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殿霞紀念展"7日開始放映 12部電影重溫其才藝

2021-01-13 中國新聞網

"沈殿霞紀念展"7日開始放映 12部電影重溫其才藝

2008年03月06日 14:09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3月6日電 為讓觀眾能在大銀幕上再次分享已故藝人沈殿霞的歡笑,重溫她的才藝,香港電影資料館選取她由60年代至2004年期間12出電影作品,由7日起至3月16日在香港電影資料館電影院、香港太空館演講廳及香港科學館演講廳放映。

  據香港特區政府網站消息,首場電影為龍剛導演1969年執導的經典作品《飛女正傳》,明晚7時在資料館電影院放映,該片主角之一薛家燕將親臨與觀眾見面。而導演高志森將透過錄像,在放映《富貴逼人》前,憶述肥姐在拍攝該片期間鮮為人知的往事。《富貴逼人》是肥姐1987年擔正主角的作品,明晚9時15分在資料館電影院,及13日下午5時15分在香港科學館演講廳放映。

  紅透影視界四十多年,帶給香港人無數歡樂的「肥肥」沈殿霞,一生參演超過160多部影片。由童星、配角至主角;由活潑機靈少女到蠱惑妹;飛女到巴辣上海婆、八卦少婦,到後期豪氣逼人、母性特強的主婦,可謂演盡人生百態。而且能歌善舞,搞笑伎倆層出不窮,因此有「開心果」的美譽。

  紀念展選取了她不同時期的12出作品,包括和樂蒂以古裝扮相合演的經典黃梅調電影《紅樓夢》,改編自漫畫、膾炙人口的《老夫子與大蕃薯》,輕鬆文藝片《四姊妹》、《工廠三小姐》、《難忘初戀》,兩性喜劇《聰明太太笨丈夫》,揭露社會問題的《飛女正傳》,描寫街坊人生百態的《七十二家房客》,八十年代與董驃合作的喜劇《富貴逼人》、《雙肥臨門》及《南北媽打》,以廣州為背景、她的電影遺作《我的大舊父母》。

