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貓》國內公映,補一張童年欠宮崎駿的電影票

2020-12-04 新京報

《龍貓》當初在日本上映時,曾因票房不及預期,讓吉卜力工作室陷入困境。後來社長鈴木敏夫開發了龍貓周邊及一系列商業運作,工作室才度過難關,並且後續的營收支撐了吉卜力之後幾部動畫的開支。

文2327字,閱讀約需4.5分鐘

作為首部進入中國院線的吉卜力工作室作品,12月14日,77歲漫畫家宮崎駿的代表作《龍貓》,終於登陸中國院線。

距離暖萌界動畫鼻祖《龍貓》在日本首映,已經過去了整整30年。雖然這部超級爆款IP對於中國觀眾來說並不陌生,但此前一直沒有在國內正式公映。很多人願意走進影院,更多是基於情懷,為了補上童年欠宮崎駿的一張電影票。

▲《龍貓》在豆瓣的評分達9.1分

而對於宮崎駿和吉卜力工作室來說,《龍貓》也具有標誌性意義。

宮崎駿早期的作品基本是叫好不叫座,《龍貓》當初在日本上映時,曾因票房不及預期,讓吉卜力工作室陷入困境。後來社長鈴木敏夫開發了龍貓周邊及一系列商業運作,工作室才度過難關,並且後續的營收支撐了吉卜力之後幾部動畫的開支。

也是因此,龍貓形象成為了吉卜力的廠標和吉祥物。如果把龍貓比作宮崎駿創業路上的最佳合伙人,一點也不為過。時至今日,龍貓周邊產品仍然通過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橡子共和國等渠道源源不斷被來自世界各地的粉絲收入囊中,也為吉卜力帶來可觀的回報。

「不是商人」的宮崎駿

當《龍貓》將在國內公映的消息傳出後,「駿迷」們早已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宣布要為童年欠著宮崎駿的那張電影票彌補遺憾。

此次上映的《龍貓》時長為86分鐘,吉卜力工作室為適應現代化的影院技術,特意將原版電影作品的膠片轉成數碼,並進行了重置。不過,對於已經習慣了歐美各種技術大片的中國觀眾來說,技術並不是他們走進影院的真正原因。

▲《龍貓》的宣傳海報

「《龍貓》我已經看過不下五次,每個情節都能背出來,但是還要去電影院看一次,這種感覺就像是老朋友重逢。」一位影迷告訴新京報記者。

儘管有很多人衝著情懷走進影院,但是和同時期上映的《海王》比,《龍貓》的票房依舊有較大差距。截至12月15日10點43分,龍貓的票房為940萬,海王的票房則為3117萬。

宮崎駿曾說「一個鏡頭就能告訴我一部電影的好壞。我們得做出能夠感到驕傲的作品,一部能讓人們感到驚豔的電影。」

▲宮崎駿

因為擁有這樣的價值觀,吉卜力不會為了票房增加更多商業化元素,手繪電影要求的是不計成本和精力,電影要經過漫長的生產周期,但收益並不可觀。

一位中國動畫導演表示,宮崎駿與吉卜力的創作思維與美國動畫電影公司有著很大差別。後者側重線性思維,《玩具總動員》、《賽車總動員》,甚至《變形金剛》這類題材從本質上說屬於商業片。兩者的創作主體不同,美國動畫電影也有周邊開發,但票房收入同樣可觀。

「說到底宮崎駿不商業。」這是業內人對他的評價,也是數十年,他能夠在影迷心中無法被遺忘的原因之一。

周邊收益大於電影票房

上海首映禮上,日本吉卜力工作室現任會長星野康二曾透露,此次引進《龍貓》,「策劃了8年之久」。之所以選擇《龍貓》作為首部在中國正式公映的電影,是因為《龍貓》在吉卜力工作室的發展歷史和宮崎駿的創作生涯,具有特殊意義。

1985年,製作《風之谷》的團隊「トップクラフト(Top Craft)」在德間書店出資幫助下,正式轉型為吉卜力株式會社。團隊成員除宮崎駿外,也包括另一位外界所熟知的日本動畫導演高畑勳(今年四月去世)及漫畫家、電影製作人鈴木敏夫。

