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你了,歡迎你來閱讀我的文章,作者旨在推動野生動物保護的觀念,致力於野生鸚鵡保護事業多年。
我是西布耶的助手,西布耶(化名)是一名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的動物學家,兼任野生動物救援(Wildaid)的組長。
和尚鸚鵡在我國飼養的人有很多,對它們也都不陌生,這種鸚鵡雖然喜歡大叫,有點吵鬧,但是很粘人,食性好,五穀雜糧都吃,容易飼養,繁殖能力強,所以很受人類的歡迎。
這種鸚鵡會說話嗎?智商如何?
有的網友認為和尚鸚鵡也就比牡丹鸚鵡、玄鳳鸚鵡強一點,會簡單的幾句人語,智商也高不到哪裡去。
有這種想法的人不在少數,至於你養的是不是傻鸚鵡,我也不好判斷。
據我所了解的和尚鸚鵡,我認為它們智商不低,具有很強的學習潛力,也可能未來它們會成為世界上分布最廣的鸚鵡。
不信,你就讀完今天的文章,說不定會改變你以往的想法。
和尚鸚鵡處在完全自然的情況下,對我們研究是非常有力的,因為它們沒有受到人為因素的制約,其行為更為正常。
西布耶教授曾經帶我去過玻利維亞,在這個國家的中部河谷中,我們研究過棲息在這裡的和尚鸚鵡。
野生的和尚鸚鵡和家養的顏色差不多,它們身長29釐米左右,雄鳥比雌鳥大一些,體重95-135克之間。
和尚鸚鵡屬於群居性鳥類,食性也比較雜,樹上的花朵、漿果,地上的各種草籽、嫩芽,瓜果、蔬菜、農作物等。
它們在地面上覓食的時間要比在樹上時間長一些,相對來說地面上有更多它們可以吃到的食物,比如樹種子也會掉落地上。
地面上各種野草的種子更是豐富,不僅為和尚鸚鵡提供了食物,也會吸引來一些其它種類的雀鳥。
我們發現和尚鸚鵡也能和這些鳥類和平相處,本應該是它們會對其它雀鳥產生競爭,或者打鬥,以此來達到佔據更多食物資源的目的。
但是該種鸚鵡並沒有這種做,而是主動接納了其它種類的雀鳥。
經過我們研究發現,和尚鸚鵡不僅覓食的時候會和一些雀鳥混群在一起,而且在它們的繁殖期間,也會和一些犀鵑屬的鳥類在一起築巢,和尚鸚鵡能和這些鳥類混居。
可以看出來該種鸚鵡對於其它鳥類具有一定的依賴性,包容性;你看上圖中的鳥巢,就是和尚鸚鵡鸚鵡自己建造的巢穴。
教授認為絕大多數種類的鸚鵡是不會建造巢穴的,都是利用天然的樹洞,土洞,啄木鳥的巢穴,來繁殖小鸚鵡。
而和尚鸚鵡的巢穴完全是它們自己建造的,從它們巢穴的形狀來看,一定是向犀鵑屬的鳥類學習了建造巢穴的本領。
教授非常肯定和尚鸚鵡的這種本領已經遺傳到基因裡了,它們繁殖出來的小鸚鵡,長大以後也會自己建造巢穴的。
它們建造的巢穴非常大,有時候幾對成年鸚鵡會把巢穴建在同一顆大樹上,每個巢穴都具備防禦的功能。
一般它們的巢穴分為3個室,前面的是雄鳥站崗放哨、休息的地方,中間是雌鳥的窩,後面是雛鳥的窩。
西布耶教授對這種鸚鵡十分讚賞,他認為和尚鸚鵡的這種築巢本領,能使它們更好的適應各種繁雜的環境,避免和其它鸚鵡爭奪巢位。
即使沒有樹洞的地方,它們也可以搭建巢穴,安家落戶,使得它們的種群分布的範圍越來越廣。
教授對我說:「只有學會了包容,才能實現共享;人也一樣。」
我覺得和尚鸚鵡的智商不低,學習能力也很強。
你覺得野生和尚鸚鵡和家養的和尚鸚鵡智商一樣嗎?你還會認為它們是傻鳥嗎?歡迎你留言給我。
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和網絡。
你喜歡和尚鸚鵡嗎?喜歡你就給它們點個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