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糖尿病的思考一

2021-01-15 桂都有你

現代很多人都困擾於糖尿病,查了很多資料,有價值的東西了了,都是你抄我,我抄你,沒多少價值,純屬湊字數。這裡本人結合中醫內科學試著從分析病因開始,有些提法沒有從公開資料出現過。

一,過食肥甘

中醫內科學認為這是第一條原因,認為隨著國人生活的改善,國人猛吃導致的,這個有點命裡天註定,一生最多只能吃多少的意思,吃多了,中焦蘊熱而傷陰,傷及脾胃而導致消渴。我不知道這個結論是憑空想像還是有實驗數據支持,反正糖尿病又叫富貴病,估且信之。

二,工作生活壓力大

客觀講,現代人因為生產生活模式的改變,可能壓力確實大於古人,但誰活著都不易,古人有古人的壓力,為什麼他們得糖尿病的少。這不科學啊!學術界普遍這樣認為,我們也必須認為這個提法是對的。

三,過勞房欲

古人認為過勞房欲傷腎,傷先天之本而累及脾胃,最終得上糖尿病。這裡是腎和脾胃在中醫上的定義,你如果要相信中醫,你就必須信之。那麼,我們也只能信之。

四,先天五臟不及

很多人天生五臟功能弱,發為消渴。這個我們都必須信,說白了,糖尿病本身就是五臟的不及。

四大原因好像含括了所有病因。那麼還是學習一休的精神,休息一下,再開功腦筋。

一,年齡問題

隨著年齡的增大,五臟功能也會變差。現在流行養生,實際上不能忽視的是,現在人均壽命提高了,也就是說古人很多人都還來不及得上糖尿病,就已經去了另一個世界。那麼怎麼辦?減慢五臟衰老的速度,人按十二經流注生活,減少對五臟六腑產生刺激的生活因素,如煙,酒,不過食五味。

二,我們再來想想,現在治病大多數用的是西藥,無需考慮寒熱,導致的直接結果是病去邪存,邪傷五臟。有的西醫為了達到療效,過用猛烈的藥,需要知道,藥能治病,過尤不及,也會傷人。這應該是我國糖寶多於外國的原因之一。那麼怎麼辦?對於有胰島素抵抗的病人,邪先犯肺衛,進一步傳變入內,而傷及五臟,所以首先要多考慮上消,恢復肺氣的肅降來通調水道,使精微物質能達到目的地,充養人生。再隨證治之。

三,減少含毒物質的攝入

隨著我國人口的增長,糧食需求大大增加,為了滿足需求,化肥,農藥,生物製劑,促生長劑,保鮮劑等等,均閃亮登場,我們允許進步,但拒絕驗證不夠的措施。這些新鮮事物以攝入或生物鏈的方式進入人體,本身就可能是毒素,雖然個別專家教授喊著沒事,但是不是真沒事,恐怕專家教授自己都打問號!這些毒物通過富集方式而傷害五臟,從而發為消渴。對應的,多吃有機食品,有機食品貴啊!吃不起,那麼多吃蔬果,原因僅為他們的殘留相對較少。還有個方法就是排毒,這就是門技術活了,非本文幾句話說得清。