1988年,宮崎駿的《龍貓》和高畑勳的《螢火蟲之墓》兩部影片一同上映,但票房平平。直到《龍貓》被一家日本電視臺的老闆看中,龍貓形象通過電視才真正走進千家萬戶,周邊產品也火爆大賣,瀕臨破產的吉卜力才迎來轉機實現盈利。

儘管龍貓的周邊產品為吉卜力帶來了持續的盈利,但宮崎駿拒絕將龍貓產業化,沒有製作續集。

在日本放送協會(NHK)拍攝的一部宮崎駿的紀錄片裡,記錄了始終堅持手繪的宮崎駿藉助網絡技術,製作一部12分鐘電影短片的過程。觀眾可以看到時年75歲的宮崎駿創作過程及他身上作為藝術家的執拗。

在與現代技術的碰撞與磨合中,這種執拗往往會與商業有著某種衝突。這也給工作室的運營帶來麻煩。

2014年,外界傳言吉卜力要全面暫停動畫製作,未來只進行版權管理工作,停擺的主要原因來自於過重的財務負擔。隨後吉卜力製作人鈴木敏夫接受NHK採訪時闢謠稱:「吉卜力只是改變拍片方式。宮崎駿也想拍點短篇動畫電影。」但他也承認,吉卜力需要改變,「按照迄今為止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據當時公布的數據顯示,因為沒有外包業務,吉卜力每年的人工開支達到了20億日元(約1.2億人民幣),每年需要有100億日元(約6億人民幣)的收益才能維持正常運營。但除了《千與千尋》的304億日元票房,吉卜力再沒出現過票房上的現象級電影。

南方周末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由高畑勳創作的《輝夜姬物語》耗費了51.5億日元(約合3.2億人民幣),這在日本電影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卻僅僅收穫了20億日元的票房。

從《龍貓》的重映和近幾年宮崎駿美術館的開辦,可見吉卜力也在尋求電影票房以外的商業收益。

位於東京都三鷹市的「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由宮崎駿一手打造,也是眾多影迷們心中的打卡聖地。美術館於2001年開館,每天限量2400人,裡面沒有指定的參觀路線,全部由遊客自主探索,建築中的每個空間相對分開,遊客可以從中解碼動畫世界的樂趣。

