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磷蝦總量高達6.5億噸,堪稱「海上金礦」中國成最大「黑馬」

2021-01-09 頭腦眼大設計

Hello大家好我是小楠,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蛋白質資源庫」,它就是南極磷蝦,南極磷蝦是整個南極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橋梁,也是地球上是單種生物量最大、繁殖最成功的物種之一。

在上世紀60年代的時候,人們估算出南極磷蝦的資源儲量為10~20億噸,發現它的商業開發潛力巨大,看到如此豐厚的利潤,蘇聯就站不住率先進軍南冰洋捕撈南極磷蝦了,作為「領導者」的蘇聯,它的捕撈量是全球捕撈總量的80%以上,而且最高時達到了驚人的49.17萬噸,這節奏是要把人家吃滅絕啊。

再後來到1991年的時候,蘇聯解體了,南極磷蝦輝煌的捕撈歷史(30萬噸級)也就此畫上了一個句號,但卻並沒有結束,因為南極磷蝦被日本接手了,至於日本的捕撈量就少很多了,基本年產量就維持在5~8萬噸左右,只不過這一統治就是13年,緊接著就被挪威侵佔了,原因是因為日本的遠洋漁船已經逐漸老化,產能也在不斷下降,最終被迫出局,再有就是挪威政府投入了大量資金研發新型的捕蝦裝備,產能有了突破性的提高,每年都保持在10~20萬噸的水平。

這時就有人問了,這麼捕撈南極磷蝦,不會驚動了鯨魚的「奶酪」,哦,對了解釋一下,南極磷蝦是藍鯨等大型鬚鯨的重要口糧,這就有人開玩笑說,還不夠塞牙縫那,那你就小看它了,雖然他個頭不是很大,但是止不住它數量多啊,而且據說全球的所有鬚鯨,每年會吃掉3400~4,300萬噸的南極磷蝦,這還不算什麼,最可怕的是海豹,它每年會吃掉6300-13000萬噸的南極磷蝦。與之相比,人類捕撈的30萬噸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所以南極磷蝦的開發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中國、智利、烏克蘭等新興國家也都紛紛入局,因為南極磷蝦具有成為戰略資源的潛質,誰能率先搶佔「高地」,就能在捕撈配額上獲得更多的「話語權」。

為此我國在2009年開始捕撈南極磷蝦,但是結果總是不理想,後來到2012年的時候,我國開發了第1艘專業級的南極磷蝦捕撈船——「福榮海」號,捕撈和加工能力明顯增強,到2019年時,又研發了「深藍號」,有了這一國之重器,中國有望成為全球南極磷蝦產業的最大「黑馬」,而且據說從2021年開始,中國的南極磷蝦捕撈量很有可能穩定在10萬噸以上,成為僅次於挪威的第二大捕撈國。