那麼,本文也沒怎麼治病呢!實際上人體之精密,起乎你想像,停止傷害,就會自愈。中醫從沒有用藥物治病,而是藉助某種手段幫助正氣治病。

相關焦點

  • 世界糖尿病日 | 我對血糖管理的認識與思考
    世界糖尿病日 | 我對血糖管理的認識與思考 2020-11-13 13: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可以根治糖尿病的秘方和思考糖尿病
    此糖尿病所生之壞證,實際都是因檢查,而被用胰島素治療,數年或十數年所生之惡果——胰島素中毒。從前面數據悟得之後,被西醫檢查為糖尿病來求診的病患,筆者必先要病患喝碗糖水,更需每天都必喝一大碗糖水,並把飯吃飽,結果能照筆者吩咐吃飽、喝碗糖水的病患,從沒發生過問題,且都體強力壯,恢復歡笑,而不再為糖尿病所困。
  • 關於「融會貫通」一詞的思考
    關於「融會貫通」一詞的思考作者/裴永河融會貫通是我們大家都耳熟能詳的一個詞語,出自《朱子全書·學三》,「舉一而三反,聞一而知十,乃學者用功之深,窮理之熟,然後能融會貫通,以至於此。」字面上解釋為把各方面的知識和道理融化匯合,得到全面透徹的理解。
  • 關於糖尿病,你得知道這些
    【關於糖尿病,你得知道這些】民生視角全球有4.2億多人患糖尿病。糖尿病正影響著越來越多的人,什麼人容易得糖尿病?怎麼做才能遠離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應如何應對併發症?戳圖了解今天是世界糖尿病日,為了自己和親人的健康,轉發提醒!
  • 什麼是糖尿病?蓮湖區勞動一坊社區開展糖尿病健康講座
    為了讓居民養成良好的防病衛生習慣,進一步深入推廣文明城區建設,增強居民醫療保健常識,讓居民充分享有社區衛生醫療服務,西安市蓮湖區桃園路街道勞動一坊社區黨委特邀請轄區駐地單位步長醫院的醫生志願者,於12月23日上午在第一中心社區為轄區居民開展了一場「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識講座活動。
  • 【#全球有4.2億多人患糖尿病#,關於糖尿病,你得知道這些】
    【#全球有4.2億多人患糖尿病#,關於糖尿病,你得知道這些】糖尿病正影響著越來越多的人,什麼人容易得糖尿病?怎麼做才能遠離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應如何應對併發症?
  • 關於糖尿病腎病,出現這4個症狀,就要開始警惕了
    提到糖尿病的併發症,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應該是糖尿病足,畢竟我們常了解到的就是一些因糖尿病足嚴重而不得不截肢的案例。但除了糖尿病足之外,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腎病、糖尿病心血管病變等也並不少見,其中糖尿病腎病也是對糖尿病健康危害極大的一類。
  • 關於糖尿病的4個謠言,一次性粉碎
    關於糖尿病的常識應該了解清楚,很多人沒有事先了解該疾病的誘發原因,注意事項以及控制方法,經常聽信謠言,存在不合理的行為,反而會讓糖尿病病情惡化,而在糖尿病不斷發展時健康會受到明顯的影響,持續血糖波動,其他的臟器,組織也會功能降低。因此,要了解糖尿病相關知識,通過合理的方式來應對。
  • 一文讀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遠離糖尿病急性併發症的傷害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臨床常見的糖尿病急性併發症之一,一旦延誤治療,往往危及生命。關於DKA的一些安全保健常識,糖友要知道。 1.什麼是酮症?什麼是DKA?
  • 最新發現:如果你的狗子患了糖尿病,那麼你也危險了
    ,那麼狗也更容易患糖尿病;相對地,如果狗患有糖尿病,那麼其主人患二型糖尿病的概率會更大。在六年的隨訪中,進一步分析表明,與沒有患糖尿病的寵物狗或狗主人相比,其中一方患糖尿病後,另一方也患上糖尿病的風險顯著增加,具體而言,寵物狗患病會增加28%,而狗主人患病風險會增加38%。但這一發現不禁讓我們考慮到先前的研究,主人肥胖與寵物肥胖之間存在聯繫,因為他們共享著一些生活方式,但是具體是如何相關聯的,期待進一步的研究。