▲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的宮崎駿畫廊

橡子共和國是吉卜力工作室官方授權的周邊產品店,除了在日本本土,也開進了上海、香港和臺灣,每年吸引著真愛粉前往購買喜愛的龍貓周邊。

新京報記者 閆麗嬌 編輯 魏佳 校對 何燕

值班編輯 花木南

相關焦點

  • 龍貓定檔國內公映日 欠宮崎駿的電影票可以還了
    龍貓定檔國內公映日 欠宮崎駿的電影票可以還了  黃琨 • 2018-11-07 15:31:28 來源:前瞻網 E9月,一則勁爆消息在影迷當中流傳——《龍貓》重製版要在中國公映。如今,消息已經得到確認。據網易娛樂報導,由宮崎駿導演的電影《龍貓》已確定將於12月14日在中國上映。
  • 龍貓上映30周年,將於年底重做歸來!網友說欠他一張電影票
    重磅消息,《龍貓》將在今年年底引進國內,這將會成為宮崎駿首部在中國公映的作品!《龍貓》是宮崎駿老爺爺的代表作品之一,動漫的劇情延續了宮崎駿的一貫風格,童真而又充滿想像力。草壁達郎為了給妻子治病,於是就帶著兩個女兒到了鄉下。
  • 宮崎駿這一影片將在國內上映,欠的這一張影片,我們是否該補上?
    可愛的人魚小公主是由動畫大師宮崎駿老爺爺描繪出來的角色,宮崎駿大家應該是非常的熟悉了,大家應該看過不少他的作品,他出生於日本東京,從事動畫事業,宮崎駿的家庭條件其實還是非常不錯的,但他的身體一直不是很好,但是非常喜歡畫畫,這就默默地對他的未來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偶然一次看到動畫之後就有了非常大的興趣愛好。
  • 宮崎駿《龍貓》公映 影史知名動漫首登中國銀幕
    》在中國院線正式公映。作為動畫大師宮崎駿導演最受追捧的作品,享譽全球的《龍貓》早已成為無數觀眾心目中「人生必看影片」之一。遺憾的是,宮崎駿與吉卜力工作室製作的電影此前一直缺席國內院線。作為首部登入中國大銀幕的吉卜力工作室作品,《龍貓》從引進之初就掀起一陣「要還宮崎駿電影票」的期待旋風。今天影片終於上映,引發影迷觀影狂潮之際,五大看點也隨之曝光。
  • 龍貓7天破億,宮崎駿:這樣的電影再也做不出了
    由宮崎駿執導的電影《龍貓》自12月14日在中國內地上映以來,7天票房已經突破一億,不少影迷都留言表示「欠宮崎駿的電影票終於還了」。在1988年就已經在日本公映。30年後,《龍貓》的重新上映讓我們回憶起了童年,想念起了獨屬於童年的那份「幼稚」。
  • 《龍貓》在影院上線,一起來重溫童年的暖心經典動畫!
    ——《龍貓》。終於趕在下片前帶張寶寶來看《龍貓》了,新的配音聽著有點彆扭,不過秦嵐配的媽媽還不錯,欠宮崎駿老爺爺的電影票終於有機會還了,草壁先生家的教育觀念的確很值得學習,樂觀開朗,積極向上,我覺得家長們真的應該帶孩子看看,總比看那些什麼《豬豬俠》好些,聽說宮崎駿的動漫電影都會上映一遍,期待!值得重溫無數遍。
  • 碟事|我還了《龍貓》一張電影票,然後呢?
    2018年12月14日,我們終於能在電影院裡看一次《龍貓》。 當時無數人為之激動不已,甚至宮崎駿老爺子還見了中文版媽媽的配音演員秦嵐,特地籤了塊籤名版給她!(真不知道該羨慕誰……拼清晰度,《龍貓》數碼修復完都有噪點;拼劇情反轉度,《龍貓》一潭死水;拼場景氣勢,《龍貓》就是講倆小屁孩兒的故事,但要說沒人想看這部電影,估計口水都可以淹死你。
  • 時隔30年《龍貓》首次在華公映 宮崎駿:很吃驚
    參考消息網12月12日報導 日媒稱,宮崎駿執導的動畫電影《龍貓》首次正式引進中國,12月14日起數碼修復版將在華公映。據共同社12月11日報導,由於宮崎駿動畫此前一直未在中國公開上映,此次該片計劃在全國約6000家電影院上映。
  • 三十年後《龍貓》終於來了 欠老爺子的那張電影票終於有機會還上了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三十年後《龍貓》終於來了 欠老爺子的那張電影票終於有機會還上了 1988年4月16日,《龍貓》在日本上映。 2018年12月14日,《龍貓》在中國上映。 對很多人來說,與龍貓的這次會面,既是初次相見,也是久別重逢。
  • 《龍貓》今日國內上映 中國版海報「暗藏玄機」
    宮崎駿經典動畫《龍貓》今天在國內公映了,雖然距離這部電影在日本首映已經過去了三十年,但是作為首部在中國大幅上映的宮崎駿動畫,依然吸引了許多目光。很多國人小時候就看過《龍貓》了,但還表示要去補票,或是帶上孩子一起看,畢竟龍貓曾經是那麼美好的童年回憶。
