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元#
導讀:如果你常逛b站,一定經常會看到「這就是二次元嗎?愛了愛了」這樣的評論,人人都愛刷,不過對其中的意義,相信大部分觀眾並不知道。
01「梗」的意義
這段話的內涵並不複雜,只是單純地表達情感,不過當它在特定的環境當中,就成了一個「梗」。無論我們面在親人還是朋友之間,都有存在一些只有自己才懂的笑料,這便是梗的基本形式。
其實「梗」文化並不是b站的特色,各個公共平臺的用戶都有屬於他們的梗,只不過相比於其他軟體,b站用「梗」的頻率格外多。如果你不明白其中的含義,常常面對滿屏的彈幕眉頭緊鎖,你知道大家都在笑,可就是不知道具體笑什麼,這種感覺,就像一種離群的大雁一樣孤獨。
許多梗是有源頭的,也出自某段視頻,也許出自某個事件,也許出自某篇文章。但「愛了愛了」的起源至今沒能確定,有種說法是,它起源於評論區某位大佬。
從這句話的意義不難理解,簡單說:「這就是動漫嗎?好喜愛啊」。不過隨著後來的發展,它的定義早已被無限延伸,隨便打開一個搞笑類視頻,幾乎都能在評論區下找到這樣的評論。
02「梗」的作用
在風影看來,它更像是一種反諷的形式,比如一個人做了一件錯事,但卻非要標榜自己是正義的,這時你可以反過來說:「原來這就是好人啊,佩服佩服」。當然,「愛了愛了」的評論不是貶義,它的形容對象一般在搞笑或「有內涵」的內容當中。
那麼為什麼這個「梗」會在b站誕生呢?
這與網站的風格有著密切的關聯。眾所周知,b站的主打內容是各類動漫,不過隨著發展,它逐漸融入更多元素,所以廣大青年人就以此為背景創造搞笑「梗」,這正是它的由來。
而「愛了愛了」還有另外一種用途。
仔細品味會發現,「這就是二次元嗎?」裡面包含著對網站陌生的態度,通常由萌新發問。有些高等級的玩家們正是藉助這點,經常裝作小白和大家打趣。
當然,b站裡的梗遠不止這些,比如知名的「233」,「阿偉死了」、「大膽的想法」、「嚶嚶嚶」等等,從諧音到字母縮寫,任何你能想像到的形式,都可能被小夥伴們作成「梗」。
梗也並非一成不變,隨時可能誕生與與消失,早年間的老梗如今都已經被當下熱門題材所取代,因此喜歡玩更的少年,一定要多多留意。
有人說梗是單純的娛樂工具,對於這個觀點,風影是不認同的。梗不是無腦娛樂,它還具有批判與頌揚的作用,適當用梗可以提升讀者的時代感。
不過玩梗也是有規則的,如果在不合時宜的情況下亂刷,不但不搞笑,而且還會失禮,比如視頻裡上演的是悲情戲,儘量不要刷搞笑與負面的梗。
在動漫作品當中,CP更也需要格外留意。的確,要喜歡的角色在一起無可厚非,可「無限制」地刷起沒完,就會影響他人的體驗了。
03總結
所以愛了愛了」是不僅僅b站一個「梗」,更是一種獨特的表達方式,它的初衷是有愛的,是積極的。只不過玩梗是一項「技術活」,這個尺度的把握只有自己才能掌控。
近年來一些低俗梗逐漸興起,用戶們為了一時「抖機靈」,往往無限複製。用得合適,能為他人代來歡樂,可用不好,免不了受人批評。
本期話題:
你還喜歡哪些關於b站的「梗」?歡迎來評論區交流,討論、謝謝!
本文由二次元的風影編輯原創,圖片來自網絡,侵刪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