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老師告知女生用留學生浴室沒資格,莫非是華人與狗的大學版?
之前媒體報導過有些大學給留學生最惠國人待遇,曾引起網友廣泛關注和議論。沒成想,有的大學留學生浴室連中國大學生都「沒有資格」進入。
12月23日,中國政法大學一位女生稱,此前學校為實習晚歸的同學開通了留學生浴室的權限,她和室友到留學生單間浴室洗澡被留學生警告要投訴調查。女生在和行政老師溝通此事時受到「傲慢對待」,並被對方告知她沒有資格使用留學生浴室。
短短的幾十個字,傳遞了兩個信息:一個是中國大學生用了留學生的浴室,留學生警告中國大學生要投訴她;另一個是該校的老師態度傲慢,說中國的大學生沒有資格用留學生的浴室。
留學生來我國大學學習進修,生活學習等所有物品,都是我國給提供的,我們的學生用用浴室就警告要「投訴」,看來是碰不得、挨不得;我們的老師說我們自己的學生沒有資格,那麼,留學生就高人一等,我們就矮人一截?
時光已經到了2020年,怎麼還有持如此偏見的人們呢?留學生的浴室不是當年的租界啊?學校老師也不是當年洋人僱傭的什麼吧?由此,我想起了「華人和狗」的告示牌。
周作人的記載是「犬與華人不準入」,蔡和森稱是「華人與犬不得入內」1924年孫中山則說是「狗同中國人不許入」,方志敏在《可愛的中國》中說自己在法國公園親眼看到的是「華人與狗不準進園」八字,後任北京大學教授的楊昌濟在1913年的記述最為具體:「上海西洋人公園門首榜云:『華人不許入』;又雲『犬不許入』。」1907年,上海紳士李維清在其編寫的小學課本《上海鄉土志》中是這樣表述的:黃浦公園:尚許洋人之養犬入內,獨禁華人,此乃「奇恥」!這裡說的是連狗都可以進,獨華人不能進。
當年,這塊「華人與狗」的標牌,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屈辱象徵。在中國近代恥辱的半殖民地歷史上,除了「東亞病夫」的稱號外,最刺激國人神經的,可能就是當時據稱懸掛在上海外灘公園門口的一塊標著「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告示牌。在一代代人的傳述中,這都被視為衰弱而受人凌辱的象徵,激起華人強烈的情感響應。
現如今,我們已經站起來了,我們已經富起來了,我們正在強起來,怎麼還上演「華人與狗」的鬧劇呢?怎麼還會出現「華人與狗」的大學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