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昭英:國際研學是國際化的文旅產品

2020-12-01 中國網

中國網8月24日訊2018年8月23日上午,「心所向·行致遠」國際研學旅行論壇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

本次論壇由中國網·研學主辦,旨在搭建行業平臺、整合行業資源,在國際研學、國際遊學的細分領域上,表達觀點、展示特色、研討問題,推動行業健康發展,邀請多位行業大咖共話研學旅行發展,推進國際研學向規範化、體系化、合作化道路上邁進。

論壇上,彩虹魚·深淵極客負責人周昭英受邀進行了題為《研學過程中「文旅」元素的應用》的主題演講。

彩虹魚·深淵極客負責人 周昭英

「我認為,研學旅行是文旅的一個分支。」

作為彩虹魚·深淵極客的負責人,周昭英的團隊專注於打造深海潛水的項目。演講中,她精準解析了烏鎮作為文旅產品在IP打造上的成功案例,並藉此分享了研學產品的開發經驗。

周昭英認為,好的研學產品要完成三方面的開發:首先,開發者應基於地域文化和資源挖掘,注重IP的二次開發,打造多樣化的研學旅行產品;其次,各國的研學旅行都注重文化普及、教育和體驗,要引導學生在親身體驗中學習;最後,成熟的市場營銷和運維管理能力並重,打造文化產業鏈,形成核心競爭力。

彩虹魚·深淵極客負責人 周昭英

開展研學項目以來,彩虹魚·深淵極客利用自身優勢,整合其在海洋科研、海洋深潛等方面的資源和優勢,開發了多個有趣味、有特色、有挑戰的研學產品,包括跟著「張謇」號去首航、馬爾地夫潛器體驗、沉船觀光體驗、南極皮划艇挑戰之旅、海底沉船考古等。

「讓高科技變得好玩,讓潛器變成有很好體驗的『大玩具』,這就是深淵極客一直在探索的事情。」周昭英說。

以下為訪談實錄:

大家好。我是彩虹魚·深淵極客的負責人周昭英。剛剛在嘉賓席坐下來,我發現桌上有一本書,大概內容是怎樣進入到研學行業裡來。其實,我們算是這一塊的新人,四年前,我們開始跟海洋打交道,大概兩年多之前,我們才開始做了一些和研學相關的事情。我今天來是跟各位學習的,我會一直聽完所有演講。

今天主要是分享一下我自己的一些個人的想法和思考,講的不對的地方請各位多多包涵。

前面兩位嘉賓都有說,每個不同行業、不同工作崗位的人對「研學」這個詞的理解是不太一樣的,我想說,我作為一個新人、外行人來看,我把研學看成是文旅一個分支——這有助於我思考、探索這條路怎麼走,這也是我今天的觀點。

我可能不懂研學,但是文旅跟我們的生活發生過很多年的關係,於是,我就從研究文旅開始。文旅是怎麼做的?我們先來看案例:

我是上海人,所以對烏鎮比較熟悉。我們小的時候,還沒有研學,還沒有這麼多出國旅行的資源。爸媽會帶你去烏鎮玩,那個時候,就是去烏鎮觀光,大家去了之後轉一圈,看看小橋流水。到後來,在烏鎮開網際網路大會之前,我會經常帶著小孩去烏鎮過周末,以度假狀態住幾天,那時候的烏鎮很清靜。慢慢地,網際網路大會在烏鎮舉辦,烏鎮的定位變了,變成了文化小鎮。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發現它逐步在成長在變化,就像我們的社會一樣,整個社會的發展也是在做一些提升和變化。

但是,我總結了一下,對於烏鎮這個案例,發現他走了五步:首先,烏鎮能得到今天的認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非常注重IP的打造;接著,烏鎮又對接了更好的一些文化資源,引入到非常多的不一樣的元素;最後,才變成了今天這樣的烏鎮。

再比如說臺灣就把文旅做的很好,臺灣有個妖怪村。當你把妖怪放到文旅項目當中,它是很可愛的。於是,我發現,不管是國內的國外的日本的,英國是研學最早發源地,接著是日本,最近是我們中國。其實大家都做了很多事情、做了很多內容,但我發現,要把研學做好,不論是新東方還是其他做得好的研學機構,他們都共同做了三件事:

任何做的好的研學,都有在做這三方面的工作:

