磷、維生素D的食物。妊娠後期補充維生素D800IU/d.

2、嬰兒期預防的關鍵是日光浴及適量維生素D的補充。出生一個月後可讓嬰兒逐漸堅持戶外活動,冬季也要注意保證每日1-2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

3、早產兒、低體重兒、雙胞胎生後1周開始補充維生素D800IU/d,3個月後改為預防量400IU/d,補充至2歲。

4、足月兒生後2周開始補充400IU/d,補充至2歲。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護理

1、定期戶外活動指導家長帶患兒定期戶外活動,直接接受陽光照射。活動時間從數分鐘增至1小時以上。夏季應避免太陽直射,儘量多暴露皮膚。冬季室內活動時開窗。

2、補充維生素D提倡母乳餵養,按時添加輔食,給予富含維生素D、鈣、磷、和蛋白質的食物。如肝、蛋、蘑菇等。遵醫囑給予維生素D製劑,注意中毒表現,如遇過量立即停服維生素D。

3、預防骨骼畸形和骨折避免過早、過久地坐,站、走,以防發生骨骼畸形。嚴重佝僂病患兒肋骨、長骨易發生骨折,護理操作時應避免重壓和強力牽拉。

4、加強體格鍛鍊已有骨骼畸形可採取主動和被動運動的方法矯正。如遺留胸廓畸形,可做俯臥位抬頭展胸運動;下肢畸形可施行肌肉按摩,O型腿按摩外側肌,X型腿按摩內側肌,矯正畸形。

5、外科手術矯正護理行外科手術矯正者,指導家長正確使用矯形器具。

6、預防感染保持空氣清新,溫溼度適中,陽光充足,避免交叉感染。

7、健康教育給孕婦及患兒父母講解相關疾病知識、護理知識,鼓勵其多進行戶外活動和曬太陽,選擇富含維生素D、鈣磷和蛋白質的食物;宣傳母乳餵養,儘早開始戶外活動;新生兒出生2周後每日給予維生素D400IU,對於處於生長發育高峰的嬰幼兒更應加強戶外活動,給予預防量維生素D和鈣劑,並及時添加輔食。指導戶外活動,日光浴、口服維生素D的方法及按摩肌肉矯正畸形的方法。

