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頭,想必大家再熟悉不過了吧?可能很多朋友跟小編一樣,對水龍頭這個稱號挺好奇的,為啥不叫「蛇頭」?其實這與中國的文化有關。中國文化是龍文化,龍是中華名族的圖騰,龍文化在清朝的時候達到了頂峰,清政府的所謂「國旗」是「龍旗」,所謂的「國歌」歌詞就有「張龍旗乘長風,崑崙之西東海東……泱泱乎大風」。
在古時候,那時候很少自來水,也就沒什麼水龍頭了,最多是用竹子做成一條管,管口用布堵住罷了。雖然沒自來水,但水龍頭的稱號從古代就有了,是怎麼回事呢?古時候沒有現在的消防部隊,火災給大家造成很大的傷害。聰明的古人就利用水的壓力,做成水筒用來噴水滅火。滅火的情形類似「龍吐水」,好像天上的水龍,所以「水龍頭」的稱號慢慢就形成了。
但是水龍頭真正用到生活方面是在西方工業革命後,16世紀在現在的土耳其正式被發明,生活用水龍頭走進了千家萬戶。那水龍頭的材質跟造型經歷了哪些演變呢?
最先主要還是用鐵生產的比較多,款式也比較單一,類似於現在的快開洗衣機龍頭,這種龍頭在中國的發展,福建南安比較早。後來隨著化工工業和注塑工業的發展,出現了塑料龍頭,塑料相比鐵龍頭,價格低廉,但耐水壓強度不夠,另外塑料產品的通病是老化問題。
後來,水龍頭的材質出現了一場革命,就是鋅合金產品。鋅合金產品強度高,易造型。所以產品的形狀也越來越好看,越來越精美。說到材質,不得不說水龍頭生產的另一個重要材質—銅。銅可以說目前市面上水龍頭材質的主力軍,銅水龍頭強度高,不生鏽,外觀電鍍發亮,看起來非常高檔。只是價格偏高昂。
後來水龍頭還出現了鋁材水龍頭。近幾年還興起了另一種材質—不鏽鋼,這裡指的主要是304不鏽鋼。不鏽鋼的優點是不生鏽,硬度高,缺陷是不適合做造型特別複雜的產品。
任何產品的工藝發展到一定時候又回到了最初,目前市面上的水龍頭又大面積出現了塑料。當然,現在的塑料工藝已經很成熟了,強度高,而且絕對不含重金屬,成分也達到了食品級,造價還低。只是消費者對塑料有「偏見」,覺得塑料就一定很低檔,殊不知,很多高科技的精密儀器,都運用到了塑料。所以,小編覺得,以後塑料可能成為龍頭產品的「主力軍」。