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起於美國的心靈培訓,在中國卻醜聞不斷
心靈培訓,最先興起於美國。據業內人士介紹,隨著東方佛教、印度教等宗教傳入美國,在公眾中逐漸孕育出對意識和身—心—靈整體關係的概念,並形成「身心靈」市場。這個市場既包括傳統的瑜伽、代替治療等,也包括冥想、心靈成長、神秘智慧等靈修行為,創造豐盛的培訓即屬於此類。
在美國,靈修產業很紅火,不僅有大量的培訓機構,還有上萬名人生教練(Life Coach)提供個人靈修服務。靈修生意到了中國後,卻亂象頻出。2012年,《羊城晚報》調查發現,一些身心靈培訓機構和心靈導師,打著靈性成長的幌子,收取高額會員費,開辦涉嫌淫穢的靈修課程,甚至有「換妻行為」,引發輿論大譁。

此後,「生命源泉」的精英課程又被曝涉嫌傳銷,這個課程在全國各地均有發現。它也主打促進心靈成長,主要是通過數天集中「洗腦」,暫時提高學員的交流能力,讓學員感覺靈魂升華,最終主動或被動地拉來更多學員從而幫助主辦方獲取高額培訓費用。
現在的「創造豐盛」也是大同小異。據媒體報導,在工作人員的洗腦下,一些急於改變生活狀態的學員,不惜套刷信用卡、變賣房產,將家庭關係推向破裂的邊緣,而工作人員只會鼓勵加會員,「下決心就刷卡,刷卡就能好」。
不全是「怪力亂神」,靈修有現實需求
有社會學家指出,靈修課程在中國的火熱,和轉型期社會信仰缺失有關,沒有信仰,才使得宣傳怪力亂神的理念大有市場。
這種觀點並不全面。靈修行為多種多樣,並非都是「怪力亂神」。以冥想類靈修為例,大量的心理學研究都證明冥想能夠減輕心理和生理痛苦。2014年哈佛大學研究還表明,冥想能使大腦中與學習和記憶相關區域的灰質變得更厚密,有助改善記憶力和學習能力。雖然有學者認為,靈修是一個中性的活動,需要專業的人加以指導才能避免其副作用,但也無法否認其優點。

此外,靈修流行和信仰缺失關係也不大。信仰能夠指引人生的大方向,但生活不會因為有了信仰就沒有了小煩惱。
有麻煩的時候,靈修服務就能為人們提供幫助。人生教練是個人靈修服務的重要形式,他們不會治療精神疾病,而是幫助客戶認識自我特質、了解人生目標、擬訂計劃、執行決策、調配時間、規劃未來、開發情緒管理技巧,經營人際關係,激勵、鞭策客戶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以美國為例,美國信教人口比例為80%左右,是發達國家中最高的。而國際教練聯合會(ICF)一項調查估計,截止到2012年,全世界範圍內有人生教練43000名,美國高達15000人,這意味佔世界人口1/20的美國人,擁有世界上超過1/3的人生教練。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就有自己的人生教練。在他任總統時,就多次邀請成功學大師去戴維營,在他因萊溫斯基醜聞遭眾院彈劾前夕,柯林頓始終和他的人生導師託尼·羅賓斯保持著電話聯繫。柯林頓事後多次公開提到,多虧他的幫助才能度過危機。

隨著經濟的發展,物質需求不再匱乏的國人,對精神生活的追求自然也會升高。這也是很多任內人士認為中國靈修市場巨大的原因所在。實際上,在「創造豐盛」的學員中,雖然不乏高級白領,闊太太,但也有變賣房產,急著過上更好生活的普通人。
不是「傻子太多騙子不夠用」,中國的一些靈修課程有傳銷和精神控制的特點
不少人看到新京報的新聞,覺得連「連接宇宙能量並共振」都信的人實在太傻了,不是騙子太精明。其實,這有些看輕了中國的某些靈修機構。
在美國也有宣揚超自然的神秘學「智慧」,水晶、風水、薩滿文化等也有人深信不疑,卻很少有人像中國的一些靈修機構,短時間內就能大量斂財。傳銷和精神控制,是中國某些靈修機構的殺手鐧。
據《新京報》報導,創造豐盛的每個學習中心一般有10人左右,一名上層指派人員,一名校長,兩三名督導,5名左右的普通員工。上面的人負責收錢,校長和督導講課,員工負責到處找人來聽課。

每售出一張5萬元的學習卡,工作人員會獲得2000元的提成,中心獲得1萬元的提成,而每發展一名300萬元督導,則提成6000元。普通會員-督導-中心校長,一級一級提成加盟,構成了創造豐盛的三級金字塔。
為了提成,靈修培訓機構的普通員工會努力發展會員,督導和校長更甚,因為他們已經投入了幾百萬,為了收回成本賺大錢,只有吸收更多的會員。如果發展不順,他們甚至會對身邊人騙起,「可以把學習卡介紹給家人,買一個豐盛家庭計劃」。
民間反傳銷人士李旭認為,以培訓為名,變相繳納入門費用;發展下線形成層級關係;層層返利,團隊計酬,同時具備這三個特徵,就可能涉嫌傳銷。
精神控制在類似的靈修培訓騙局中都有存在。以廣州某心靈導師秦銘遠和他弟子之間的關係最為明顯。據記者調查,「門徒」跟「師父」有一種關係模式是「臣服」,即「你不在,讓師父做主! 」在內部分享網站及群裡,「門徒」 們狂熱表達對「靈修大師」秦銘遠的熱愛:「師父, 一早起來第一感覺告訴我,假如我的心不和您在一起,生命將失去一切意義」; 「我想跟師父分享我的喜悅,空氣中到處散播著師父的氣息,愛的氣息,到處都是。」;「師父就是整個存在,他已不再是某個人,而是整個存在……」
這種對成員強力的精神控制,幾乎與邪教無異。
對涉嫌各種違規違法的心靈培訓班,為何還沒人管?
仔細梳理媒體的報導就會發現,創造豐盛涉嫌各種違規違法行為:1、涉及非法營銷,上文中已有提及;2、創造豐盛的中心多以某某創造豐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名義進行註冊,並沒有開展培訓的資質,明顯超範圍經營;3、10多億的培訓費用,沒有開出過一張發票,直接打到上層指派者的個人帳戶,肯定有偷稅漏稅的行為。
除此之外,創造豐盛還有大量的欺詐行為。在創造豐盛的宣傳資料中,張馨月是一個國際身心靈導師、豐盛心理學的創始人,擁有心理學和經濟學雙博士,目前在英國牛津大學做訪問學者,在讀博士後。但有媒體發現,2007年,吉林當地媒體曾邀張馨月合作一檔節目,嘉賓資料介紹的張馨月只是研究生學歷。

張馨月在溫哥華建立的一個腦波研究實驗室,是創造豐盛總被提及的項目,然而有媒體發現所謂的「腦波實驗室」僅在創造豐盛網站、創造豐盛全球推廣平臺等網站上被提及,但均沒有詳細的介紹……而我國關於詐騙罪的定義是,「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這並非是創造豐盛第一次被媒體曝光,今年4月,就曾有媒體報導,一些感覺被騙的創造豐盛學員,曾聯合維權,並寫了聯名信,向工商部門舉報創造豐盛在北京的公司涉嫌巨額資金詐騙、非法傳銷等。結果是有關部門的協調下,維權者追回了800萬元。
此次創造豐盛再被曝光,很可能會迎來又一批維權者。希望這一次,相關部門不要再協調了事,而是清楚地告訴我們,這家公司到底有沒有違法,準備如何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