相關焦點

  • 南極磷蝦:5億噸的「海上金礦」,中國將是最大「黑馬」?
    中學課本上就告訴我們,地球上最龐大的生物種群是磷蝦,1981~1990年由南極科學研究委員會等多個國際組織聯合的《南大洋生物資源儲量調查》統計,南大洋磷蝦儲量約為4~5億噸,而且這還是一個保守數字!
  • 南極又出什麼大事?5億噸「海上金礦」被發掘,網友:不會滅絕嗎
    如今南極又出什麼大事?5億噸「海上金礦」被發掘,網友疑惑道:不會滅絕嗎?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原來這所謂的5億噸「海上金礦」,其實就是我們所熟知的磷蝦。據調查報告統計,南大洋磷蝦的儲量大約在4-5億噸,可能還有未探尋到的磷蝦,也就是說數字遠遠不止5億,而磷蝦的營養十分豐富,堪稱是一個移動的「金礦」。
  • 南極磷蝦:總重5億噸,捕鯨業的下一個「替代品」?
    早在上世紀60年代,科學家就曾對南極磷蝦的生物量進行了估計,得到的結果是10~20億噸,每年可供捕撈的產量為1.5億噸——而全球每年捕撈的海產品總量加起來還不到1億噸。英國科學家最新的資源調查表明,南極磷蝦目前的資源儲量超過5億噸,依然是目前世界上單種生物量最大、繁衍最成功的物種之一。
  • 南極磷蝦:漂浮的「海上糧倉」,爭奪戰正在進行,我國已提前布局
    南極磷蝦的現狀南極磷蝦,顧名思義棲息在南極,惡劣的環境形成天然的屏障,長時間人類對這種營養價值豐富的生物物知之甚少。進入20世紀後,全球人口急劇增長,糧食問題突出,尋找新的食物來源成了各國科學家的研究方向。另外,科學技術的極速發展,也為探索新的食物來源創造了條件,所以南極磷蝦的神秘面紗被一層層剝開。
  • 南極磷蝦每年被吃掉3億噸,為何一直吃不完?
    南極磷蝦就是磷蝦目的代表,又名大磷蝦或南極大磷蝦,是一種生活在南極洲附近水域的磷蝦。以群集方式生活,密度可達每立方米10000-30000隻,它們只有6釐米長,2克重,但總質量估計可達4-6億噸,比全世界人口的總質量還要大。
  • 南極有75億噸磷蝦,十隻就相對於半斤牛肉!科學家:保存很困難
    人們之所以給磷蝦起了一個個動聽的名字,是因為它的身體在夜間能發出好看的粼粼螢光。體長6釐米~8釐米的磷蝦也有一個不雅的名字,人們看到它眼睛黑黑的,便叫它黑眼蝦。  南極磷蝦生存地點主要在南極圈外的南緯50°~60°之間,密集區多出現在陸坡、冰緣和不同水系的交換帶。如接近中國南極長城站的大西洋區沿南的凹形地帶。
  • 堪稱全世界數量最多的動物——南極磷蝦,其數量恐怕真的無法估量
    南極磷蝦,地球上已發現生物量最大的單一物種,是地球上數量最大,繁衍最成功的單種生物資源之一。比如從種群數量上來說,螞蟻跟人類數量一樣多,而南極磷蝦比我們和螞蟻加起來的數量還多,至於多少只,恐怕真的無法估量。
  • 重2克,被稱為海上黃金,每年被消耗3億噸,種群生存仍不受影響
    南極磷蝦小小個體不足2克,但奈何數量較多,物種總重量卻不容小覷。未來地球上如果發生災難出現糧食危機,那麼最可能的替代食物就是南極磷蝦,不為口感不為營養,只因為它們的數量足夠多。因此很多人把南極磷蝦稱之為海上黃金,它是人類尚未大規模開發的漁業資源,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捕蝦」大軍。
  • 南極蘊藏著5億噸「深海黃金」,中國或成最大受益者
    自從科學家公布這項研究成果之後,人們這才發現鯨魚的主要食物是南極磷蝦,而參與磷蝦捕撈的五家國外公司將停止捕撈磷蝦。據統計南極中蘊藏著4億到5億噸磷蝦。相比於瀕臨滅絕的生物物種,磷蝦的數量值得開發。與此同時,人們也發現磷蝦中含有多種活性物質,並且磷蝦體內的蛋白含量較高。1960年至今,磷蝦的捕撈和開發可以劃分為2個不同的階段,每一個階段參與國家不同,進而導致磷蝦捕撈量有所差距。
  • 一年被吃掉3億噸的南極磷蝦,為什麼始終沒有滅絕呢?
    南極磷蝦,是一種生活在南極洲水域的磷蝦,它們的個體不大,體長一般在3-5釐米之間,南極磷蝦喜歡群居生活,平時都是成片成片的出現在大海裡,有時密度達到每立方米10000到30000隻,不過南極磷蝦在海洋裡,幾乎是處在食物鏈的最低端,它們可能也就比植物類高級一點點,是其他海洋生物的主食,海豹,企鵝,海獅都酷愛吃磷蝦
  • 磷蝦每年的消耗量巨大,人會把磷蝦吃滅絕嗎?
    磷蝦是海洋食物鏈的關鍵物種,在海洋中,除了許多海洋生物主要以磷蝦為食外,人類每年的捕撈量也高達250000噸。從這些數據看,磷蝦這個物種每年的消耗量是很高的。那麼,磷蝦會被人類吃光嗎?答案是否定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從南極到餐桌?全球最大磷蝦捕撈聯盟,主動劃出禁漁區
