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過這樣的困境:一天到晚忙忙碌碌,卻不知道時間去了哪裡;想做時間管理,又不知道如何下手;做了時間管理也沒有達到想要的效果。
《用手帳管理時間》這本書的作者楊健告訴我們:你遇到的這些問題,只需要用手帳來管理,都可以輕鬆解決。
楊健是一位資深的商業顧問,主要研究網際網路商業發展,也是一位擁有20多年實戰經驗的手帳兒。手帳曾伴隨他經歷了人生4次快速成長經歷。他曾因為寫手帳這個愛好,結識一位商業合作夥伴。手帳為他的人生帶來了很多開掛的經歷。
他經常隨身攜帶手帳本,很多人向他請教寫手帳的經驗,於是他總結了一套寫手帳的方法,出版了這本《用手帳管理時間》。
在這本書裡面,作者非常詳細在向我們介紹如何用手帳來做好時間管理,使人生更精進。這些方法總結起來就是:1個原則,2種表格,3個步驟,4種顏色。
1.1-3-6原則:一個原則讓手帳成為成功的催化劑
做時間管理,其實就是做好3件事:計劃、記錄、翻看復盤。1-3-6原則,是指用手帳管理時間時,1分精力做計劃,3分精力做記錄,6分精力做翻看復盤。
1分精力寫計劃,有效利用碎片時間寫計劃這件事情,對很多做時間管理者的人說非常頭大,因為根本不知道哪些事情是可以計劃的。就算費盡心思為自己寫出來一天或者一周的詳細計劃列表,有時候一樁突發的意外事件,所有的計劃都泡湯啦。
也有很多時候,手上正在做一件事,心裡卻突然冒出來另一件事,停下手中的工作去完成突然冒出來的念頭,手上已經計劃好要做的事情就被打斷;就算不去管突然冒出來的想法,也無法專心完成手頭上的工作,做事效率大打折扣。
遇到這種情況,不妨為自己準備一個隨身手帳本,腦子裡面有念頭冒出來的時候,先記錄下來,等到把手頭上的事情做完,再去做其他那些突然想到的事。
把念頭記錄下來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有效利用碎片時間。比如你坐公交車或者地鐵的時候,等車的時間,或者在車上的時間是空著的,這時候就可以拿出你的隨身手帳本,看下有哪些可以馬上完成的時候,這樣碎片時間就得到有效利用。
如果不能馬上完成的,可以把它們從隨身手帳本寫到自己的計劃手帳本上,這樣也為在做計劃時節省了很多精力。
時間管理少不了要做計劃,有計劃才能知道如何過好每一天。但是做計劃也不需要浪費大量時間,只需要花1分精力寫下來就可以啦。
3分精力做記錄,為大腦減壓有句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時刻把事情記錄下來,清空大腦,讓大腦專心做事,有大腦減壓器的作用。
在麥家的《解密》這本書中,他刻畫了一個天才數學家容金珍,容金珍在工作中,也會有一個隨身攜帶的本子,用來記錄腦子裡各種靈感,為他的解密工作提供了不少幫助。在他死後,他的筆記本也為其他人提供了幫助。天才都要依賴筆記,我們普通人更是不能忽視這個利器。
把隨時冒出來的想法記錄下來,可以讓大腦更專注;把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隨時記錄下來,可以幫助我們理清思路,更好地解決問題;把計劃的執行過程記錄下來,有助於復盤提升。
雖然只用3分精力做記錄,但是記錄是手帳管理時間的核心。記錄甚至可以幫助我們提升時間管理的技能。
有些想做時間管理的朋友,如果不知道如何下手,那就從做記錄開始。把事情時時刻刻記錄下來,記錄的多了,你就更了解自己的作息和工作習慣,自然就知道如何為自己做時間管理啦。
寫手帳可以幫助我們提升,獲得想要的人生。但並不是把事情事無巨細地記錄下來就可以得到結果,只用1分精力做計劃,用3分精力做記錄,剩下的6分精力,就是要經常翻看復盤。
6分精力翻看,看得越多成長越快在美劇《后翼棄兵》中,主人公貝絲.哈蒙在西洋棋上有驚人的天賦,她甚至會在頭腦中推演下棋,但是對殘局的分析卻不屑一顧。當她的象棋之路出現瓶頸,經歷過很多挫折和失敗之後,她終於懂得「復盤」,最終成為西洋棋界真正的女王。
厲害的人,在做完一個項目後,會仔細復盤,甚至會去找相關人員來為自己提供建議,只為下次能做的更好。手帳,就為每件事的復盤提供更多支持。
使用手帳進行復盤,通過不斷地翻看,就可以知道,在項目進行過程中,自己遇到了哪些問題?處理方法是什麼?自己有哪些人脈?知識結構有哪些不完善的地方?
