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纖維複合材料在假肢中的應用

2021-01-08 江蘇博實碳纖維

江蘇博實科技:假肢及其零部件的輕量化對降低穿戴者運動時所消耗的能量和提高穿戴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為了減少假肢的重量,一些輕質量高強度的材料被廣泛應用於假肢的製作中,如超輕鋁合金、鈦合金、碳纖維複合材料等,其中,碳纖維比強度和比剛度都很高,而且設計性強,是製作假肢較好的材料。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有肢體殘疾人877萬,其中有100多萬要接受假肢安裝,而且這些數量每年都在增長。目前國內假肢大部分還是應用傳統型的產品,如鑄鋼、木材、鋁合金等材質,不僅質量差、性能差,而且標準化程度也不高。碳纖維複合材料假肢質量輕、強度大、性能好,可實現標準化生產。能幫助殘疾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發揮假肢的代償功能,提高生活品質,增加幸福感。博實給大家列舉幾個碳纖維複合材料在假肢中比較常見的應用。

碳纖維假肢

1、碳纖維假腳

假腳的主要功能是支撐身體的重量,在運動過程中產生推力,同時可以代償小腿三頭肌和屈肌的作用,在20世紀80年代的時候出現了儲能腳。從動力學的觀點來看,腳在支撐前期儲存能量,在後期要釋放能量。碳纖維假腳放/儲能比可高達95%以上,質量輕,患者行走較為省力,目前世界上流行的20多種儲能腳幾乎都是使用的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製成的。

 2、碳纖維膝關節

除了腳掌以外,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運動部位-膝關節,也是可以採用碳纖維複合材料製成。目前市面上的根據材料的不同,將膝關節分為普通關節(合金鋼)、鋁合金關節、鈦合金關節、鎂合金關節、碳纖維關節等。在幾種關節中,普通關節的重量最大,鋁合金關節雖然質量輕,但是強度和使用壽命不盡如人意;鈦合金關節質量輕,性能也不錯,但是價格卻十分昂貴;碳纖維關節相比上述這些材質的關節,雖然價格也貴,但是質量輕,強度高。在世界上流行的20多種膝關節的外框都是採用的碳纖維複合材料。

3、碳纖維踝關節

踝關節與假腳的連貫動作對膝關節的平穩支撐有著重要的影響,碳纖維複合材料也可以用作踝關節的製作。例如,德國奧託博克公司在柔性腳中採用了碳纖維複合材料來製作踝關節,可以進行彈跳的動作。臺灣德林公司生產有碳纖維萬向足踝、碳纖維固定阮根足踝等人工踝關節。另外,足踝與小腿假肢銜接管也可以採用碳纖維複合材料,會讓踝關節更輕巧美觀。

碳纖維假腳

江蘇博實碳纖維曾為國內某大型醫療器械廠商定製碳纖維醫療床板、碳纖維輪椅、碳纖維儲能假肢腳板等碳纖維醫療器械,並通過了醫療器械使用標準。雖然目前碳纖維假肢還存在成本較高的問題,但博實已經針對我司現有技術進行優化,希望可以幫助更多肢體殘疾人使用上碳纖維假肢。

(本文系江蘇博實原創,如需轉載,請保持文章完整性並註明出處,謝謝!)

