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喝、拉、撒、睡,人生的五項基本技能,今天我們來談談關於寶寶「拉」的這個問題。自從當媽後,女性朋友幾乎每天都會和屎尿屁地接觸到,可以說接觸的頻率達到了人生巔峰。每天給寶寶換尿不溼,都會一睹它們的風採。
一旦出現風吹草動的情況,媽媽們會立馬警覺起來。特別是對於寶寶便便的方面,更是小心謹慎。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媽媽們會關注胎便的排出情況。一般來說,寶寶在出生的24小時之內,會第一次排出胎便,大約需要2到3天的時候,就會把胎糞排完。
從吃奶開始,寶寶的大便會慢慢轉為偏黃色,直到胎便全部排完。對於母乳餵養的寶寶,大便的顏色為黃色或是金黃色;而配方奶粉餵養的寶寶,糞便的顏色一般為淡黃色或灰黃色。
同事大劉,昨天跟我聯繫說,寶寶本打算當天去接種疫苗的,但昨天早上發現寶寶大便是綠色的,而且剛餵完奶,就全部吐出來了。估計寶寶是著涼了,所以接種疫苗的事情被耽擱了。
最近有很多媽媽諮詢說,家裡的寶寶拉綠便便,但是寶寶也沒有著涼,也沒出現腹瀉的情況,這是為什麼呢?下面小編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關於寶寶綠便便的問題。
一般來說,寶寶出現綠便有以下幾種原因:
一、著涼腹瀉。
這是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寶寶著涼感冒,導致胃腸蠕動變快,從而出現綠便便的情況。寶寶著涼一般也伴有吐奶等情況。
這個時候要注意寶寶腹部保暖,家長可以將自己的雙手搓熱,給寶寶的肚子捂捂,這樣寶寶會舒服一點,同時可以緩解寶寶腸道蠕動快的情況。
也可以使用艾灸,放在寶寶的腹部,既保暖,也影響寶寶的活動,沒有任何的副作用。但家長需要控制艾灸盒子的溫度。在給寶寶艾灸的時候,可以隔層衣服,以免寶寶被燙到。
上面這兩種方法,適合於寶寶出現輕微症狀的辦法。如果寶寶出現腹瀉的情況,而且排出的顏色是綠色,並且比較稀,家長需要考慮寶寶是否患有腸胃炎的可以,及時去醫院檢查。
二、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與寶寶受涼有一個區別的地方,就是寶寶的大便中帶奶瓣。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體內的膽汁有助於消化分解食物和脂肪,如果嬰兒消化不良,會導致膽汁殘留,多餘的膽汁伴隨大便形成綠便。
這種情況媽媽們可以注意讓寶寶少吃多餐,不宜一次吃飽。另外可以適當地順時針按摩寶寶的腹部。緩解寶寶腹部不舒適的感覺。
三、受到驚嚇。
由於寶寶不小,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而且腸道功能也不成熟。當寶寶受到驚嚇之後,會導致腸道蠕動加快,而膽綠素還沒來得及還原,於是通過腸道蠕動和便便一起排出,把便便染成綠色。
受到驚嚇的寶寶,首先就要安全感,家長可抱著寶寶走走,或是摟著寶寶哄哄,給寶寶適當的安撫。另外適當減少餵奶的次數和量,給寶寶做腹部按摩。
四、沒吃飽。
如果寶寶吃不飽,導致腸道裡沒有食物消化,就會出現蠕動加快的情況,從而出現膽汁混合大便一起排出,出現綠便便的情況。
如何判斷寶寶有沒有吃飽呢?
如果是母乳餵養的寶寶。
1.媽媽在進行母乳餵養的時候,可以聽到咽下奶水的聲音。
2.寶寶在吃飽之後,會睡上一覺。如果餵完之後寶寶還在哭鬧,還會出現吃手、舔衣領的動作,或是把奶嘴放在嘴唇邊還想要吃的動作,說明寶寶沒吃飽。
3.一般寶寶一天排尿6到8次,而且排便次數及顏色也是正常的,說明寶寶吃飽了。
如果是配方奶粉餵養的寶寶。
每個階段的奶量不同,會有個體的差異。
五、食物中的顏色。
對於6個月以上的寶寶,一般都開始或早或晚地添加輔食,有些是綠色的,比如蔬菜汁,果泥,這種情況下便便的顏色與食物顏色相近,寶寶出現綠便,則屬於正常情況,家長不必擔心。
總結:育兒無小事,由於寶寶較小,無法表達身體出現的一些情況。因此需要爸爸媽媽們一定要細心、耐心地照顧好寶寶。對嬰兒綠便便,要針對原因進行治療,避免盲目使用藥物。已到秋涼季節,注意做好寶寶的保暖工作,這樣寶寶才能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