相關焦點

  • 【分享】兒童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防治
    佝僂病是人類在進化、發育過程中出現的營養性代謝症候群,在不同的年齡階段由於骨礦化不良表現為不同症狀,在兒童期表現為佝僂病,成年後表現為骨軟化症,老年表現為骨質疏鬆。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多見於3歲以內嬰幼兒。維生素D在人體內需要通過維生素D受體結合才能後發揮作用。
  • 小文說醫療丨「大頭娃娃」被確診的佝僂病是個什麼病?如何預防?
    資料圖近日,湖南郴州「大頭娃娃」事件在引發社會關注的同時,也讓很多寶媽寶爸捏了把汗:好好的孩子,怎麼就得了佝僂病,成了「大頭娃娃」?選購配方奶粉,需要注意什麼?在正常餵食配方奶粉的同時,還有哪些營養問題需要注意?
  • 寶寶曬太陽補維D防佝僂病
    長得快也會得「佝僂病」吱吱的寶貝剛滿7個月,長得又白又胖,十分可愛。上周,吱吱帶著寶寶去做兒保,醫生卻告知寶寶骨密度低,是佝僂病。對此,吱吱十分不解:寶寶吃得好睡得好,活潑又可愛,怎麼會缺鈣?!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新生兒科主任黃為民介紹,佝僂病有許多種,最常見的就是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醫學上對該病的定義是由於兒童體內維生素D不足致使鈣、磷代謝失常的一種慢性營養性疾病。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特徵是:由於鈣磷代謝失常,使得正在生長的骨骺端軟骨板不能正常地鈣化,而造成骨骼的病變。佝僂病多發在體弱、腹瀉、缺乏陽光的嬰兒身上,但不代表發育中等以上水平的寶寶不會患。
  • 又現「大頭娃娃」?!家長買奶粉時該注意些什麼?
    又現「大頭娃娃」?!家長買奶粉時該注意些什麼? 據湖南電視臺《經視焦點》欄目5月11日報導,湖南省郴州市永興縣愛嬰坊母嬰店,將一款名為「倍氨敏」的含乳固體飲料,冒充「特醫奶粉」銷售給牛奶過敏兒童,多名幼兒出現溼疹、體重嚴重下降、頭骨畸形酷似「大頭娃娃
  • 3大「元兇」是導致寶寶佝僂病的主因,如何確認自己患有佝僂病?
    佝僂病是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簡稱,也叫軟骨病。在醫學上的全稱為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是嬰幼兒時期常見的一種營養性疾病。而佝僂病的起因主要是缺乏維生素D和鈣。因為鈣是骨頭生長的主要成分,維生素D則主要是促進鈣、磷吸收和利用,並保證鈣、磷正常地沉著在骨骼生長部位,以保證骨骼的正常發育。
  • 維生素d滴劑是什麼 維生素d滴劑的作用是什麼
    大多老年人和孕婦,小孩等體弱的人群,常常是缺鈣體內缺少維生素D的原因,那麼維生素D滴劑是什麼?維生素D滴劑用於預防和治療維生素D缺乏症,如佝僂病。小編今天就帶大家認識一下維生素d滴劑的作用。維生素d滴劑是什麼維生素D(vitamin D )為固醇類衍生物,具抗佝僂病作用,又稱抗佝僂病維生素。維生素D滴劑是一種用於預防和治療維生素D缺乏症的維生素類製劑。維生素D是另一個令骨頭強健的營養素,除了可以由牛奶和鮭魚、鮪魚等魚類中獲得外,每天曬10~15分鐘太陽,人體便可以自行製造維生素D。維生素D缺乏會導致少兒佝僂病和成年人的軟骨病。
  • 家長必看——為什麼不建議孩子通過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
    我們首先來看幾個關於維生素D推薦攝入量的相關指導文件:2018版《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指出,中國居民對維生素D的推薦攝入量為400IU/d。(EAR=平均需要量,RNI=推薦攝入量,UL=可耐受最高攝入量。
  • 佝僂病的早期症狀圖片
    核心提示:佝僂病即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是由於嬰幼兒、兒童、青少年體內維生素D不足,引起鈣、磷代謝紊亂,產生的一種以骨骼病變為特徵的全身、慢性、營養性疾病。佝僂病主要的特徵是生長著的長骨幹骺端軟骨板和骨組織鈣化不全,維生素D不足使成熟骨鈣化不全。
  • 常見小兒佝僂病有哪些症狀?佝僂病是缺什麼?
    嬰幼兒佝僂病主要是由維生素D缺乏引起的,母乳餵養或配方奶粉餵養的嬰兒,以及每天吃400毫升牛奶的幼兒,一般是不會缺鈣的,不需要另外補充鈣製劑。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這是一種小兒常見病,一種慢性營養性疾病,佔總佝僂病95%以上,本病系因小兒體內維生素D不足引起全身性鈣、磷代謝失常以致鈣鹽不能正常沉著在骨骼的生長部分,最終發生骨骼畸形。
