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大師兄」下山受傷 警民悉心照料半年後放歸山林

2020-09-03 瀘州新聞網

近日,在瀘州市古藺縣黃荊鎮龍爪村,來自彰德街道的野生動物愛心救助者胡國洪把兩隻已經餵養了半年多的獼猴放歸山林。看到猴子漸漸消失在莽莽林海裡,儘管有些戀戀不捨,但想到大自然才是它們的家,終究還是釋懷了。

兩隻獼猴下山 受傷後被救助

2019年9月,古藺鎮某中學突然來了一位不速之客,這是一隻從山上跑來的獼猴。進入校園後,獼猴到處亂竄,一會兒進教室,一會兒找廚房。大家都知道獼猴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老師和孩子們都對它避讓三分。為了不影響學生上課,老師隨即打電話向古藺縣森林公安局報警。

被救助的雄性獼猴

接到報警後,古藺森林公安民警和古藺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工作人員趕到現場。經過一番嚴密布控,「猴哥」最終束手就擒。被「抓獲歸案」後,公安民警發現這隻雄性「猴哥」腿部有傷痕,估計是受傷後在山上找不到吃的才下山覓食,從而誤入校園。

受傷的野生動物不能放歸山林,應立即採取救助措施。在古藺鎮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工作人員的協助下,民警聯繫到彰德街道野生動物救助志願者胡國洪,向他說明情況後,「猴哥」被送到了彰德田園農莊暫時寄養。

無獨有偶。去年冬天,緊鄰黃荊老林景區的龍爪村村民報警稱,當地發現一隻估計是生了病的小獼猴。

接到報警電話後,古藺縣森林公安局民警隨即趕到現場,對小獼猴採取了緊急救助措施。經檢查,小猴子沒有外傷,可能是與父母走散,找不到食物而餓倒在路邊。被救助後,小獼猴同樣被送到彰德田園農莊,胡國洪又自願承擔起這隻獼猴的救助任務。

悉心照料半年 獼猴回歸山林

據介紹,彰德田園農莊原來是古藺縣的一家合法野生動物養殖基地,專業養殖野雞、孔雀、豪豬等野生動物。因為農莊配備了專業的野生動物醫生,近年來,古藺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以及古藺縣森林公安局但凡遇到需要救助的野生動物,都會送往該農莊尋求救助。

9月2日,記者聯繫到彰德田園農莊主人胡國洪,據他介紹,已記不清救助了多少野生動物,貓頭鷹、野山羊、果子狸等,少的花費幾十元,多的需要上千元。「就這兩隻寄養的獼猴來說,至少要兩三千元,除了醫療費用,每天還要吃食物、水果,生活待遇比養殖的其他動物要好得多」。

半年多來,在野生動物醫生的精心治療和胡國洪的悉心照料下,兩隻獼猴的身體已經完全康復。

胡洪國告訴記者,他自願救助野生動物的初衷源於對野生動物的喜愛。而養殖野生動物除了有經濟效益的考量,還能發揮科普教育作用「。農莊裡每年都會接待一些慕名前來參觀的青少年,我會向他們科普野生動物知識,培養孩子們從小養成愛護野生動物的習慣。」

「今年疫情後,國家對野生動物養殖出臺了新的政策,幾乎所有野生動物都不能再繼續飼養。」胡國洪說,在把之前養殖的野生動物放歸野外之際,兩隻被救助而寄養在養殖場的獼猴也將被放回大自然。為了讓獼猴回歸山林後能儘快找到同伴,胡國洪事先經過了一番調查,發現彰德街道龍爪村附近的黃荊老林林區邊沿有猴群出沒,他決定把兩隻獼猴帶到龍爪村進行放生。

「野生動物不能養殖了,但對於野生動物的保護和救助我還會繼續做下去。」胡國洪說,保護野生動物才能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川江都市報記者 曾剛