首先,他們基於地域文化和資源挖掘,做了IP的二次開發。你會發現任何一家,任何一個營地,日本、美國、歐美、中國、臺灣都是一樣的,想要打造多樣化的一個研學旅行產品,都不是單一的,它的內容非常豐富、非常多樣化。

其次,就是他們都非常強調文化普及和教育體驗。「體驗」這個詞非常重要,我很認同陳彬剛才講的小孩的教育不是說教,而是體驗。我家小孩9歲,看的書比我都多了,很多他知道的東西我都不知道。我去說教他,首先我可能說不過他,其次我說了他也不會聽。但如果讓他自己去感受教育的過程,用這種體驗的教育方式引導他,這是文旅和「研旅」的成功案例都在做的事。

最後,就是打造文化產業鏈,形成核心競爭力。在有「研學」這個概念之前,我做過非常多的科普工作,那個時候我們把它叫科普,後來我不太願意把它叫科普,因為我們是一家企業。企業的初衷是要去賺錢的,再有情懷的企業都要去賺錢。所以,我更希望把它看成是一種產業的打造,要把研學和我們過去做的這些科普工作,編織成產業鏈的一部分,或者說通過我們手上的一些資源,把我們要去做的這些事情變成產業鏈上的一環,這樣才有可能變成研學和文旅當中做的比較成功的一個做法。

綜合上面三點,我覺得都要做到才能做好研學。

接下來,我用我們這幾年自己在做的工作來跟各位匯報一下,我們是怎麼做好這三點的。

首先,我介紹一下彩虹魚·深淵極客。先給大家看一個地球,地球上的70.8%的部分都是大海。看大海裡面的6500米以下的那非常小的那部分,是我們比較關注的,那部分被稱作深淵。我是三四年前才知道「深淵」這個詞,之前知道的深淵都是「萬劫不復的深淵」,後來發現「深淵」是一個科學名詞,海下6500米以下的被科學家們稱為深淵。

這個地方人類有去過,1960年的時候,美國的兩個科學家第一次到了這個地方,比人類登月還早一點。第二次就是2012年拍鐵達尼號的大導演。在那之前,美國、日本、俄羅斯和法國他們是深淵這個領域裡面的成員,自從中國有了「蛟龍號」之後,我們也進入到了「深淵俱樂部」裡。

我們團隊跟「蛟龍號」的關係就是源於崔維成教授,他的事跡大家可以在網絡上搜索。這幾年來,他要去做另外一件事,就是這一套系統。這套系統能夠帶著人去到海底11000千米,就像人類登月的系統一樣的。

慢慢的我們就發現這個事其實挺好玩的,通過這樣一件事情接觸到全球這個領域裡面特別頂級的科學家資源。而且我們在做一件很有情懷的事情,再現一個歷史時刻,作為現代人,在吃喝不愁的情況下是很願意參與的。所以,我們又集聚了一大批團隊。從1960年的時候科學家下去到深淵之後,再也沒有人下去過,這些人因為我們做「彩虹魚號」的事情都聚集島我們身邊,這個小鮮肉就是下面這個老爺子,今年已經80多歲了,他說如果我們能下去的話,等於圓了他人生的夢想,再下去一次,也是不停的在鼓勵著我們。

這是第一代深潛人,崔維成已經是第二代了,現在第三代也在崛起。由於這一代人的國際潮流是上太空,所以,深海被忽略了,這幫人也都被忽略了。雖然他們很失落,但是他們對海的認識,對地球的熱愛,對這個行業的熱愛是超乎常人想像的,我們也非常願意用現在一些資源和我們有限的精力做這樣一件事情。

經歷這個事情之後,想把這些資源都再用起來,讓社會關注到他們,讓大家重新認識到海洋和海洋重要性。我們成立了一個平臺叫深淵極客,我的身份是兩個,我一直在做彩虹魚的品牌,這些人是我一直在打理的工作;第二個是把這些人放在深淵極客平臺上,深淵極客做一些跟文化、傳播、遊學、研學相關的一系列事情。但是,我們應該怎麼去用這些資源,我們是在孕育一個IP的過程,這個就是深淵的IP。我們只去看海洋6500米以下那個很小的一部分,那這個東西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去關注到的東西,你需要讓大家參與其中。在全球,下潛到深淵的一共就三個人,哪怕下到一千米也沒幾個人,怎麼跟我們都有關係,所以我們在想各種各樣方法,成立深淵極客之後,怎麼樣把高科技變的更好玩,這就需要更好玩要體驗。