對手帳翻看得越多,就越知道自己的長處是什麼,自己的短板在哪裡,對自己越了解,成長也越快。
2.月計劃表+周計劃表:兩種計劃表搭配梳理內部和外部社交
市面上很多時間管理手帳本,都會有月計劃表和周計劃表這兩項內容。我自己做時間管理,也會做周計劃,周總結,月計劃,月總結。一直以來我都認為這兩者只是時間跨度的區別,功能上沒有什麼不一樣。
一直到看完這本書,才知道原來月計劃和周計劃在功能上有本質的不同:月計劃表管理別人,周計劃表管理自己。仔細一想,還真的是這樣。
月計劃表管理別人
月計劃表的樣式和日曆差不多,有些手帳本的日期已經固定印上去,有些則靈活一些,可以自己寫,這樣就不用擔心今年的本子明年用不了。
我身邊的很多朋友,都會用這樣的月計劃表來做計劃和記錄,比如1號約了哪個朋友見面,10號要上什麼課程,15號要提交什麼方案,把這些提前寫在月計劃表裡。
這樣的記錄看起來像是一種提醒,但細想起來,月計劃表其實就是記錄下來自己的社交活動,這些活動要依賴於外部資源,需要他人的協助才能完成,因此月計劃表可以說是用來管理別人的計劃表。
那月計劃表和周計劃表上的內容會不會有重複呢?其實月計劃表和周計劃表還有一個本質的不同:月計劃表著重做計劃,周計劃表除了計劃之外,還要做記錄。
周計劃表管理自己相對於月計劃表用來提醒自己與他人的社交活動,周計劃表在做計劃時著重於記錄只依靠自己就可以做的事情,周計劃表用來管理自己份內的事。
在周計劃表上,除了做計劃之外 ,還要把每天做了哪些事情記錄下來,只要做某件事情的時間超過半個小時,就把這件事記錄在周計劃表上,以備翻看復盤。
周計劃表除了計劃和記錄這兩個功能之外 ,還可以用來管理收支情況,把做事情時的花銷記錄在周計劃表上,比如午餐花了多少錢,看電影花了多少錢;如果有收入,也記錄在上面,方便在做周總結時統計收支情況。
市面上周計劃表花樣繁多,有些是豎表,有些是方格表,到底什麼樣的周計劃表才最好用呢?
時間管理的精髓--周計劃表上的時間軸做好時間管理的記錄有一個精髓一定要掌握,那就是周計劃表上的時間軸。
有時間軸的周計劃本
使用有時間軸的周計劃本,而且一頁上要顯示一個星期的跨度,這樣什麼時間在做什麼事情一目了然。而且在這個表格中,還有很多很神奇的功能。
對比:每個星期的同一時間段在做什麼事情,不同的方法有什麼不同的結果,可以做哪些優化,這些事情在這個有時間軸的表格上一目了然。
統計:比如每天刷手機視頻用了多少時間?一周內花在刷手機視頻上的時間是多少?有了時間軸,這些都可以很方便地統計出來。
趨勢預測:當我們掌握了做每件事情的時間長度之後,以後做這件事情應該預留多少時間,下次安排計劃應該如何規劃,都有更精準的判斷。
3.工作手帳、隨身手帳、時間管理手帳:三個手帳本,綜合管理出「開掛」人生
對手帳有興趣的小夥伴都知道,手帳有很多功能,可以用來做讀書手帳,也可以用來做旅行手帳,還有電影手帳、美食手帳、時間管理手帳、工作手帳等等,那麼在做時間管理的時候,是不是只有一本時間管理手帳就可以了呢?
