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西安市興工西路3號的西安糧油批發交易市場,是西北地區最大的糧油批發市場,年交易量40多萬噸,其中大米交易量佔八成以上。一些大米的外包裝上寫著「五常稻花香」、「黑龍江省五常香稻科研基地」等字樣。
2009年,五常大米被國家質檢總局認定為地理標誌產品,市場上,五常大米的價格遠遠高於普通大米。而五常稻花香更是只有五常才有的品種。而在西安糧油批發交易市場,標稱為「五常長粒香」和「五常稻花香」的大米價格並不比普通大米貴,有的甚至還更便宜。標明來源於五常的大米中,有的廠址是黑龍江五常市,有的卻是西安市興工西路3號。
市民反應
希望相關部門儘快介入調查
昨晚9時許,記者來到西安糧油批發交易市場,此時市場大門緊閉,商鋪也都是鐵閘門緊鎖。可以看到一些店面門頭上寫著「五常米」或者「稻花香」字樣。
針對央視曝光的市場大米潛規則事件,不少市民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市民趙先生表示,以前也在超市裡購買過五常稻花香米,看了央視的報導後非常擔心,他很想知道裡面所提到的大米「香精」對人體會產生什麼樣的危害。市民李先生則認為,作為普通消費者,無法辨別出市場上銷售的五常稻花香米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對這些為賺昧心錢而坑害廣大消費者的企業,相關監管部門應該儘快地介入調查,給大家一個交代。
央視報導已引起西安市工商、糧食等部門的關注。本報記者 李彪
市場目擊
「五常香米」機器造
在西安糧油批發交易市場旁邊的一個大院裡,有一家西安六紅福米業有限公司。在加工車間,工人把五小袋仙桃香米和兩大袋寫著五常圓江米的大米按1比1的比例加入入料口。在車間的出料口,一個個盛米的包裝袋上印著「特級稻花香,黑龍江五常香稻種植基地」等字樣。
記者在出料口處抓了一把大米,一聞,居然有一股濃濃的米香。一個醫用輸液管直接插進出料口,輸液管內流動著一種淡黃色的液體。工作人員說,輸液管裡的液體是香精,之所以要加香精,就是為了讓加工出來的大米聞起來有香味。
我國《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規定:不應掩蓋食品本身或加工過程中的質量缺陷或以摻雜、摻假、偽造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劑。2009年衛生部專門發布公告:大米等糧食生產者不得在生產加工過程中使用香精香料。
暴利讓「調和米」銷路廣
六紅福米業負責人坦言,該公司生產的「五常稻花香」,大都是用湖北米、江蘇米及其他東北米摻出來的。
湖北大米批發價格是3.3元/公斤,江蘇大米是3.6元/公斤,長粒香是4.6元/公斤,而五常稻花香米大約是8元/公斤。以用江蘇米和長粒香冒充五常稻花香為例,這兩種米以一比一的比例混合,成本是4.1元/公斤,米廠向外的批發價是4.5元/公斤,利潤就有0.4元/公斤,這樣的利潤在大米行業已算是暴利。記者在西安先後走訪了新一佳米業、新禾米廠、鑫寶米業、眾鑫穀物加工廠以及香潤穀物加工廠。這些廠家的大米,許多都打著五常稻花香的旗號,實際上都是用湖北大米、江蘇大米與東北大米混合來冒充的。這樣的米被稱為「調和米」。在加工過程中添加香精,幾乎已經是公開的秘密。據說加工10噸「香米」,需要不到1公斤的香精。
一些加工廠負責人透露,「調和米」銷路和銷量都相當不錯,一家廠淡季一天也能賣出二三十噸,從陝西到河南、山西、四川、青海、甘肅,可謂銷路廣泛。
輸液管裡的黃色液體是香精(央視截屏)
源頭探訪
五常市場難尋純正稻花香
6月下旬,在黑龍江省五常市一些大米批發點,這裡賣的大米也主要是五常長粒香和五常稻花香兩種,尤其是稻花香在這裡備受推崇,也是當地大部分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
在五常市杜家鎮,有一家當地較大的大米加工廠:五常市金福糧油有限公司。在大米加工車間,出米口的牆上有幾張單子。其中一張單子上寫著:小綠長香王。稻花香:3;639:3;假:4。孫廠長解釋說,「假」指的是普通長粒。
稻花香、639都是指水稻的品種,其中639沒有稻花香特有的香味。而假長粒,指的是那些有點像稻花香,但是又沒有稻花香香味的普通長粒大米。「小綠長香王」大米就是由30%的稻花香、30%的639、40%的假長粒共同組成,其中,稻花香、639的原糧來自五常,長粒則來自周邊地區。也就是說,所謂的五常長香王並不是純正的五常大米,孫廠長說,現在批發給外地客戶的稻花香很少有純的。
而在位於五常市志廣鄉的明軒精米有限公司,該公司用來生產五常香米的普通長粒,八成來自外地,二成來自五常,但是包裝上寫的都是五常米。從他們廠批發到外地的五常稻花香,只有少量較純的稻花香走高端市場,大部分都要摻一些別的品種。在該公司,記者看到了和在西安見到的相類似的產品——泰國香米香精,工作人員說,一瓶香精能讓10噸米變「香」。
稻子從農民處收來已不純
在黑龍江五常市,記者先後走訪了杜家鎮、安家鎮、志廣鄉、龍鳳山鄉等十多家大米加工廠,發現從五常賣到外地的大米中,很少有純正的五常大米或者純正的五常稻花香。
記者了解到,為獲取更高的利潤,五常市的許多大米加工廠一般都拿比稻花香便宜很多的639或者並非五常產的普通長粒冒充稻花香。不同的混搭方式,不同的價格,稻花香的含量也不盡相同。但是,不管稻花香含量是百分之五十還是一點都不含稻花香,混搭出來的米都是按純粹的稻花香賣的。
不光是大米加工廠摻假,記者了解到,在米廠從農民手中收稻子的時候,收來的稻子已經不是純的,而是摻有別的品種。
真稻花香都在當「調料」用
黑龍江五常市委宣傳部的網站上介紹說,五常市大約有150萬畝水稻,年產水稻8億公斤,也就是80萬噸。
一些米廠負責人透露,五常市每年向全國各地銷售的所謂五常米近1000萬噸,這遠遠高出了五常大米每年80萬噸的產量。因此,儘管是產米大市,也得周邊城市甚至江蘇等地調米進來。
為了賺取更高的利潤,外地大米變成五常大米,而真正純正的五常稻花香,幾乎無處可尋。有批發商一語驚人:真正的稻花香都在當「調料」用呢! 央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