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地聊聊新冠疫苗

2021-01-16 虎嗅APP


最近關於新冠疫苗的話題一直熱搜不斷。


前有川普想10億美元買斷德國疫苗成果遭拒絕,後有我國陳薇少將成功研發重組疫苗並臨床測試。緊接著,中美幾乎同一天打出疫苗第一針,感覺像班裡的一二名考試同時提前交了考卷......


美國買家秀:表情凝重,十分煩躁



我國買家秀:語言活潑,狀態良好,口罩防護到位


與此同時,疫苗研發的全球考場上還有一堆同學在奮筆疾書。據WHO統計[1],全球新冠疫苗研發項目已有44個。至少有96家公司和學術團體在同時開發[2],這要是給你們個舞臺都可以辦《創造疫苗101》了。


這不奇怪,疫苗太重要了。在新冠肺炎成為全球大流行病的當下,如果說疫情是一場戰爭,那只有疫苗的誕生,才能徹底為它插上勝利的旗幟。


其實我說句實在話,新冠疫苗對我國普通群眾估計是用不上了。畢竟疫情爆發的時候誰能想到我國倆月就快結束戰鬥了呢?之後做臨床三期可能還得去外國借志願者。


來源:B站大佬@Jannchie見齊,AV97702546


但國際社會被疫情搞得十分動蕩。誰先有了疫苗,誰就能讓全世界心裡踏實。新冠疫苗的研發,不僅是科學與病毒的戰鬥,更是大國之間的暗中較量。


朋友看到這你是否有很多問號?以前疫苗研發不是以10年為單位的嗎?這咋才倆月,中美第一針都打下去了?這麼快它安全嗎?我幾月能打上呢?我國和美國硬剛科技誰能搶在前頭?疫情都快結束了,還有必要花錢研發疫苗嗎?


正好我最近翻了全世界新冠疫苗研發的各種資料,對疫苗的了解基本打遍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無敵手。今天就幫大家一一解答這些問題。看完這篇文章,你應該也能成為你們小區的疫苗首席專家。


一、中美的疫苗都是啥高科技啊?


大多數人對疫苗的了解,就是挨上一針以後就不得病了。生物學得好的同學可能還記得天花牛痘的故事,知道疫苗就是個沒毒性的病毒。


但時代在進步,疫苗早就不是初中課本上那麼簡單了!現代疫苗有很多種類[3],而我國在這次疫情中技能樹全點,目前有5條路線在同步研發[4]。


比如HIV疫苗的開發方法就有多種


國務院發布會上的原話是:「疫苗研發單位不計成本,不算經濟收益帳,只算人民健康帳。」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飽和式科研吧。我仿佛看到了陳薇院士課題組裡博士生頭髮-1……下面給大家科普一下疫苗。


病毒,是一個DNA/RNA套了個蛋白質外殼。人體遇到病毒會產生抗體,並記住病毒的長相。病好之後,下次再碰到病毒還能認出它來——哎,又是你?然後產生抗體幹掉它。


疫苗是特殊處理過的病毒,打到人體裡不會致病,但能教免疫系統認識這個病毒。下次碰到真的病毒——哎,我們好像在哪見過?然後產生抗體幹掉它。


Y字形的就是抗體


根據處理手段的不同,疫苗分為以下5種:滅活疫苗、減毒活疫苗、重組蛋白疫苗、核酸疫苗、重組病毒載體疫苗。


(1)滅活疫苗,是把病毒直接殺死,然後將全屍扔給免疫系統讓它認。比如加熱熱死,或者用福馬林泡死。這是最經典的疫苗類型,優點是安全成熟,缺點是病毒畢竟是死的,引起的免疫可能不夠。


電子輻射破壞病毒核酸,製成滅活疫苗


(2)減毒活疫苗,一般是讓病毒多次傳代,發生變異,然後從中篩出致病性弱的病毒,製成疫苗給免疫系統練手。



病毒打進體內時還是活的,所以這種疫苗能全面激發免疫反應,但也存在少量風險。畢竟毒性沒有完全剔除,雖說它是軟柿子,可萬一你比它還軟,等於是花錢把病毒請回家。


前兩種都是傳統的疫苗路線。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又利用基因工程技術搞出了三種新路線。


