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難免生病,去醫院就診就少不了各種檢查項目,尿檢是常見的檢查項目之一,全稱尿液檢查,很多人覺得尿檢比較尷尬,而且拿到的檢驗報告通常也是一頭霧水,無法看懂報告上的各種指標。
尿檢的意義所在
眾所周知,尿液由腎臟中的腎小管過濾血液後產生,經輸尿管進入人體膀胱儲存,達到一定程度後,再經尿道排出體外。
尿液的中一些成分可反映出血液、腎臟、膀胱等部位的健康程度,如運動員服用違禁藥品就可從尿檢中檢測得出,正常人則從尿液中可發現眾多異常,如酸鹼度、蛋白質、血尿、顏色、氣味等,以此來輔助醫生判斷人體可能存在的相關疾病。
尿檢各指標代表哪些問題
PH值
腎臟維持人體水鹽代謝、電解質、酸鹼平衡,倘若腎臟出現病變,水鹽代謝失衡,尿液酸鹼度出現異常,而PH值是檢測尿液酸鹼度的有效方法。
正常人尿液PH為5.0-8.0,倘若PH值低於5.0,可能與肉類食物進食過多、代謝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使用排結石藥物有關。
PH值高於8.0則代表尿液呈鹼性,與代謝鹼中毒、呼吸性鹼中毒、腎小管性酸中毒、進食素食或柑橘類水果等有關。
蛋白
血液在腎小管過濾之時會有少量蛋白濾過,但在近端小管會被重新吸收,因此正常人尿液中不會含有蛋白,尿檢報告為陰性。倘若尿檢中發現蛋白,即為蛋白尿,則表明腎小管受損或腎小管重吸收能力減退,不過在劇烈運動、脫水、妊娠、發熱時,尿液中也會發現少量蛋白。引發患者蛋白尿的原因眾多,需要結合臨床情況具體分析。
尿糖
正常情況下,腎小管過濾血液會有少量葡萄糖濾過,同蛋白一樣,會被重新吸收,因此尿液中不會含有葡萄糖,尿檢報告為陰性。倘若患者存在糖尿病或甲亢等疾病時,會使人體血糖含量過高,超過腎小管重吸收能力或腎小管重吸收能力減退,就會導致尿糖。此外飲食過量、應急狀態、妊娠等,也會出現尿糖,多為生理性。
隱血
隱血也就是血尿,多見於腎臟炎症和泌尿系統感染,如腎小球腎炎、腎囊腫、腎盂腎炎、泌尿系統結石等。此外劇烈運動、嚴重燒傷、溶血性貧血等可引發血紅蛋白尿,一些肌肉損傷、肌肉消耗性疾病、皮肌炎等可引發肌紅蛋白血尿。隱血檢測手段多為試紙條法,倘若隱血檢測顯示陽性,需要進一步做鏡檢以確定是否存在紅細胞。
膽紅素
正常人尿液膽紅素檢測報告為陰性,若膽紅素報告為陽性,則需要考慮肝臟病變,如病毒性肝炎,此外肝膽內管堵塞也會引發尿檢膽紅素陽性,如總膽管結石、胰頭癌、肝內炎症等,想要確定疾病類型需要做進一步檢查確診。
其他項目
常見尿檢項目還有白細胞酯酶、維生素C和亞硝酸鹽,白細胞酯酶報告為陽性,多與尿路感染、急性間質性腎炎、狼瘡性腎炎等有關;
維生素C濃度偏低,表示人體缺乏維生素C,可致壞血酸病,偏高可能是腎結石所致,亞硝酸鹽呈現陽性一般表示尿路感染。
尿檢是檢測人體身體健康程度的一項重要手段,根據以上六種檢測項目,可以顯示出人體可能存在的相關疾病,不過這六項檢測容易受到其他因素幹擾,通常尿檢之時,會有相關要求,如禁食、晨尿、中段尿等,不過想要確診相關疾病還需要做進一步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