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邊境地區繁榮與發展》出版

2021-01-09 澎湃新聞
《西藏邊境地區繁榮與發展》出版

2021-01-04 22: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近日,由楊傑、馬偉茗兩位青年學人所著的《西藏邊境地區繁榮與發展》一書由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緊扣新時代西藏經濟社會實際,聚焦「強邊」這一西藏「四件大事」之一,深入探討、深化研究,對於將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西藏邊境地區納入普通民眾認知視界和關注重點具有重大意義。該書也是楊傑、馬偉茗學術伉儷繼《援藏工作經濟社會效益評價與工作機制創新研究》之後出版的第二部學術專著。

據悉,該書兩位作者在藏工作13年,近兩年集中關注西藏邊境地區的變遷發展,深入邊境21個縣開展調查研究,掌握了大量一手田野資料,案頭積累豐富。此次出版的《西藏邊境地區繁榮與發展》一書涉及西藏邊境地區資源稟賦、三次產業、口岸經濟、公共服務、基層治理等多方面內容,涵蓋內容豐富,案例數據詳實。全書對西藏邊境地區正在發生的社會實踐進行了多維度深描,為想了解西藏邊境的讀者和深化邊境研究的學人提供了基礎梳理。

全書重點圍繞以下內容展開:一是深入結合西藏邊境地區實際,充分展示近年來西藏邊境地區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產業優化、基礎設施完善、治理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巨大成就;二是冷靜面對邊境地區加快開放發展與堅決守邊固邊之間的張力,找準制約西藏邊境地區發展的重要因素和系列挑戰;三是從現代化和政府治理的視角探求邊境地區繁榮發展的方法論路徑。

該書立意深遠,視野宏大,非就「邊境」談「邊境」,而是將加強西藏邊境地區建設置於人類社會現代化進程和中國國家現代化轉型的宏大背景下予以關照,將整個西藏邊境地區的繁榮發展置於新時代國家安全穩定戰略總體框架下進行定位,展現了縱深的歷史維度和延宕的空間拓展。

該書以經濟學、社會學等學科概念和模式為分析工具,妥善處理來自田野和文獻的調查材料,提煉出西藏邊境地區的資源稟賦結構、三次產業變遷、政府治理特徵、項目制運作等諸多解釋框架,實現了有距離感的學術探索,有助於讀者增強對邊境地區的理性思考。

當前,同全國各地一樣,西藏邊境地區正在經歷社會變遷。肩負艱巨的反蠶食、反滲透、反分裂重任,且自然地理環境獨特惡劣,西藏邊境地區存在著發展與維穩、集聚人口與保護生態、改善民生與守土固邊的多重張力,協調不同利益群體、不同利益種類的難度極大。此書提供了理解和處理上述複雜問題的現代化視角,明確提出:「和平解放以來包括西藏邊境地區在內的整個西藏社會變遷的路向,是全人類都正處其中的文明轉型。與全國一道走社會主義現代化之路、走出符合中國國情的現代化之路,這是理解判斷西藏邊境地區種種面向的宏觀視角,必不可少,不可或缺」。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邱澤奇教授為本書作序,認為《西藏邊境地區繁榮與發展》發出了「一聲號角」,提醒人們把邊境地區的繁榮與發展納入中國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實現之中,把解決邊境之困作為重要的議題。

作者簡介:

楊傑,女,1984年生人,200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社會學系,現就職於西藏社科院經濟戰略研究所。馬偉茗,男,1984年生人,200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社會學系,現就職於西藏自治區人大辦公廳政策研究室。

