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韓國開始流行養寵物男,還有專門的網站為女性和寵物男牽線。報導說,都是因為這個小國家的人民受日劇影響看了《寵物情人》。本來,這只是一部日劇,根據漫畫改編,然後在幾年前早已播出。整個片子的色調,仿佛女主角寂寞乏味的人生,中性而灰冷。但是在這樣的基調裡,她撿回了一個渾身是傷的裝在箱子裡的美少年,於是整個片子的感覺完全就不同了。那個沒有任何光彩的公寓,開始變得溫暖而生動,她給他取了已故愛犬的名字,兩個人協議建立主人和寵物的飼養關係。
其實這是一個富婆和小白臉的愛情故事。雖然女主算不上富婆,只是一個擁有經濟能力並且精神上也足夠獨立的職業女性,而男主,當然不是可恥的小白臉,他有手有腳,並且家庭實力雄厚,卻心甘情願地在女主家裡做「寵物」。從本質上來說,身體健康的少年宅在家裡除了偶爾跳舞賣萌什麼都不做,而作為人類生存基礎的衣食住行等負擔,卻全部由女主來承擔。這真的不是包養嗎?(如果將劇中角色性別互換,那就妥妥的是一個大叔包養蘿莉的故事了。)呃,看在男女主都這麼「美麗」的面子上,姑且不算是包養吧。(誰讓這個世界都是看臉的呢?)而且加藤小雪在現實生活中的丈夫也足足比自己小了9歲,夫妻和睦,子女圓滿,真是人生淫家啊。她同比自己小很多的松本潤在一起,帶著姐弟一般的親密,(這麼說居然有一種深深亂倫的感覺),可是真的很配啊。
毛毛可愛的一頭捲髮,讓人忍不住想揉揉。有時候會想,等我年齡再大一點,會不會變成小雪,表面上是冷若冰霜的女強人,可內心柔軟又脆弱,想流淚的時候得自己扯紙巾。對自己喜歡的人手足無措,對喜歡自己的人反應遲鈍。一旦陷入愛情,智商和情商就呈可怕的反比。基本上,愛情答卷不及格。可是,《寵物情人》還是給了我們看似美好的結局。毛毛放棄了去國外跳舞的事業,和小雪一起生活,而小雪還是常常去找那個有點神經質的心理醫生傾訴。雖然有點奇怪,可是生活還可以維持暫時的平衡。我已經到了這樣的年齡,不相信聖誕老人的存在,卻幻想可以扮演聖誕老人。就算是,有毛毛這樣的寵物只是很多寂寞白骨精的夢,這個夢,我也願意做下去。
對於從不看言情片的我,非常驚喜的在這部劇裡看到我所認同的愛情觀,有人說這部劇的情節太誇張太雷人,但我覺得很多日劇的魅力所在就是用看完結局之後才明白是合情合理的誇張來表達嚴肅,現實的主題。嚴谷是個三高女人,學歷高,個子高,收入高,也就是通常所謂的女強人,前男友的離去讓嚴谷覺得男弱女強是戀情失敗的癥結所在,於是她又找了個學歷身高收入都比自己高的男人做男友,然而這樣問題就解決了嗎?
直到經歷那個離奇的際遇,嚴谷終於明白,她真正需要的,是那個一直被她視作寵物,卻只有在他面前才能卸下女強人外殼,露出脆弱內心的人,是那個被她一直忽視,卻真正能夠互相信賴,互相安慰,相濡以沫的人,而這樣的愛情,才是真正成熟的愛情。片中幾乎沒有打情罵俏的情節,有的是理性的剖析,從心理學,社會學的角度探討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女強人現象只是一個縮影,事實上現代社會每個人都像女主角一樣背著堅硬的外殼,比起人,跟寵物反而更容易建立信任,依賴關係,這也就是為什麼,女主角最終的真命天子,是那個寵物情人。
想不到日本的電視劇製作得那麼用心,尤其是在編劇方面,我覺得他們是希望把人生哲理也融入到電視劇裡面。例如,最近在看的《寵物情人》就是其中一部。女主角是一位外表剛強,內心脆弱的女子。畢業於東京大學和哈佛大學,在東都新聞社工作,頭腦聰明,可惜不懂處理人際關係,處處都要強。她有一點跟我還蠻像的,就是對著自己的戀人,說不出「我喜歡你」「我愛你」這樣的話。
為了此事,她跑去看心理醫生了(他倆已經不僅僅是醫患關係了,還成了戰友關係,因為那個醫生也有同樣的煩惱)。醫生說,其實在戀愛關係中,有優勢的一方,有劣勢的一方,女主角就是怕成為劣勢的一方。成為劣勢就意味著,她會成為一個比男友差的人,這對於要強的人,怎麼能接受呢。我聯想到最近在《華爾街日報》上看到的一篇報導,作者Lisa Movius寫道,男人擇偶是往下挑,挑選那些更年輕、經濟狀況和智力水平不如自己的女性;而女人擇偶則是往上走,挑選各方面都比自己強的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