閱讀拓展:《碳纖維複合材料在醫療器械中的具體應用》

相關焦點

  • 利用碳纖維複合材料製造的航空設備箱體
    碳纖維複合材料作為高性能材料,最初就被應用在航空航天領域,隨著碳纖維材料相關技術的不斷成熟,碳纖維複合材料航空航天部件也越來越多。尤其是在航空箱體結構方面,碳纖維複合材料不僅具備輕質高強的優秀特性,還可通過改性使碳纖維具備優秀的電磁屏蔽性,更能保護電子設備不受幹擾。
  • 碳纖維材料在車用電池箱體結構中的應用可能
    電動汽車蓄電池箱箱體作為電動汽車所載有的動力源是電動汽車的關鍵部件,其性能的優劣將對電動汽車的應用前景產生重大影響。一直以來,電動汽車動力蓄電池保護箱體都採用易於成型的金屬電動汽車動力蓄電池保護箱體,主要是因為該材料強度較高,耐疲勞性好,生產製造工藝比較成熟。雖然金屬材質的電池箱在力學性能上比較好,但是自身重量過大。
  • 三種不同碳纖維複合材料層合板制孔工藝對比
    碳纖維複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領域中應用十分廣泛。在飛機結構中,鑽孔是連接和裝配的最後一道工序。由於碳纖維複合材料具有各向異性與異質性,相比其他材料,鑽孔時容易出現分層、纖維拔出、吸水膨脹、毛刺、分解等缺陷,孔的加工質量影響結構連接的準確性和有效性。
  • 碳纖維航空設備箱與碳纖維雷達高頻機箱
    在傳統的機載電子設備中,鋁合金製造的機箱部分在整機重量中佔有相當大的比例。如果能夠選用密度較小的碳纖維複合材料,那麼箱體的重量下降將為整機實現有效「減負」。因此,在電路設計、整機內外接口等所有參數保持不變的情況下,選用密度更低的碳纖維複合材料是機載設備有效減重的方法之一。
  • 2019年度複合材料行業盤點
    中國航空報訊:日前,CompositesWorld雜誌統計了2019年度的十大熱點資訊,涵蓋了下一代航空複合材料、熱塑性塑料、3D列印以及造船和海上風能的最新發展。以下是2019年CompositesWorld關注率最高的新聞資訊中的10條。
  • 碳纖維復材,是否可以顛覆傳統的箱體結構設計材料?
    江蘇博實科技:碳纖維複合材料因為本身具備質量輕碳纖維複合材料還具備抗疲勞、可加工性能強的眾多優勢,使得我們在一些特殊行業領域的箱體也採用碳纖維複合材料作為基礎材料,比如軍事領域使用的雷達箱體,強度剛度高且可設計性強的優勢,既滿足了我們對產品質量和特殊性能要求,同時也滿足了輕量化的應用需求
  • 新材料「皇冠上的明珠」:碳纖維市場價值研究 | 睿獸分析
    新材料領域涉及領域甚廣,其中碳纖維、半導體材料、矽基新材料、鋰電材料、PI薄膜等領域是市場廣闊而又發展迅速的子行業,值得我們重點研究和跟蹤。本篇文章我們將重點研究碳纖維行業,提到碳纖維複合材料,人們或許會想到美國的第四代隱身戰鬥機F22,其複合材料使用量在30%左右;先進的隱身轟炸機B2,其複合材料使用量更是高達60%;在民航飛機波音787上超過50%的機身應用了碳纖維複合材料。
  • 碳纖維漫談:一篇臺灣人寫的碳纖維介紹,信息量很大
    設備簡單,進入門檻低,加上一開始說的臺灣整體產業環境相當優良,因此臺灣的複合材料廠商實在是數不勝數啊。說了這麼多無聊的話是不是想被人炮轟?不過複合材料這種東西製備工藝千萬種,碳纖維跟樹脂的搭配更是千奇百怪,這一領域絕對是易懂難精。臺灣複合材料公司又這麼多,每家公司都還有自己的一套理論,想要自以為是的介紹複合材料領域,難免不被炮轟。
  • 碳纖維應用於恐龍骨骼修復
    實際上,有的骨架可能是由玻璃或碳纖維製成的。 顯然,科學家只需要大約一半的恐龍骨骼原始骨骼即可創建完整的複製品。此外,對於古生物學家來說,能復原一副特定骨骼的100%骨頭是極其罕見的。因此,大多數博物館的陳列品至少包含一些人造骨頭。
  • 光威集團董事長陳亮:碳纖維產業化先行者的突圍之術
    光威人從未放棄,始終秉持「天道酬勤,不忘初心」的信念,尤其是「國家認識到了碳纖維的重要性,堅定支持國產碳纖維應用驗證,並從資金和政策方面給予了我們一定支持。這使我們倍感責任重大,更使我們腳踏實地、心無旁騖地長期潛心投入到碳纖維研製中,用實際行動默默的報效國家。」