    兩年前,包括中國水產集團在內的全球五大磷蝦捕撈巨頭公開承諾,或於2020年起自主永久停止南極半島多個生態敏感區域的全年的捕撈作業,以保護以磷蝦為食的企鵝的主要繁殖和棲息地。「大限已至」,他們做到了嗎?自上世紀60年代起,前蘇聯、日本等國開始在南極進行商業磷蝦捕撈。隨著「從南極到餐桌」的市場宣傳,先後有20多個國家參與過捕撈隊伍,中國企業也於2009年進入這一領域。目前挪威、中國和韓國是世界三大南極磷蝦捕撈國,挪威的捕撈和加工能力最為突出。
  • 每年消耗幾億噸的磷蝦,沒吃滅絕,因過度捕撈和全球變暖面臨危機
    海洋哺乳動物每年消費磷蝦的總量非常驚人。 其中消耗最多的生物,就要屬藍鯨,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動物,每天要吃掉4000到8000千克磷蝦,這只是一天的量。 蟹類海豹和鬚鯨消耗的磷蝦比例相當。其中,蟹類海豹消耗的磷蝦比世界上任何其他海洋哺乳動物都多,它們每年大約消耗超過6300萬噸的磷蝦。
  • 南極冰川融化速度是80年代6倍
    【新華社微特稿】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月刊14日發表研究報告,顯示南極冰川融化速度是20世紀80年代的6倍,加劇全球海平面上升風險。根據這份報告,南極洲冰體1979年至1990年平均每年減少440億噸,2009年至2017年每年減少2780億噸。
  • 鯨鯊是地球上最大的魚,可為什麼它只吃小魚小蝦?
    鯨鯊作為現存最大的魚類,自然比這兩種更大些。目前精確測量的最大個體12.65米長21.5噸重,可靠的最大全長是18.8米,估算其體重可達45噸,如果這估算屬實的話,鯨鯊就是已知的第二大魚類,把利茲魚擠下去了,第一是已滅絕的巨齒鯊。最典型的濾食性動物鬚鯨也很大(鯨鯊是魚,鯨不是魚),最大的鬚鯨就是藍鯨,是地球史上已知的最大動物。
  • 南極裂開了,最大冰山來襲
    3年來,這座迄今為止最大的冰山緩慢向北漂移。  攝影:JOHN SONNTAG,NASA  2018年10月,一個平臺狀冰山漂浮在拉森C冰架附近的海冰上。冰山的尖角和平坦的表面表明,它可能是從冰架上崩解下來的。  攝影:NASA ICE  日落將南極半島西海岸勒梅爾海峽(Lemaire)染紅,隨著氣候變暖,南極大陸的沿海冰層正在崩潰。
  • 80年代末,紐約的GDP總量是上海21倍,現在差距還有多大?
    大約在400年前,來到北美的「海上馬車夫」荷蘭人採用欺騙手段以價值60荷蘭盾的財物從印第安人手中買下了曼哈頓島,起名為「新阿姆斯特丹」以慰思鄉之苦。此後,荷蘭在同英國的爭霸中失利將「新阿姆斯特丹」割讓了出去。
  • 名字叫蝦,看起來像蝦,但卻不是蝦的南極磷蝦
    ,磷蝦有許多種類,比如南極大磷蝦、晶磷蝦、冷磷蝦以及長額櫻磷蝦等。其中,南極大磷蝦在數量上居多,也是主要的漁業種類和科研關注對象。一般提到的南極磷蝦就是指南極大磷蝦,它個頭較大,成體在42毫米至65毫米之間。南極磷蝦主要集中於南冰洋,是一種群居類生物,有時密度可以達到每立方米1萬至3萬隻。
  • 磷蝦豆腐龍貓飯的做法
    南極磷蝦廣泛分布在環繞南極大陸、純淨無汙染的南大洋表層冰水中,以天然南極冰藻為食,無法被人工養殖,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科學研究顯示,南極磷蝦富含優質蛋白和種類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南極磷蝦肉是南極磷蝦在南極水域捕撈後,在捕撈船上嚴格的無菌環境下進行機器脫殼,從而得的純淨的南極磷蝦仁,無任何二次加工和添加,不含任何雜質和激素,肉質新鮮,口感鮮甜香嫩,非常適合小朋友食用。 今天做了磷蝦豆腐,加入少許胡蘿蔔營養更豐富,做給小朋友吃只用了簡單的幾味調料,但是味道很鮮美,為了吸引小朋友又把米飯做成了龍貓飯糰,萌萌的龍貓讓小朋友愛上吃飯。
  • 神奇動物在南極
    由於天洪和Emma在南極的探索集中在南極半島區域,緯度在南緯65度上下,再加上是夏季,因此很難見到它們的蹤跡。在5天的南極登陸探索中,我們只看到了一隻落單的阿德利企鵝。這種出現在如此遠離自己繁殖地的企鵝可能是被自己族群放逐了,也可能是看透了鵝生,只想自己旅行去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