(3)重組蛋白疫苗,拿病毒的一部分讓免疫系統認。比如新冠病毒長得像個球,球外面有些刺。那我就讓大腸桿菌表達出S蛋白,打進人體,讓免疫系統認這個刺。以後見刺如見毒。


新冠病毒表面的「刺」


好比畢導的鬍子很有特點,你看過我鬍子的照片,下次見胡如見畢。



它的優點是安全性高,畢竟就是個刺。缺點是可能被免疫系統忽視。好比有的人看畢導的鬍子不足以認出這是畢導,萬一畢導颳了鬍子再P個圖就更不認識了。


(4)核酸疫苗就比較有趣了,我們直接把S蛋白對應的DNA/mRNA打進人體,讓它在細胞裡表達病毒的S蛋白,再讓細胞識別。等於是讓細胞莫名其妙自己制了個病毒的刺,再自己消滅它。果然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


DNA疫苗,把病毒基因做成重組質粒


這種疫苗搞起來超級方便,只要知道病毒序列就能一波反向合成。但人體細胞畢竟不是傻子,不可能你送個莫名其妙的mRNA進來我就敞開核糖體歡迎你,所以難點在於用納米脂質顆粒保護核酸。美國第一針疫苗就是這種。


(5)重組病毒載體疫苗,是把致病病毒A的部分基因植入到不致病的弱雞病毒B裡,重組成新病毒C。這個病毒C擁有A的長相,卻和B一樣弱雞。


類似於畢導買了個施瓦辛格的皮膚,雖然戰鬥力只有5,但你看了我之後從此免疫施瓦辛格。



我國的第一針就是這種,來自陳薇少將的腺病毒載體疫苗,2014年她也是用這種技術開發了我國首個、世界第三個進入臨床的伊波拉疫苗[6]。


這組數據你可能會很驚訝:人類目前其實只有約70種疫苗,用於預防37種傳染病。成功的疫苗並不多。


即使像流感這種常見病,也很難靠疫苗戰勝它。流感病毒有好多株,每年流行的是其中幾株。WHO、美國CDC每年會預測今年可能流行的幾種流感[8]。


Illustration by Joshua Seong. © Verywell, 2017.


理論上講,你每年按WHO的建議打流感疫苗,堅持打個20年,你應該能變成一個流感免疫之集大成者,餘生從此告別流感。


疫苗和藥物不一樣,疫苗是給健康人群用的,研發難度更大。以往的疫苗從研發到上市普遍要經歷10-15年,每種成功疫苗幾乎都使用過當前所有的研發手段。所以這次面對新冠病毒,我國果斷選擇了萬箭齊發。




二、我國疫苗進度和世界比起來是啥水平?


先說結論:中國不慢於任何一個國家。我國正同時進行了滅活、重組蛋白、mRNA、DNA、重組病毒載體五種研發路線,大部分研發團隊4月份都能完成臨床前研究,啟動臨床試驗[3]。


中生集團武漢製品所和北京生物製品所部分承擔了滅活疫苗的研發[9]。這需要實現病毒的擴增、純化,提高病毒活力和滴度。滅活疫苗的生產本質上就是種毒得毒再弄死的過程,安全量產比較麻煩。


中科院微生物所、軍科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等單位在研發重組蛋白疫苗[10]。中科院微生物所搞過MERS的疫苗,有經驗。


mRNA疫苗比較快,速度與國際同步。mRNA疫苗是2018年前後的新技術,目前世界上還沒有上市產品。DNA疫苗也在同步搞。


病毒載體疫苗是軍科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團隊和天津康希諾合作開發。這個是最快的,軍事醫學研究院的實力也可見一斑。


理想情況下,今年底前新冠疫苗產品能正式上市。這已經是人類研發疫苗前所未有的極限速度了。


中美其實在兩件事上暗中較勁:誰先打了第一針,誰先正式使用。我試著考證了一下各自第一針的精確時間,結論是幾乎平手。


根據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文件,陳薇院士的疫苗在3月17日完成了I期臨床試驗註冊,當時志願者招募已經正在進行中了。


