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大熊貓」現身瀘州一小區池塘,有6億年生存歷史

2020-07-29 二三裡資訊瀘州
「水中大熊貓」現身瀘州一小區池塘,有6億年生存歷史

近日,記者接到熱心市民來電,說自己所在小區的觀賞水池裡疑似有瀕危物種「桃花水母」。

今(27)日上午,記者來到了該小區,發現小區內的觀賞水池裡果然有一些顏色透明、形狀似傘的水母正在水中遊動。小區居民王先生是第一個發現這些水母的人,他告訴記者,7月25日發現它們時,數量要比現在多得多。

「水中大熊貓」現身瀘州一小區池塘,有6億年生存歷史

市民發現「水中大熊貓」

王先生告訴記者,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發現這種水母了。早在2017年,喜歡觀察的他就注意到觀賞水池裡面有不少水母,可後來它們卻慢慢消失了。直到前兩天,這些許久不見的「老朋友」又出現在了水池中,這讓他非常感到十分驚奇,於是拍了幾張照片在網上查詢,查到這種水母是稀有動物桃花水母。

「水中大熊貓」現身瀘州一小區池塘,有6億年生存歷史

為了得知真相,記者帶著一些小生命來到了瀘州市農業農村局進行了諮詢,漁業漁政科的工作人員一眼就認出:這確實桃花水母。

「水中大熊貓」現身瀘州一小區池塘,有6億年生存歷史

據了解,桃花水母比恐龍還古老,是世界一類瀕危的古老腔腸動物,至少有6億年的生存歷史,珍貴度可媲美大熊貓,有水中「活化石」之稱。同時由於這種生物對環境的敏感性以及其生存環境的破壞,使其被列為「極度瀕危」的物種。

為何出現在小區池塘?

觀賞水池再現水母,感到驚奇的的不止王先生一個人。小區物管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近兩天,不少居民都喜歡在水池邊觀看水母,大家都表示非常歡迎它們。

瀘州市農業農村局漁業漁政科工作人員譚巧告訴記者:「桃花水母出現在小區水池,估計是它們通過水系體附屬在水上生物或者石頭上,通過換水、移栽水生植物,換到小區裡池塘裡的。」

建議就地保護

記者從現場了解到,桃花水母對生長水質的要求比較高,就地保護就是最好的保護方法。「桃花水母是屬於極瀕危物種,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被列入了中國物種紅色名錄,建議就地保護,觀賞時別打擾即可。」瀘州市農業農村局漁業漁政科工作人員譚巧說。

社區黨總支書記張選民告訴記者,目前,小區還未出現對桃花水母進行打撈等不良行為。下一步,社區還將積極作出保護措施,為桃花水母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的「宜居地」。

記者:黃江 秦德莉 劉佳怡(實習)