主編:侯廣臣

編審:倪曼

原標題:《《西藏邊境地區繁榮與發展》出版》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做神聖國土守護者、幸福家園建設者,在西藏邊境小康村看固邊安民
    這是《環球時報》記者近日去西藏自治區山南、林芝等地採訪時經常聽到的一句話。近年來,西藏邊境地區小康村建設有聲有色,邊境地區守土固邊的隊伍也在不斷壯大。當地政府堅持推進「屯兵與安民並舉、固邊與興邊並重」抵邊搬遷工作,切實築牢了國家安全屏障。採訪中,生活在高海拔甚至艱苦地區的邊民愛國守邊時體現出的「樸素」和「深沉」也給記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 印媒稱西藏航空網將使解放軍火力覆蓋印度全境
    近來,中國正以非常迅速的步調在西藏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其中包括鋪設公路與鐵路,構建通信網絡和電網等。其中,最偉大的工程是2006年開通的青藏鐵路。  中國在西藏開展基礎設施建設,顯然是為了將「世界屋脊」與中國內陸連接在一起,在地廣人稀、地處偏僻的青藏高原建造大量機場,提供了一個完全不同的空間。  很明顯,西藏逐漸增加的航空網絡正以令人吃驚的速度擴大。
  • 雪域熱評:跨越是西藏50多年發展歷程的顯著特徵
    從近代以來的實際情況看,在擺脫帝國主義羈絆的同時能夠迅速發展起來的國家和地區並不多,尤其是像西藏這樣地域遼闊、人口密度小、海拔高、氣候條件差、近代工業幾乎為零的民族地區能夠在擺脫羈絆後迅速發展起來的可以說是鳳毛麟角。舊西藏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極其低下,不僅沒有現代工業、商業、科技、教育、文化、衛生事業,就是與現代化建設相關的現代能源和現代意義上的公路也沒有。
  • 開放創新促進繁榮發展(權威論壇)
    這不僅改變了亞洲地區長期貧窮落後的面貌,還給世界經濟的可持續繁榮注入了強大動力。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給亞洲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空前嚴峻的結構性挑戰:一方面,過往的開放模式及經濟發展方式難以為繼;另一方面,適應新時空環境的發展方式尚待形成。與此同時,以行動網路和人工智慧技術為引領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加速演進,正深層次改變著傳統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乃至經濟運行與全球治理模式。
  • ...西藏篇」 西藏亞東養魚人貢布:規模化養殖亞東鮭魚未來可期
    養魚池內的亞東鮭魚(央廣記者普布次仁 攝)野生的亞東鮭魚屬西藏自治區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由於該魚種生存區域面積小,數量極少,即將到瀕臨滅絕的境地。為更好保護與開發利用亞東鮭魚資源及生態資源良性循環,亞東縣發展鮭魚產業並每年向亞東鮭魚棲息流域進行增殖放流,2020年投放魚苗3萬尾。
  • 華中地區與西南地區城市對比:哪個地區經濟發展更好
    其次,華南地區的發展也相對不錯,主要由廣州、深圳、東莞、佛山等城市組成強大的珠三角城市群,處於第二梯隊。而華北地區則主要由北京、天津、唐山、石家莊等主要城市構成,目前處於國內第三梯隊。中西部地區則普遍被認為是發展相對落後的地區,因為這些地方屬於內陸地區,缺乏沿海城市的水運優勢,而且開放得比較晚,前期很難吸引到外商的資本。
  • 闊步邁進西藏發展的新時代
    60年前,我們黨在西藏領導的民主改革,順應了社會發展規律,順應了西藏各族人民的意願,深刻改變了西藏發展的歷史進程,是解決我國民族地區社會改革乃至整個民族問題的光輝典範。60年來,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西藏各項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正昂首闊步邁入全面小康的新時代。
  • 我國西藏地區特有的國家Ⅱ級珍稀瀕危物種——大花黃牡丹
    大花黃牡丹(Paeonia ludlowii D.Y.Hong),毛茛科、芍藥屬、牡丹組落葉灌木,是我國西藏地區特有的珍稀牡丹品種,僅僅分布在。僅產於米林、林芝地區,生於海拔2900-3200米的雅魯藏布江河谷及山坡林緣。
  • 斯卡都河谷:藏在地球最高山脈之間,當地人自稱「小西藏」
    根據權威數據顯示,世界上最高的山脈是中巴邊境的喜馬拉雅山脈。著一座山脈同時也擁有世界最高峰。山脈的形成是因為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擠壓形成,整個山脈長度大約2450千米,最寬的地方是350千米左右。可是世界上冰川豐富的地方是喀喇崑崙山脈,這是因為南亞次大陸和亞歐大陸擠壓形成。
  • 歷史塵封的中俄茶葉之路:繁榮近200年的國際商道
    這條茶葉之路繁榮了近200年,是當時重要的國際商道。   因為茶葉貿易,昔日的邊境小沙丘恰克圖逐漸演變成「沙漠威尼斯」   中國是茶葉的原產國,早在公元16世紀,已有茶葉出口的歷史。公元1654年,俄國公使巴伊科夫在北京住了半年多,清政府每天提供一定的普洱貢茶給俄國使團,巴伊科夫在同清政府打交道的北京貿易談判中,購買了茶葉帶回國。
  • 中國公布藏南地區6地名 觸動了誰的神經?
    中國西藏網訊近期,印度所謂的「阿魯納恰爾邦」(即中國藏南地區)再次成為受關注的焦點。4月14日,中國民政部公布增補藏南6個地區公開使用地名,在印度引起強烈反應。有印媒甚至提議用「達賴喇嘛」命名中國使館前道路,以此作為「報復」。
  • 政協委員熊朝康:建議加強雲南邊境地區動物防疫體系建設