圖源自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


3月16日晚8點18分,陳薇院士的疫苗正式獲批。據一位疫苗志願者在採訪中說,陳薇院士自己打的第一針。當然網友朋友們就不用為陳薇院士擔心了,她比誰都了解自己的疫苗安不安全。就像我從地上撿薯片吃也是很有自信的。


而美國竟然也是3月16日在西雅圖打了第一針,使用的是Moderna公司參與研製的新型疫苗「mRNA-1273」。



不過兩個地方有問題:(1)Moderna為了趕時間,跳過動物有效實驗直接上人,這存在流程和倫理上的風險[11]。



(2)考慮到時差問題,西雅圖在西八區,北京在東八區,他們換算過來要加16小時。他們的3月16號已經是我們的3月17號了。



算下來說不定我們快了幾小時,總之陳薇院士牛逼就完了。


不過我還是挺震驚的,我國疫情畢竟比世界早1個月左右,沒想到還是和美國同時完成疫苗第一針,美帝科技著實強大。但我去Moderna公司的官網上看了一下時間表:



他們1月13號就啟動疫苗研發了,中美幾乎是同時開始研發的。這正是我們前面說的mRNA疫苗的優勢,不用拿到病毒毒株,只要有序列就能動手。


網上一些質疑中國是不是有人偷拿毒株給Moderna公司的陰謀論,可以先歇一歇。


中美兩國都有在高暴露人員身上應急率先使用疫苗的政策,所以幾個月內,估計還要較量誰率先應急使用。到時候看這第二回合誰贏吧。


此外,世界範圍內的創造疫苗101也在火熱進行。英、加、德、澳都在拼命研發。



疫苗想全球C位出道競爭多麼激烈啊,你憋家裡倆月連個網課都看不進去,人家憋實驗室倆月已經快拯救地球了。


三、我國為啥能這麼快?


之前知乎上討論新冠疫苗啥時候能出來,有說3年的,有說5年的,遇上個頭鐵說1年到位的,網友都噴你淨瞎扯罔顧科學。


那為啥我國這次這麼快呢?因為我國的生物真是比以前強太多了。


當年SARS來的時候,我國科學家花了3個月才知道這是個冠狀病毒。而這次我們3天就分離毒株搞定了病毒全基因組測序。


根據過往研究經驗,科學家判斷新冠病毒可能通過細胞膜ACE2蛋白侵入人體。實驗一做,啞巴黎啊,動物實驗搞起。



疫苗要先在老鼠身上做實驗。但新冠病‍毒無法通過老鼠ACE2蛋白入侵,這時候就要用轉基因技術把人ACE2蛋白的基因轉到小鼠體內,讓它可以得病……這玩意就叫「動物模型」,生物學家讓你長啥你長啥。


好在我國一直有ACE2轉基因小鼠的囤貨,疫情剛開始,國家就命令小鼠趕緊生娃。小鼠媽懷孕要三周,生下小鼠吃奶要三周,然後才能變成有免疫功能的大鼠。三周又三周,終於可以得病了。


我國科技部每天就在督促各大動物研究所的老鼠「為國生娃」。所以為啥疫苗是2月做動物實驗呢,可能是科研人員在等老鼠生出來。



除了老鼠,疫苗還要在非人靈長類動物身上做實驗,比如恆河猴,就那個紅紅火火恆河猴的恆河猴。


中國醫學科學院恆河猴模型研究:康復後不會再次感染新冠病毒


但武漢華南海鮮市場之後,我國禁止了野生動物交易,不讓人隨便買賣猴了。政府部門也要專門協調,在重大科研攻關項目上要特猴特批,給科研猴亮綠燈,給科學家「生猴子」。美國跳過動物有效實驗直接上人,可能因為他們沒猴子。



圖源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官網


而且我國這次疫苗研發不僅快,安全流程也幾乎沒瑕疵,毒理實驗、動物試驗、臨床試驗等都紮實地做了。當然,未來如果要大規模使用,上市估計也到年底了。


圖源自國資委


正是有了政府和科學家的共同努力,以及小鼠和猴子的偉大犧牲,我國才能如此迅速地研發出疫苗!外國公司各自為戰,我國科研統一調配,也算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體現吧。


四、國內疫情都快結束了,花大錢研發疫苗有意義嗎?