所以,我們陸陸續續做了一些事情,可以分成這樣三塊:陸地上、海洋裡的和極地的。從研學旅行角度來說,第一件=把高科技做的好玩的一件事情就是這件事:「跟著『張謇號』去首航」。「張謇號」中國民營企業投資建造的第一艘船,是我們公司投資建造的。當時這艘船出去的時候,我們就帶了一個好玩的大玩具上去了,大家看到的最右邊右上角的潛器,不是到11000千米的潛器,而是能夠帶人到海下200米。實際上,海下真正好玩的地方就是三五十米,然而,即便三五十米的下潛深度,在座也沒有一個人能做過這個潛器,因為太貴了。所以,我們就把這個東西結合了研學的內涵,做了一次商業模式的轉變。

我們量產潛器,但我們不賣潛器,只賣潛器服務,讓用戶買船票體驗這個潛器。我們帶了20個研學的孩子家長,其實票價是蠻貴的,但當大家體驗到坐著這樣的潛器在海下,就很搏人眼球,並且能得到大家的好評。我們公司來提供潛器和提供服務,但是研學機構來負責運營。

還有就是做這種沉船觀光體驗,海下沉船挺多的,2016年首航的時候,那個地方在赤道邊上,海下有非常多的沉船,這樣的觀光給孩子非常不一樣的體驗,通過這種體驗達到教育的目的。

還有類似於像這種,也是蠻多的,我們也做了一次。大家都知道青花瓷很值錢,海下沉船有無數金銀珠寶,但是大家拿不到,我們通過這樣方式體驗。海下的打撈不是像各位想的拿手去拿的,他是非常溫柔的吸上來,這個東西的深度通常在三四千米,三四千米不是人力可及的,不是普通人都能去的。這個東西沒有帶你們到海下觸摸,可以通過這樣設備,在海下打撈上面,讓你們在船上摸到。除了這些活動以外,在上海我們自己研發基地做,其實我覺得更像科普,我們不收費,每年有三萬人接待的量,我們的辦公室,自己的辦公室,裡面有好多人去看。現在有一些對小朋友去做,上海市給了我們一個科普基地牌子,來做這樣一些活動。這些活動和剛才介紹的活動,做一些綁定,一些互動,一些體驗的總結,但是這個還不夠,還要讓他去傳播的更遠,所以像出版物是我們另外的一個產品,有這樣科學家資源在做。無實物科技探索體驗營,沒辦法到海下的這些人,通過這樣的模擬展廳的形式去模擬身臨其境的一個感覺,這個是我們研學旅行活動未來要把這些東西裝進去的一些地方。一些文創的開發。

大概今天就是我講的內容,講的不對的地方,各位都多包涵,歡迎掃二維碼,謝謝各位。

本次國際研學論壇由中國網·研學主辦,中國民辦教育協會中小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王建國、中國教育報刊社全媒體運營總監李凌、國家圖書館展覽部副主任張立朝、人大附中新聞辦主任杜祥、首師大附屬小學副校長孟祥蘭、新東方國際遊學推廣管理中心總裁助理陳彬、彩虹魚·深淵極客負責任人周昭英、全國海洋知識夏令營項目負責人向思源、中國教育科學促進會秘書長丁琛、嘉華世達總經理金雲華、石榴樂學創始人師超、凱撒旅遊北京公司副總裁呂東風、眾信旅行渠道總監於會青、英孚教育總監李曉蕾、希望之星少兒英語負責任婁雲、紫光教育機構市場部總監陳柳岐、北京青年旅行社項目負責人樊藜、北京啟航智誠總監王瑞、中汽摩聯汽車露營裝備專委會谷晉、世紀明德遊學總監劉環蕾、啟德教育學遊事業部總監盧潔等嘉賓受邀出席會議。(文/趙誠竹)

