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製牛骨湯可以算得上是個不小的工程,堅實如鐵的牛腿骨需要慢火長時間的燉製,才能夠使湯水的味道香濃,牛肉需要燉製的恰到火候才能夠讓切出的牛肉片細嫩不碎,這看似簡單的過程,卻需要花一點點的心思在裡面。
牛肉湯」的歷史由來
據有關史料記載:最早可追溯到公元957-959年。
【公元957年】趙匡胤率兵於淮南八公山攻打壽春【今安徽壽縣】。壽春守將劉仁詹軍紀嚴明,守城如命,儘管趙部頑強作戰,仍難攻克、、、久之,外無援兵,內無糧草,趙匡胤及其部下反被困、、、當年地方百姓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最後把自家耕牛紛紛宰殺,煮成大鍋湯,送入趙營,官兵喝後士氣大振,一鼓作氣攻破壽春城、、、
【公元959年】陳橋兵變,趙匡胤登了龍基,始終忘不了淮南牛肉湯,在民間後來把淮南牛肉湯傳為『神湯』,又傳為『救駕湯』。
後來到了清、乾隆年間,淮南人翰林大學士張政【曾任宮廷御醫,因深研百草,擅長美食,深得皇上厚愛】告老還鄉後,回到山清水秀的淮河岸邊,根據淮河兩岸四季分明的特點,將宮廷秘方結合於淮南牛肉湯傳於後人。因此,「淮南牛肉湯」以它特有的風味名盛淮河兩岸,傳遍大江南北,令人百吃不厭...
後來人們根據各地飲食習慣經過摸索改良,演變成了今天備受歡迎的牛肉粉絲湯
牛肉粉絲湯
做法:
1、牛腿骨砸斷焯水後放入煮鍋、放入牛裡脊肉、拍散的生薑,一次添入足量的清水。
2、開大火煮開後改小火燉製,煮製的中間用小勺子撇去煮出來的浮沫。
3、煮到牛裡脊肉用筷子能輕鬆的插穿,這時就可把煮好的牛裡脊肉撈出晾涼備用。煮鍋裡添入15g精鹽,繼續開小火煮2小時。
4、把煮好晾涼的牛裡脊肉切成薄片(剛煮好的牛肉肉質鬆散不易切薄片)。
5、豆腐皮洗淨捲成緊緻的柱狀,用刀切成細絲。
6、粉絲用清水淘洗後浸泡至稍微發軟。
7、把粉絲與豆腐絲入牛骨湯鍋裡焯燙,燙至豆腐絲髮軟,粉絲透亮後撈出。
8、把粉絲、豆腐絲、切好的牛肉片盛到大些大碗裡,根據牛骨湯的鹹淡調入一點精鹽,把滾開的牛骨湯澆入碗裡,撒上切好的蔥花,澆上油潑辣椒。喜歡蒜香的可撒上一點蒜粒。
加點辣椒油還是滿蠻香的,嫌膩的話可以澆點醋
也然後語:
牛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胺基酸組成比豬肉更接近人體需要,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對生長發育及手術後、病後調養的人在補充失血、修復組織等方面物別適宜。寒冬食牛肉,有暖胃作用,為寒冬補益佳品。中醫認為,牛肉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的功效。適用於中氣下陷、氣短體虛,筋骨酸軟、貧血久病及面黃目眩之人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