有,太有了。


這場疫情在我國是快結束了,但以世界現在這個增長架勢,大概率夏天是不會結束的。這些病例反輸入回我國,最終我們清零的戰線可能會拖得很長。


研發出了疫苗,我們才能徹底不慌。


還有個原因,這次疫情給了我們很大的衝擊:這世界上,只有病毒無國界,除病毒外的一切都是有國界的。媒體、口罩、疫苗全是有國界的。


經濟的對抗、西方對我們的歧視與成見、推卸責任、輿論為黑而黑,這世界太有國界了,整天鬥來鬥去的,我想安居樂業真是難。


疫苗是個高度集中的行業,全球四大疫苗公司佔了世界90%以上的份額[12]。國際市場上幾乎沒有中國疫苗,一方面是流程體制不一樣,另一方面也有信任問題。



我仿佛能想像,就算我們先出了疫苗,歐美也不會用,搞不好還會花樣黑。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想法,幾個月後打臉也挺好的。


但全球都在競爭疫苗研發第一人,你難道坐等美國拯救世界再反手一波噁心你?我們太討厭被別人卡脖子的感覺了,所以我們啥都要自力更生,啥技能樹都要點滿。小國才做選擇,大國我全都要。


最後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原因,站在一個科研狗的視角上看,我們需要更強的科技去應對未來。如果下次再來個更強的新·新冠病毒,我們有沒有實力做得更好呢?


新冠疫苗不一定要幫我們解決眼前的問題,關鍵要思考的是,SARS、MERS、伊波拉、HIV的研究給新冠帶來了什麼,而新冠的研究又能給我們的未來帶去什麼。


讓我們把視角放到更廣的時間線上,思考人類與病毒鬥爭的歷史。以前的疫苗研發要10年,伊波拉疫苗研發花了3年,WHO說新冠疫苗可能要18個月。


為啥我國這次這麼快?因為SARS、MERS、伊波拉之後,我們練出了應對新發傳染病的疫苗技術平臺。陳薇少將在抗擊伊波拉的過程中,建立了腺病毒疫苗的「研發套路」,才能在面對新冠病毒時直接一通操作猛如虎。



前期積累的經驗和智慧才讓我們能越來越快地反應。


你可能覺得,伊波拉在非洲,關我屁事?還要派生物狗去非洲做實驗,生物狗得罪誰了?


但在這個全球聯繫越來越密切的時代,我們跟千裡之外的疾病就是一個機艙門的距離。幫非洲抗擊伊波拉,也是保護自己,更是對能力的建設。高三複習的時候你把江蘇卷做一遍,真正上了考場面對北京卷,你就能絲毫不慌甚至有些想笑。