  • 碳纖維引擎蓋是什麼?
    碳纖維是一種力學性能優異的新材料,它的比重不到鋼的1/4,碳纖維樹脂複合材料抗拉強度一般都在3500Mpa以上,是鋼的7~9倍,抗拉彈性模量為23000~43000Mpa亦高於鋼。因此CFRP的比強度即材料的強度與其密度之比可達到2000Mpa/(g/cm3)以上,而A3鋼的比強度僅為59Mpa/(g/cm3)左右,其比模量也比鋼高。
  • 3D列印技術在假肢領域的應用省錢又酷炫
    3D列印技術在上肢假肢上的應用上肢假肢可以影響日常生活活動,如進食、修飾、穿衣以及許多需要控制技巧的活動。由於手功能的複雜本質,上肢截肢的假肢代替物不能典型地恢復功能至下肢假肢所能達到的相同水平。傳統上肢假肢產品高度分化——要麼是徒具外形但無實用功能的便宜貨,要麼是僅能實現某些功能但動輒上萬的「奢侈品」。
  • 山東產研複合材料產業加速營暨啟迪之星年度Demoday複合材料專場...
    11月19-20日,山東產研複合材料產業加速營暨啟迪之星年度Demoday複合材料專場在濟南成功舉辦,活動由山東產研先進材料研究院主辦,啟迪之星承辦。藉助本次共同舉辦的山東產研複合材料產業加速營,雙方將繼續攜手推動把技術轉化成產品,建立新的機制,探索新的模式,共同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企業孵化。
  • 【產業發展】中復神鷹碳纖維西寧項目碳化生產線試車成功
    【產業發展】中復神鷹碳纖維西寧項目碳化生產線試車成功 2021-01-12 12: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檢測表徵】利用計算機斷層掃描(CT)技術研究複合材料
    航空航天業和其他複合材料應用領域長期以來一直依靠視覺、聲學、超聲波以及基於射線照相檢查方法進行表面尺寸檢測。
  • 碳纖維地鐵司機室頭罩如何通過結構優化來達到輕量化的
    碳纖維複合材料具有質量輕、高強度、耐腐蝕、成本低,以及易於設計、加工、改型等特點,用來製造列車結構件,是實現車體輕量化的重要手段。江蘇博實是南京一家碳纖維製品定製企業,產品涉及軍工海裝、軌道交通、工業裝備等多個領域。
  • 義大利下肢假肢公司贏得對德國巨頭Ottobock 的訴訟
    (圖片:http://photos.prnewswire.com/prnh/20141027/713097)   經過四年的鬥爭,最終判決已經下達:利用複合材料設計和生產創新型易用高科技假肢的小型義大利公司 -- Roadrunnerfoot 在對業務遍及全球的德國巨頭和競爭對手 Ottobock 的訴訟中勝訴
  • 3D列印可以重塑假肢行業嗎?
    ProsFit估算每10個接受腔中有兩個不能通過ProsFit嚴格的質量保證流程。現在,ProsFit Optimal 接受腔採用HP Jet Fusion 3D列印解決方案,並採用尼龍PA 12材料製造,每種產品都作為受監管的定製醫療設備出售。在商業化之前,該產品在歐盟(EU)進行了重要的監管測試,2019年其他市場正在進行監管程序中的測試,包括美國。
  • 東麗與飛行汽車公司Lilium籤約 將向後者供應碳纖維
    據國外媒體報導,日本材料廠商東麗日前與德國飛行汽車研發公司Lilium籤約,將向後者供應碳纖維。圖片來自Lilium官網據介紹,機身和主翼採用碳纖維複合材料,有助於減輕重量。東麗將利用面向飛機和汽車積累的碳纖維經驗,擴展到飛行汽車上。
  • 漢高、Carbon Revolution合作將複合材料車輪商業化
    相對於傳統的鋁車輪,單件碳纖維複合材料車輪可以提供高達40-50%的重量節省和優越的表面光潔度。漢高汽車零部件高級業務發展經理KoNRad Brimo Hayek說:「基於與Carbon Revolution多年的密切合作,我們擴展了複合材料技術的成熟組合,開發出滿足全球汽車製造商苛刻性能指標的專有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