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12月3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我明明挑了一條精神抖擻的小狗,為什麼買回家養了幾天,就萎靡不振了?」最近,不少市民反映,從路邊攤販或小店裡買來「賣相好」的小狗,飼養幾天後就莫名其妙地出現了各種問題。
記者調查發現,這種「買前買後兩個樣」的小狗被業內人士稱為「星期狗」,即買回家後一個星期左右就會出現問題的寵物狗。「星期狗」的出現,是因為一些無良商家急於將患病幼犬脫手,給狗服用或注射了藥物,令其看上去超乎尋常地活潑。市消保委的工作人員表示,買到「星期狗」後維權非常困難,建議市民買犬時最好留意商家的資質,並索取發票。
[被騙案例]狗狗買回幾天就生病死亡
24歲的包先生住在浦東外高橋地區,11月17日,他在「58同城」網站上看到有人轉讓小狗,便按照網頁上的地址找到了這家寵物店。
「店面很簡陋,我本打算買一條血統純正點的博美犬,但店主拿出的3條小狗都是雜交的。」包先生雖然一度打算放棄買犬計劃,但一條白色的、比巴掌大一圈的小狗吸引了他的目光。最終,他花了300元買下了這條小狗。
雖然轉讓小狗的網頁上註明了「轉讓者對小狗生病或死亡負責」,但店方出具給他的一張收據上,卻寫著「狗一經售出,概不退換」的字樣。雖然隱約覺得有點問題,但包先生沒有將其放在心上。
回到家後,小狗飲食、睡眠一切正常,逗得全家人都很開心。然而,4天後,一直活潑、可愛的小狗突然蔫了,開始不停咳嗽。「考慮到狗還小,我就買來幼兒服用的咳嗽藥水給它喝,但病情不僅沒有得到緩解,反而愈發嚴重了。」包先生說,11月23日中午,小狗從午餐起就不肯再進食,還出現了嘔吐的症狀。11月25日,包先生拿著收據到寵物店討說法,但員工以「老闆不在,無法解決」為由拒絕退款。
11月26日晚上,小狗奄奄一息地躺在籠子裡,過了很長時間才會發出一聲嗚咽。包先生摸摸它,發現四肢漸漸冰涼。「半夜,小狗就死了。」包先生說。
[記者調查]狗販想方設法刺激病犬
「市民們從路邊攤或寵物店裡低價買來的小狗,常常養了幾天就會生病甚至死亡,這類狗被稱為『星期狗』。」長期從事寵物行業的林先生告訴記者,狗販子販來的小狗大多剛斷奶,脫離了母乳中母源抗體的保護,導致其免疫力下降,而狗販子為了實現利潤最大化,將十餘只甚至數十隻小狗擠在籠子裡運輸、餵養,不做任何隔離措施,一旦其中一隻狗發了病,很快便會傳染至整個籠子。此外,按照操作規程,出生一段時間的幼犬應接受疫苗注射,但部分狗販子為了節省成本,即使到了注射疫苗的時間,也不給狗注射疫苗,導致小狗容易患上各種疾病。
患病小狗的救治成本較高,有時甚至比狗本身的售價還要高,救治成活率卻比較低,因此狗販子大都不願意對小狗進行醫治。「但狗販子也不會眼睜睜看著寵物狗『爛』在手裡,他們會想方設法把小狗脫手。」林先生表示,有的狗販子會僱人將小狗裝在紙盒子裡拿到路邊販賣,也有人僱人在各大信息類網站發帖招攬生意,不少狗販子在網上打著贈送狗的名號,其實不可能一分錢不收,他們會以疫苗費、狗糧費等各種名目收費。
如果小狗病得厲害,實在沒有精神,沒人肯要,怎麼辦?據林先生介紹,狗販子通常通過餵藥和注射藥物的方式強行讓狗興奮。例如,有狗販子餵患病小狗止痛片。這種常見藥不貴,裡面含有刺激神經的藥物成分,小狗吃了後便會精神很好。但是等藥勁一過,小狗的精神狀態就越來越差。有時,狗販子還會讓小狗長時間餓肚子,看到購買者上門後,就用食物引誘小狗活蹦亂跳,讓人誤以為是健康的小狗:「許多人就是被這些假象所蒙蔽,等到小狗買回家後,很快就會現出原形,一般不超過一星期就會出問題。」
不過,林先生也坦承,一些健康的小狗被買回家後,也會出現精神變差、患病等情況,有時生活環境的變化會讓小狗生病。例如,狗主人入睡較晚,會打亂小狗的生活規律;狗主人經常抱小狗、逗小狗玩,無形中增大了小狗接觸病菌的概率;狗主人用各種各樣的食物餵小狗,甚至有人用零食餵小狗,這也會加重小狗的腸胃負擔,引發消化不良和其它腸胃疾病。
[消保委說法]選購寵物狗留意商家資質
記者從市消保委了解到,消費者因買到「星期狗」而找商家討說法時,商家一般會強調寵物狗一旦售出概不負責,出問題也許是飼養不當造成的,況且狗是活體動物,離開攤位或店堂就不能確認狗是從什麼渠道感染疾病的。
由於寵物市場缺乏嚴格的行業標準,這也加大了消費者維權的難度。為此,市消保委工作人員提醒廣大消費者,在購買寵物狗時,最好要留意商家的資質,要求對方提供營業執照、檢疫證明等證件,並及時索要發票等消費憑證,切勿只收取收據等證明力較弱的憑證,必要時可要求與對方籤訂一份協議書:「如果商家拒絕給消費者憑證,就沒有盡到義務,有故意逃避應承擔責任之嫌,建議不要貿然購買,以免今後維權困難。」
寵物醫生提醒說,市民購買寵物狗時,應儘量選擇去正規的寵物店購買;挑選狗時要仔細觀察,看小狗飲食情況是否正常,眼睛、肛門附近是否有異常分泌物,體表有無明顯針眼,皮毛是否有光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