【編輯:吉翔】

相 關 報 道

相關焦點

  • 香港電影資料館將播十二部沈殿霞電影
    香港電影資料館將播十二部沈殿霞電影 2008年02月26日 22:16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社香港二月二十六日電 紅透影視界四十多年,帶給香港人無數歡樂的著名藝人「肥肥」沈殿霞最近病逝
  • 12部藏地題材影片將在川放映
    12部藏地題材影片將在川放映     本報訊(記者 餘如波)12月8日,由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舉辦的「藏地密碼:中國藏地影像展」在成都開幕。
  • 多倫多舉辦賈樟柯影展 放映《世界》等四部電影
    中新網3月24日電
  • 第十七屆法國電影展映廣州站啟動,7部法國大片放映至月底
    本次法國電影展映廣州站將為華南地區的朋友帶來《一出大戲》和《好夢一日遊》等7部法國電影長片佳作,通過展映活動將更多、更好的法國電影帶到中國,同時也向法國影人介紹中國文化。當晚,法國駐廣州總領事周麗君、廣東省電影行業協會秘書長鄭大衛、百老匯影城廣佛區域總經理施婷婷,以及烏幹達、比利時、荷蘭、義大利和美國等領事官員和一眾影迷朋友出席並見證了廣州站的開幕儀式。
  • 《四谷怪談》再度放映 重溫女鬼「阿巖」恐怖臉
    《四谷怪談》再度放映 重溫女鬼「阿巖」恐怖臉 時間:2009.08.20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未知 分享到:
  • 沈殿霞離世12年,她的電影依然經典,前夫鄭少秋真是負心漢嗎?
    沈殿霞人稱肥肥,雖然已經過世12年,但她出演的作品至今依然是經典。可能影迷最記得的就是肥肥在《富貴逼人》系列電影中的精彩演出,她演的驃嬸與董驃飾演的老公雷達驃被認為是最佳銀幕組合夫妻。驃嬸的唯利是圖與強勢,在家裡處處打壓雷達驃,是典型的妻管嚴,正是這樣的戲劇衝突,使得這個系列電影一拍再拍,而且每一部都相當精彩。
  • 日本新片展|電影終將散場,但我們不會!
    本周五,在2020年上海國際電影節「周周有影展」系列活動之一、滬杭兩地重磅影展——第四屆「日本新片展」杭州站的特別放映場,小編和影迷朋友們在翠苑電影大世界共赴了一場以「電影和音樂」為主題的約會。
  • 十九大主題放映「火爆」農村市場
    原標題:十九大主題放映「火爆」農村市場   截至10月22日,全國農村電影市場累計訂購場次達1061萬場,創農村放映歷史新高——這是《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從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數字節目管理中心了解到的最新數據。
  • 鬼馬狂想·笑滿香江12月15日至27日 第九屆香港主題電影展深圳站開幕
    原標題:鬼馬狂想·笑滿香江12月15日至27日 第九屆香港主題電影展深圳站開幕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15日訊 (深圳特區報記者劉莎莎)疫情好轉,影展當道,第九屆香港電影展終於回歸華南地區的大銀幕,帶著以「鬼馬狂想·笑滿香江」為主題的9部港式喜劇,於2020年12月15日至12月27日在深圳百老匯電影中心(萬象天地店)和深圳百麗宮影城(來福士店)同步開啟。
  • 修復版《烏鴉與麻雀》特別放映,全國藝聯的「珍藏」不止這些
    其代表作《烏鴉與麻雀》是四十年代後期非常傑出的一部影片,代表了那個時代中國電影創作的最高水平,也是當時現實主義題材的巔峰之作,至今看來仍然具有極高藝術意趣和觀賞價值。上官雲珠也憑藉在本片中飾演的華太太而獲得文化部優秀影片評獎個人一等獎。《烏鴉與麻雀》海報12月18日,由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主辦的「珍藏:中國經典影片展映」《烏鴉與麻雀》特別放映活動在上海舉行。
  • 第十七屆法國電影展映廣州站啟動,7部法國大片等你來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譚錚通訊員 梁賜聰2021年1月14日,由法國電影聯盟(UniFrance)主辦,法國駐華大使館協辦的「第17屆法國電影展映(廣州站)」在廣州拉開帷幕。記者在現場了解到,是枝裕和《真相》、喜劇佳作《一出大戲》等7部法國大片將和華南觀眾見面。電影,讓中法兩國文化交流更緊密自2004年舉辦首屆法國電影展映以來,至今已走過了十七個年頭。十七年來,通過法國電影展映,使得包括蘇菲瑪索、讓雷諾、梅爾維爾珀波等影星,以及克洛德勒盧什、勞倫岡泰、菲利普·加瑞爾等導演,為中國影迷所熟知。
  • 已故著名女藝人沈殿霞:香港演藝界的「開心果」!
    這是沈殿霞塑造的銀幕形象沈殿霞,1945年7月出生在上海。十二歲那年,她跟隨父母來到了香港。她報考了「邵氏」電影公司,成為了一名童星。沈殿霞性格爽朗,豁達大度。所以,在娛樂圈裡人緣很好。沈殿霞還在香港無線電視臺(著名的TⅤB)主持一檔王牌綜藝節目《歡樂今宵》,一主持就是二十幾年。她幽默風趣,機智靈活,這檔節目也是紅極一時,家喻戶曉。這足以證明沈殿霞的能力了!
  • 董驃沈殿霞:香港影壇最接地氣的雙肥CP,比真夫婦更像夫婦
    1967年,香港麗的電視開始轉播賽馬,董驃加盟任主持人兼馬評人出道;1978年出演第一部電影《馬場風暴》,1981年在亞視的經典熱播劇《大俠霍元甲》中飾演霍元甲的父親霍恩弟。
  • 沈殿霞因病去世患病大事記(組圖)
    人民網娛樂訊 香港著名藝人沈殿霞因病今早8時38分在瑪麗醫院去世,終年60歲。  以下是沈殿霞自2006年開始的抗病魔過程:  2006-08-30:沈殿霞肥姐因膽管發炎而入養和醫院,31日晚接受通膽管手術,手術後留院休養至9月4日,堅持擔任9月9日《星光熠熠耀保良》司儀。
  • 前瞻電影產業全球周報第18期:2家美媒評10年十佳電影 結果10部9不同
    《紐約時報》10年間十大電影:《美國狙擊手》《復仇者聯盟》《黑鯨》《伴娘》《冰雪奇緣》《逃出絕命鎮》《飢餓遊戲2:星火燎原》《月光男孩》《玉子》《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可以看到,2家媒體僅在《月光男孩》這1部電影上,有共同語言。
  • 香港昔日藝人「肥肥」沈殿霞去世12周年,女兒鄭欣宜發文悼念
    今天,鄭少秋的女兒鄭欣宜在自己的社交網站髮長文來紀念自己的媽媽,原來今天正是昔日香港藝人沈殿霞的12周年忌日,不少粉絲們看到後也紛紛發文紀念,並且安慰鄭欣宜。沈殿霞和女兒(鄭欣宜小時候)鄭欣宜在文章中寫道自己想念媽媽,有很多話想和媽媽訴說,還回憶之前的趣事,憧憬和懷念媽媽在身邊的時候,讓人看了心酸。
  • 當年鄭少秋為何選擇沈殿霞?沈殿霞身材不好為何在娛樂圈那麼火?
    沈殿霞,出生在上海11歲的時候,一家人移民到香港,那個時候的她喜歡表演,有一個明星夢,隨後她就報考邵氏電影公司,有個機會電影公司招肥胖男女演員各一名,就這樣肥姐就順利入選,那部電影就是《一樹桃花千多開》憑藉刻苦努力,很快沈殿霞被香港TVB無線電視臺看中成功被籤約,出演了一系列喜劇《富貴逼人》《七十二家房客》《富貴再逼人》《富貴再三逼人》等一些列喜劇,她塑造的開心果形象也深入人心。
  • 「瞞了」觀眾40年的鄭少秋,與沈殿霞離婚的背後另有隱情
    不知不覺,那個影壇的「肥姐」沈殿霞已經悄然逝去12年。過世的後的沈殿霞,人們不會在糾結她的成就。而她與鄭少秋的愛情過往成為了津津樂道的話題。曾有人說:鄭少秋對沈殿霞就根本沒有愛,兩人的婚姻純粹是鄭少秋事業上的踏板。也有人說:兩人在一起的地位不平等,才造成兩人離婚的結局。但是這段爾虞我詐的婚姻背後又有怎樣不為人知的故事呢?
  • 紀念「一二·九」,工大青年在行動
    西工大新聞網12月13日電(通訊員 李剛)今年12月9日是「一二·九」運動八十一周年紀念日。為了引導團員青年銘記歷史,傳承愛國精神,樹立新時代青年的責任和擔當,校團委以「紀念『一二·九』運動八十一周年」為主題,指導全校各級團組織,帶領廣大團員青年,舉行了豐富多彩的紀念「一二·九」活動。一、「紀念一二九,青春勇擔當」報告會12月9日,校團委在長安校區教學西樓D100報告廳舉行了「紀念一二九,青春勇擔當」——徐立平先進事跡報告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