  • 美國兒科學會:母乳餵養的新生兒不要喝水,但是一定補充維生素D
    媽媽們看資訊看多了,了解到很多孩子在補充維生素D,對此有些困惑,「母乳不是寶寶最好的食物嗎?為什麼有的孩子還補充維生素D呢?」兒科醫生解釋說「寶寶從新生兒期開始就要補充維生素D了,這是預防佝僂病的最好措施!」媽媽們還是有些半信半疑,沒想到這個維生素D還有這麼大的威力。
  • 郴州「大頭娃娃」事件再解析:不只倍氨敏,這些產品也可能有害!
    上周,笨爸爸也針對郴州「大頭娃娃」事件,和大家分享了一些如何避免踩雷的知識。今天,我們再來深入地解析一下,為什麼「倍氨酸」可能會導致「大頭娃娃」?除了倍氨敏,還有哪些固體飲料產品,對於嬰幼兒的生長發育也可能造成不利甚至是有害的影響?固體飲料為什麼可能導致「大頭寶寶」?
  • 又出大頭娃娃事件,沒有這幾種標籤的嬰兒奶粉千萬不要買!
    最近,#郴州大頭娃娃事件#迅速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據媒體報導,湖南郴州永興縣多名患者家長投訴:自己的孩子顱骨突出成「大頭娃娃」,孩子總是起一身的溼疹,咳嗽,各項指標都不達標,甚至還有孩子止不住地用手拍打自己的頭部。經醫生檢查,這些孩子普遍存在維生素D缺乏、發育遲緩,並依次診斷為佝僂病。媒體報導顯示,這些幼兒可能是吃了郴州愛嬰坊母嬰店的「固體飲料」——「倍氨敏」。
  • 哪些水果中含維生素d多
    維生素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如果缺乏的話,對我們的身體是有一定的影響的。為此,健康的補充維生素d真的是特別的重要了。對富含脂肪的魚類,包括鮭魚,鱒魚,鯖魚,金槍魚,鰻魚,可以是維生素D的良好來源。在飲食上不妨多攝入一些,真的是非常不錯的選擇。那麼維生素D劑怎麼吃最合適,哪些水果中含維生素d多呢,今天小編給大家一一講解。
  • 戴耀華:維生素AD與疾病預防
    AD,那專業的兒保專家又提醒,維生素AD與魚肝油不是一碼事,那這兩者之間到底有什麼樣的關係呢?今天就這個問題,邀請到了首都兒科研究所博士生導師、研究員戴耀華老師,來跟大家談一談維生素AD與疾病預防。  主持人:那維生素AD和魚肝油它是不是一回事呢?  戴耀華:魚肝油跟維生素AD是兩碼事。
  • 抹嬰兒霜變大頭娃娃是怎麼回事?現象: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
    抹嬰兒霜變大頭娃娃是怎麼回事?1月7日,B站博主@老爸測評魏文鋒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有家長在市面上購買「噯嬰樹」品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給5個月大的孩子使用,出現了「大頭娃娃」現象: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此事引起眾多網友熱議。博主@老爸測評魏文鋒稱,之後家長、孩子進行了全面檢查,檢查結果都很正常。
  • 補鈣不補維生素d,你的鈣就白補了。那為什麼曬太陽可以補鈣呢
    補鈣不補維生素d ,你的鈣可能都白補了。鈣和維生素d 就像是通電寶和通電線一樣,你要是只有鈣,沒有維生素d,那你的鈣呢就不能被衝進身體裡。如果只有維生素d 沒有鈣,那身體也無鈣可補。如果缺乏維生素d,食物裡的鈣呢,你只能吸收10%-15%。
  • 維生素AD比維生素D好?魚肝油、維生素D3是什麼?孩子怎麼食用?
    這麼一打聽,小果媽媽犯了難,這給寶寶補充維生素D,到底該怎麼選擇呀? 其實維生素D3就是維生素D,主要功能是維持血清鈣和磷,維持神經肌肉功能正常和骨骼的健全,促進鈣的吸收,預防佝僂病。
  • 維生素D過量會使狗狗腎衰竭、器官硬化
    、講明白,維生素D到底要不要補,如果要補應該怎麼補,補得過量對狗狗又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說到維生素D其實很多應該就會和鈣聯繫到一起,維生素D和鈣的關係更像是孿生姐妹花,說到一樣就必然說到另一樣,相依相存,其實它倆還有一個兄弟——磷。
  • 寶寶得了佝僂病,是因為缺鈣?真正的原因是……
    由於現在的孩子,營養狀況都提高了,佝僂病的發病率已經明顯降低,所以很多媽媽可能並不知道什麼是「佝僂病」。但是,說到補鈣大家都不陌生,很多寶寶被要求補鈣,也是打著預防佝僂病的幌子來的。很可惜!佝僂病很多時候,並不是因為缺鈣導致的,而是因為缺乏「維生素D」。
  • 寶寶的維生素D怎麼選?維生素D,AD,魚油,魚肝油,維生素D3的區別
    每次帶著寶寶去體檢,醫生問診都會提到有沒有補充維生素D。醫生嘴上說開維生素D,實際上拿到的卻是D3,而且去藥店買維生素D3還專門有兒童用的。到底當中有什麼玄機?還有維生素AD會不會更好?魚油和魚肝油哪個更適合寶寶補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