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撫出牙寶寶只需這幾招!
我們都說當媽媽不容易,要懷孕,要分娩,還要帶娃.....
其實當一枚寶寶也不容易,TA們要衝過很多關卡才能健康的來到爸爸媽媽身邊,出生後,還要經歷黃疸,絞痛,打疫苗....小小身軀要經歷很多事。
等稍大一些,要長牙了,還要經歷出牙疼,一顆顆小白牙要衝破牙齦才能長出來,出牙期間,又是流口水又是癢又是疼,一貫乖巧的寶寶都會變挑剔。
前兩天,奚夢瑤就分享了一歲兒子出牙的經歷:寶寶長牙的時候,真像是換了一個寶寶,小天使秒變小鬧騰。
嫁入豪門的奚夢瑤,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很多人以為超模嫁入豪門,一定是無憂無慮,順順利利的。
但其實成為媽媽,超模和普通媽媽走的都是同一條路。
成為媽媽的奚夢瑤,也曾因為懷孕導致脊椎錯位,體重狂飆35斤,產後也深陷產後抑鬱找不到出口,在帶娃路上,也曾磕磕碰碰。
從新手媽媽的不知所措,到應對寶寶出牙時的得心應手,她也是一步一步自己摸索來的。
奚夢瑤說長牙的寶寶經常鬧騰,也會特別想咬東西,為了安撫寶寶,她試過很多方法,結果是給寶寶咀嚼最有效。
出牙的寶寶會不舒服,不舒服就會鬧騰粘人,當寶寶煩躁不安時,奚夢瑤就會給寶寶一些磨牙零食讓寶寶咀嚼,每一次都管用,都可以在寶寶開始哭鬧前緩解寶寶的不適。
她也給出提醒:給長牙的寶寶零食時,一定要注意食物安全,選擇能含在嘴裡劃開的磨牙零食,或者做一些處理,因為小寶寶咀嚼能力弱,要避免嗆到。
真是每個當媽的遇上寶寶的事,都會變得超級細心和有耐心,即便有時候真的是很崩潰。
一個長牙的寶寶,真的讓無數媽媽崩潰過。
在微博上,很多媽媽分享了自家寶寶的出牙史,真是寶寶累,媽媽更累。
「最近被寶寶長牙折磨的身心疲憊,牛牛不好好喝,睡覺睡不踏實,睡眠減少的厲害,一個牙已經出來了,另外一個小白點也在增大,討厭的長牙期趕緊過去吧,還我的天使寶寶。」
「寶寶又一次要長牙齒,我們母女倆,徹夜無眠,原來寶寶長牙,牙齦是非常痛的,昨晚加起來我大概是斷斷續續睡了一個半小時,困的不知道我是誰。」
「最近寶寶長牙真是磨人的妖精,六個月是個坎!越來越鬧騰了,以前睡醒願意在床上躺很久,現在醒來不一會就要哭了,天天要掛在身上不帶下來的。」
「可憐的寶寶,長牙還發燒了,口水也流不停,晚上也睡不好,寶寶難受,老母親更難受啊。」
「我家軒寶長牙太可怕了,今天一整天不吃不喝不睡還鬧,我還以為是不是感冒的前兆,內心又有點焦慮起來,晚上我家隊友回來一看說寶寶長牙了,趕緊查了一下,發現長牙的症狀我家的全部佔齊了。」
長牙對寶寶來說,是意義重大的發育裡程碑,但也確實是一件很辛苦的事。
那寶寶什麼時候開始長牙?家長又應該如何應對呢?
大多數寶寶會在4—7個月大的時候長出人生中的第一顆牙,出牙較早的寶寶會在4—6個月左右長出第一顆牙,出牙較晚的寶寶可能要等到1歲或以上。
只要寶寶活潑愛玩精神好,愛吃愛喝長體重,晚點長牙不用過於擔心,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成長規律。
只是長牙的寶寶,在出牙時都會感到不適,會癢會痛,口水也多,心情也會變得焦躁易怒,家長們要經常觀察,幫助寶寶緩解一下出牙的不適,以免影響進食。
從長牙到出牙需要一段,因為牙齒的萌發往往發生在牙齦底下,除非牙齒探出頭,不然沒那麼容易觀察到。
下面是一些長牙的寶寶經常會出現的表現,可以幫助家長判斷:
①老要啃東西。牙齒要「破土而出」,帶來的不適感會讓寶寶特別想要咬東西,咀嚼可以緩解不適,出牙的嬰兒通常想要咬東西。
②牙齦腫脹。出牙會導致牙齦紅腫、脹痛,有時牙齦會鼓起個小包,底下就是牙齒了。
③過度流口水。流口水吐泡泡不代表一定是在長牙,但如果還有其他的出牙症狀,如牙齦鼓起或腫脹,說明寶寶在長牙。
④晚上尤為煩躁。牙齒萌出的時候,牙齒穿過骨頭和牙齦是一個緩慢的過程,而且這個變化主要發生在晚上,所以寶寶在晚上比較煩躁不安。
