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燕子不進苦寒家,家貓不入白事堂」是什麼意思?
文丨蟈蟈論
很多俗語是人們根據一些自然現象進行的歸納總結,很多人不了解和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總想把一些事情關聯起來,就總結出了一些俗語。這其中的用意也是想通過一些事物來表達一些看法。生活在農村是件很幸福的事,這裡不僅能欣賞到天然的絕色美景,也可以感受到濃濃的鄉土人情,住在這裡的農民每天都過著,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低調生活,這樣的日子雖然十分簡單,但卻充滿了無窮的樂趣,當大家忙完了一天的農活後,就會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聊天,而這個聊天的過程中就有人,會說到農村的一些俗語老話,以下這些俗語你們聽過嗎?
「男怕初一、女怕十五」是在國內很多農村地區廣為流傳的一句俗語,有的地方也說成「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現在很多的年輕人理解是很少有在初一出生的男孩,所以要是男孩在初一出生,命運會很好。女的同理。可事實卻恰恰相反,農村俗語「男怕初一、女怕十五」的字面意思是男孩不要在正月初一過生日,女孩最好不要在十五這天過生日,而這些都是按農曆說的。為什麼老祖宗要總結一句這樣的俗語呢?男怕初一,女怕十五的意思是初一出生的男孩和十五出生的女孩命硬,以後的生活會很不好。在以前人們對陰陽說法很重視。
每個月都有極陽和極陰,這是根據每個月的月亮盈虧來判斷的。男人本來就是陽剛之氣,在初一陽氣最足的時候出生,反而會因為陽氣太足產生不好的影響。女人則是陰柔之氣,在十五陰氣最足的時候出生,陰氣太足也沒有好處。在很多地區也有男人在正月初一出生不好,女孩在正月十五出生不好的說法。這是因為男孩本來就調皮搗蛋,在正月初一出生的話人們會礙於大過年不能打罵孩子,長此已久男孩的脾氣會越來越大,性格也會很頑劣,以後還有可能會對父母造成不好的影響。
女孩在正月十五出生的話,大人們因為怕孩子出生不能去賞燈以外,還會覺得在正月十五賞燈的時候出生長大了肯定是個貪玩不服管教的小女孩,在以前人們覺得女孩子要溫柔賢惠,而貪玩不服管教的性格和人們所想的性格差距太大,所以人們不希望女孩在正月十五出生。再涼不烤燈頭火,再餓不吃播種糧。這句話字面上的意思告訴我們,不管有多麼的冷,都不要用燈頭的火來烤火,因為以前農村燈是煤油燈,留下火種,也有的講的是因為燈是唯一的照明工具,相比烤火更加重要。
第二句的意思是不管有多麼的餓也不能吃了播種的種子,如果把種子都吃了,來年就沒法種糧食了,經歷過饑荒年代的人更能體會。現在,這句話也用來提醒人們,做事要分清主次,不能只顧眼前的利益,不能撿了芝麻丟了瓜,因小失大。其實我們不管在做什麼事,都喜歡圖個吉利,在我們生活中,我們這的不難發現,有著許多聰明的小動物,在農村也有許多人把這些動物當成帶有喜慶的吉祥動物!所以也有人把這些所謂的吉祥動物和一些事物聯繫在一起,就好比這句「燕子不進苦寒家,家貓不入白事堂」俗語,真的是像所說的這樣嗎?
還有一句和這句俗語差不的說法,就是燕子不進愁苦之門。燕子是人們比較喜歡的動物,叫聲動聽,同時燕子也是益鳥,所以人們一直把燕子能在家裡築窩認為是比較喜慶的事,每天看到燕子嘰嘰喳喳在房簷底下築窩,也給小院帶來了生機和活力,所以小時候頑皮總喜歡拿木棍捅燕子窩,於是老人就會嚇唬小孩,說燕子窩不能捅,捅漏燕子窩會瞎眼睛的。其實人們總是寓意著生活美好,願意用一些事情來表達自己家是幸福快樂的,燕子既然代表了喜慶,所以就總結出燕子不進苦寒家,不進愁家門了。只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祝願和嚮往罷了。
此處的家貓可跟燕子不一樣了,不是它不想入白事堂,而是不讓貓進靈堂。貓進「白事堂」是對死者的大不敬,不僅僅是因為貓上躥下跳容易打翻東西,還與它的特殊癖好有關,貓如果進了靈堂很愛挖逝者的眼珠、抓臉等,更重要的是,貓身上有靜電,在逝者周圍來回走動有可能引發詐屍,這並非迷信,而是貓身上確實有大量靜電,當它經過逝者身邊,而死亡時間較短的話,就可能引發神經傳導而直立起來,這些事情都是人們不希望看到的,所以家裡遇到白事時,一定要將貓趨遠。而這裡的「白事堂」指的是,農村在辦喪事的時候,給去世的人設置的靈堂。很多農民都認為靈堂裡面,如果有家貓來回走動,是一件十分不吉利的事情,所以在一般的情況下,農民們都會阻止家貓進入靈堂。
俗話說「狗通人性,貓通靈性」。說的是一些小動物很聰明,知道如何的趨利避害,不好的地方它不去。民間還有說詞,說燕子,喜鵲和狗都是帶有喜慶色彩的吉祥動物,誰家來了燕子是好事兒,但是貓來了就不好,說貓來家戴白布的,不過眾說紛紜,說辭也不一致,還有說「狗來財貓來富」的。其實都是很唯心的說法,不可信的。不過以前的農村老輩人對科學道理認知不夠,還喜歡聯想,拿一些風牛馬不相及的現象聯繫在一起,是很荒謬的。農村俗語包羅萬象,這些俗語老話也是凝結老輩們的智慧結晶,其中有些俗語從字面理解看似毫無道理,但是從側面來理解,仔細來揣摩,還是有一些道理可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