相關焦點

  • 黑翅鳶受傷落水庫 賀州警民救助放歸自然(圖)
    受傷被救助的黑翅鳶。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甘勇 李玉 供圖廣西新聞網賀州9月4日訊(通訊員 甘勇 李玉)9月2日11時50分許,賀州市平桂區森林公安分局接到鵝塘鎮新塘村村民鍾某報警稱,其在華山水庫旁發現一隻不能飛的鷹,為防止它受到進一步的傷害,村民鍾某將鷹捉回家中暫時照料並報警求助。接到報警後,值班民警立刻趕往村民家中,在報警人的家中見到了其所說的鷹。
  • 落單幼鳥長著一張猴臉 警民救助猴面鷹放歸山林
    當天,大夥合力救助下,將這隻落單的猴面鷹幼鳥放歸山林。接到電話後,蓴湖街道農漁辦工作人員和森林公安民警立即趕去,將鳥裝進籠中帶回。謝賢澤說,這隻鳥是他在蓴湖公園邊的山腳下撿到的,「毛絨絨一團,嘴巴帶鉤,腳爪鋒利,「不知道咋處置好。」
  • 大鵟腿部受傷 警民傾力救助
    大鵟腿部受傷 警民傾力救助 2020-09-12 15: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女子撿到一隻狐狸,悉心照料半年後,卻發現畫風有些跑偏了
    在女子的悉心照料下,小狐狸一天天地長大了,和女子的感情也是越來越好。然而等到半年後,女子卻發現不太對勁,自家狐狸的畫風好像有些跑偏了。它的行為看起來根本就不像大家印象中的狐狸,反而和狗狗很像。經常向女子擺出飛機耳,還咧開嘴一臉諂媚地向鏟屎官撒嬌,完全就是一副柴犬的模樣呀。
  • 大連獲救小鹿被放歸山林
    此時,將其放歸山林的時刻終於來了。據救助的志願者稱:此前被救的鹿,大部分都送往動物園或者鹿園等其他收容機構圈養或人工餵養,這還是他們首次嘗試純野外放歸山林。為了讓這精靈回山,志願者們煞費苦心。尋親半個多月未果,志願者們不得不採取暫時人工餵養,增加野訓,待小鹿健壯長大後,再放歸山林。
  • 警民合力救助受傷環頸雉
    原標題:警民合力救助受傷環頸雉被救助的環頸雉(記者郭軍鴿攝)新疆網訊(記者郭軍鴿 通訊員李曉旭)夜晚,一隻腿部受傷的環頸雉闖入農家院中,村民發現後及時報警求助。目前,受傷的環頸雉正在接受治療。走近後他發現,眼前這隻「雞」無法行動,且外貌也與普通家養雞不同。他立即打電話向甘溝派出所求助。「我們到現場檢查發現,它是一隻環頸雉,腿部受傷,於是將其帶回所內看護。」甘溝派出所民警李同慶說。16日下午,受傷的環頸雉被送往烏魯木齊縣林業和草原局進行救治,待傷愈後放歸自然。
  • 「白頭翁」受傷從天而降 宿遷一村民帶回家悉心照料
    宿遷網訊(記者 孫軍賢)一隻「白頭翁」幼鳥受傷後從自家門前樹上跌落,家住宿城區洋北鎮槐樹居委會的小學教師吳晶見狀,將幼鳥帶回家悉心照料。令他沒想到的是,幼鳥的媽媽每天守候在附近,並銜食來餵幼鳥。8月15日上午,幼鳥康復,和它的媽媽一起飛走了。8月13日清晨,天空中下著小雨。
  • 受傷水鹿誤入白玉城區 成功獲救後放歸自然
    四川在線消息(王小慶 記者 遊飛)3月22日,接群眾報告,白玉縣檔案館河堤邊有隻受傷的野鹿。白玉縣林草局、縣農牧農村科技局、縣森林公安局等相關部門工作人員立即趕往現場,對受傷野鹿進行施救。經現場仔細辨 認,獲救野鹿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水鹿。畜牧獸醫人員正在對水鹿傷口進行縫合手術。
  • 夜鷺受傷「落難」 警民攜手救助
    金山網訊  5日晚上,一隻左腳受傷的夜鷺落到丹陽城區澳都花城東大門附近的小樹林中。接到熱心的丹陽市民報警後,警民攜手救助,將其送到丹陽市農委有關部門。由於左腳受傷,小鳥趴在路邊不能動。值班民警毛澤安趕到現場處理。這隻小鳥嘴巴尖細,眼睛呈紅色,背部的羽毛呈灰色,夾雜著醒目的白色羽毛。小鳥左腳受了傷,無法飛行。毛澤安查詢後得知,這是一隻夜鷺,是國家「三有」保護動物(即有益的、有重要經濟價值和有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隨後,他讓熱心市民找來一隻紙箱子,將小鳥帶回派出所。
  • 超萌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白鼯鼠闖進小鎮冷庫,眾人悉心照料放回山林
    群眾發現後報警,大家悉心將受到驚嚇的小動物帶出,一查這小傢伙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白鼯鼠。野保人員確認後,在合適地帶將其放歸山中。6月29日晚,長陽公安局火燒坪派出所接到群眾電話,稱發現了一隻像貓又像鼠的小動物,它闖入集鎮一冷庫內,疑似國家保護動物,不知道如何處理。接到電話後,派出所民警李玉林、劉啟鵬立即趕到現場。