所以新冠疫苗要大力研發,拼命把科學技能樹點滿。這是對我們自己健康的守護,也是世界科技的角力,更是對未來的練兵。


坐等疫苗研製成功上熱搜,坐等新冠病毒肺炎徹底成為歷史。


打不倒我們的,終將使我們更強。



相關焦點

  • 每一劑新冠疫苗都有電子身份證 新冠病毒疫苗接種須知
    目前,國藥中國生物已經啟動新冠疫苗大規模生產。  據了解,新冠疫苗包裝分為燈檢、旋杆貼標、裝盒、稱重、賦碼系統等環節,確保疫苗質量和安全。每一劑疫苗都有一個全程追溯疫苗流向的電子身份證,疫苗到什麼地方,被什麼人接種都會被記錄在案。
  • 中國新冠疫苗接種時間表最新消息
    世衛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婭·斯瓦米納坦:中國的新冠疫苗研發項目非常活躍,已有數個候選疫苗處於臨床試驗領先(高級)階段,世衛組織對中國的新冠疫苗很感興趣,一直在密切關注,一些疫苗在現階段臨床試驗中已被證明有效。
  • 新冠疫苗11月進展速覽
    隨著越來越多的候選疫苗進入科學研究視野以及大量臨床試驗的開展進行,人們對疫苗的關注也愈發關切。11月將近尾聲,翹首以盼的新冠疫苗,本月進展情況如何呢?該計劃由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世衛組織(WHO)和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CEPI)創建,旨在提高疫苗研製效率,為疫苗快速生產和大量、公平地普及奠定基礎。目標是在2021年年底前在全球範圍內提供至少20億劑安全有效的新冠疫苗。中國秉承大國擔當,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衛生健康共同體理念,積極推動疫苗進展。 新冠在研疫苗分為哪幾種?
  • 高血壓、高血糖、甲亢甲減不能打新冠疫苗?我們來闢個謠|新冠疫苗|...
    2、備孕的人可以打新冠疫苗嗎?接種了新冠疫苗之後,多久能要孩子?答:新冠疫苗說明書中的禁忌要求孕婦、哺乳期婦女不得接種。因此備孕婦女須在疫苗接種後適當推遲懷孕時間,參考其他滅活疫苗,建議在接種3個月以後懷孕。3、女性月經期可以接種新冠疫苗嗎?答:女性月經期可以接種。
  • 新冠疫苗概念股盤中「閃腰」 疫苗市場價值仍在?
    國盛醫藥認為,疫苗行業不僅只看新冠,疫苗本身就是醫藥行業的景氣賽道,傳統產品也處於爆發階段,即便不考慮新冠,疫苗也值得被重視。借鑑2009年甲流情況,疫苗股價或被誤殺,繼續看好疫苗板塊。5條路線14個疫苗進入臨床2020年12月24日,國藥中生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Vero)上市申請獲得NMPA受理;同年12月30日,國藥集團新冠滅活疫苗III期臨床試驗期中分析數據出爐。2020年12月31日上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發布,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滅活疫苗已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附條件上市。
  • 北京:新冠疫苗接種進行時
    北京大學醫院提前做好準備,在接種現場通過分時段、分區、限流、疏導等方式,避免接種人員扎堆聚集,保障新冠疫苗接種順利進行。目前,北京市新冠疫苗接種工作有序進行,預計將於2021年春節前對9類重點人群完成新冠疫苗緊急接種。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1月10日,在北京大學醫院,醫護人員為接種人員接種新冠疫苗。當日,北京大學醫院新冠疫苗臨時接種點正式啟用。
  • 新冠疫苗來了!「一人一碼」專屬定製!
    來源:央視原標題:新冠疫苗來了!「一人一碼」專屬定製!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消息顯示,目前已經有30多個國家為高風險人群接種了新冠疫苗。隨著我國首款新冠滅活疫苗獲批附條件上市,北京、廈門、重慶等地紛紛啟動了針對重點人群的疫苗接種工作。
  • 科隆新冠疫苗接種中心測試運行
    德國科隆新冠疫苗接種中心當日進行測試運行。新華社/歐新 德國科隆新冠疫苗接種中心當日進行測試運行。新華社/法新 德國科隆新冠疫苗接種中心當日進行測試運行。新華社/法新
  • 阿曼開始新冠疫苗接種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阿曼開始新冠疫苗接種 來源:新華網 時間:2020-12-28