⑤抓耳朵。抓耳朵可能是耳朵感染的徵兆,也可能是出牙的徵兆,因為下顎的神經分布,疼痛會轉移到耳道。
⑥體溫升高。有些出牙寶寶會有體溫升高的情況,這是因為牙齒突破牙齦,導致牙齦炎症反應。
⑦飲食習慣發生改變。有的寶寶在長牙的時候,會喜歡用勺子餵養,因為勺子會給牙齦施壓,可以緩解不適,寶寶甚至會比平時吃得更多一點,因為可以多讓勺子緩解一下不適。
還有些喝奶的寶寶,會吃吃停停,因為吸吮奶嘴或乳頭會給牙齦和耳道施加了不舒服的壓力,吃不了多久就停下來不肯吃,結果肚子又餓,就會老是喊著要吃,但又吃不了多少再次痛到停下來。
長牙是每個寶寶發育的正常部分,但也確實會引起疼痛和不適,家長要做的就是幫助寶寶緩解疼痛。
有很多方法可以緩解出牙,但效果因人而異,家長們要多嘗試找到最有效的辦法:
1、在家緩解出牙的疼痛
①給寶寶磨牙的食物。如果寶寶到了能吃固體食物的年齡,可以讓寶寶咀嚼磨牙食物,如去皮的黃瓜、胡蘿蔔或出牙餅乾,這種咀嚼壓力可以緩解疼痛。
要注意:如果給寶寶硬的食物,一定要密切觀察寶寶,確保寶寶不會噎住。
②用乾淨的手指摩擦寶寶的牙齦。用乾淨的手指在寶寶的牙齦上摩擦,也可以用紗布包住手指按摩寶寶的牙齦,這種壓力可以緩解寶寶的疼痛。
③給寶寶冷藏的牙膠。讓寶寶咀嚼冷藏過後的牙膠玩具也可以緩解不適,注意不要太冰,別刺激到寶寶的牙齦。
④擦乾寶寶的口水。嬰兒出牙時會流口水,過多的口水會引起皮膚過敏,用乾淨的毛巾及時擦掉口水,並塗抹乳霜,防止皮膚過於乾燥引起額外的不適。
⑤分散注意力。出牙痛就像頭痛,它持久,卻又不會說痛的要命,就是隱隱作痛,多安慰寶寶,轉移寶寶的注意力,即使是爸爸媽媽的一個擁抱,也是寶寶最好的止痛劑。
2、尋求醫療護理
①非處方藥。如果家庭療法沒有幫助,如果出牙確實讓寶寶很疼痛,考慮給寶寶止痛藥,有很多非處方藥是專用於正在長牙的嬰兒,對乙醯氨基酚或布洛芬可以幫助緩解出牙痛,注意: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不要給6個月以下的嬰兒布洛芬。
注意:一定要讓醫生確認疼痛是由出牙引起的,不要盲目用藥。
②必要時看醫生。出牙是嬰兒成長發育的正常部分,可以採取家庭療法緩解疼痛,但如果寶寶發燒或者看起來特別不舒服,可能是感染或者生病了,帶寶寶儘快去看醫生。
要注意的是,在寶寶出牙期間,牢記要做的事和千萬不能做的事。
1、這些事情不能做
①給硬的食物要密切觀察
如果給寶寶稍硬的食物咀嚼,一定要有大人時刻觀察,以免嗆到,注意:只給稍大一些的能正確咀嚼和吞咽的寶寶磨牙食物,小月齡寶寶不能吃硬的食物,很危險。
②千萬不要在寶寶腫脹的牙齦上擦白酒
有些地方有用酒精來緩解出牙疼痛的偏方,警告:即便是少量的酒精也可能導致嬰兒中毒。
③一定不要盲目給藥
如果要給寶寶用止痛藥,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避免任何含有苯佐卡因的藥物,苯佐卡因是一種常見的止痛藥,在極少數情況下,這可能會導致嚴重的情況,減少血液中的氧氣量。
④慎用琥珀牙膠手鐲和項鍊
手鐲和項鍊對小孩子來說都有窒息的危險,寶寶會吮吸或咀嚼這些東西,而脫落的珠子也有窒息的危險,沒有科學證據表明琥珀在出牙疼痛時有效。
2、長牙後護理好寶寶的牙齒
①帶寶寶去看牙醫
當寶寶長出第一顆牙時,帶寶寶去看牙齒,最遲不要超過寶寶一歲,牙科醫生會詳細檢查以確保寶寶的牙齒健康強壯。
②護理好寶寶的新牙
出牙前,每天用乾淨、潮溼的毛巾清洗寶寶的牙齦,防止細菌積聚,出牙後換成軟毛牙刷,在孩子不會吐出牙膏前,僅給寶寶使用一粒米大小的含氟牙膏。
③吃健康食物防止蛀牙
當寶寶開始吃固體食物後,給寶寶提供健康低糖的飲食,一定要在寶寶吃完東西後刷牙,儘量減少在晚上餵奶,避免在奶瓶裡放果汁或其他含糖飲料。
最後要提醒家長們的是:出牙的寶寶會暴躁易怒,耐心一些,一切都會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