  • 童年來了,宮崎駿電影《龍貓》30周年重製版將在國內上映!
    據新浪電影官方微博稱,今年是宮崎駿電影《龍貓》上映的30周年,吉卜力工作室已經將電影原版膠片轉換成了高清數碼,進行了修復與重製,並在世界各國上映。數碼修復版《龍貓》也有望在年底將被引進國內上映,它將成為宮崎駿首部在國內公映的作品。
  • 30年前在日本上映的動畫片《龍貓》在中國重映5天,票房竟然過億
    最早的電影《千與千尋》得到了很多網友的喜愛,也成為了動畫片的經典之作,就在前幾天宮崎駿導演的一部《龍貓》在國內重映5天票房過億,這個電影首播是在1988-04-16(日本播出),時隔30年之久,在中國上映得到了粉絲們一度好評,有日語原聲和譯製配音兩版同時上映。 這部影片隱藏著什麼含義?
  • 公映30周年《龍貓》終定檔12.14 宮崎駿真的來了!
    公映30周年《龍貓》終定檔12.14 宮崎駿真的來了!屆時,更有日語原版及譯製版兩個版本,同時登陸國內院線,與廣大觀眾見面。這不僅具有劃時代裡程碑式的重要意義,還將實現無數影迷期盼能在影院欣賞《龍貓》的心願。
  • 動畫《龍貓》在國內上映,將成為宮崎駿首部在內地公映的電影?
    據國內著名電影策展人沙丹@奇愛博士 透露,這個說法可能並不準確,因為中國內地早在20年前,就曾引進過宮崎駿的作品,《天空之城》。雖然「天空の城ラピュタ」以《天空之城》之名報審,但在內地公映時的名字是《空中城堡「拉普他」》,由長春電影製片廠譯製配音。
  • 三十年後,《龍貓》終於來了,宮崎駿作品國內首次大規模上映!
    網友說世界上最令人開心的出爾反爾,大概是宮崎駿的隱退。曾七次封筆後又變成大型真香現場。在迎來老爺子下一部長片前,國內粉絲突然收到一個消息。《龍貓》將時隔三十周年在國內重新公映!最終定檔在12月14日。作為吉卜力工作室招牌,《龍貓》是很多人對吉卜力初體驗,從此認識了宮崎駿、治癒動畫、水彩畫風,甚至把很多其他日本動畫大師的作品都錯放在宮崎駿身上。
  • 《龍貓》上映 30 周年,吉卜力計劃在華公映數碼修復版
    它於 2014 年開始在北美上映,今年 6 月在法國放映,以紀念公映 30 周年。《龍貓》無疑是最受中國觀眾認可的動畫電影之一。該片在豆瓣電影上收到了超過 50 萬個評價,評分高達 9.1。計劃在華上映的修復版《龍貓》是一個 2D 版本,這符合吉卜力和導演宮崎駿的美學堅持。另據時光網消息,在華發行方可能邀請國內知名演員為《龍貓》配音,作為宣傳手段。
  • 《千與千尋》國內公映 網友:補上欠了十年的電影票
    (原標題:長大後再看《千與千尋》 有人流淚,有人感受到愛)6月21日,《千與千尋》在中國內地影院正式公映。它是唯一一部同時斬獲奧斯卡與柏林金熊獎的動畫電影,在中國,107萬人打出豆瓣9.3分,是宮崎駿作品中評分最高的一部。
  • 核桃落地的聲音,像是龍貓裡橡果子的聲音,是時候再刷一遍龍貓了
    宮崎駿老爺子塑造的《龍貓》世界實在太美好,有小橋流水,小溪流清澈得可以看見水裡的魚;有參天巨樹,還有讓許多小孩子夢寐以求的秘密基地——樹洞迷宮;還有駛向未知遠方的貓巴士。啊,真想躺在龍貓大大的肚子上,毛茸茸的龍貓一定很舒服吧。累了可以躺在它毛茸茸的肚子上,可以跟它一起飛上天,去看別人看不到的風景。遇到危險的時候,還有一隻龍貓前來拯救。
  • 電影《龍貓》中的龍貓在竟然是它!~~~
    電影《龍貓》在上映30年後終於在中國公映了,不知小夥伴們去看了沒,拋開深層含義不談,簡單的看真的好暖好治癒,看了這麼多年宮崎駿,這次終於為他補了一張電影票。《龍貓》是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的代表作品, 也是宮崎駿的吉卜力工作室的logo,1988年4月16日在日本上映。
  • 《龍貓》宮崎駿最好的作品,人生必看佳片,致再也回不去的童年
    #第一期《龍貓》大家好,這裡是欣陽影評在2018年12月14日,動畫電影《龍貓》在中國院線正式公映。作為動畫大師宮崎駿導演最受追捧的作品,這部享譽全球的動畫電影早已成為無數觀眾心目中「人生必看影片」之一。遺憾的是,宮崎駿與其所在的吉卜力工作室製作的電影此前一直缺席國內市場。作為吉卜力首部登入中國大銀幕的作品,《龍貓》從引進之初就掀起一陣要還宮崎駿電影票的期待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