相關焦點

  • 7月到12月樂山特色文旅活動精彩連連看
    23日,「2020四川國際文化旅遊節」啟動儀式在犍為世界茉莉博覽園舉行。啟動儀式上發布了樂山文化旅遊活動安排。從7月到12月,我市將舉辦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文旅系列活動,實現月月有主題、周周有活動、天天有亮點。
  • 「美美江村」吳江文旅與您相約2020蘇州國際旅遊展
    原標題:「美美江村」吳江文旅與您相約2020蘇州國際旅遊展   「2020蘇州國際旅遊博覽會」將於11月6日至8日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B1、C1館舉辦,總規模達2
  • 博物研學,重啟中國文旅 | 2020博鰲文創周
    11月14-20日,由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博鰲文創院、清華大學文化創意發展研究院、SMART度假產業智慧平臺聯合主辦的國內最大規模文旅融合文創跨界國際化論壇——2020博鰲文創周在博鰲亞洲論壇國際會議中心成功,TO B 開啟「共振重啟」聚首500餘位跨領域專家學者、精英領袖;200餘個垂直領域頂尖品牌;
  • 以文促旅 以旅彰文 蒼南全力打造文旅產業融合的「福德灣模式」
    蒼南縣開展礬山鎮福德灣景區文化進景區標準化建設試點,經歷一年多來的探索實踐,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示範效應已明顯顯現,將在「浙江省文旅產業融合試驗區」創建中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蒼南改革經驗。一、文旅融合樣板效應凸顯。
  • 「走出校園 放飛夢想」公益研學旅行完美結營
    推進研學發展,弘揚老子文化2020年11月28日-29日由鹿邑縣老子故裡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組織開展的3期面對試點中小學的免費研學實踐教育活動在我基地舉行,參訓學校有玄武天明國際學校、高集天才學校、高集鄉惠民小學,參與此次研學活動的師生及家長共計
  • 去千島湖研學,看生態、研非遺、學手藝
    11月22日,知行山水間·研學千島湖,千島湖研學旅行在淳安啟動。淳安縣政府表示,歡迎各地中小學生來到淳安,以千島湖的一方山水為行走的課堂,在快樂的旅行中學習,在與自然交流中成長。Part.1 | 四大研學主題作為千島湖研學旅行元年,淳安縣文廣旅體局積極聯合社會各界,打造專業友好的研學環境。
  • 博鰲國際康養文旅論壇落戶重慶
    今(14)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重慶市文化旅遊委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博鰲國際康養文旅論壇2020年金佛山峰會」將於8月28日至8月30日在南川區金佛山麓良瑜·國際養生谷愛必儂度假村舉辦。
  • 暑假青島研學之旅,我和大海來一次別樣的親密接觸!
    暑假青島研學之旅,我和大海來一次別樣的親密接觸!而現在,只有正規的研學旅行,真正做到了「玩中遊,遊中學,學中樂」,真的去打開眼界看世界的樣子。在全國率先研發研學課程和產品的「蜀與未來」研學機構,今年暑假聯合德陽日報,為德陽日報多年來的品牌活動「小記者夏令營」全面升級,帶來四條全新獨家定製的研學旅行線路。
  • 巡邏機器狗、移動起居室……文旅+科技前沿產品在義烏呈現
    一張看上去平平無奇的紙,卻可以像布料一樣反覆水洗、揉搓;一條神奇的「機器狗」,竟是景區的巡邏員;出門旅遊不用找酒店,一套可以移動的智能起居室就能滿足需求……11月8日至10日,第15屆中國義烏文化和旅遊產品交易博覽會在義烏國際博覽中心舉辦。自本屆開始,展會增加了旅遊版塊,也由此成為第一個致力於「文化+旅遊」深度融合的「國字號」展會。
  • 開啟夜公園模式 聚集新城人氣 廈門靈玲國際馬戲城探索夜間演藝...
    張建華 攝■靈玲國際馬戲大劇院斥資千萬元全面升級。(馬戲城供圖)臺海網8月6日訊 據廈門晚報報導 夜幕降臨,位於集美新城的廈門靈玲國際馬戲城華燈初上,夜遊動物園、逛熊貓館、賞馬戲的遊客絡繹不絕。積極探索在馬戲中融入閩南特色和嘉庚精神目前,廈門靈玲國際馬戲城擁有靈玲國際馬戲大劇院、靈玲動物王國、靈玲大酒店、靈動青春·臺灣創業園及研學旅行營地中心五大板塊。