  • 發現野生受傷白鷺 警民攜手及時救助
    發現野生受傷白鷺 警民攜手及時救助金羊網  作者:周哲  2020-10-13 近日,佛山禪城公安民警接力熱心市民,救助了一隻受傷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鷺,並將它移送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救治。
  • 野生黃麂受傷被困 警民攜手救助放歸自然
    一隻野生黃麂受傷被困在長安區楊莊街辦一村民家中糞坑內,村民與民警及時救助並聯繫秦嶺保護部門工作人員,確認傷勢沒有大礙後將黃麂放歸大自然。
  • 瀘州山林發現6隻猴面鷹寶寶 一天能吃掉一隻雞
    11月16日,瀘州市瀘縣奇峰鎮村民在山林中發現六隻毛絨絨的幼鳥,因無法辨別幼鳥種類,擔心是國家保護動物,村民報警求助。經瀘州市觀鳥協會專家鑑別,這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猴面鷹的幼鳥。目前,猴面鷹寶寶已交由瀘州市觀鳥協會主席李昭成代養,六隻小傢伙食量驚人,一天能吃掉一隻成年肉雞。
  • 連雲港小島山野生動物救護站放歸一隻赤狐,小赤狐不時回頭張望
    9月13日,連雲港小島山野生動物救護站志願者在連雲區黃窩水庫附近,成功將一隻悉心照料5個月的國家「三有」保護動物赤狐放歸自然。志願者準備將赤狐放歸大自然記者了解到,在今年疫情期間,熱心市民在廢棄工廠發現一隻受傷嚴重的赤狐,並送到小島山野生動物救護站,經過負責人龔連的悉心照料,赤狐很快恢復了健康。
  • ...商都縣公安局大南坊子派出所成功救助國家二級野生動物貓頭鷹
    商都公安|保護動物 警民同心—商都縣公安局大南坊子派出所成功救助國家二級野生動物貓頭鷹 2020-11-21 10: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肥東縣一村民路遇落難大鳥 原是灰隼已被救治放歸山林
    肥東縣林業局工作人員正在將「灰隼」放歸自然12月17日,記者從肥東長臨河鎮獲悉,經過一整天的照料觀察,該鎮林業站將經救治康復後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灰隼」放歸山林。肥東縣林業局接到報警後,立即要求長臨河鎮林業站前往辨別救治,同時請吳先生在現場守護這隻大鳥。林業站工作人員趕到現場後,經過確認該鳥屬於一隻成年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灰隼」,於是帶回站內仔細檢查。「我們發現灰隼全身並無傷口,不知道為何不能飛。」工作人員介紹,他們對其進行人工餵食和一天的觀察後,確認其已完全康復,並具備再飛能力。12月17日,工作人員將其放歸自然。
  • 狍子產下幼崽後不知去向,牧民把它們抱回家
    民警將這兩隻幼崽帶回野生動物救助站,請錫林郭勒職業學院教學動物醫院的醫生為幼崽進行檢查和治療,同時安排專人悉心照料。其中一隻由於出生時前腿受傷,所以行動不便,另一隻活蹦亂跳,非常健康。當時,這則警民聯手救助野生狍子幼崽的新聞還曾被央視新聞頻道報導過,一時間,兩隻小幼狍成了救助站裡的「明星」成員。
  • 濟南民警悉心照料後將其放生
    接到電話後,民警王正立即帶領輔警前往該群眾家中,經民警檢查,該鳥身體無明顯外傷,不屬於常見鳥類。經初步上網搜集信息判斷,該鳥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夜鷺,民警先將其帶離群眾家裡,緊急聯繫野生動物園相關負責人,在聽取相關意見後決定將夜鷺放生。通過民警和輔警的悉心照料,該鳥精神狀態良好,在其恢復體力後,民警將其放歸大自然。
  • 警民攜手救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鳳頭鷹」
    警民攜手救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鳳頭鷹」12月16日,沙坪垻區公安分局豐文派出所救助了一隻受傷的鳳頭鷹,並將其移交給重慶市動物園救治。當天上午9點,豐文派出所民警接到市民報警,稱在一學校附近的工地門口,撿到了一隻黃褐色的鳥,疑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雀鷹。接警後,民警立即趕到現場。據報警人唐先生講,當時路過工地時,發現一隻鳥蜷縮在工地門口,人靠近後也不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