文章關鍵字: 記者 小區 水池 桃花 水母 編輯:李玉蘭

來源:大聽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

相關焦點

  • 「水中大熊貓」現身曲靖,有6億年生存歷史
    近日,在雲南省富源縣十八連山林場的景觀池內,有市民發現形似桃花的不明水生物出現在水中。後經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相關專家檢測鑑定,確認該物種為瀕臨絕跡的索氏桃花水母。這些水母形態猶如桃花直徑大約在一到兩釐米全身通透仿佛一片片桃花散落水中上下漂浮十分優美總數量約為360隻
  • 存活了6億年的桃花水母,它被稱為「水中大熊貓」,如今瀕臨絕跡
    存活了6億年的桃花水母,它被稱為「水中大熊貓」,如今瀕臨絕跡 據報導,日前在雲南曲靖市富源縣,來自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專家們,在經過鑑定後,確認被稱作「水中大熊貓」的桃花水母在當地現身,它們極其的珍貴,被稱作「水中活化石」,誕生至今,已經有6億年的歷史。
  • 「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現身雲南 有6億年生存歷史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提供中新網昆明6月28日電 (胡遠航 杜瀟瀟)記者28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證實:日前在雲南省曲靖市富源縣發現的不明水生物,經該所相關專家檢測鑑定,確認為瀕臨絕跡的「索氏桃花水母」。桃花水母是世界一類瀕危的古老腔腸動物,至少有6億年的生存歷史,珍貴度可媲美大熊貓,有水中「活化石」之稱。目前,國內外學者對桃花水母的分類爭議很大。
  • 「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現身雲南 有6億年生存歷史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提供中新網昆明6月28日電 (胡遠航 杜瀟瀟)記者28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證實:日前在雲南省曲靖市富源縣發現的不明水生物,經該所相關專家檢測鑑定,確認為瀕臨絕跡的「索氏桃花水母」。桃花水母是世界一類瀕危的古老腔腸動物,至少有6億年的生存歷史,珍貴度可媲美大熊貓,有水中「活化石」之稱。目前,國內外學者對桃花水母的分類爭議很大。
  • 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桃花水母現身成都小區池塘
    成都紅牌樓一小區的池塘,竟然發現了「桃花水母」!它的生存年代可追溯到數億年前,被喻為生物進化研究的「活化石」,有「水中大熊貓」之稱。「這兩天小區微信群裡都在討論這個桃花水母,端午那幾天小朋友看魚發現的。」成都市武侯區紅牌樓某小區內的一條10米長、兩米寬的池塘裡,降落傘狀、幾乎透明的水母,在水中一收一縮遊動著。據成都觀鳥協會副秘書長黃科介紹,「就是桃花水母」。
  • 6億年前的桃花水母,突然現身雲南和四川,能見到它是一種福氣
    6億年前的桃花水母,突然現身雲南和四川,能見到它是一種福氣在我國古代,有一種叫做「桃花魚」的生物,它們形如榆莢、大小各異,而且還會變換形態,有的時候一連數年在水中看不到它們的身影,而有的時候則又會突然出現,猶如一朵朵盛開的「桃花」一般。
  • 溧陽一生態園池塘發現桃花水母 被稱作「水中大熊貓」
    9月21日下午,有溧陽市民報料,社渚鎮丁山村西丁農業生態園的池塘中,一種「水中精靈」大規模現身,引起不少附近村民及相關單位專家前來「打卡」。經鑑定,該「水中精靈」正是被譽為「水中大熊貓」的珍稀水生物桃花水母。西丁農業生態園的主人叫丁金水,今年74歲。
  • 早fun | 至少6億年生存歷史!水中「活化石」桃花水母現身雲南
    今天是2020年6月29日星期一感謝關注云南網微信公眾號2007年6月29日,全國人大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近日,在雲南省富源縣十八連山林場的景觀池內,有市民發現形似桃花的不明水生物出現。後經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相關專家檢測鑑定,確認該物種為瀕臨絕跡的索氏桃花水母。
  • 有顏無價 「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現身桂林
    原標題:有顏無價 「水中大熊貓」現身桂林最近,桂林理工大學雁山校區汙水處理站內出現了一種罕見生物。經過鑑定,它是桃花水母,最早誕生於5.5億年前,出現時間比恐龍還早。這種水母呈白色、粉色或稍帶藍綠色的透明傘狀,直徑約15—25毫米,觸角約20毫米長,傘狀周圍有螺紋串狀的觸手圍繞其圓邊(環形緣),是僅有的一種淡水生活的小型水母,借出芽方式產生水母體。桃花水母多產於池塘、湖泊和河流等淡水中,對水環境的要求極高,適宜其生存的水域必須潔淨、無毒無害,且呈弱酸性。
  • 桃花水母現身雲南,誕生於6億年前,堪稱「水中大熊貓」