綜合做好時間管理,需要3個手帳本時間管理是一個綜合概念,除了要做好時間計劃之外,還要管理好自己的精力、工作和思緒等等。因此,要做好時間管理,至少需要3個手帳本。
一個是隨身手帳,用來隨時記錄自己思緒,或者發生的事情,起到大腦減壓器的作用。在隨身手帳上及時記錄下看到、聽到或者想到的事情,字跡潦草沒有關係,可以避免我們陷入尋找和回憶。
一個是工作手帳,用來記錄和工作有關的事項,以及人、財、物列表,把這些事情記錄下來,方便我們在工作中做復盤提升。
一個是時間管理手帳,用來做兩件事情:月計劃和周計劃,一個管理好外部社交,一個管理好份內事務,事事有計劃,才能有一個自己說了算的人生。
用3個步驟作為事務過濾漏鬥,輕鬆幫助精力聚焦前面我們在介紹如何寫計劃時,講到一個方法:在做計劃內事務時,如果腦子裡有想做其他事情的念頭冒出來,把它記錄在隨身手帳本上。現在,我們就來看一下,對於記錄在隨身手帳本上的這些待處理事務,具體該如何處理。
我們平時購買的隨身手帳本,可以把它分成兩部分來用,一部分是普通橫線頁,另外一種 是待辦任務列表頁。對於突然出現的念頭,分以下3步進行處理:
第一步,先在隨身攜帶的手帳本上記錄下來;
第二步,如果有必要,把這件事寫入待辦任務列表頁;
第三步,在復盤手帳本時,如果這件事還是需要正式花時間處理一下,就把它以正式計劃的方式寫入時間管理手帳的計劃表中。
每件事情都進行3遍仔細琢磨,最後能寫入時間管理計劃表裡的事情,大腦也一定會全力去完成。這樣的步驟,就形成了一個「事務過濾漏鬥」,幫助我們做事情時精力更聚焦。
4.紅藍黑綠:4種顏色區分不同事務,活出人生理想狀態
介紹完手帳本的使用方法,最後我們再來介紹一個手帳本上的記錄方法的精髓:用4種顏色區分不同事務。
用4種顏色顏色區分4類事物在時間管理上有一個著名的四象限法則,即把所有事情按照輕重緩急分為:重要緊急,重要不緊急,不重要緊急,不重要不緊急。
用4種顏色來管理手帳,即在記錄4象限法則的4類事情時:
重要緊急的事,用紅色;
重要不緊急的事,用藍色;
不重要但緊急的事,用黑色;
不重要不緊急的事,用綠色。
在月計劃表或者周計劃表的時間軸上,4種顏色可以用來做計劃,也可以用來做記錄。
一周之後,周計劃手帳頁上的就是花花綠綠的啦,時間在每一類事情上的分配和使用情況,很直觀地顯示在手帳本上。
4種顏色的復盤反思在理想狀況下,紅色、藍色、黑色、綠色所代表的4類事務,使用時間的佔比情況分別是1:5:1:3。在做每周復盤時,對4種顏色的事情進行統計分析。
如果代表「重要緊急」的紅色記錄的太多,要好好反省一下,是什麼原因造成了要做這麼多「救火」的事情。
如果代表「重要不緊急」的藍色記錄的太少,要反思一下是否有習慣性拖延。
如果代表「不重要但緊急」的黑色記錄的太多,要反思是否一下自己的專注力或者精力分配有問題。
如果代表「不重要不緊急」的綠色記錄的太多,要反省一下自己最近是否過於休閒;如果綠色記錄的過少,也要反省一下自己是否太過工作狂,適度休息,才可以更好地投入工作。
4種顏色的生活哲學從色彩心理學角度來看,用紅、藍、黑、綠4種顏色區分不同事務也合理。紅色,代表了應激。藍色,代表了冷靜。黑色,代表了平常心。綠色,代表了祥和。
4種顏色不僅可以用在時間管理上,來區分自己的時間使用狀況,也可以在讀書時用來代表4種不同類型的書籍:紅色代表效能類;藍色代表工作類;黑色代表文史類;綠色代表小說類。
用4種顏色來記錄這4類書籍的閱讀情況,它們的理想佔比也是1:5:1:3,有些種類的書不能讀太多,也不能不讀。根據自己的情況,將這幾種類型的書籍閱讀情況調整到理想狀態,對大腦學習也是一種促進。
除了閱讀之外,4種顏色還可以用來管理人際關係,甚至可以用來管理財富。嘗試將4種顏色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慢慢地生活就成了一種哲學。
5.寫在最後
這本《用手帳管理時間》是一本非常實用的右腦時間管理工具書。
時間管理的方法和技巧有很多,工具也有很多,有些人喜歡用手機來記錄事情,覺得用筆寫已經是過時的事情了。
實際上,大部分的時間管理技巧,都是用左腦驅動,需要意志力來維持。通過在手帳本上不斷書寫、不斷為大腦減壓這種方式來做時間管理,則是右腦驅動,是一種更自然、更容易達成的時間管理方式。
在工作和生活中,為了能夠不斷提升,有很多需要意志力去做的事情。聰明人懂得為自己減壓,用更愉快地方式來完成人生的打怪升級,他們也更容易成為行業中的精英。
#時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