  • 精彩紛呈——開封山陝甘會館研學模擬課贏得滿堂彩
    12月12日上午,眾所期待的開封山陝甘會館研學模擬課試講課程《刻刀上的技藝—木雕》及《精打細算—算盤》如期開課,來自開封縣街小學的「春芽社團」和「青樹皮社團」36名同學參與了課程體驗。微博文旅開封、快手文旅開封、百姓文化雲、雲上開封新聞客戶端等多家媒體進行了全程直播。
  • 案例| 文旅消費怎麼試、怎麼幹?
    示範、試點城市的機制探索要更加強調消費促進與產業發展並重,以賦能文旅產業為根本,實現文旅產業向價值鏈、創新鏈高端躍遷;要更加注重創新驅動和開放合作並重,努力營造有利於文旅創新要素流動的環境,走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發展道路;要更加強調頂層設計與本地創新並重,對標國際文旅產業的同時,結合地方特色,打造本土IP,力爭形成文旅產業發展的新高地。
  • 天意木國 深化國際合作 做強文旅品牌
    「疫情造成的影響很大,現在旅遊行業不太景氣,但我相信有政府的扶持,加上我們自身的努力,文旅市場恢復指日可待。」羅再球信心滿懷地說。公司一邊安排眼前的參展事宜,一邊還在做深化國際合作的長遠規劃。羅再球介紹,預計投資60億元的天意木國二期工程已完成圖紙設計,目前正在招標。
  • 領略模塊文旅的新活力,解鎖恐龍人俱樂部的新姿勢
    隨著模塊文旅產業的逐步探索,旅遊娛樂的內涵日益豐富,以及人民對娛樂需求的消費潛力提升,萬聖節的到來,無疑是給青年人和親子家庭休閒娛樂的新機會,也是激發文旅企業在內容創造上的一次新挑戰。   在各類具有鮮明特色的時間節點上,無論是供給側還是需求側,家庭型休閒娛樂中心的市場機遇是開放的。
  • 【1017丨文旅】聚焦新旅遊!2020(第八屆)成都國際旅遊展開幕
    本文為四川交通廣播FM101.7原創發布  來源:1017馬力全開報導組  轉載請註明出處  今天(11月26日)上午,第八屆成都國際旅遊展在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大幕
  • 520億打造大南山文旅項目 重慶旅遊拓展國際朋友圈
    重慶旅遊拓展國際朋友圈本次會共計邀請到來自美國、英國、白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泰國、加拿大等20多個國家以及港澳臺地區的近400名全球旅行商來渝。他們分幾路實地體驗長江三峽沿線,重慶都市景點、重慶世界自然遺產、精品旅遊景點踩線等,更好地傳播重慶旅遊形象、營銷重慶旅遊產品。
  • 文化賦能科技融合 看科普研學如何「跨圈層」更好玩
    隨著科普研學持續火熱,市場對深度體驗型科普研學產品的需求也隨之高漲,高參與度和多創造力的產品課程更加受到親子家庭的青睞。近期,常州中華恐龍園聯合知名影星陳龍,跨圈層推出的「陳龍&恐龍寶貝」少兒表演冬令營,一經推出便受到眾多親子家庭的熱捧,23800元的高價冬令營課程僅2周時間便名額報滿。
  • 暑期鄭州將新添一處現代化野生動物園 打造「大黃河研學樞紐」實踐...
    6月5日,一場別開生面的籤約儀式在銀基動物王國百老匯劇場舉行,在火烈鳥、金剛鸚鵡、羊駝、矮馬、大羚羊等眾多動物見證下,銀基國際旅遊度假區與文旅行業眾多大咖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此舉標誌著鄭州全新的文旅項目——銀基動物王國即將揭開神秘面紗。
  • 2020青島國際時尚溫泉休閒康養季暨青島海泉灣2020國際溫泉節將於...
    中國山東網12月3日訊 「2020青島國際時尚溫泉休閒康養季」活動將於2020年12月5日在港中旅(青島)海泉灣度假區啟幕。活動以「泉『尚』青島 悅享健康」為主題,旨在促進青島文旅新業態發展,拉動青島冬季文旅經濟,助力青島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化大都市。同期,作為中國旅遊集團海泉灣品牌「三灣聯動」金牌活動的2020第三屆「青島海泉灣國際溫泉節」亦將開篇。此次活動是在順應文化和旅遊消費提質轉型升級新趨勢,深化文化和旅遊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背景下舉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