  • 事關新冠疫苗,阜陽疾控最新發布!
    4.新冠疫苗打幾針?接種間隔是什麼?新冠疫苗免疫程序為2劑次,2劑之間間隔14-28天。原則上2劑次新冠疫苗應使用同一廠家的疫苗完成接種,且2劑在同一個接種點接種。5.在哪裡接種新冠疫苗?目前,全市已確定54個接種點,分布於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或者二級以上綜合醫院,具體可在阜陽市衛健委或阜陽市疾控中心官方網站等媒體上查詢。
  • 新冠疫苗質量如何把控、產能如何……詳情→
    在最近幾天的新聞中,我們一直關注新冠疫苗接種話題,新冠病毒通過空氣傳播,如何在生產過程中確保安全?生產出的疫苗質量如何把控?我們來看看專家的回答。新冠疫苗質量如何把控?按照一人接種兩劑計算,需要18億到20億劑新冠疫苗的需求量。這麼巨大的需求,後續產能是否跟得上呢?中國疫苗行業協會會長 封多佳:我想這是有一個過程,取決於我們的產能布局,首先我們要先確保我們現在在研的這些產品順利完成三期臨床試驗,有更多的疫苗能夠投放市場。為這個工作我們疫苗協會的成員單位,有18家企業現在都已經開始了新冠疫苗的產能建設準備工作。
  • 中山大學團隊開發出有潛力的新冠疫苗
    讀創/深圳商報駐穗記者張瑩 通訊員 吳立堅記者26日從中山大學獲悉,25日,國際頂級免疫學期刊《Immunity》刊發了該校人類病毒學研究所張輝教授課題組開發針對新冠病毒的新型納米顆粒疫苗的成果,課題組發現通過納米顆粒偶聯可以顯著增強蛋白疫苗的保護性免疫響應
  • 新冠疫苗怎麼打?打完還用戴口罩嗎?權威科普:詳解圍繞新冠疫苗15大...
    本文轉自【生命時報微信公眾號】;千呼萬喚始出來,新冠疫苗終於來了。 2020年最後一天,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的新冠滅活疫苗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附條件上市,為戰勝新冠疫情注入了新的力量,全民免費接種的信號更是振奮人心。 2021年1月1日起,各地重點人群已陸續開始接種我國首批新冠病毒疫苗。
  • 當心「新冠疫苗預約」騙局!這份指南收好
    近日,新冠疫苗開始走進人們的生活。然而,有些不法分子卻趁機鑽空子,蹭疫苗的「熱度」實施詐騙。快來識破這些新型詐騙手段!詐騙手段一:以學校收取疫苗費用名義行騙詐騙分子冒充老師,悄悄潛入學校的班級群裡,以收取新冠疫苗費用為由,對群內家長進行詐騙。
  • 疫苗來了!全球首款mRNA新冠核酸疫苗英國獲批
    來源:央廣網 編輯:韋幸文   央廣網上海12月2日消息(記者周洪)12月2日,復星醫藥全球合作夥伴德國BioNTech宣布獲得英國藥品和健康產品管理局(MHRA)批准其mRNA新冠核酸疫苗
  • 英媒:美國分發新冠疫苗困難重重
    新華社北京11月26日電 英國《衛報》日前刊發的一篇報導指出,由於新冠疫苗的儲運條件非常嚴格等原因,美國各地的地方衛生官員目前困於疫苗分發難題。報導說,雖然輝瑞、莫德納、阿斯利康等藥企日前都傳出疫苗研製進展的好消息,但分發疫苗仍是巨大挑戰。
  • 新冠疫苗的研發速度是如何實現的?
    快速開發新冠疫苗的技術有望改變疫苗科學的未來。 2020年初,當科學家剛開始研發新冠病毒(SARS-CoV-2)疫苗時,他們並沒有保證很快就能成功。此前,研發速度最快的疫苗是上世紀60年代的腮腺炎疫苗——從病毒採樣到疫苗獲批一共耗時四年。
  • 新冠疫苗,國外的好還是中國好?國產疫苗什麼時候打?
    輝瑞/BioNTech疫苗已經在美國上市了,疫苗有效率為95%,也就是說,以前沒有感染過新冠病毒的人,2次接種後,將有95%的可能性免於感染新冠病毒。 國內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的新冠疫苗保護率為79.34%。 有效率數據國外更好,但是這不是衡量疫苗好不好唯一的標準。
  • 亳州開打新冠疫苗
    工作人員提醒,即便接種了新冠疫苗,個人防護也不能放鬆。 新冠病毒疫苗全民免費 2020年12月31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負責人曾益新說,新冠病毒疫苗肯定是為全民免費提供。
  • 生命永遠定格在戰疫一線——追記「新冠疫苗守護者」趙振東
    光明日報記者張亞雄  隨著中國首款新冠疫苗正式上市,各地疫苗接種工作迅速展開,進一步增強了公眾抵抗病毒的信心和信念,讓這個寒冷的冬日充滿希望。然而,我們不應忘記,那些默默守護在疫苗科研攻關戰線幕後的科技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