  • 糖尿病新式治療手段或將徹底治癒糖尿病!
    糖尿病已經成為了全球範圍內棘手的公共衛生問題,是世界範圍內的多發病和常見病,可帶來一系列健康問題,包括心臟病發作、失明、中風和腎衰竭,乃至周圍神經病變。最新數據顯示,我國成人糖尿病患者有1.3億,每10個中國人就有1個糖尿病患者,每2個中國成年人就有1個糖尿病前期患者,在世界範圍內,每6秒鐘就有一個人死於糖尿病。
  • 糖尿病已不再無法根治,超過70%二型糖尿病患者可以根治!
    然而隨著幹細胞研究的不斷成熟,在全球範圍內有多個研究團隊都做了大量的關於幹細胞治療糖尿病的相關臨床研究。在兩年前曾在國際性質雜誌《新科學家》中有過這樣的報導,國外有兩位一型糖尿病患者接受了由美國糖尿病再生醫學公司ViaCyte所研發的用於治療糖尿病的幹細胞產品。近期又有一位來自歐洲的一型糖尿病患者接受了這種藥物的治療。
  • 關於糖尿病的8大謠言,你能...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疾病。正因為如此,在生活中關於糖尿病治療的謠言有很多。網際網路等媒體上充斥著關於糖尿病的各種信息,民間也流傳著各類治療糖尿病的偏方、秘方,電視臺上又有許多「專家」在宣傳他們對糖尿病獨道的「見解」,並推薦各種具有神奇效果的「藥物」。
  • 年輕人不會得糖尿病?糖尿病誤區知多少
    35歲的楊天真為治療糖尿病切掉了半個胃,23歲的電競選手Uzi因糖尿病退役,7歲女童患糖尿病進ICU搶救......並且糖尿病目前無法完全治癒,我們能做到的只是了解更多糖尿病的知識,將糖尿病防患於未然,得了糖尿病也無需悲觀,可以做到科學、規範地控制。 下面跟阿虎醫考小編一起了解一下關於糖尿病的誤區。
  • 糖尿病越來越低齡化:小夥暴瘦30斤,一查才知糖尿病
    到醫院一查,嚇了他一跳,他的血糖已很高了,大夫預計他的糖尿病應該已有一年多了。專家提醒:糖尿病越來越低齡化,年輕人也應注意自己的血糖變化。  20歲小夥得糖尿病一年多還不知道  20來歲就患上糖尿病,這讓孫明一直無法接受。「之前一直沒覺得有什麼症狀,就是最近發現體重下降得太快。」說起自己查出患上糖尿病,孫明仍然有些後怕。
  • 一文讀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誘因,如何防治酮症酸中毒?
    關於糖尿病,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他最可怕的並不是糖也不是它本身,而是他發作時所導致的一些嚴重的併發症以及一些急性發作症狀,今天我們所要說的就是他的一種最常見的急性發作症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比較常見的一種急性發病症狀,它主要表現為高血糖、酮症和酸中毒,產生的原因是胰島素的分泌不足和胰島素作用被影響,從而導致的一種嚴重的代謝紊亂症候群。
  • 關於寵物狗狗的糖尿病問題
    糖尿病屬於犬的內分泌疾病,五歲以上的肥胖老狗易得此病,病犬血中含多量葡萄糖並大量排洩於尿中。疾病症狀:1.食慾亢進,體重未增,大量飲水;2.元氣消沉,倦怠易疲勞,瘦削甚速;3.尿量大增,比重亦高,尿色淡黃。
  • 關於妊娠糖尿病的介紹和糖媽媽成功控糖的經驗分享
    原標題:關於妊娠糖尿病的介紹和糖媽媽成功控糖的經驗分享 我寫了很多關於寶寶打小怪獸的文章,今天特別想跟大家分享我在懷孕中後期一直在對抗的小怪獸——妊娠糖尿病。
  • 貓的糖尿病
    「新貓友」請點擊上方藍色字【「貓百科全書」】關注,每日更新貓咪日常飼養知識、貓繁育指導、疾病防治手冊一、
  • 「每天一雞蛋,增加糖尿病風險」,是真靠譜還是鬧笑話?無需爭議
    雞蛋是咱們老百姓最常用的食材,營養豐富,性價比高,也正因如此,關於雞蛋的爭議從未停止。前幾天,小張的親戚瘋狂在群裡轉發一篇文章,大概意思是「每天一個雞蛋,糖尿病風險提升60%」,大伙兒都嚇得不敢再吃了。為了求證,小張跑來諮詢九叔。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原來還真有一篇這樣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