    兩會期間,雲南省政協委員熊朝康聚焦雲南邊境地區動物防疫體系建設,建議雲南省人民政府加強邊境地區動物防疫體系建設力度,切實健全完善邊境動物防疫體系,提升防控能力,保障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熊朝康認為,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跨境動物疫病防控壓力越來越大,動物產品安全監管的挑戰越來越多,國際社會倡導「同一世界、同一健康」理念,獸醫國際合作已進入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發展階段,既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又需要應對諸多挑戰。
  • 西藏日報:達賴:人面獸心的豺狼
    達賴一直在世界上賣力地標榜自己的「和平」、「非暴力」形象,但卻從來沒有放棄過利用各種時機,煽風點火,居心惡毒地在西藏製造騷亂,引發暴力事件,從來沒有放棄過他「亂藏之源」、「禍藏之本」的角色。從1959年3月,達賴和西藏少數分裂分子在拉薩發動武裝叛亂,到60年代在境外成立所謂的「西藏流亡政府」,由達賴自己任「國家首腦」,並重新組建了叛亂武裝,一直到今天,達賴數十年東奔西走,搖尾乞憐,不擇手段地出賣西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不顧國際道義和宗教職業者的基本原則,無恥地操縱、策劃各種騷亂活動,以達到分裂祖國、圖謀「西藏獨立」的罪惡企圖,一刻也沒有停止過,一絲一毫也沒有改變過。
  • 文化建設:繁榮創新 堅定自信
    隨後,《中共中央關於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關於推動國有文化企業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指導意見》《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關於全國性文藝評獎制度改革的意見》《關於進一步深化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的意見》《關於深入推進公共文化機構法人治理結構改革的實施方案》等文件一一出臺。
  • 西藏發現一種怪雞,能在高海拔地區抵禦嚴寒,當地稱為「紅腳雞」
    我國的經濟發展近幾年也是十分的突出,已經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不斷地推陳出新,發展自身的城市化建設的同時,還需要引進一些新興的行業,為當地增加新鮮血液,這樣的大環境,才能讓我國社會的經濟發展處於一個良性發展狀態。
  • 中緬邊境地區新添一條高速公路
    此後,從雲南省省會昆明到中緬邊境勐海縣打洛口岸更加便捷。西雙版納州地處我國西南邊陲,與緬甸接壤。景海高速公路主線起於景洪市東,止於勐海縣城南,主線採用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全長約54公裡,設計時速80公裡,是國家高速公路網G85高速公路聯絡線的一部分,也是連接我國中部、西南及通向南亞、東南亞各國的公路通道。
  • 激活文化繁榮發展的「源頭活水」
    「全面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促進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2020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強我國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舉行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言諄意重。  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法院充分發揮智慧財產權審判對文化建設的規範、引導、促進和保障作用,護創新、激活力、促發展,奮力繪就社會主義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壯麗畫卷。
  • 管清友:呀啦索 2015風口上的西藏
    從歷史來看,西藏回歸時間較晚(1951年),而且是最晚成立的民族自治區(1965年,比新疆整整晚了10年),文化和意識形態的認同相對更弱。  (二)邊境安全要塞  西藏在地理位置上處於西南邊境,國境線長達4000公裡,與緬甸、印度、不丹、尼泊爾、巴基斯坦等五個國家接壤,在接壤國家數量上僅次於新疆,是最需要穩固的邊疆要塞。
  • 冰島對丹麥等6個國家(地區)遊客免予邊境檢測
    原標題:冰島對丹麥等6個國家(地區)遊客免予邊境檢測 來源:駐冰島共和國大使館經濟商務處據《冰島晨報》7月15日報導,冰島流行病學家索洛夫在昨天下午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從7月16日(星期四)開始,對來自挪威、丹麥、芬蘭和德國的乘客不再進行邊境檢測或隔離
  • 站在中俄的邊界上,看看兩國的邊境城市,差別真的不是一般的大
    現在的中國不僅生氣勃勃,而且很繁榮,國家的強大意味著國民的強大和富裕,現在生活富裕了,我也享受了生活,如果有事的話,我喜歡去旅行,看看祖國的錦繡河山,領略異國風情,今天來談中國和俄羅斯的邊境城市。俄羅斯作為我國的鄰國也發展得很好,在某些方面比我國更好,所以俄羅斯的城市和我國的城市相比自然比較,今天不是經濟實力強的城市,而是和兩國的邊境城市進行比較。我國有幾個與俄羅斯相鄰的城市,其中有全國最大的陸路港口城市滿州裡,我相信這個城市有很多小夥伴,人口面積達732萬平方公裡,居住著蒙古、漢朝、回朝、俄羅斯等20多個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