    近日,雲南富源,有市民發現形似不明水生物出現在水中。經專家檢測鑑定,確認該物種為瀕臨絕跡的「索氏桃花水母」。桃花水母是世界一類瀕危的古老腔腸動物,至少有6億年的生存歷史,有水中「活化石」之稱。有「水中大熊貓」之稱。
  • 罕見「水母」現身雲南,在地球上活了6億年,如今比熊貓還稀缺
    罕見「水母」現身雲南,在地球上活了6億年,如今比熊貓還稀缺 在雲南省富源縣十八連山林場的景觀池內,有市民發現形似桃花狀的不明水生生物在水中遊走。經研究所相關專家研究鑑定後,確認該生物是瀕臨絕跡的索氏「索氏桃花水母」。
  • 罕見「水母」現身雲南,在地球上活了6億年,如今比熊貓還稀缺
    罕見「水母」現身雲南,在地球上活了6億年,如今比熊貓還稀缺 在雲南省富源縣十八連山林場的景觀池內,有市民發現形似桃花狀的不明水生生物在水中遊走。經研究所相關專家研究鑑定後,確認該生物是瀕臨絕跡的索氏「索氏桃花水母」。據悉,這種「桃花水母」有著6億年的生存史,其稀缺程度超過大熊貓!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桃花水母」的真容吧!
  • "水中大熊貓"飄在池塘裡 長沙發現桃花水母(組圖)
    長沙市十一中的李老師用放大鏡在觀察桃花水母  一名初一學生,在社區池塘裡,發現了大批狀如桃花的小動物,沒想到,它們竟然是世界上最原始、最低等級的無脊椎動物——桃花水母,它們出現在地球上的時間可追溯到6億5000萬年前,堪為生物進化研究的「活化石」。
  • 誕生於6.5億年前 「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驚現安徽懷寧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8月24日,記者從安慶市懷寧縣政府獲悉,近日,一種被稱為「水中大熊貓」的珍稀水生物桃花水母大規模現身在該縣平山鎮高澤村陳屋組一池塘裡。研究專家認為,桃花水母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這一發現,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
  • 誕生於6.5億年前「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驚現安徽懷寧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8月24日,記者從安慶市懷寧縣政府獲悉,近日,一種被稱為「水中大熊貓」的珍稀水生物桃花水母大規模現身在該縣平山鎮高澤村陳屋組一池塘裡。研究專家認為,桃花水母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這一發現,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
  • 比恐龍誕生還早的生物現身雲南,存活了6億年,能見到它是福氣
    比恐龍誕生還早的生物現身雲南,存活了6億年,能見到它是福氣據報導,有市民在中國雲南省富源縣的一個景觀池內發現一種形似桃花狀的不明水生生物,約360隻。經過專家檢測研究鑑定,確定該生物為瀕臨滅絕的「索氏桃花水母」。據悉,該物種大約有6億年的生存歷史,出現得比恐龍還要早!被譽為「水中活化石」和「水中大熊貓」。
  • 「水中大熊貓」現身廣西桂林
    經過鑑定,它是桃花水母,最早誕生於5.5億年之前,出現時間比恐龍還早。桃花水母是瀕臨滅絕的珍稀水生生物物種之一,2002年3月被正式列為世界最高級別的「極危物種」,因而又有「水中大熊貓」之稱。比大熊貓還少見的「極危物種」桃花水母「水中貴族」現身汙水處理站桂林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文杰介紹,桃花水母發現於桂林理工大學雁山校區汙水處理站湖泊水處理系統中的深度處理池中。該處理系統基於陶瓷微濾工藝,對校區內湖泊水進行水質改善提升。
  • 有6億年生存歷史的桃花水母現身雲南
    近日,雲南富源,有市民發現形似不明水生物出現在水中。經專家檢測鑑定,確認該物種為瀕臨絕跡的「索氏桃花水母」。桃花水母是世界一類瀕危的古老腔腸動物,至少有6億年的生存歷史,有水中「活化石」之稱。(人民網雲南頻道)
  • 珍稀生物「桃花水母」現身成都小區池塘
    「這兩天小區微信群裡都在討論這個桃花水母,端午那幾天小朋友看魚發現的。」成都市武侯區地鐵3號線紅牌路站附近一小區物業工作人員拿出手機,向記者展示了小區居民拍攝的視頻。視頻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降落傘狀、幾乎透明的水母,在水中一收一縮遊動著。
  • 金華一池塘浮起大片瀕危水母 為「水中大熊貓」
    日前,家住金華東陽市虎鹿鎮廈程裡村大塢口的一些村民,在村內一口小池塘裡發現了大量水母,看著像是「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 村民呂向榮說:「早上有五六百個,浮了一大片,老一輩也沒看見過這個東西。」因為好奇,呂向榮就從家裡拿來網兜,撈了幾個水母裝在瓶子裡。可以看到,這種水母通體透明,直徑1至2釐米,能在水中自在地遊動。村民們都說,這口池塘已經存在很多年了,以前從來沒看到過這種東西。上網一查,發現跟桃花水母很像,村民們紛紛擔心水質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